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构建节约型医院后勤保障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朱一俊;陈华平;邵婷婷;陈艳;潮欣畅

关键词:医院, 节约型, 后勤保障
摘要:基于构建节约型后勤保障体系的思路为出发点,结合医院后勤工作开展了精细化管理实践,创新出多项新的后勤节能管理模式,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的高效利用,使后勤保障体系更加规范、科学、合理,探索以建立适应现代化医院发展的后勤节能降耗管理新格局.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运用PDCA循环加强合理用药管理的体会

    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运用持续改进(PDCA循环)的方法,通过对个案的分析,主动发现合理用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质量管理小组,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找出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制定改进措施和检查方法,建立与之匹配且操作性强的考核制度,定期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作者:季海霞;朱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品管圈在降低新生儿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应用

    将2014年8月10日至8月24日期间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新生儿98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1月1日至1月15日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新生儿1050例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儿在品管圈活动前后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非计划性拔管率由35.1%降至21.4%,主要影响因素的发生率由原来的81.7%下降至79.1%,留置针留置时间由原来的平均1.21天提高至2.3天.

    作者:李芳;鲍莹;陈秀利;戎惠;童千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医院后勤外包现状和服务品质的控制及影响因素

    提高医院后勤服务外包服务品质,需要从供应商的选择、招标文件及合同的拟订、服务标准化的建立、院方的监管及外包服务品质的持续改进等几方面做起.实践过程中,管理人员自身管理素质和业务水平,医院和外包服务公司之间的关系,PDCA持续改进是影响外包服务品质的重要因素.

    作者:魏林玲;邵蔚;宗祥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整合临床业务系统 完善医务档案管理

    文章通过对医院运行的人员技术档案管理系统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阐述了技术档案系统中医务管理子系统存在的不足,重点介绍与EMR、HIS等临床业务系统的整合方式,对整合的模块内容、扩展功能、实现方式、实施效果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展望,终实现医院医务人员档案资料全面动态化管理.系统涵盖人员基本信息、医疗投诉与纠纷、病历质量、工作量、手术指标、技术管理、科研与教学等模块,从根本上实现了将医生工作业绩、业务能力、技术水平、科研水平、成长经历等指标全面纳入医院人力资源档案平台进行管理,为改进医疗质量、医生晋升、职业规划和年度考核自动提供数据,更为医生医疗执业生涯全过程管理、科研管理提供有力数据支撑,同时为医院和上级领导宏观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董祥龙;车永茂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参与式教学在我国护理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与思考

    文章介绍目前参与式教学在我国护理高职教育应用中的主要方式,回顾和总结参与式教学的优缺点,分析制约现阶段护理高职教育开展参与式教学发展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以提高护理高职教育水平.

    作者:项俊之;季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盐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的做法与成效

    总结盐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的具体做法和取得成效,为进一步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积累经验.

    作者:张国瑞;滕平;卢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论文写作水平

    医学论文管理依托激励机制、目标管理、PDCA循环管理等理论,形成了计划、组织实施、激励动力、总结提升等方法,切实增加了该院医学论文的数量,提升医学论文的质量,为医院的内涵建设不断提升添砖加瓦.

    作者:文成;韩婷婷;史德利;范从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医院电子版《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的实施探索

    探索综合医院《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管理模式,强调健全组织、规范流程、专人管理、为患者提供全程服务等是重要环节.

    作者:胡焕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基于过程方法的临床科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为例

    阐述了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方法含义原理.介绍了南京市第一医院参考《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要求,利用过程方法,在临床科室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深化质量管理内涵的实践.

    作者:高俊杰;曹艳;陈红;张颖冬;杨大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高值耗材医嘱的管理流程

    通过对高值耗材使用前下医嘱的合理化管理,实现医疗管理部门定期对高值耗材使用情况的统计、评价,一方面建立考核机制,促进医生合理规范使用高值耗材.经过长期的数据积累,在建立和完善安全库存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高值耗材采购的计划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配合临床路径制定并逐步完善耗材使用套餐,为规范手术中耗材使用、控制医院成本和病人费用打下有效数据基础.

    作者:徐海青;武文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二级综合性医院医患沟通的实践与体会——以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为例

    以二级综合性医院为例,对当前医患沟通的特点和处理模式进行浅要剖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列举了一些主要举措进行实践性探索.

    作者:曹晶;张艳丽;张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充分发挥工会作用 增强地市级公立医院核心竞争力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度重视工会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通过维护员工权益、举办岗位练兵、丰富文化生活、给予人文关怀等多项举措,为全体员工提供用心的服务,增强了医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作者:丁碧岚;张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院前急救服务收费存在问题分析

    急救收费是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明确院前急救收费项目和标准,对于规范急救管理,促进急救事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梳理了院前急救服务收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者:田建广;张燕;周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同基地质量保证体系框架建立初探

    江阴市人民医院构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协同基地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框架.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分析住培协同基地在落实住培的培训大纲、师资培训、过程管理、各种考核及支撑条件等方面的均质化做法.在有条件的协同基地可以扩充专业基地数量,起到辅助国家基地的良好作用,既能减轻国家培训基地的繁重负担,又能保证住培学员的培训质量.

    作者:侯洁;徐冬;龚海;高恒;张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某三甲医院2015年上半年死亡网报质量分析与对策

    目的 通过分析某三甲医院2015年上半年居民死亡证明书网络直报质量情况,发现死因网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方法,提高死因网报质量.方法 通过国家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建立某院2015年上半年469份死因网报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死亡病例469例,网报率100%,网报不合格率高达68.66%,不合格原因分析:一般项目信息填写不规范比例高,其次是死因疾病编码不规范,第三是死因疾病填写不规范,第四是死因不明者未填写调查记录.结论 提高死因网报质量必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医师填写质量培训和网报质量控制.

    作者:陈亚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加强医院廉洁风险防控

    在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管理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有效的信息化平台,针对权利运行的“关键点”、内部管理的“薄弱点”、问题易发的“风险点”这3个环节加强监控,既减少了风险防控点的风险性,又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助推了医疗工作有序规范运行,强化了廉洁风险防控工作.

    作者:张卉泳;金海燕;田莉;吴虹;马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某三甲医院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该文通过对江苏省某大型三甲医院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研究,比较手工考核与应用信息化考核系统的差别,并对医师定期考核结果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作者:薛强;顾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新时期医院青年社团化管理模式创新体会

    将高校社团化管理模式引进医院,创新共青团工作模式,充分调动青年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医院建设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尤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24小时生命救援队”院内急救模式的实践和探讨

    目的 探讨“24小时生命救援队”院内急救的意义和运行模式,以期为院内急救提供参考.方法 当患者出现非预期的心脏骤停等突发情况时,在场医护人员应按照紧急意外抢救预案立即进行现场救护,同时启动紧急呼救与支援机制.当事科室立即拨打呼叫“8120”(急诊科内线电话),同时立即进行复苏程序.“8120”值班护士接听“求救”后,立即通知院内24小时生命救援队.救援队成员接到呼救电话后在5分钟内赶到现场,到达现场后主持心肺复苏,其他人员密切配合.对该模式运行方式和成效进行调研分析.结果 该急救模式运行近1年来收效显著,31名救治对象呼吸心跳全部恢复,复苏成功.结论 24小时生命救援队是行之有效的院内急救模式.

    作者:储晓彬;陈建荣;戴春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新媒体时代下打造公立医院品牌

    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存共融的新形势下,通过新媒体打造全新医院、加强传统媒体传播能力、提高医生知名度、提高职工的幸福指数等一系列做法,为打造公立医院品牌做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赵星;徐晓文;胡锦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