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连续3次单倍型异基因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观察

郭智;杨凯;刘晓东;张媛;楼金星;何学鹏;王芳;王世瑶;陈惠仁

关键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单倍型,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
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2次单倍型异基因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失败后,更换单倍型供者行第3次移植治疗的可能性和安全性.方法 1例SAA患儿,以其父亲作为单倍型供者,于第1次单倍型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及第2次骨髓移植失败后,选择患儿母亲为单倍型供者进行第3次骨髓及外周血干细胞联合移植,其预处理方案采用Flu+ CTX+ ATG方案.结果 第3次单倍型移植成功植入,植入证据检测为100%完全供者造血,患儿造血功能恢复正常,未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等严重并发症,随访至2015年1月仍存活.结论 移植植入失败后行第3次单倍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仍是安全有效的挽救治疗措施.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脓毒血症相关新型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目前对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精氨酸加压素原和C反应蛋白等有关脓毒血症诊断、评估抗生素治疗效果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引起临床关注.理想的标志物应能及时准确预测病情严重程度,可区分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和非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指导进一步治疗.本文对脓毒血症相关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翔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激光腔内闭合术联合高位结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激光腔内闭合术(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240例(302肢),120例(141肢)行EVLT+高位结扎术者为观察组,120例(161肢)行常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52.6±18.6)min]、切口长度[(5.0±0.8)cm]短于对照组[(69.2±22.3)min、(13.5±4.2)cm](P<0.05),术中出血量[(35.2±9.6)mL]少于对照组[(72.6±18.6)mL] (P<0.05),术后隐神经损伤发生率(3.54%)低于对照组(18.01%)(P<0.05);观察组术后肢体溃疡愈合率(91.7%)、色素沉着减退率(93.3%)、术后24个月曲张复发率(2.5%)与对照组(88.9%、92.5%、1.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VLT联合高位结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与传统高位结扎剥脱术疗效相当,但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闫文锋;吴刚;许延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主动脉瓣退行性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主动脉瓣退行性变是随年龄增长瓣膜逐渐纤维化、硬化、钙化,瓣叶异常增厚、活动度减低、启闭障碍的老年瓣膜病,严重者可引起左心室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本文就主动脉瓣退行性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凯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慢性鼻窦炎内镜术中表面麻醉丁卡因吸收率研究

    目的 探讨鼻腔黏膜丁卡因表面麻醉下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丁卡因的实际吸收剂量.方法 慢性鼻窦炎患者30例,其中伴鼻息肉者15例,不伴鼻息肉者15例,均在质量分数1%丁卡因肾上腺素棉片鼻腔黏膜表面麻醉下行鼻内镜手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麻醉后所用棉片中残余丁卡因质量浓度,推算丁卡因吸收量,并与药典规定的丁卡因极量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60.00±18.75)mL;丁卡因总量(106.38±4.08)mg,残量(75.84±7.40)mg,实际用量(30.55±6.26)mg,残量占60%~82%;将丁卡因质量浓度校准为1,其校准实际用量为(46.00±9.69)mg,低于丁卡因极量下限(60 mg) (P<0.05);无鼻息肉组校准残量[(107.95±7.52)mg]低于鼻息肉组[(120.04±7.74)mg](P<0.05);鼻息肉组使用肾上腺素之后校准残量从(61.36±5.05)mg降至(58.67±4.42) mg(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中丁卡因实际吸收量低于药典规定的极量,有鼻息肉者丁卡因吸收量更低.

