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肢缺血再灌注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的影响

黄达;李鸣镝;郑亚琳;王秋虹;林兰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缺血再灌注, 神经传导速度, 形态学
摘要:目的:观察下肢缺血再灌注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的影响.方法:24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n=6)和糖尿病组(n=18),糖尿病组采用链脲佐菌素造模.饲养1个月后,选择部分糖尿病大鼠(n=9)作为缺血再灌注组,暂时阻断腹主动脉、髂总动脉和股动脉3个h,再灌注7d后测量各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动作电位波幅,光镜、电镜下观察坐骨神经形态学变化.结果:糖尿病缺血再灌注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动作电位波幅均明显下降,并出现神经内膜水肿、神经纤维密度下降、异常神经纤维数目增多、髓鞘肿胀、裂解、轴索萎缩等变化.结论:下肢缺血再灌注可以造成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严重损伤,采用此方法可以在短期内建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动物模型.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孙一奎学术思想渊源探析

    孙一奎(1522~1619),字文垣,号东宿,别号生生子,是我国明代著名医家,为名医汪机的再传弟子,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提出“命门动气”的理论,著有《赤水玄珠》、《医旨绪余》、《孙氏医案》等书.明代是医学大发展的时代,而孙一奎正是明代众多医家当中具有鲜明特点的一位.他融会儒、释、道三教之理,首倡“医易同源”之论,以太极之说演绎医理,其治学以《内》、《难》为宗,对历代前贤诸说持公允之论,反对门户之见,主张博收众长,择善而从,而又常常能自出机杼,独有创见,其医学思想与理论成就对中医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者:张宇鹏;杜松;尹玉芳;于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论“肝主宣发”

    “肝主宣发”之说源于《内经》,而后世所论“肺主宣发”实为张冠李戴.“室发”之义体现在对肝之疏泄、舒展特性的描述上,而肺之特性并非宣发,实以肃降为主.肝的宣发与肺的肃降作用相反相成,共同调节人体的气机升降及水液代谢.“肝主宣发”的生理作用有二:一是宣发卫气,固护肌表;二是升提肾水,上济心火.在临床上,凡邪气在上而难出者、邪气在肌表而无力透达者、阳气升发无力而下陷者、卫气虚而肌表不固者、肾水不济而心火亢盛者,均可补其肝助其宣发而诸疾易愈也.

    作者:刘少灿;李鲁钦;张德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温针灸和电针治疗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就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症基于温针灸和电针治疗进行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所收治的100例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温针灸组和电针组各50例.结果:温针灸组总有效率92%,电针组总有效率76%,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温针灸组的临床疗效要优于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体质量均较治疗前出现了较为显著的降低,但温针灸法效果更好,2组患者疗程结束后6个月随访部分病例,这些病例的体质量都未出现较为明显的反弹.结论:采用温针灸法治疗脾虚型单纯性肥胖临床疗效好,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德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局部穴位注射配合艾灸背俞穴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艾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8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迎香、印堂穴位注射,肺俞、肾俞和脾俞进行无烟艾条温和灸治疗,疗程结束后随访半年评定疗效.结果:治愈32例,好转51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6.51%.结论:病位局部穴位注射配合背俞穴艾灸治疗变应性鼻炎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王荻;李丽红;侯珣瑞;杨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闫慧敏治疗小儿脾系疾病的临床经验

    闫慧敏教授治疗小儿脾系疾病颇有建树,其辨证用药注重平补脾胃、醒脾助运,运脾以健脾;肝脾同调,动态调畅脏腑气机;活用消导,补泻兼施,健脾开胃;重视幽门螺杆菌的清除,清热化湿,攻伐有度;调和气血、行气散瘀、行补兼施等,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郝静;闫慧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郭立中疑难杂病真寒假热证辨析方法

    郭立中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真寒假热证并非只有在疾病危急关头才出现,而在慢性杂病尤其是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病中亦普遍存在,因此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辨析疑难杂病真寒假热证的方法.首先全面细致地认识所有症状,分清证候是否有寒热独自分布特点,留意证候之间有无寒热矛盾情形;证候表现复杂迷离时,抓特异症以断寒热真假;寒热症状真假疑似时,舍症而以舌脉为凭据;后还要参考病因、体质情况、治疗经过以综合进行分析.

