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善得定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大出血疗效观察

方黎明;沈乃亚

关键词:善得定, 治疗,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大出血, 平均年龄, 临床资料, 病人, 经内镜, 活动性, 女性, 男性
摘要:1临床资料90例病人中,男性67例,女性23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4岁.所有病人均经内镜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活动性出血.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伴有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的外科治疗

    我科自1997~2000年对45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进行了外科治疗,现将手术治疗经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伏生;赵国珍;赵卫东;张建东;杨晓春;顾海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机械通气治疗胎粪吸入综合症38例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症(MAS)的效果.方法:将38例重症MAS患儿根据血气及胸片结果分为肺不张组与肺气肿组,对两组所用呼吸器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8例治愈26例(68.4%),死亡(包括放弃)12例(31.6%);常见合并症为肺炎、气胸、持续肺动脉高压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结论:根据不同病情选择合适的呼吸机参数及通气模式,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治疗MAS的关键.

    作者:张振坤;武爱莲;钱秋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供应室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医院感染管理是当前医院管理的一项重大课题,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必须严格控制医院的每个感染环节.供应室作为医院内各种无菌器材和物品的供应单位,它担负着大量医疗器材的清洗、包装、消毒和供应工作,由于供应种类多,涉及科室广,如消毒、灭菌不彻底,可造成全院性的院内感染,并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病情诊断及治疗效果.因此,充分发挥供应室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对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充分发挥供应室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浅谈个人观点.

    作者:韩佩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维甲酸和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TRL13例疗效观察

    我院自1994年以来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治疗相关性白血病(TRL)13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封清海;肖少琴;孟存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108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手术期处理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10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的老年患者治疗经过.结果:老年人多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呼吸系统疾病,如能对围手术期做出合理处理,老年患者均在术后痊愈早期出院,无1例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LC也适合于广大老年患者.

    作者:陈利民;云平;姚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医源性胆道损伤防治的探讨

    医源性胆道损伤可发生于上腹部的各种手术中,在临床上并非罕见,如不及时处理,将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及时诊断与处理,对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对10例医源性胆道损伤作一回顾性总结分析,并就其防治结合文献进行探讨.

    作者:戴华卫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青年心脏性猝死

    青年猝死虽不多见,但发病突然,一旦出现心脏骤停而迅速死亡.据资料分析,在全部猝死患者中,心脏性猝死占72%,近年来逐渐受到医学界重视.为探讨青年心脏性猝死,我们对本院近年15例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

    作者:周明君;杨苗玲;姬会霞;吴昌锋;石振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诊断与治疗

    目的:临床研究胃手术后并发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发病机制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90年1月~2000年12月共施行各类胃手术50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本组并发残胃排空障碍17例,其中发生在毕罗氏2式14例,毕罗氏1式3例.除1例予以手术探查,其余均予以保守治疗.全组病人均获治愈.结论:该并发症为一种功能性疾病,可保守治愈.手术治疗无助病人恢复,可能反而延长残胃恢复时间.

    作者:陈炳辉;朱聘礼;王观良;边明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61例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观察与护理

    对于小肠破裂病人治疗成功与否,除手术的决定性外,术前术后护理至关重要,现将我院1980年~2000年外伤性小肠破裂61例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韩海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儿童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肝素治疗

    肾病综合征常易导致高凝状态,本文研究儿童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时肝素联合强的松治疗,对其凝血机制及蛋白尿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阎炜炜;李润芳;李云胜;樊志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整体护理模式在儿科病房的研究与应用

    注重儿童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他们有特殊的需要和特性,全面考虑患儿、家长、社会的需要.对儿科病人的护理重点由疾病的治疗转为疾病的预防与健康维护,采用全方位,连续的护理,按照护理程序进行具体的护理活动,运用协同式护理方式,准许父母留下照顾患儿并参与护理活动,并把对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体护理的全过程.结果显示:缩短了住院日,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病人满意率大大提高.说明该整体护理模式适合儿科病房特点,可促进儿童的康复和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惠敏;王晓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气管切开病人意外情况的处理

    我科近五年来共行气管切开60余例,其中6例术后分别发生了伤口出血、皮下气肿、气管内套管阻塞、套管脱出、内管取出与安放困难、气管套管拔出困难等意外情况.对其发生原因及相应处理做了阐述,并从护理角度提出保持体位、调节室温和空气湿度、防止气管套管脱出、清洁内管等几项防止意外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凤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改良式脑室-腹腔分流术21例体会

    脑积水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术式,我们对皮下隧道进行一个小小的改良,避免了隧道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奇东;江泉;漆松涛;罗建坤;曾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肝源性糖尿病34例临床分析

    肝脏疾病常伴有糖代谢异常,但肝源性糖尿病的报导尚不多见.现将我们近4年来收集到的34例肝源性糖尿病资料作以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云;韩敏;曹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监护护理体会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间的一组综合征,病情重,预后差,极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本文将1998年10月~1999年10月人住本院监护病房的50例UAP患者的监护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郭萍;李郑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全胸段食管切除治疗胸中段食管癌28例分析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切除的途径及方法,证实全胸段食管切除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可用性.方法:对全胸段食管切除的28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从切缘癌残留、手术时间、5年生存率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8例患者无1例切缘癌残留,手术时间比主动脉弓上吻合平均延长1J时,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全胸段食管切除可作为胸中段食管癌的常规手术方法.

    作者:卞万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治疗现状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程与转归多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发病机制尚未明了,目前临床还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手段.本文就BA的药物治疗复习了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刘继华;刘秋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胸腔镜下肺大泡缝扎治疗自发性气胸手术配合

    我院自1998年10月~2000年10月共实施胸腔镜下肺大泡缝扎治疗自发性气胸30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范春竹;田金花;介小霞;杨苗玲;孙丽平;石振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葛根素治疗组(A组)30例加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14天;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注射液(B组)30例,方法和疗程同A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7天及治疗14天后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后A组有效率86.7%,明显高于B组70.0%(P<0.05).结论: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可靠,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一种新选择.

    作者:郑乐群;王克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硝苯地平在呼吸、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硝苯地平又名心痛定,是常用的钙离子拮抗剂.临床常用于抗高血压、心绞痛及心律失常的治疗,现就硝苯地平在呼吸、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王双武;王文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