    作者:魏崴;李吉平;马婕;金建华;朱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一体化救治模式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胸痛中心一体化救治模式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ACS患者756例,2009年1月-2010年9月就诊109例(实施前组)按传统模式实施救治,2010年10月-2014年2月就诊647例(实施后组)按一体化模式进行救治,比较2组分诊时间、急诊与导管室交接时间、导管室与病区交接转运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施后组分诊时间[(17.90±3.66)min]、急诊与导管室交接时间[(8.14±2.36)min]、导管室与病区交接转运时间[(8.75±2.77)min]较实施前组[(27.42±6.67)、(11.45±2.37)、(10.76±2.38)min]明显缩短,患者满意度(96.45%)较实施前组(93.58%)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一体化救治模式可缩短ACS患者院前急救、院内救治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艳萍;唐应丽;范晓燕;柴爽爽;胡旭红;关怀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甲状腺结节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深圳南山区健康体检者3 460例,根据超声检查结果统计甲状腺结节发生率,分析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 本组甲状腺结节发生率为44.8%;女性甲状腺结节发生率(51.6%)高于男性(36.4%)(P<0.01);甲状腺结节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7±2.6) kg/m2]、收缩压[(134±22) mm Hg]、空腹血糖[(5.9±1.4) mmol/L]、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of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3.4±1.8)明显高于非结节组[(23.5±2.8)kg/m2、(128±12)mm Hg、(5.0±1.1) mmol/L、2.6±1.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甲状腺结节与空腹血糖(OR=1.145,95%CI:1.062~1.249,P=0.001)、BMI(OR=1.227,95%CI:1.128~1.326,P=0.002)呈正相关;甲状腺结节发生率随HOMA-IR增长而增高.结论 深圳南山区居民甲状腺结节发生率较高;甲状腺结节与胰岛素抵抗具有相关性,肥胖及高血糖是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传绮;鄢燕琼;钟晓红;袁庆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兔肢体恶性软组织肿瘤术前大分割容积弧形调强放疗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兔肢体软组织肿瘤模型实施术前大分割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radiotherapy,VMAT)的可行性.方法 成功构建30只兔VX2软组织肿瘤模型,2周后随机分为VMAT大分割放疗组10只(VMAT组)、常规分割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ion radiated therapy,IMRT)放疗组10只(IMRT组)和对照组10只,给予的单次剂量分别为3 Gy、2 Gy和不采取任何处理.放疗结束后,3组行MRI扫描评估,并采用Envision法检测肿瘤组织Ki-67表达率.结果 VMAT组和IMRT组肿瘤体积[(21.11±2.36)、(23.56±3.21)cm3]和肿瘤组织Ki-67表达率[(49.67±2.34)%、(51.00±2.39)%]均小于对照组[(46.78±3.38)cm3,(68.22±5.21)%](P<0.01),VMAT组与IMR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分割VMAT在兔肢体恶性软组织肿瘤的术前放疗中可取得与常规分割IMRT相同疗效.

    作者:时广力;刘艳;王崇文;白靖平;杨爱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武汉地中海贫血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突变类型与频率分析

    目的 调查湖北武汉地中海贫血发病率、基因突变类型、基因频率,了解该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分布和基因突变类型.方法 对975例行婚前、孕前和产前等体检的湖北武汉籍人员进行调查,记录地中海贫血发生率、基因突变类型和基因频率.结果 本组地中海贫血发生率为4.82%,以a-地中海贫血、β-地中海贫血为主,两者分别占地中海贫血总数的53.19%、27.66%;α-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以-SEA/aa为主,占52.00%;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以CD41-42 (-TTCT)/N、IVS-Ⅱ-654 (C-T)/N、CD17 (A-T)/N为主,分别占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30.77%、23.08%、15.38%.结论 湖北武汉地中海贫血发生率较高,婚前、孕前或产前筛查及干预将有助于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童芳芳;孙慧;方小桂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乌灵胶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应用乌灵胶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7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片/次,早、午饭后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乌灵胶囊3粒/次,3次/d,口服;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HAMD评分[(21.53±3.62)分]与观察组[(21.82±3.2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HAMD评分[(6.63±1.25)分和(3.42±0.98)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9.4%)与对照组(2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灵胶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优于单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且不良反应轻.

    作者:祁亚伟;李学;吴少璞;马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Bmi-1自身抗体与EB病毒衣壳抗原IgA抗体联合检测诊断鼻咽癌的价值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Bmi-1自身抗体与EB病毒衣壳抗原(viral capsid antigen,VCA)-IgA抗体在鼻咽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鼻咽癌患者200例为鼻咽癌组,其中Ⅰ+Ⅱ期33例,Ⅲ+Ⅳ期167例,同期体检健康者216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Bmi-1自身抗体和EB病毒VCA-IgA表达情况,比较Bmi-1自身抗体、VCA-IgA、Bmi-1自身抗体+ VCA-IgA阳性率,分析Bmi-1自身抗体、VCA-IgA单独及联合诊断鼻咽癌的效能.结果 鼻咽癌Ⅰ+Ⅱ期、Ⅲ+Ⅳ期Bmi-1自身抗体阳性率(27.3%、30.5%)、VCA-IgA阳性率(33.3%、51.5%)、Bmi-1自身抗体+VCA-IgA阳性率(51.5%、65.3%)均高于对照组(5.6%、4.6%、9.3%) (P<0.05);Bmi-1自身抗体、VCA-IgA、Bmi-1自身抗体+VCA-IgA阳性率在性别、年龄、T分期、N分期和临床分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1自身抗体诊断鼻咽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0.0%、94.4%、83.3%、59.3%,VCA-IgA分别为49.0%、95.4%、90.7%、66.9%,Bmi-1自身抗体+VCA-IgA分别为63.0%、90.7%、86.3%、72.6%,联合检测诊断鼻咽癌的敏感性高于Bmi-1自身抗体、VCA-IgA单独检测(P<0.05).结论 血清Bmi-1自身抗体及VCA-IgA在鼻咽癌尤其是早期鼻咽癌诊断中有较高价值,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鼻咽癌的诊断效能.