    作者:刘新学;张瑾枫;贺晓婷;朱叶萍;郭立中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下肢缺血再灌注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的影响

    目的:观察下肢缺血再灌注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的影响.方法:24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n=6)和糖尿病组(n=18),糖尿病组采用链脲佐菌素造模.饲养1个月后,选择部分糖尿病大鼠(n=9)作为缺血再灌注组,暂时阻断腹主动脉、髂总动脉和股动脉3个h,再灌注7d后测量各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动作电位波幅,光镜、电镜下观察坐骨神经形态学变化.结果:糖尿病缺血再灌注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动作电位波幅均明显下降,并出现神经内膜水肿、神经纤维密度下降、异常神经纤维数目增多、髓鞘肿胀、裂解、轴索萎缩等变化.结论:下肢缺血再灌注可以造成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严重损伤,采用此方法可以在短期内建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动物模型.

    作者:黄达;李鸣镝;郑亚琳;王秋虹;林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瘀热相搏证在难愈性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

    瘀热论是周仲瑛教授的重要学术思想之一,瘀热病机在临床所表现的证候为瘀热相搏证,凉血化瘀是其基本治法.慢性湿疹、结节囊肿性痤疮是临床常见、难愈性皮肤病,分析其病因病机发现,瘀热或兼夹痰湿相互搏结是其病变的主要病机.应用瘀热相搏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将凉血与活血化瘀两法有机、联合使用作为核心治法.慢性湿疹以活血凉血清热、健脾养血祛湿,结节囊肿性痤疮以活血凉血、清热化痰为基本治法,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夏智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分析耳鸣中医外治法和食疗应用特点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中医外治法、食疗在耳鸣中的应用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收集耳鸣相关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数据平台处理数据,人工降噪后分析中医外治法、食疗的应用规律.结果:针灸、穴位注射、按摩、推拿等为文献中出现的高频中医外治法,山药、枸杞等为文献中出现的高频食疗法.结论:利用文本挖掘方法,从文献报告频数方面呈现了中医外治法、食疗在耳鸣治疗中的应用规律.

    作者:沈姗姗;姜淼;黄允瑜;郑光;赵宁;贾冬梅;吕爱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大鼠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蛋白的影响

    目的:研究电针循经穴位与其他穴位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制作大鼠心肌缺血模型,针刺内关、列缺、非经非穴进行干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Kir6.1、Kir6.2、SUR2A和SUR2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组和列缺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非经非穴组蛋白表达降低不显著;与列缺组比较,内关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电针内关穴和列缺穴均可降低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ATP敏感性钾通道相关蛋白的表达,且心包经内关穴的针刺效应优于列缺穴.

    作者:李迪;王颖;戴俭宇;刘昱甫;荆秦;王熙;王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王和伯治疗咯血经验初探

    王和伯先生对于咯血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认为“诸血皆由火升”,结合时令节气分析病机;善于运用缪希雍“治吐血三要法”,以降气为首务.治法重视降气通络和营、滋阴潜阳,区分外感内伤之异,对痰饮咯血不轻易投凉药,而重视温经止血是其特色.对虚损者主张补其不足、培育后天,并倡导节劳静养,故结合医案,分析王和伯治疗咯血的具体方药.

    作者:朱冰;齐春红;钱菁;王荣祖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针药合用对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研究

    目的:探讨聪耳通窍汤加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我院耳鼻喉科、五官科神经性耳鸣患者9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31例)、聪耳通窍汤组(31例)及针药合用组(31例),3组均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为10 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液中5-HT及Rho/ROCK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3个疗程后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比较,针刺组有效率71%,中药复方组55%,针药合用组87.1%,其中针药合用组相对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HPLC检测患者血液中5-HT发现,治疗后相对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检测Rho/ROCK信号通路发现,治疗后患者ROCK蛋白明显下降.结论:针药合用治疗神经性耳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治疗效果可能与抑制5-HT/Rho/ROCK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邹春花;毕言萍;亓秀英;邹连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证10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35例,分别采用星萎承气汤加减保留灌肠、星萎承气汤加减口服和开塞露灌肠进行比较研究,观察疗效并进行NIHSS评分、巴氏指数及中医症状积分等指标.结果:入院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1%,对照1组总有效率85.7%,对照2组总有效率68.5%,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NIHSS评分、巴氏指数(BarthelIndel)和中医症状积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疗效满意.

