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改香;王宝金;申爱荣;邹顺鸿
目的 探讨XELOX(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和SOX(替吉奥胶囊(S-1)+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初治进展期胃癌患者65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采用XELOX方案治疗36例为XELOX组,采用SOX方案治疗29例为SOX组.2组均21d为1个周期,完成2个周期治疗评定疗效,并随访观察2组疾病进展时间及生存时间.结果 XELOX组治疗有效率为33.3% (12/36)、疾病控制率为72.2% (26/36)、中位疾病进展时问为5.8个月、中位生存时问为10.4个月;SOX组治疗有效率为34.5% (10/29),疾病控制率为69.0%(20/29),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5.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1.4个月.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髓抑制、恶心、呕叶、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ELOX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52.8%(19/36))高于SOX组(10.3%(3/29)) (P<0.05).结论 XELOX方案和SOX方案用于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相当,但XELOX方案手足综合征发生率较高.
作者:薛丽英;南景龙;蔡智慧;李慧;王珏;吕爽;张翠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是先天性唇腭裂的一种,病因复杂,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随着生物分子学技术及遗传分析方法的发展,突变检测方法呈现多样化.本文就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基因突变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古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分析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征,以期减少临床漏诊、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发病年龄4~49岁,发病至确诊时间中位数为18.2个月;首发肝脏症状者23例(63.89%),神经精神症状者7例(19.44%),血液系统损害者2例(5.56%),肾脏症状者2例(5.56%),皮肤改变者2例(5.56%);角膜K-F环阳性率90.00%(27/30),血清铜蓝蛋白异常率97.14%(34/35),肝脏、胆囊、脾脏超声或腹部CT检查异常率96.67%(29/30),头颅CT或MRI异常率55.00%(11/20);11例入院时即明确诊断,25例首诊误诊,误诊率为69.44%.结论 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丁楠楠;林连捷;郑长青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导致移植皮瓣部分或全部坏死的重要因素.氧自由基与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各种机制密切相关,是各种损伤机制学说中的重要启动因素.本文就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中氧自由基的作用及氧自由基清除剂保护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栋益;康深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颞浅动脉旁注射吡哆胺在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症状、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60例(12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60眼),治疗组口服复方血栓通,并给予颞浅动脉旁注射吡哆胺2 mL/次,1次/周,共6个月;对照组仅口服复方血栓通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前房水终末糖基化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浓度及视网膜病变程度.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前房水AGEs水平((0.12±0.09)μg/L)低于治疗前((0.26±0.06)μg/L)(P<0.05),对照组治疗后前房水AGEs水平((0.28±0.04)μg/L)高于治疗前((0.24±0.07)μg/L)(P<0.05),2组治疗后AGE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治疗组未发生不良反应,前房水内吡哆胺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颞浅动脉旁局部注射吡哆胺可降低眼内AGEs浓度,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情进展.
作者:陈丹娜;陈敏;许丽疆;蔡福旭;陈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射线对犬胸放疗区域脊髓M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影响.方法 雄性成年比格犬36只,对其T7-12椎体及附件行图像引导的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总剂量均为80 Gy,单次剂量16~20 Gy,1次/周,35d内完成放疗;放疗前及放疗后每2周行常规MRI及DWI检查1次.结果 放疗4周时T2 WI图像显示放疗椎体信号升高,放疗6周时放疗椎体信号高,但T2WI图像上均未观察到放疗区脊髓明显异常改变;放疗4、6周及放疗后3个月胸髓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1.27±0.10)×10-3、(1.52±0.13)×10-3、(1.30±0.10)×10-3mm2/s)均高于放疗前((o.83±0.04)×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6周时胸髓ADC值高于放疗4周及放疗后3个月(P<0.05),放疗4周时与放疗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比格犬胸髓放疗后脊髓ADC值升高;DWI对放射性脊髓损伤检测较常规MRI敏感,定期行DWI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放射性脊髓损伤.