    作者:许镒洧;谢秀连;翟田田;方裕森;彭裕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2736例经外周静脉置入PICC的肿瘤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者206例为感染组,未发生导管相关感染者2 530例为未感染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和导管留置时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 736例患者导管总留置时间为203 356导管日,发生导管相关感染206例,感染发生率为1.01/1 000导管日(7.53%);感染组导管留置时间(76.24±40.01)导管日]与非感染组[(74.17±35.51)导管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年龄、置管季节、单次置管穿刺次数、导管移动、化疗次数、白细胞计数、导管留置时间和是否伴有糖尿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移动(OR=3.24,95%CI:2.86~3.47,P=0.00)、化疗次数(OR=2.87,95%CI:2.55~3.29,P=0.00)、白细胞计数(OR=2.36,95%cI:1.89~2.54,P=0.00)及伴有糖尿病(OR=2.67,95%CI:1.96~2.53,P=0.00)是发生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导管维护标准化、增强患者机体免疫机能及防治基础疾病等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作者:赵霞;段富交;张小琴;郭志华;魏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快速血酮检测对门诊糖尿病患者高血糖急性并发症筛查的价值

    目的 应用快速血酮检测仪检测门诊糖尿病患者血β-羟丁酸(3-hydroxybutyrate acid,β-HBA)水平,探讨其在筛查糖尿病酮症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价值.方法 空腹血糖或随机血糖>13.9 mmol/L糖尿病患者134例,均应用快速血酮检测仪测定血β-HBA水平,并测定尿酮水平,统计糖尿病酮症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病情况,分析血β-HBA水平与随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的相关性,比较血β-HBA和尿酮检测结果.结果 134例中糖尿病酮症患者2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6例;血β-HBA水平与随机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340,P=0.000),与HbA1c无相关性(r=0.161,P=0.063);尿酮(-)时,4例(9.76%)血β-HBA≥0.3 mmol/L;尿酮(+~卅)时,19例(35.8%)血β-HBA<0.3 mmol/L.结论快速血酮检测仪可即刻、准确测定血β-HBA水平,迅速筛查高血糖急性并发症患者.

    作者:曹旭;李蓬秋;张学军;鲜杨;吴冀川;包明晶;杨艳;朱显军;张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淋巴瘤并发静脉血栓1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淋巴瘤合并静脉血栓(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成人淋巴瘤合并VTE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淋巴瘤并VTE患者中,2例为霍奇金淋巴瘤,9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3例以VTE为首发症状,7例于化疗第2~3周期诊断VTE,1例确诊淋巴瘤2a后使用沙利度胺治疗期间发生VTE;肢体VTE 8例(其中1例为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栓),上腔静脉综合征2例,急性肺动脉栓塞1例.结论 VTE可能是淋巴瘤的首要表现,化疗及深静脉置管等是淋巴瘤并发血栓的重要诱因.

    作者:刘艳慧;薛飞;杨靖;张茵;雷平冲;朱尊民;孙恺;翟亚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肌损伤发生情况,探讨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是否能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心肌损伤.方法 终末期肾病患者218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非透析组74例,血液透析组63例,腹膜透析组81例,检测3组肌钙蛋白Ⅰ (cardiac tropnin Ⅰ,cTnⅠ)、肌酸磷酸激酶MB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 isoenzyme,CK-MB)、肌红蛋白(myoglobin,Mb)水平,比较3组cTnⅠ、CK-MB、Mb阳性率.结果 非透析组cTnⅠ、CK-MB、Mb阳性率分别为35.14%、16.22%、93.24%,血液透析组分别为34.92%、7.94%、93.65%,腹膜透析组分别为53.09%、20.99%、95.06%,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终末期肾病患者未行透析治疗时已存在心肌损伤,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并未改善心肌损伤.

    作者:黄洁丽;李江涛;蒋晓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151例食管癌调强放疗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食管癌调强放疗的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51例首程接受根治性调强放疗的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近期疗效、生存率、局部控制率等;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Log-rank法及Cox法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本组随访率为99.3%;近期总有效率为93.4%;患者1、2、3a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4.6%、64.3%、52.1%,生存率分别为67.5%、38.9%、33.7%;中位生存期18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长度(x2=15.176,P=0.001)、大横径(x2=4.746,P=0.029)、临近组织是否受侵(x2=9.415,P=0.002)、T分期(x2=17.764,P=0.000)、N分期(x2=6.800,P=0.033)、TNM分期(x2=10.911,P=0.012)与预后生存密切相关;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x2=8.400,P=0.004)及N分期(x2=6.597,P=0.010)为影响生存的因素.结论 食管癌调强放疗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及近期疗效,肿瘤分期与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刘杨;王昆仑;袁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华法林剂量预测模型与个体化治疗研究进展

