李国志;田家萌;郝文霞;赵国宏;南伟荣;宋廷燕
脑梗塞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我科自2001年7月至2002年7月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桂红;李彩娟;徐斌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子宫破裂是分娩损伤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母婴危害很大.我院从1989年8月至1998年3月共收治妊娠子宫破裂22例,现将治疗方面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孔广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梗死前心绞痛使心肌处于预适应状态,即仅短暂的缺血发作可使心肌在后续的持续性缺血中得到保护.我们近年来观察了急性心肌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发作对其近期预后的影响,以了解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塞的保护作用.
作者:何晓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因胃窦部肿瘤行胃大部切除,周围淋巴清扫,毕Ⅱ式胃肠吻合术后,残胃引流液为血性是较常见的.此时胃液中的血可能来源于术时出血的残留或吻合口的少量渗血.一般术后24~48小时胃液色泽可恢复正常,术后3~5天胃液中已无血性,部分病人已恢复少量流质饮食.若此时,残胃又重新出血,笔者称之为迟发性出血.此类出血,偶可数量较大,又因出血部位不明,而难以作出治疗决策,有的甚至须紧急手术抢救.
作者:单水阳;吕杰青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以肢体末端疼痛感染溃疡坏疽为主要表现.患者足部在局部缺血,神经营养不良情况下易破溃感染并发坏疽,称为高危足.及时的预防、治疗和护理此类患者,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和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苌朝阳;王守俊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1、2级高血压患者52例,给予贝那普利10~20mg/d降压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1周、治疗后6、12周测量血压值及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脂水平.结果:贝那普利治疗后6周,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持续到治疗后12周;血脂代谢指标在治疗后6周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但于治疗后12周TG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结论:1、2级高血压病患者长期服用贝那普利降压治疗,不仅具有良好而持久的降压效应,还同时具有使血清甘油三酯降低、HDL-C升高等有益的脂代谢效应.
作者:符耀华;季云章;顾惠英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张力性纵隔气肿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收治的10例张力性纵隔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0例均行纵隔切开引流术,无手术死亡,均康复出院.结论:早期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是抢救张力性纵隔气肿的关键,纵隔切开引流术是治疗张力性纵隔气肿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向群;韩丕显;蒋朝阳;陈贵和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对抗结核药所致轻、中度肝损害的疗效.方法: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病人98例,分成2组,治疗组53例,不停用抗结核药,加用硫普罗宁注射液0.2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4周.对照组45例,停用抗结核药且不用硫普罗宁.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肌苷、维生素B1).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34%和71.11%(P<0.01),治疗组中ALT、AST、γ-GT、AKP和TB治疗前后的测定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分别为ALT173±50与48±16U·L-1;AST132±36与53±42U·L-1;γ-GT93±32与61±8U·L-1;AKP168±43与120±23U·L-1;TB70±48与21±5μmol·L-1.治疗组各项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硫普罗宁对抗结核药所致的轻、中度肝损害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柳锋;刘晓辉;王武兴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当今,布-加氏综合征(B.C.S)的诊断及治疗愈来愈明确实用,我院自1994年~1999年已对114例不同类型的B.C.S病人分别进行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现根据随访结果,对其疗效进行评价.
作者:高鹰;冯自成;王学庆 刊期: 2002年第12期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TMJD)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病原因很多,对28例少年TMJD患者的主观症状、客观体征、(牙合)及咬合进行分析总结,认为在少年时期及时纠正不良的胎关系、矫治错胎畸形可以有效阻止TMJD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范慧青;谢素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近年来研究证实,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损伤是造成急性脑梗塞(ACI)神经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虽先后出现了扩张血管、溶栓抗凝、血液稀释等一系列疗法,但讫今尚缺乏切实能够减轻ACI迟发性神经元损伤的临床实用药物[1].
作者:汤建清 刊期: 2002年第12期
镁是细胞内数量多的二价阳离子,在所有磷酸化反应中(包括ATP)起一辅助因子的作用,通过游离镁浓度变化有助于调节ATP和各种酶促反应.糖尿病多合并低镁血症,且互为相关.我们测定了不同病程的糖尿病患者54例镁浓度,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镁缺乏.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是一种适宜于进食困难的患者进行长期肠道营养摄入的优良方法,我院自2000年7月以来共完成8例操作,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华;杨楠;陆美仙;汪朝惠;刘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在急诊抢救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急危重病之一.能否及时正确诊断,是决定预后的关键.我科自1999年12月~2001年12月抢救404例AMI患者,均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59例误诊为其它疾病,误诊率为14.6%.现分析如下:
作者:楚永凤;刘玉蕾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扁平苔癣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和粘膜的慢性炎性疾病,口腔粘膜的病损常先见于皮肤病损,或单独发生,其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本人在1995~2001年对单发于口腔粘膜的扁平苔癣采用皮质激素与维甲酸浓鱼肝油糊剂联合局部应用治疗1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谢素娟;范慧青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找出易误诊的原因及诊断、治疗要点.方法:所有病例均拍摄X线胸片,必要时加拍左、右侧位胸片或X线多轴透视或胸部CT检查.测定肺压缩的程度,并用人工气胸器测压确定气胸的类型,确诊后立即给予胸穿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果:COPD并发气胸患者年龄较大,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为原发病加重,误诊率为(22.4%),大部分病例(75.9%)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病死率较高(5.2%).结论:对经积极治疗无效的COPD患者,要想到是否并发气胸,要常规拍摄胸片或X线多轴透视,一旦确诊为气胸,多需紧急胸穿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治疗.
作者:张栋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36岁,农民.因纳差、腹胀伴黄疸16年来我科求诊.患者十六年前开始纳差、乏力、腹胀、间断肝腹水,反复黄疸,时呕血、黑便,在多家医院查肝功异常、肝脾肿大.询问家族史,其母亲患肝硬化腹水死亡,诊断为肝炎性肝硬化.经常服用抗肝炎药物至今,效果欠佳.
作者:王宝宏;宋保才;史学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目前威胁患者健康与生命为严重的问题,而及早对AMI进行溶栓治疗,使梗死相关血管(TRA)再通,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急诊室急诊溶栓和住院病人择期溶栓的对比研究,探讨急诊室急诊溶栓治疗的优越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丽霞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我科在1998年3月~2000年4月期间,对112例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遂机分为二组,在一般保肝基础上加用凯西莱治疗组65例和不用凯西莱47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喜增;裴旭东;张玉山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肠套叠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总结79例肠套叠的手术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获治愈.2岁或2岁以上儿童发生继发性肠套叠的机会显著增加.结论:空气灌肠未能整复的肠套叠须行手术治疗,已整复成功的儿童尤其是≥2岁的儿童宜做进一步检查,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器质性病变并作相应处理.
作者:顾锋 刊期: 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