作者:赵腾;徐万龙;沈永刚;杨辉;白靖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圆窗置管微泵灌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难治性老年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方法 78例经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28例)经圆窗置管微泵灌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照A组(26例)经圆窗置管微泵灌注醋酸泼尼松龙,对照B组(24例)肌内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比较各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2.1%)高于对照A组(73.1%)及对照B组(3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圆窗置管微泵灌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难治性老年突发性耳聋疗效确切.
作者:柴卫芳;余志能;郭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glucosaminidase,NAG)活性检测在肝包虫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肝包虫患者(肝包虫组)和非肝包虫患者(对照组)各30例,检测2组血尿素氮(blood urea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β2微球蛋白(p2-microglobulin,p2 MG)以及尿微量白蛋白(urinaryalbumin,mAlb)、尿NAG、尿β2-MG、尿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肝包虫组BUN(2.33~6.25 mmol/L)、SCr(46.0~96.3 μmol/L)水平均正常,尿蛋白阴性,肝包虫组尿NAG((15.98±0.88)u/g)高于对照组((7.37±1.24)u/g)(P<0.05),血β2-MG、尿mAlb、尿β2M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包虫患者尿NAG水平增高可能与机体变态反应引起早期肾脏损害有关.
作者:郑岩;吴向未;杨晓萍;孙红;彭心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孕12~39周行系统产前超声检查的2 056例孕妇进行随访,观察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的检出情况.结果 2 056例孕妇中经引产或分娩证实胎儿畸形86例,产前超声检出胎儿畸形75例,畸形符合率为87.21%.结论 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在筛查胎儿畸形中有重要价值,有助于降低新生儿严重畸形出生率.
作者:隋霜;何惠丽;张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行CEA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6例术中应用了转流管,平均血流阻断时间6.8 min;10例未应用转流管,平均血流阻断时间23,3 min;3例术中应用了补片;术中发现斑块长2~5 cm;1例CEA术后出现一过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随访1 a,未发现再狭窄.结论 CEA治疗颈动脉狭窄有效,安全.
作者:朱健;陈吉祥;郭大乔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改善嗅功能的疗效.方法 99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伴嗅觉障碍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测定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平均嗅觉阈值,比较不同程度嗅觉障碍及不同类型患者的嗅觉功能.结果 平均嗅觉阈值治疗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型慢性鼻窦炎组治疗有效率(93.33%)高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组(75.36%)(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嗅觉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单纯型慢性鼻窦炎患者嗅觉改善优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
作者:陈志鹏;彭伟;李文生;沈康;周均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42例,均采用稳定型咬合板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及3个月患者张口度、关节弹响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Helkimo指数变化.结果 经稳定型咬合板治疗后,患者张口度、VAS评分及Helkimo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20例合并关节弹响者,治疗后13例弹响完全消失.结论 采用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可明显减轻患者关节区疼痛及弹响,改善张口度.
作者:古则丽阿依·阿不都卡德尔;迪丽努尔·阿吉;龚忠诚;古丽巴努·依马木;刘佳怡;徐彬;李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IL-10的影响,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肺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各20例,右美托眯啶组麻醉后给予右美托咪定1 μg/kg(10 min注射完毕),然后以0.5 μg/(kg·h)静脉滴注维持;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手术前(T0)和手术开始45 min(T1)、90 min(T2)、术毕(T3)以及术后24 h(T4)行血气分析,采用ELLSA法检测TNF-α、IL-6、IL-10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啶组T1~T4时间点TNF-α、IL-6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啶组pa(O2)在T1、T2、T3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眯定对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肺组织有保护作用.
作者:宋直雷;洪道先;张晗;尚平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CT引导下行微创治疗30例为观察组,保守治疗3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12、24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VAS).结果 观察组术前VAS评分(8.0±1.0)与对照组(7.8±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12、24个月VAS评分分别3.7±1.3、1.4±1.0、1.3±0.8,对照组分别为2.5±1.8、3.8±3.0、4.2±3.2,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2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12、24个月,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守治疗和CT引导下微创治疗均可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症状;与保守治疗相比,CT引导下微创治疗长期疗效更显著.
