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前
目的:评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监测的护理效果。方法:对医院收治的3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持续有创颅内压检测,并依据颅压变化情况,对患者实施护理措施。结果:ICP水平正常1例,轻微增加1例,预后情况良好;ICP中度增加患者中预后良好23例,不良3例,死亡1例;I C P水平高于5.33k P a患者中,预后不良3例,死亡1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接受持续颅内压动态监测,可及时准确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颅脑损伤的预后效果。
作者:张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103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依从性人数,出院前对两组患者进行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测评。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掌握知识得分(88.63±10.45分)高于对照组(72.36±10.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52例,98.11%)和护理满意度(51例,96.2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工作,可以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有效改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俊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患者女21岁,未婚,因“偶发性下腹痛5天,查体发现盆腔包块5天”入院。患者既往月经不规律7/30-60天。病程中无明显诱因出现偶发性下腹部隐痛,能忍受,无恶心呕吐,无阴道流血流水。患者自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好,T 36.5℃、P80次/分、R 18次/分、BP 107/70mmHg。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无性生活史,未做阴道检查。超声检查:盆腔内可探及范围约17.1×14×9.3cm低回声(图1),形态欠规则,可见包膜回声,内见血流信号,与宫体下段及宫颈关系密切,无明显分界,子宫受压偏向盆腔右侧,宫腔内膜厚约0.9c m,宫体下段及宫颈显示不清。双侧卵巢可见(图2)。
作者:肖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耐药肺结核患者临床诊断方法及其诊断效果。方法:对笔者医院收治的108例耐药肺结核病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综合性分析,将其设置为实验组,设置10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比例法对患者进行诊断,分析其在耐药肺结核病患者诊断效果及其价值。结果:肺结核组患者总阳性率为88.9%,高于对照组(总阳性率为23.5%)(P<0.05)。结论:比例法在耐药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和鉴别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用于耐药肺结核的辅助诊断和鉴别,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何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对心胸外科患者进行镇痛药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收集心胸外科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镇痛药的护理管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与对照组相比,以P大于0.05表示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胸外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进行镇痛药的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避免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手术室一次性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开展品管圈知识学习,成立品管圈小组,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手术间一次性耗材的管理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提升了护士的工作能力。结论:品管圈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有重要意义,值得继续推广。
作者:曹芳;代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乌甲素透皮微乳制剂的制备。方法:采用伪三元相图法确定高乌甲素透皮微乳制剂处方的制备处方,选择适宜比例的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水相,筛选优化透皮制剂。结果:根据微乳伪三元相图的绘制,经筛选出佳经皮微乳制剂的处方为:油相占35%,油酸-Miglyol 812(1:1,w/w);表面活性剂占45%,聚氧乙烯蓖麻油(Cremophor EL);助表面活性剂占20%,二乙二醇单乙醚(Transcutol P)。选择油酸-Miglyol 812混合油相,固定Cremopher EL 与Transcutol P 的质量比Km为2.5,水相为50%是微乳透皮性能好。结论:优化的高乌甲素透皮微乳制剂处方能够达到了预期的要求,透皮性能良好。
作者:朱静娟;陆晔辉;刘跃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联合注射用甲波尼龙琥珀酸钠和注射用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0例C O P 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注射用甲泼尼松琥珀酸钠80m g联用注射用多索茶碱0.2g ,2/日;对照组给予甲泼尼松琥珀酸钠80m g联用氨茶碱0.25g,2/日,治疗期间同时予以抗菌素预防感染,疗程均为7d,试验前后分别测定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并观察患者试验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比较前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的F E V1%,F E V1%/FVC,FEV1/预计值(%)、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临床症状、体征较试验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多索茶碱联用甲波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优于氨茶碱联用甲波尼龙琥珀酸钠。
作者:徐莉莉;高强;马兆猛;刘梅;相茹;顾加双;梁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说,将来也许可通过注入磁性纳米粒子外加一个磁场的方式实施深部脑刺激。与脑中植入永久性刺激电极的传统技术相比,新方法不仅创伤小,且可选择所需刺激的脑细胞,从而治疗特定的神经精神疾病。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学龄前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现状,为防止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1月杨浦区托幼机构儿童意外伤害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对受伤类型和发生意外场所进行统计。结果:从意外发生场所来看,列在前两位的分别是户外活动(53.03%)和室内活动(27.27%),从受伤类型上来看,骨折和缝针分别占到了42.42%和37.88%。结论:为了能够让学龄前儿童得到更好的成长,我们应该在强化相关安全训练,开展教育干预工作、强化急救水平,强化环境安全管理工作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作者:徐敬;童琦;陆敏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美国FDA批准了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物仿制药Zarxio(通用名:filgrastim-sndz)上市。Zarxio由诺华旗下的山多士(Sandoz)公司开发,是安进Neupogen(非格司亭)的生物仿制版。Neupogen早在1991年就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5种情况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接受骨髓抑制剂化疗的、接受诱导或巩固化疗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接受骨髓移植的癌症患者、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和治疗的患者、以及患有严重的慢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在2013月1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收治160例采用中药注射剂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归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多发人群为儿童和老年人,联合用药、静脉滴注给药途径、复方制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很多,且不良反应发生具有多样性、和普遍性等,要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用药途径、方式和药物选择上的重视。
