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自昌
目的:通过探讨血清CEACAM1和CEA联合检测对大肠癌早期诊断,旨在为临床提高大肠癌早期诊断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检查并确定为大肠癌早期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再选择同期接受检查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CEACAM1和CEA水平,及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CEACAM1为(48.09±1.09) ng/mL、CEA水平为(7.69±1.21) 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血清CEACAM1和CEA联合检测敏感性显著高于单纯检测。结论:血清CEACAM1和CEA联合检测敏感性及准确性高,可以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作者:蒋敦科;刘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总结手术切口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选取132例作为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同时选取1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通过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为3.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何慧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冠心病是当今社会中患病率高的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冠心病的患病率与日俱增。冠心病的病变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的一时性或持续性心肌缺血缺氧,轻者发生心绞痛,重者可使冠状动脉突然闭塞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形成心肌梗塞(以下简称心梗),由于其病情凶险瞬息万变,可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应及时调整病人的心态,将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放在同等的地位。同时嘱病人戒烟酒,避免劳累,积极配合医生的药物治疗,适当的体育锻炼,使病人早日康复。让病人以佳的心态迎接新生活,积极地接受治疗,不但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QOL),更能帮助缩短疗程,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
作者:阎静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免疫学是一门生命科学及医学交叉渗透的学科,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通过结合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实验教学在免疫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针对免疫学中实验教学环节提出了几点建议,从而能更好的发挥实验教学的双重作用。
作者:齐兴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疼痛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自2012年~2014年期间接收的老年患者66例,将其分成常规组和舒适组,每组各33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舒适组按照舒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结果:舒适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明显比常规组效果更佳,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措施对于缓解老年患者疼痛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沈文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于2012年01月至2015年02月接收治疗的3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个性化护理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过程中发现的不良反应。结果:3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过个性化护理后,有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完全痊愈,随后出院,有1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并终趋于稳定,有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治疗后病情没有好转,或终死亡;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结论:临床上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后效果显著,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治疗的预后效果,还可以增强医患之间的交流、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徐姗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5943例体检人群血压、血糖、血脂结果,为慢性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苏州娄葑医院体检中心5943名常住居民的血压、空腹血糖、血脂项目的检查结果,并按年龄、性别的不同对各指标异常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943名体检者中慢性病检出率分别是:高血压42.86%、高胆固醇血症11.53%、高甘油三酯血症17.70%、糖尿病7.37%。高血压检出率随年龄的升高而增加,男女间检出率存在差异;高胆固醇血症在在60~69岁年龄段检出率高,高甘油三酯血症在50~59岁年龄段检出率高,同年龄段男女检出率有差异(除60~69岁段);糖尿病在70~79岁年龄段检出率高,男女间检出率无差异。结论:慢性病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生活中应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并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作者:沈锷;张绍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饮食管理效果。方法:选择从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于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病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实施品管圈饮食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饮食管理效果良好,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巩玉艳;张秋芹;刘冬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2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睡眠评分,临床疗效等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针对性护理后抑郁、睡眠明显改善(P<0.05),临床疗效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能够提高疗程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红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48例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2.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4.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预防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应在普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道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比下颌低位近中水平埋伏阻生牙两种拔除方法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下颌低位近中水平埋伏阻生牙病人50例,随机分组,参照组采用传统拔除法,试验组病人使用高速涡轮钻法,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病人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参照组,手术时间明显比参照组短,张口受限、肿胀和第二磨牙松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传统拔除法相比,高速涡轮钻法对下颌低位近中水平埋伏阻生牙拔除效果显著,有利于缓解病人疼痛,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王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当前我国艾滋病毒流行已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本文主要研究艾滋病对患者家庭所造成的经济社会影响。通过入户走访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形式展开调研,发现艾滋病对家庭的影响首先体现在经济层面:由于主要劳动力的丧失和医疗费用的支出,直接导致家庭负担增大,甚至返贫。其次,随之而来的社会排斥又使家庭面临被社会孤立的现实,进一步增加家庭成员的精神负担。与此同时,家庭成员在照料艾滋病患者方面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因此,社会应给予受艾滋病影响的家庭以人文关怀和经济援助。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8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患者月经来潮后5天给药12.5m g口服,1天1次,用药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3粒/次,1天1次,用药3个月。两组患者用药期间禁忌辛辣、海鲜、酒等,治疗期间怀孕者即刻停止服药。随访6个月评价疗效。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痛经程度进行评价、评价疗效,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痛经、月经量多、性交痛及触痛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分别为(8.64±2.18)分、(4.31±1.03)分,观察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分别为(8.87±2.09)分、(1.39±0.67)分;治疗后两组V A 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为86.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痛经、月经量多、性交痛及触痛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满意,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外科不同术式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肠动力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5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外科的手术治疗,实验组3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的手术修补,对照组23例患者选择胃切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效果和胃肠动力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无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率为为17.4%,对照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率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胃肠情况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腹腔镜的手术修补,治疗效果显著,且对胃肠动力影响较小,值得推荐。
作者:曲砚青;陈学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综合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临床恢复的重要性。方法:抽取2012.1-2015.1我院3年来治疗的70例病人应用随机数字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结果:实验组恢复期平均值为121天,并发症发生率为15%(535),对照组恢复期平均值为165天,并发症发生率为44%(15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患者的临床恢复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毛木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品管圈在我院门急诊药房中的管理情况进行调查。方法:我院在2014年6月-2014年10月开展品管圈管理活动,对管理前后门急诊药房的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我院6月份6000张处方中调配不合格的300张;7月份240张;8月份190张;9月份160张;10月份140张。我院6月份的6000张处方中出门差错例数为2例,七月份、八月份、九月份、十月份均为0。结论:品管圈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药物调剂的错误率,提升处方合格率。
作者:徐向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加强优质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艾滋病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的艾滋病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优质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对症治疗、心理护理及教育宣导等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的 SF-36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常规护理或优质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的S F-36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的SF-36评分提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优质护理可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改善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状况,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丽娟;蒋雄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联合注射用甲波尼龙琥珀酸钠和注射用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0例C O P 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注射用甲泼尼松琥珀酸钠80m g联用注射用多索茶碱0.2g ,2/日;对照组给予甲泼尼松琥珀酸钠80m g联用氨茶碱0.25g,2/日,治疗期间同时予以抗菌素预防感染,疗程均为7d,试验前后分别测定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并观察患者试验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比较前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的F E V1%,F E V1%/FVC,FEV1/预计值(%)、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临床症状、体征较试验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多索茶碱联用甲波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优于氨茶碱联用甲波尼龙琥珀酸钠。
作者:徐莉莉;高强;马兆猛;刘梅;相茹;顾加双;梁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与处理方法。方法:对胃大部切除术后可能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处理方法。结果:胃大部切除术后可能产生的并发症有将末段回肠误认为上段空肠而与胃吻合、发生内疝、十二指残端破裂、胃排空障碍及发生大量出血,必须引起重视。结论:术中观察仔细,术后细心护理,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方向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有备未必无患,无备必有大患。”为了落实习主席和军委首长关于“把安全教育训练纳入军事训练科目,从根本上提高部队安全防事故能力”的重要治军思想。本文就《内务条令》中安全防事故工作的要求,结合部队野外训练中常见的中暑事故可能遇到的问题,着重从事故的概念、成因、预防、处置和救治四个方面,以简洁的语言系统回答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以增强官兵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救能力。
作者:徐美洁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