作者:牛翔科;肖应权;孙凤;曾利川;杨汉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客家地区居民2型糖尿病并原发性高血压的规范化管理模式.方法 梅州城区客家2型糖尿病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6例,依据患者居住社区不同分为2组,建立规范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63例为规范化管理组,以常规模式管理63例为对照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测定2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及体质量指数,并比较2组体育锻炼率、合理用药率、定期监测率、饮酒率、疾病知晓率、吸烟率及满意率等.结果 干预6个月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体质量指数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规范化管理组各指标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规范管理组体育锻炼率、合理用药率、定期监测率、疾病知晓率及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饮酒率、吸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客家地区居民2型糖尿病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及血糖水平.
作者:谢彦鹏;谢章辉;沈小春;肖光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者行鼻窦部CT检查的影像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者的CT影像资料.结果 116例鼻窦部CT检查有异常表现,主要特征为鼻窦腔黏膜增厚,密度增高,出现气液平面,窦腔内有软组织影,骨质增生、增厚等;其中双侧鼻窦受累87例,多组鼻窦受累92例;上颌窦受累105例,额窦76例,筛窦53例,蝶窦26例.结论 鼻窦部CT检查对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者有诊断价值.
作者:林士军;王桂杰;陈雄;张静;肖树恺;刘玉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分析MRI与CT在直肠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直肠癌患者MRI及CT影像资料,并比较MRI及CT术前诊断直肠癌的符合率及T分期诊断结果.结果 56例患者术前均明确直肠癌诊断;T分期MRI术前诊断准确率为96.4%,明显高于CT(89.3%) (P<0.05);MRI、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特异度分别为88.5%、9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度分别为38.5%、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用于直肠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优于CT.
作者:郭艳娜;翟冬枝;刘小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与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的相关影响.方法 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119例(内异症不孕组)、非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241例(非内异症不孕组)临床资料,随访术后18个月内异症不孕组妊娠情况,并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r AFS分期、EP与妊娠的关系.结果 内异症不孕组中EP发病率(64.70%)高于非内异症不孕组(21.16%)(P<0.05),息肉复发2次以上住院治疗及并发中、重度贫血者高于非内异症不孕组(P<0.05);内异症不孕组患者不同r-AFS分期合并EP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合并EP者临床妊娠率(58.44%)高于无EP患者(30.95%)(P<0.01),早期子宫内膜异位症(Ⅰ、Ⅱ期)不孕患者术后累积妊娠率(62.34%)高于晚期(Ⅲ、Ⅳ期)患者(23.81%)(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EP发病率高,合并EP可增加患者住院率及临床并发症,及时行宫腔镜切除息肉或腹腔镜清除内异症病灶后可提高术后累积妊娠率.
作者:徐改香;王宝金;申爱荣;邹顺鸿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二甲双胍是临床广泛应用的口服降糖药,具有价廉、安全、无毒、耐受性好等特点,近年来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具有潜在增强肿瘤对放疗敏感性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本文就二甲双胍增强肿瘤放射治疗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李海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04例随机分为3组,均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50/250 μg,2次/d,治疗7 d后A组继续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50/250μg,2次/d;B组在A组基础上同时给予富马酸酮替芬1 mg/次,2次/d,口服;C组在A组基础上同时给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2粒/次,3次/d,口服;3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3组治疗2、8周后咳嗽症状总评分及治疗8周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呼气峰值流速(peakexpiratory flow,PEF)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2、8周后3组咳嗽症状总评分均低于基线值(P<0.01),B、C组治疗后咳嗽症状总评分低于A组(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8周后FEV1%和PEF均高于基线值(P<0.05),但治疗后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高于A组(2.78%)、B组(2.63%)(P<0.05).结论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富马酸酮替芬及复方甲氧那明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优于单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但联合富马酸酮替芬治疗较联合复方甲氧那明不良反应轻.
作者:王东安;孙洁民;杨硕;罗光伟;张念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