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飞;毛婷婷
人体的水液需要阳气的蒸化才能敷布周身,濡养脏腑,并正常地排出体外,即正常的水液代谢依赖于人体脏腑正常的气化功能,否则就会导致人体水液不正常的停留.伤寒或杂病的阳虚会导致气化不利、水液停留,当用温阳化气利水之法治疗;而湿热病导致的小便不利并非阳气不足、气化不利,而是阳气被湿热郁遏,不能正常履行其气化功能所致,故不用温阳化气利水之法,而用利小便、通气机、畅三焦之法治疗.
作者:宋清江;刘文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历经百余年的中医科学性和何去何从的争论,现时我们已经进入到东学西学兼收并蓄、科学人文融通共进的高概念数据时代.概念时代,原创思维将受到重视,人们更加重视形象思维.大数据时代,人们不再追求精准、不再关注因果关系,而是更为关注相关关系.中医药学应该直面复杂系统科学问题,促进多学科综合集成,在弘扬原创思维的基础上,去迎接悄然兴起的为中医理论研究拓宽了的时空,积极寻求中医学与西医学的契合点,做好顶层设计,明确研究内容与程序,优势互补为创立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创造条件.
作者:张华敏;王永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尿液代谢组学的通路.方法:通路的生物学分析使用KEGG数据库进行检索和构建,代谢产物分子注释、相关的酶或转运蛋白及其相关性质分析使用HMDB代谢组学数据库进行检索,代谢产物路径可视化采用MetPA网络软件构建.结果: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代谢通路显示,6个差异性代谢产物共参与了10条代谢路径,其中“半乳糖代谢”、“酮体的合成和降解通路”影响值分别为0.00276和0.0000.结论: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中“半乳糖代谢”、“酮体的合成和降解通路”发生变化参与其病理过程.
作者:陈夏;郑景辉;梁健;简维雄;秦伟夫;刘华盛;王伟;吴发胜;付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水痘是一种呈全球性分布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中医药治疗水痘有较深远的经验积累,近年来也有进一步的发展,故就水痘在中医古籍中的记载加以归纳和分析,并通过归纳总结各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的阐述提出了新的见解,对水痘治法方药的临床研究近况加以综述,同时对中医药治疗水痘的优势和缺陷提出了个人见解.
作者:万勇;林云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时光荏苒,自是一年新春景!在各位的呵护下,《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喜迎弱冠之年.谨此向长期关怀、指导、支持杂志成长的各位学者,特别是广大编委、作者和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作者:胡镜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系统评价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性.方法:检索CNKI、万方、VIP、CMB以及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网站,全面收集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所有类型的临床研究.纳入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4个研究2371例不稳定心绞痛的随机/半随机对照研究.症状加硝酸甘油用量方面,6项研究的2个亚组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RR值为1.23和1.37).心电图改善方面,11项研究的4个亚组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RR值分别为1.29、1.25、1.24、1.56),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可降低心绞痛症状和硝酸甘油用量,改善心电图表现,提示其能进一步减轻心肌缺血的状况,且临床应用较为安全.
作者:周英武;谢雁鸣;王连心;王智耀;杨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科学评价中医药治疗小儿偏肺病毒、博卡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应借鉴循证医学这一重视证据的科学思维方法,因此中医药治疗小儿偏肺病毒、博卡病毒肺炎疗效评价研究应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中医药治疗小儿偏肺病毒、博卡病毒肺炎的疗效评价还需体现中医自身特点和优势,故评价疗效时还必须选择反映中医药特色的证候疗效指标.遵循循证医学的临床研究方法,全面的疗效评价还应包括安全性评价和卫生经济学评价.
作者:王明明;韩新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少阳学说是中医儿科重要的病因病机理论,也是中医儿科临床治疗特色理论之一.其思想内涵为小儿阴阳平衡是阳气占据主导地位的阴阳平衡,涵盖“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徐荣谦教授探讨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把“纯阳”和“稚阴稚阴”建立在对立统一的“少阳学说”之中.认为其内容包括纯阳学说、潜涵、稚阴稚阳学说、纯阳而非孤阳等,包括肝肾同源、阴阳和、肝脾和,对少火学说与少阳学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深入探究,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尚建;徐荣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浆vWF、Ps、hs-CRP、FIB、TXB2、6-keto-PGF1α与冠心病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将152例冠心病患者辨证分为心血瘀阻、痰阻心脉、阴寒凝滞、心肾阴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测定血浆vWF、Ps、hs-CRP、FIB、TXB2、6-keto-PGF1α值.结果:心血瘀阻、痰阻心脉、心肾阴虚、气阴两虚4型血浆vWF、Ps、FIB、TXB2水平明显升高,心血瘀阻、痰阻心脉2型高于心肾阴虚、气阴两虚2型,心血瘀阻、痰阻心脉、心肾阴虚、气阴两虚4型血浆6-keto-PGF1α水平明显降低,心肾阴虚、气阴两虚证型2型低于心血瘀阻和痰阻心脉2型.各证型血浆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提示心肾阴虚、气阴两虚两型病机为炎症损伤血管内皮,心血瘀阻、痰阻心脉是炎症损伤血管内皮基础上,抗血栓能力下降,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顼志兵;汪卫东;张莉芬;李俊;王毅;奚希相;朱杰;马金苗;贾晶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心主神明”是中医心理学的重要命题.心神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高主宰者,掌控着人体的生理、心理活动,它不仅主导脏腑机能活动的协调,也主导着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并在情志与脏腑之间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情志活动中,心神以脏腑为生理基础,通过认知主导人体对客观世界的态度体验,进而主导情志的产生,并影响着情志活动对脏腑的反映.
