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活动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饮食管理效果研究

巩玉艳;张秋芹;刘冬梅;李静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 消化内科, 饮食管理
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饮食管理效果。方法:选择从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于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病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实施品管圈饮食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饮食管理效果良好,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果糖二磷酸钠应用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指标水平和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1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黄芪注射液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谱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35例,97.22%)高于对照组(29例,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C K和CK-MB水平均有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患儿上述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可有效降低血清心肌酶谱指标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宏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新版药品GMP检查整改材料中常见问题分析

    为了提高新版GMP现场检查缺陷项目的整改水平,本文通过对广西新版药品GMP现场检查整改材料的汇总分析,找出整改材料中常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提高广西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的水平。

    作者:韦广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骨折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2012年2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45例老年骨折患者,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占79%,前臂骨折占21%。结果:2例并发其他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抢救无效死亡,其余43例均治愈出院。结论:人们对生命的理解不仅在于延长寿命而更在乎生活质量。

    作者:吕丽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胸腺囊肿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分析

    目的:探讨总结胸腺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胸腺囊肿的CT及MRI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37例胸腺囊肿形态、大小、位置、边界、密度及信号分析。结论: CT及MRI影像学检查能充分清楚显示胸腺囊肿的大小位置形态及其与纵隔血管、脂肪及邻近其他结构的关系,为术前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价值。

    作者:张成芳;王明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小儿支原体感染与心肌炎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感染与心肌炎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60例,全部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检查,对心脏有异常表现的患儿进行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肌钙蛋白和血清心肌酶谱检查;对心肌炎的发生情况、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在全部6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根据相关标准诊断出合并心肌炎患儿13例(21.7%),心肌炎临床表现各异,程度不一,主要以心律失常为主。结论:在对小儿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时,要重视心肌损伤,如果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症状较重,长时间发热,那么发生心肌损伤的几率就较高,应该给予患儿常规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从而来对心肌炎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阿依努尔·艾则木;阿先·阿布来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提升护理质量和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的方式将本院在2014年6月-2014年12月接受普外手术的患者2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120例,观察组的普外手术的患者运用常规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对照组运用优质和高效的护理服务,进而对比两组患者医疗危险事件、患者对于健康护理常识的认知率、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经过以上的对比表明,对照组的普外手术的患者出现危险事件的概率是63%,观察组的患者出现医疗危险事件的几率是86%;对照组对健康护理知识的认知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高于观察组,因此两组之间的比较结果具有明显的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对于普外科护理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可以改善患者对于医院的看法,进而使得患者及早康复的同时也使得医患之间的关系有所优化。

    作者:姬玉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手术干预重度脑外伤脑疝患者预后评价

    目的:分析和研究手术干预重度脑外伤脑疝患者预后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7月重度脑外伤脑疝患者64例,随机分组,每组各有患者32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术治疗方法应用于重度脑外伤脑疝患者治疗中,有利于提高存活率,值得推广。

    作者:曹一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影响。方法:将9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给予个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过程中,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倪雪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加强优质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探讨

    目的:探究加强优质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艾滋病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的艾滋病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优质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对症治疗、心理护理及教育宣导等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的 SF-36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常规护理或优质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的S F-36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的SF-36评分提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优质护理可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改善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状况,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丽娟;蒋雄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宫腔镜+子宫动脉栓塞结合用于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剖宫产瘢痕妊娠应用宫腔镜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接受双侧子宫动脉MTX(甲氨嘌呤)灌注化疗与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术后采用宫腔镜下清宫,对照组患者结案后肌肉注射MTX,采用B超下清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患者均成功栓塞,术后48h后24例患者通过宫腔镜将妊娠组织顺利清出体外,6例患者在清宫后用电凝止血,手术顺利,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应用宫腔镜联合子宫动脉栓塞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做到了微创安全有效,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梁裕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脊柱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脊柱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处理方法。方法:从我院就诊的需行脊柱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延长引流时间、间断夹闭引流管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手术3d后给予拔除引流管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结果:68例患者均成功治愈后出院,但观察组患者所用住院时间为(13.26±1.8)d,低于对照组的(21.1±1.6)d,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手术并发脑脊液漏患者给予延长引流时间,间断夹闭引流管处理,可行,效果显著。

    作者:查振堂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针灸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针灸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90例腹泻小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医药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足三里、上巨虚等穴位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针灸治疗小儿腹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程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防治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防治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宫缩乏力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母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11.11%的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母草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妇,能减少产后出血量,预防产后出血发生,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崔喜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辉瑞肺炎疫苗临床试验大获成功

    辉瑞公司公布了其肺炎疫苗Prevenar13临床试验CAPiTA结果,数据已经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103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依从性人数,出院前对两组患者进行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测评。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掌握知识得分(88.63±10.45分)高于对照组(72.36±10.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52例,98.11%)和护理满意度(51例,96.2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工作,可以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有效改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俊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确诊并收治的68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患者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2.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6%,两组患者在复发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应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刘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鼻腔鼻窦结构重建在鼻窦炎手术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结构重建术在鼻窦炎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9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根据有无息肉分为息肉组和无息肉组术。结果:94例患者中,总有效91例,总有效率为96.81%。无息肉组术后黏膜平均上皮化时间低于息肉组(P<0.05)。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钩突肥大、中鼻甲反张的比例均为息肉组高于无息肉组(P<0.05)。发生并发症6例,发生率为6.38%。结论:鼻窦炎手术中鼻腔结构重建可以提高手术后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全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探讨66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66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的护理,观察患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研究66例患者,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3.9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大幅提高临床疗效,值得研究推广。

    作者:阿依努尔·玉苏音;迪丽努尔·伊马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达标率及影响因素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达标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行食管癌根治术的病人,并根据术后第3天肠内营养供给能量是否达到目标需要热卡[25kal/(kg.d)]的60%,将患者分成达标组和未达标组,比较两组早期肠内营养实施率、初始处方热卡、喂养不耐受和营养中断发生率。结果:早期肠内营养达标率为42.9%,达标组早期肠内营养实施率、处方热卡量高于未达标组,喂养不耐受、营养中断的发生人数低于未达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达标率低,提高早期肠内营养实施率、初始处方热卡量,降低喂养不耐受、营养中断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早期肠内营养达标率。

    作者:郭敏;卢惠民;冯锦珊;陈雪梅;刘保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下颌低位近中水平埋伏阻生牙两种拔除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对比下颌低位近中水平埋伏阻生牙两种拔除方法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下颌低位近中水平埋伏阻生牙病人50例,随机分组,参照组采用传统拔除法,试验组病人使用高速涡轮钻法,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病人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参照组,手术时间明显比参照组短,张口受限、肿胀和第二磨牙松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传统拔除法相比,高速涡轮钻法对下颌低位近中水平埋伏阻生牙拔除效果显著,有利于缓解病人疼痛,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王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