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伟;查道成
目的:观察肿痛安胶囊对风痰瘀血阻络型膝骨关节炎关节滑液中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18例风痰瘀血阻络型膝骨性关节炎病人分为试验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试验组给予肿痛安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口服治疗,治疗4周,检测治疗前后关节液中骨桥蛋白浓度,并采用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组治疗后滑液中OPN平均浓度明显低于各自治疗前,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滑液中OPN浓度差值的平均值高于对照组,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WOMAC积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肿痛安胶囊能够改善风痰瘀血阻络型KOA患者临床症状,并能显著降低膝关节液中OPN平均浓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鹏;崔书国;国延军;赵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知母宁对阿霉素所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NF-κB和JN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乳鼠心肌细胞培养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阿霉素处理组、阿霉素合并知母宁3组.MTT法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 p65和JNK磷酸化水平.结果:高剂量组知母宁能够显著对抗阿霉素所致心肌细胞损伤,并显著抑制炎症通路NF-κB和细胞凋亡通路JNK的磷酸化水平.结论:知母宁能抑制NF-κB和JNK的磷酸化水平,以对抗阿霉素所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
作者:代渊;胡勇;巨少华;任香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月经后期中医辨证一般责之于肾虚、血虚、血寒、气滞、痰湿、肾虚,但临床观察发现血热导致的月经后期屡见不鲜,并随着社会节奏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为探讨古今中医对血热导致月经后期的认识,我们试图找出该病机的理论立足点和主要证候特征,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思路和依据.
作者:郭南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通络清解方治疗Ⅲ型湿热瘀阻证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联合口服通络清解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通络清解方治疗,疗程4周.治疗4周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进行NIH-CPSI评分及前列腺液常规检查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25.67%、12.5%和91.88%、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低NIH-CPSI总分、NIH-CPSI疼痛不适评分、NIH-CPSI排尿评分、NIH-CPSI症状影响和生活质量评分及前列腺液镜检卵磷脂小体计数评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通络清解方治疗湿热瘀阻证Ⅲ型慢性前列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孙自学;邵世营;陈建设;门波;张辉;王祖龙;王春霞;李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方法研究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脑出血后脑积水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脑积水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方法:将2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口服中风醒脑液,并给予辨证静脉中药制剂,比较治疗15 d后脑积水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结果:治疗15 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脑积水程度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积分降低.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能减轻脑出血患者脑积水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卢云;张晓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红炉点雪》为明·龚居中所辑著,是主要论述虚损痨瘵的专著.是书以“水亏火炽金伤”立论,提出益水清金降火之法,以甘温为从治法,在补阴之时不忘顾护阳气;强调临证审脉辩证以别虚实,并以脉之虚实辨人参之取舍.其用药多遵守张元素五脏虚实补泻,亢害承制之理且间有新意.其用药剂量轻灵,盖因虚劳之疾乃沉疴痼疾宜缓缓图之.此外,龚居中提出灸法治疗热证,使拔除病根;提出痰火禁忌及养生却病延年之法,使病轻浅者可不药而愈.
作者:谢静文;潘桂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伏邪”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温病病因学说的主导理论.“伏邪”已不再是外感温病特有的发病因素及病机,“伏邪”所指与现代感染病学中的潜伏期感染、隐形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有相似之处,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的发病也有密切关系.故从“伏邪”理论出发,思考伏邪和传染病发病的关系,提出“伏邪”潜伏的发病原因与机体邪正盛衰及邪正斗争的趋势有关,提示根据“伏邪”发病机理,对传染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注重扶正祛邪,并给邪留有出路以引邪外出.
作者:王玉贤;韩经丹;范吉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沈注金匮要略》系清代医家沈明宗对中医经典《金匮要略》进行注解的著作,该书对《金匮要略》原文顺序进行了调整,按照病证等分门别类排列,注解每段多首先概括原文主要内容,病证注解之未总结《金匮要略》所论,类似小结,对学习《金匮要略》、掌握辨病辨证论治带来很大方便.沈明宗不仅注释《金匮要略》原文词句,而且结合自己的体会加以阐发、引申、校正讹误、补缺存疑;对原书中林亿等在篇末所附之方也进行了注解并移至相应病证的正文之末,该书对学习、研究《金匮要略》有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学术与文献价值.
作者:宋建平;张晓利;杜光明;李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探讨杨国华教授应用中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2例,分析中医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机制,认为本病虚实并重,心脾两虚为本,痰浊湿邪为标,治疗当扶正祛邪并举,同时注重身心调摄,为治疗此类精神障碍疾病提供了思路.