    华法林是临床广泛应用的口服抗凝药,用于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慢性心房颤动、缺血性脑卒中及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治疗指数小、个体剂量差异大,在诱导阶段如果过分抗凝有出血危险,而抗凝不足则可能血栓形成.遗传因素是造成华法林个体剂量差异的主要因素,其他因素如身高、体质量、合并用药等也可影响华法林的剂量.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基于遗传及临床因素建立的华法林剂量预测模型,以及模型在临床实际应用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锐;张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高血压患者血清endocan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endocan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高血压患者165例,依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冠心病组85例和无冠心病组80例,测定2组血清endocan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endocan水平与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endocan水平[1.52(0.79,1.90)ng/L]高于无冠心病组[0.86(0.44,1.23)ng/L](P<0.01);logisti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endocan水平与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呈正相关(OR=1.24,95%CI:1.09~1.63,P=0.001).结论 血清endocan水平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作者:任引刚;刘军;张利华;康黎;高砚丽;楚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64排螺旋CT仿真结肠镜诊断结直肠占位性病变价值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仿真结肠镜(CT virtual colonoscopy,CTVC)在结直肠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疑诊结直肠癌及结肠息肉患者135例,均行CTVC、结肠镜活检组织病理检查,计算CTVC诊断结直肠癌及结直肠息肉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结肠镜活检组织病理检查诊断结肠癌42例,结直肠息肉59例,正常34例;CTVC诊断结直肠癌38例,结肠息肉48例(假阳性4例),诊断结直肠占位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5.14%,特异性为88.23%,阳性预测值为95.55%,阴性预测值为66.66%.结论 CTVC检查诊断结直肠癌及结直肠息肉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高危人群结直肠占位病变的筛查方法.

    作者:胡春晓;王春荣;朱绍成;韩双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实性结节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术治疗甲状腺良性实性结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经活检组织病理证实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44例(64个实性结节),均于超声引导下行RFA治疗,术后即刻超声造影观察记录一次性完全消融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6个月行超声检查并计算结节体积,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44例RFA手术均成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即刻超声造影示一次性完全消融率为93.75%(60/64),3个结节消融不完全者超声造影指导下及时补充消融,1个结节因体积过大仅行肿瘤部分消融以减小体积,缓解压迫症状;术后3、6个月分别有2、6个结节消失,术后1、3、6个月结节体积[1.61(1.13,8.59)、0.76(0.27,4.02)、0.56(0.13,1.36)cm3]较术前[2.59(1.88,10.36)cm3]缩小(P<0.05);术后即时彩色多普勒示结节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结论 超声引导下RFA术治疗甲状腺良性实性结节安全、有效,超声造影在RFA治疗及随访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潜;董永玲;王雁;齐金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基因1基因codon637Asp/Gly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基因1 (transporter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 1,TAP1) codon 637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关系.方法 142例CHB患者(CHB组)和15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2组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对TAP1-codon 637 Asp/Gly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以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GPT)、谷草转氨酶(glutamic-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总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白蛋白、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及其病毒载量、外膜大蛋白、前S1抗原为检测指标.结果 CHB组GPT[(72.71±16.64)u/L]、GOT[(65.82±9.56) u/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GPT为(31.07±10.25)u/L,GOT为(29.06±7.43)u/L] (P<0.05);CHB组TAP1-637位点Asp/Asp基因型分布频率(45.07%)低于对照组(68.67%),Asp/Gly、Gly/Gly基因型分布频率(47.18%、7.75%)高于对照组(28.00%、3.33%)(P<0.05);与Asp/Asp基因型患者相比,Asp/Gly和Gly/Gly基因型患者发生CHB的风险分别增加2.567倍(95%CI:1.563~4.216,P=0.000)和3.541倍(95%CI:1.176~10.660,P=0.018);CHB组Gly等位基因频率为31.34%,对照组为17.33%,Gly等位基因可增加CHB患病风险(OR=2.671,95% CI:1.656~4.307,P=0.000);TAP1-637位点Gly等位基因与HBV-DNA阳性率相关(OR=1.854,95%CI:1.049~3.277,P=0.032);HBV-DNA病毒载量在104~107 copies/mL时,Asp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和Gly等位基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1-637位点Asp/Gly单核苷酸多态性与CHB患病风险相关,且等位基因Gly可能是HBV感染的易感基因.

    作者:易显富;方志成;李冬;高翔;肖敏;曾桓超;朱易;孙铭凯;杨贤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