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9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误诊分析

楚永凤;刘玉蕾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抢救, 正确诊断, 诊断标准, 误诊率, 其它疾病, 急危重病, 患者
摘要:在急诊抢救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急危重病之一.能否及时正确诊断,是决定预后的关键.我科自1999年12月~2001年12月抢救404例AMI患者,均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59例误诊为其它疾病,误诊率为14.6%.现分析如下: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0例张力性纵隔气肿的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张力性纵隔气肿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收治的10例张力性纵隔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0例均行纵隔切开引流术,无手术死亡,均康复出院.结论:早期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是抢救张力性纵隔气肿的关键,纵隔切开引流术是治疗张力性纵隔气肿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向群;韩丕显;蒋朝阳;陈贵和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随着其他因素心肌炎的减少,病毒性心肌炎逐年增多,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且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手段.我院心内科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46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倪占玲;马爱群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粪流阻断加粪转流术一期治疗左半梗阻性结肠癌24例

    左半结肠癌伴肠梗阻临床常见,术前常无法进行充分的肠道准备,因此目前多采用分期手术的方法.我院自1995年至2001年采用粪流阻断加粪转流术对24例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施行急诊一期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玉成;刘在文;金德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硒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硒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已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3月甲状腺未明显缩小,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微粒体抗体(MCA)仍未明显降低的桥本氏病患者随机分成补硒组(42例)、对照组(30例).3月后对两组患者甲状腺大小及TGA、MCA测定.结果:补硒组30人(71.4%)甲状腺明显缩小,TGA28人(66.6%)、MCA25人(59.5%)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甲状腺激素治疗基础上补硒治疗对桥本氏病患者甲状腺缩小及自身抗体水平降低是有益的.

    作者:胡新艳;殷先德;李东海;郑云会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42例治疗体会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 DAI)发生率高、预后差,目前尚缺乏明确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措施.我科自1997年5月~2002年1月收治DAI病人42例.现就其临床特点、诊断及预后总结如下.

    作者:张彤旭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布-加综合征误诊为肝炎十六年1例报告

    1病例报告患者,男,36岁,农民.因纳差、腹胀伴黄疸16年来我科求诊.患者十六年前开始纳差、乏力、腹胀、间断肝腹水,反复黄疸,时呕血、黑便,在多家医院查肝功异常、肝脾肿大.询问家族史,其母亲患肝硬化腹水死亡,诊断为肝炎性肝硬化.经常服用抗肝炎药物至今,效果欠佳.

    作者:王宝宏;宋保才;史学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灌洗法治疗幼女性阴道炎临床观察

    我院自1999年6月至2002年3月采用灌洗法治疗幼女性阴道炎3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晓璐;贺培秀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面中部复合性骨折26例治疗体会

    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颅面复合伤有上升趋势.其中面中部骨折较常见,但常因为复合性骨折波及上颌骨、颧骨和鼻-眶-筛窦复合体,同时累及颅底,故在治疗中较难处理,现将我院1997年7月~2002年4月收治的26例面中部骨折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林君;刘静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胎儿营养与成年期疾病

    胎儿期营养对成年期疾病的影响已被人们广泛关注,胎儿期营养和内分泌状态会引发人体结构、生理和代谢的适应性、永久性的改变,是成人时期心血管、代谢和内分泌疾病的始发因素[1].本文重点探讨胎儿营养与成人期几种慢性疾病的关系.

    作者:魏文锋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肝素治疗胎儿宫内发育迟缓23例临床观察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是指孕37周后,胎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或低于同孕龄平均体重的两个标准差,或低于同孕龄正常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我国的发病率平均为6.39%.IUGR围生儿死亡率为正常儿的4~6倍,不仅影响胎儿的发育,也影响儿童期及青春期的体能和智能发育[1].

    作者:张斌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68例常见皮肤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我们对68例不同病种的皮肤病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现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资料:68例患者中,女45例,男23例,年龄17~58岁,平均28岁.其中接触性皮炎37例,湿疹20例,荨麻疹9例,神经性皮炎1例,支气管哮喘1例.

    作者:李雪莉;王西京;张敏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改良腹壁横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改良腹壁横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100例全子宫切除进行改进,采用下腹部横切口钝性拉开腹壁,筋膜下脱袖式切除子宫,不处理主韧带和宫骶韧带,不缝合腹膜,皮下脂肪无损伤缝线间断缝合,切口皮内缝合,不拆线.结果:该术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伤口美观,对术后性生活影响小.结论:改良腹壁横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樊文婷;吴新华;程凤川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梗死前心绞痛使心肌处于预适应状态,即仅短暂的缺血发作可使心肌在后续的持续性缺血中得到保护.我们近年来观察了急性心肌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发作对其近期预后的影响,以了解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塞的保护作用.

    作者:何晓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两种心包置管引流术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的评价

    目的:评价两种心包置管引流术在大量心包积液治疗时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收治的大量心包积液患者62例分成两组:A组使用猪尾巴导管,B组使用动静脉留置针.所有患者均行经皮穿刺心包置管引流术.结果:两组置管成功率均为100%,A组穿刺口炎症反应高于B组,而B组的导管堵塞次数高于A组.结论:两种心包置管引流术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作者:刘成加;霍纲娣;童步高;葛均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胸水与血清中癌胚抗原对良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与血清的癌胚抗原(CEA)水平及其比值对良恶性胸腔积液(以下简称胸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分析48例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与血清的癌胚抗原水平及其比值.结果:恶性胸液患者胸水与血清中的CEA(ug/L)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液患者,恶性胸液患者胸水/血清CEA比值超过1.5,恶性胸液组血清和胸水CEA水平与良性胸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患者胸水与血清CEA水平及其比值有助于临床胸水性质的诊断.

    作者:蔡晓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新生儿破伤风52例治疗体会

    1996年以来,我科收治新生儿破伤风52例,采用综合治疗措施,病死率明显降低,现将临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九月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绝经后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诊治体会

    糖尿病病人由于组织修复和抵抗力降低,容易引起各种感染,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尤其是女性绝经后发病率更高且常易复发,我们在1999年5月至2000年12月,在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绝经期后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同时,合用小剂量女性素,治疗19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英姿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中晚期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30例分析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国的患病率约1%,现将我院30例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王建中;冯小娟;温芝芸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X线和CT影像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X线与CT检查在脊柱骨折影像诊断中的不同作用,以便正确合理的使用这二种检查技术.方法:100例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用X线与C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0例中椎体骨折112个,椎体后缘连线连续67例,不连续33例;CT扫描稳定性骨折52例,不稳定骨折48例,椎管狭窄10例,无狭窄8例.结论:X线平片与CT扫描对脊柱骨折诊断都很重要,相互补充.检查步骤应先X线平片观察椎体整体序列情况,及时发现有无多椎体骨折,发现骨折再作CT重点详细检查,CT扫描能精确判断椎管狭窄及稳定性,更有利于临床正确处理.

    作者:刘学章;王浩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惠儿机体免疫功能状况和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免疫比浊法检测37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T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1)患儿组血清CD3、CD4、CD4/CD8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而CD8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2)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以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为主,体液免疫不占主导地位.

    作者:蒋红;王振开;万喻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