作者:李静;杨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刘保和教授擅长将用《难经》腹诊理论应用于经方,临床疗效确切.如脐上压痛以旋覆花汤加减;脐左压痛以四逆散为主方;脐右压痛以奔豚汤为主方;脐下压痛以《金匮》肾气丸加减;脐中压痛以当归芍药散为主方.
作者:曹丽静;刘保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明确半夏与水半夏的鉴别及差异,为半夏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的方法,将半夏与水半夏的鉴别及差异进行系统整理归纳,从而论述两者的鉴别方法及差异.结果:半夏与水半夏可采用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和光谱分析技术等方法进行鉴别,且两者在化学成分、炮制方法及成分变化和功效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半夏与水半夏区别明显,不可混用.
作者:张婷;尹玉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结合目前中医药发展形势和一些实践体会,我们认为流派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源泉,学科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石,流派传承和学科建设两者应互相结合,流派传承为学科建设开拓深度,学科建设为流派传承提升高度.列举我们在“一体两翼”思路与策略的指导下进行的慢性筋骨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传承石氏伤科流派精髓,在继承中探索创新,在创新中深度继承,打造金字塔型的学术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促进了中医骨伤事业的发展.
作者:施杞;王拥军;莫文;胡志俊;李晓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动物实验与临床观察探讨椒黄颗粒洗剂的止痛药物和镇痛方法.方法:体外抑菌实验对金黄葡萄球菌中度或高度敏感,对豚鼠皮肤无刺激和过敏反应.结论:动物实验证明,椒黄洗剂有抗小鼠耳廓肿胀作用,能提高小鼠痛阅值,提高磷酸组胺对豚鼠致痒和局部抗溃疡及促愈等作用.
作者:李春雨;霍峰;李春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肺通调水道是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肺通过宣发肃降、输布津液到机体各部,濡养机体.该功能还与肺主气和肺朝百脉的功能密切联系.肺通调水道则肺气升降有序,血液运行通畅;肺通调水道的功能失常,则会引起多种病变.通过探讨肺通调水道的生理病理意义,以加深中医理论内涵研究并能对临床进行理论指导.
作者:孟庆岩;张庆祥;高思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舒肤止痒霜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老年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2例舒肤止痒霜外用,对照组20例外用湿毒清软膏,疗程4周.结果:用药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0.9%,对照组8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肤止痒霜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疗效确切,总有效率优于湿毒清软膏.
作者:刘冷;孟宏;赵嘉勇;申亚丽;陈勤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应用血液流变可视化检测仪(MC-FAN)及血瘀证计分表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后患者血液通过时间(TT)及血瘀证计分,探讨其相关性.方法:以介入后患者为实验组,健康者为对照组,组间比较TT及血瘀证计分差异,实验组内分析TT与血瘀证计分相关性.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TT延长,血瘀证计分升高;实验组内10μlTT、30 μkTT与血瘀证计分呈正相关.结论:MC-FAN结果可作为血瘀证计分的客观实验室检测依据,为介入后患者活血化瘀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王家琪;王承龙;刘剑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运用调和营卫法治疗亚健康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亚健康失眠诊断标准且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8-15分的患者进行为期2周治疗,采用PSQI评分法和失眠疗效诊断标准比较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纳入病例114例,调和营卫法治疗亚健康失眠临床有效率88.60%,治疗后PSQI评分显著降低.结论:调和营卫法治疗亚健康失眠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希民;李欢;侯江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章穆是清代江西名医,临证50余年治验无数,尤其擅长日常生活的饮食调理.他认为饮食既可以安脏腑又可以祛百病,同时提出饮食的卫生及禁忌,在总结前人和自己经验的基础上,编撰了名著《调疾饮食辩》.故以章穆的《调疾饮食辩》为蓝本,综合概括其食养、食治及饮食卫生与禁忌等诸多方面的学术思想.
作者:王河宝;曹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同时接受黄葵胶囊口服.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肌酐、尿素氮、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及24 h尿蛋白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甘油三酯、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显著下降(P<0.05);多普勒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后Vs显著降低,Vd显著升高(P<0.05).结论:黄葵胶囊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可显著改善肾功能、肾血流并能降低血脂,延缓病情进展.
作者:李昭永;谢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消渴属中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消渴病机的探讨方面,以往多侧重于根据其“口渴”的症状而从“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立论,而对于温补法在消渴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探讨则相对较少.通过复习有关消渴治疗的古代医案82则,发现采用以温补法为主治疗者约占全部消渴医案总数的1/3.在具体治法方面,或温补脾阳,或暖补肾气,或脾肾双补,而以暖补肾气为多,充分说明温补法是治疗消渴的重要方法,在消渴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作者:邬碧虹;张家玮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