    作者:刘惠杰;徐寅平;顾兆一;肖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强精煎对少弱精子症大鼠精子腺苷酸环化酶、磷酸二酯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中药强精煎对少弱精子症模型大鼠附睾精子腺苷酸环化酶(AC)、磷酸二酯酶(PDE)基因表达影响.方法:80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正常组大鼠每天给予生理盐水,模型组给予奥硝唑(ornidazde,ORN) 800mg/(kg·d),黄精赞育胶囊组给予[ORN800 mg/(kg·d)+黄精赞育胶囊400 mg/(kg·d)],强精煎组大鼠每天给予[ORN800 mg/(kg·d)+强精煎10 g/(kg·d)],4周后取各组大鼠附睾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AC、PDE基因表达的测定.结果:强精煎组大鼠PDE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而AC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结论:强精煎中药可明显下调少弱精子症模型大鼠附睾精子PDE基因表达水平并显著上调其AC基因的表达水平,可能是其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机制之一.

    作者:宾彬;陆海旺;王杰;王德胜;徐杰新;覃智标;梁劲松;庞秋华;崔锦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复方益气化痰方辨治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益气化痰方及其拆方辨治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9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成2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益气化痰方及其拆方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1.11%,观察组总有效率88.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相关指标如治疗时间、症状缓解时间、生活满意度、日常生活能力、治疗费用、中医证候积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益气化痰方及其拆方辨治老年抑郁症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低.

    作者:李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五苓散加减辨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围光凝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五苓散加减辨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围光凝期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1月7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围光凝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成2组,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9例,加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五苓散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视力提高比率41.67%,总有效率66.67%;观察组视力提高比率58.98%,总有效率84.62%;对照组显效率38.9%,总有效率69.45%,观察组显效率56.41%,总有效率87.12%,以上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在荧光渗漏面积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五苓散加减能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围光凝期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马宇;刘意;牛琳琳;周利晓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降压灵Ⅰ号对原发性高血压趋化因子CCL22调控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降压灵Ⅰ号对原发性高血压(DH)患者血趋化因子CCL22的调节.方法:将80例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2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降压灵Ⅰ号,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血趋化因子CCL22变化情况,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EH患者血趋化因子CCL22表达升高,治疗组改善临床症状明显优于治疗对照组,并能降低趋化因子CCL22的表达.结论:降压灵Ⅰ号可能通过调节血趋化因子CCL22表达而改善原发性高血压的慢性炎症状态.

    作者:符琼方;欧奇伟;李茂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益气活血药对舒张功能不全大鼠心功能及钙转运的干预研究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药对舒张功能不全大鼠心肌细胞心功能及钙转运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压力负荷致舒张功能不全大鼠模型,按干预因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组、活血组、益气活血组.造模后给药8周检测大鼠心功能,分离心肌细胞,检测心肌细胞收缩、舒张功能及钙瞬变、胞内钙浓度.结果:益气活血组舒张早/晚期峰值血流速度(E/A)较模型组升高;各给药组舒张50%时间(TR50)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其中益气活血组效果明显;活血组、益气活血组钙瞬变衰减常数(Tau)较模型组缩短;益气活血组舒张期钙浓度较模型组降低.结论:益气活血药通过改善心肌细胞钙转运能力,提高心肌细胞舒张功能,改善心脏舒张功能,并降低心衷心肌细胞钙浓度,从而预防心衰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李思耐;石晓璐;武乾;林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杨保林治疗老年顽固性胸水验案二则

    顽固性胸水常见于结核性胸膜炎、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肿瘤等,多发于中年以上患者.从缓解症状来说,西医主要是胸穿抽液治疗.而老年人体质较弱,基础疾病较多,病情常常反复迁延难愈,胸水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引发的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他们的生存质量.单纯的胸腔穿刺放液虽可暂缓症状,但胸水反复生成增多,可导致蛋白大量缺失甚至电解质紊乱,往往得不偿失.杨保林教授擅长利用中医辨证治疗老年顽固性胸水,现介绍两则验案如下.

    作者:高莹;杨保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感染后咳嗽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玄麦甘桔汤加减联合穴位拔罐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玄麦甘桔汤加减联合穴位拔罐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甲氧那敏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2周后观察中医证候疗效及前后咳嗽、咯痰和咽痒症状积分变化,并观察咳嗽症状起效时间及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用药后咳嗽、咳痰、咽痒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2组患者在咳嗽、咳痰、咽痒症状改善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咳嗽平均缓解及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治疗组更快、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咳嗽症状.结论:玄麦甘桔汤加减联合穴位拔罐能有效改善感染后咳嗽的中医症状,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范良;张美萃;潘小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