作者:庞永;张莉丽;陈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我国的护理专业教育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在医学领域处于滞后状态。就护理人员的工作范围与工作性质而言,其处于医生的附属地位,在卫生服务领域其工作能力稍微欠缺,而护理专业却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不断增加,既需要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对护理专业学生所具备的综合素质有着较高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职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阐述院校合作带教模式的含义与优势,浅要分析了院校合作带教模式在护理专业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方法及其应用意义。
作者:陈燕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自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共收治9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骨折患者中,女性占67.8%,男性占32.2%,女性人数显著多于男性(P<0.05),骨折部位依次为股骨颈、椎体、前臂远端;跌倒是诱发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对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临床护理对策,对于降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金乐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冠心病是当今社会中患病率高的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冠心病的患病率与日俱增。冠心病的病变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的一时性或持续性心肌缺血缺氧,轻者发生心绞痛,重者可使冠状动脉突然闭塞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形成心肌梗塞(以下简称心梗),由于其病情凶险瞬息万变,可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应及时调整病人的心态,将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放在同等的地位。同时嘱病人戒烟酒,避免劳累,积极配合医生的药物治疗,适当的体育锻炼,使病人早日康复。让病人以佳的心态迎接新生活,积极地接受治疗,不但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QOL),更能帮助缩短疗程,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
作者:阎静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左归丸配合骨质疏松治疗仪(Z H—21型骨质疏松治疗系统,下同)治疗肝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症(原发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05月至2015年2月我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48例肝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症(原发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注射用骨肽静滴、钙剂及维生素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归丸配合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2疗程(30天为一疗程)后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有效率为70.8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归丸配合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肝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症(原发性)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胜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慢性脑积水及脑室扩张后引起颅脑损伤的因素及治疗方式的选择进行探究并加以分析。方法:2010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接诊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共计112例,其中28例患者出现慢性脑积水及脑室扩张(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35例未出现慢性脑积水及脑室扩张患者作为对照组,探究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式。结果:经Logistic 回归分析加过可知GCS≤8分、去骨瓣减压是导致颅脑损伤后慢性脑积水和脑室扩张的两种独立的危险因素;经GOS评价可知需要分流手术治疗的脑积水患者较对照组相比G O S评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V-P分流的脑积水患者和预后之间关系密切,而脑室扩张患者较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分流手术是一种治疗效果较好的治疗方式,GCS≤8分、去骨瓣减压是导致颅脑损伤后慢性脑积水和脑室扩张的两种独立的危险因素。
作者:林四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评价高血压社区干预三年效果。方法:针对社区内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教育、高危因素干预、提高社区高血压病人的服药率、改变不良生活行为等方式,分析2012年-2014年数据,评价高血压治疗率及控制率。结果:通过三年的社区干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及控制率明显提高。结论:高血压社区干预能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及控制率。
作者:许好良;高跃中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脑出血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出血住院治疗患者164例,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及治疗后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0.33±6.54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7.63±4.85d;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85%;对照组出院后康复率为20.73%,明显低于研究组的43.90%;研究组患者出院时Barthel平均得分为75.69±8.6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54±7.8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提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辉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视力障碍患者心理护理体会。方法:选择入院19例老年视力障碍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结果:全组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19例患者通过加强心理护理,使患者疼痛减轻,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秀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