作者:邵祺腾;李黎;杜渐;王昊;王克勤;杨秋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自身易生瘀血,系此型易发之禀赋性体质所形成;所生之疼滞碍血气之运行,心血乏供,神失所养而出现疲懒呆滞、孤僻退缩等病态.对此虚中夹实之候,宜攻补兼施而缓图.故文中列举了治疗之经验方药与针灸疗法,并强调督导患者配合诊疗做功能活动锻炼等之重要性.
作者:丁德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益气解毒通络中药复方(YQJDHL)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结构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注射链脲佐菌素造成糖尿病及痰浊瘀毒中医证候模型.应用YQJDHL分别在造模成功及成模后2周灌胃给药,观察大鼠肾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YQJDHL能够减轻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球肥大、系膜细胞增生等病理改变,中药预防组疗效优于中药治疗组.结论:YQJDHL能够预防和治疗大鼠早期DN,其机制可能与延缓肾脏病理组织损害有关.
作者:付晓;李敬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退行性膝骨关节病的腹针动气疗法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腹针动气疗法时35例(63膝)退行性膝骨关节病患者进行治疗,每周3次,共治疗8周,并于治疗前、治疗中、治疗结束后随访进行评分及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3.65%;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随访之间膝关节严重性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8.301).结论:腹针动气疗法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病临床疗效显著,尤其在改善关节功能和减少膝关节疼痛方面疗效确切.
作者:郭鑫;王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栗德林教授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历节”范畴,初起为正气不足、卫外不固、营卫失调、风寒湿热之邪侵袭,阻滞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日久内合五脏,脏腑亏虚,痰浊瘀血内生,耗伤气血,损伤正气,正邪胶着难解.治法初当祛风除湿散寒清热、舒经通络、调和营卫;久痹重补、扶助正气为主,合化痰活血、祛风散寒除湿清热通络之法.风寒湿痹基本方为自拟二龙蠲痹汤,脾虚湿盛加苓桂术甘汤,正虚热生用木防己汤,湿热盛兼虚用当归拈痛汤.
作者:沈艳莉;栗德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AD中医证型与血浆Ach、β-淀粉样蛋白相关性.方法:将142例纳入的AD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髓海不足证、肝肾阴虚证、脾肾两虚证、心肝火旺证、痰浊阻窍证和气滞血瘀证,并以30倒健康老人设为正常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Ach、β-淀粉样蛋白含量.结果:AD患者血浆Aeh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AD患者血浆Aβ1-40、Aβ1-42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AD患者各证型问比较,髓海不足证血浆Ach的含量低于肝肾阴虚证、心肝火旺证和痰浊阻窍证,而血浆Aβ1-42含量高于心肝火旺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痰浊阻窍证血浆Aβ1-40含量高于肝肾阴虚证、心肝火旺证和气滞血瘀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痰浊阻窍证和气滞血瘀证血象Aβ1-42含量均高于心肝火旺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D中医证型与血浆Ach、β-淀粉样蛋白含量有相关性.
作者:李帅;张震中;于福鑫;袁晓霞;辛小红;巴哈尔·哈德尔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名医汤宗明教授认为,人体无论是脏腑、经络、气血等生理结构还是功能变化,均有机地统一于气机升降出入之中.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均与气机升降出入失调有关,调治疾病须重视调理人体气机升降出入,调畅气机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大法.调畅气机当根据气机失调的不同分类,运用药物的寒热温凉、升降出入之性辨证施治.并以半夏厚朴汤为例,论述汤宗明教授运用该方调畅气机治疗不同系统疾病并取得佳效的临证经验.
作者:严兴茂;汤宗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杨保林教授从事临床医疗30余年,擅长中西合参、优势互补诊治疑难杂症,收效甚佳,兹择验案二则介绍如下.1 直肠点滴调治贲门癌案陈某,男,87岁,2014年3月21日就诊,住院号L835.患者2013年9月于地坛医院经肿标、胃镜及病检结果确诊为“贲门癌”,半年间坚持自服汤药治疗.近1周来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加重,频发恶心呕吐,伴吞咽困难、纳差、乏力.大便1周一行,小便可.
作者:高莹;杨保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精神分裂症是对身心损害巨大的精神类疾病,在漫长的中医学发展进程中对精神类疾病有诸多的论述和治疗,也取得了一些疗效,但终究不能突破其瓶颈,迫切需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而联合用药是近期普遍采用的治疗方法,有着独特的优势.
作者:贾海骅;赵红霞;连智华;王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海马调节HPA轴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制造慢性应激大鼠模型,分别用Western bolt法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MR和GR及下丘脑CRH蛋白的表达,检测血浆ACTH和血清CORT含量.结果:治疗组大鼠海马GR蛋白表达明显增高,下丘脑CRH蛋白表达及血浆ACTH和血清CORT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柴胡疏肝散能够抑制慢性应激所致的大鼠HPA轴功能的亢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大鼠海马GR蛋白表达、进而发挥对HPA轴功能的抑制作用有关.
作者:樊蔚虹;禹方;姚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心脑血管疾病高居疾病谱前列,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头号杀手.中医学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统一病症名,专题研究意义深远重大.在20多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过程中,初步建立了动脉粥样硬化防治数字库,从病因学、流行病学、病理学和病症学等全方位比较研究了动脉粥样硬化与中医温病学的相关性,由此而建立了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确立了营分证、血分证等主要证型和相应的论治原则、方法和方药,倡导“络通阳和”防治理念,用络通阳和安脉方加减治疗.
作者:王进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