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英
目的:比较慢性牙周炎与牙周健康患者牙列缺损行种植修复后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牙周健康患者15例和慢性牙周炎病情稳定患者15例,分别对其植入Ankylos系统种植体,一年后测量种植体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和探诊深度,并对其进行差方检验。结果:牙周炎组和牙周健康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和探诊深度均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与牙周健康患者其种植修复的短期临床指标无差别,对于牙周炎缺失牙患者在种植修复治疗之前,进行彻底完善的牙周治疗是预防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英志;桑卓;陈东;何文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痛风是常见的关节疾病,仅美国患者人数就超过800万。多项研究表明,这种由于血液高尿酸所致的疼痛疾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肾病风险。然而,美国《风湿病年鉴》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罹患痛风可能会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地分析6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分析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精心的临床护理,患儿均顺利通过治疗,预后良好。结论:通过病情观察和各项监测,及时有效的治疗,并改善疾病的预后,提高了患儿的治疗效果。
作者:许洪艳;孔德荣;周翠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索导医改革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2014年实施以人性化、标准化、专业化、个性化为指导思想,以改革导医设置和工作模式,明确导医工作职责,制定导医职业行为规范,建立健全导医监督培训机制为内容的改革。结果:在2012-2014的三年间,我院门诊患者从日均约800人次增加至1200多人次,患者对导医的满意率增加了3.2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年投诉记录从24例减少到15例。结论:我院导医改革取得成效。
作者:郑祖英;黄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 D R)发生特点及引起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采取回顾式调查方式,对医院465例 ADR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465例ADR报告中,≧60岁者构成比高,占36.79%,18~49岁年龄段女性居多,占21.08%;抗感染药居各类药的首位,占28.82%;以静脉方式给药引起的ADR构成比高,占78.07%;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包含22类,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减少不必要静脉用药,合理使用抗感染药,能降低ADR的发生风险。
作者:罗晓梅;郑朝晖;尹怀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经患儿家属同意后,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进行常规治疗和基础护理,治疗组43例进行常规治疗和循证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经常规治疗和护理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对照组患儿显效12例,有效2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9.07%。治疗组患儿显效19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02%,组间差异显著,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循证护理,可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减少患儿痛苦,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丽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基层医院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4年期间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的28份报告表的填写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其表15大项中有6大项出现漏填、填写不完整、错填现象。结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的填写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加强临床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
作者:许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减少骨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骨科术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以及对照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9%(4/4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9%(13/4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于骨科术后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能够帮助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缩短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柴婷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seldinger技术经心包穿刺置管在心包积液诊治中的应用。方法:100例患者于心尖部或剑突下经心包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反复抽液或注入相应治疗药物,观察患者液体的引流变化及临床情况。结果:100例心包积液患者全部安全、有效置管成功。心包积液有心脏填塞的患者引流后症状迅速缓解,有明确病因需治疗的患者因中心静脉导管可长期保留(2~16天,个别患者30天),置管方便,反复抽液和药物注入利于治疗。患者能获得有效救治操作,且并发症少。结论:床边seldinger技术经心包置管引流心包积液法简单、安全、有效、经济,便于临床应用。
作者:杨海慧;高飞;张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视知觉学习对近视性弱视患儿屈光度增长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近视性弱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传统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视知觉学习疗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屈光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屈光度增长≤0.5D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1.0D者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视知觉学习疗法治疗近视性弱视的疗效显著,且能有效减轻屈光度增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比下颌低位近中水平埋伏阻生牙两种拔除方法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下颌低位近中水平埋伏阻生牙病人50例,随机分组,参照组采用传统拔除法,试验组病人使用高速涡轮钻法,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病人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参照组,手术时间明显比参照组短,张口受限、肿胀和第二磨牙松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传统拔除法相比,高速涡轮钻法对下颌低位近中水平埋伏阻生牙拔除效果显著,有利于缓解病人疼痛,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王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子宫肌瘤的相关因素对诊断与治疗的选择。方法:对258例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如: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病理检查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8例患者治疗前均进行B超检查。229例实施不同的手术治疗,29例保守治疗,症状改善出院。结论:定期进行妇科体检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依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患者病情等特点、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术方式。
作者:吴丽英;宋娟;姚芹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快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因为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不仅是日常卫生监督工作中的重要依据,也是使卫生监督档案管理想目标和规范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本文主要对提高卫生监督部门档案管理水平进行了分析探讨。
作者:原旭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高脂血症性中、重度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分析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47例高脂血症性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2例。在急性胰腺炎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症状体征缓解率、血淀粉酶转阴率等疗效指标。结果:治疗5d后,观察组HL-MSAP患者白细胞、脂肪酶、甘油三酯、D-二聚体等实验室指标以及症状/体征缓解率、血淀粉酶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亦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H L-S A P,临床疗效虽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高脂血症性中、重度急性胰腺炎可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
作者:吴莉莉;覃刚;朱季香;彭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于我科收治确诊为子宫肌瘤的42例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行单纯米非司酮治疗,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先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情况及血红蛋白变化情况。结果:连续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比单纯西药米司非酮的临床疗效明显,可以有效减少子宫肌瘤的体积,可以考虑将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运用于临床。
作者:薛美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在产妇产后恢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3年10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初产妇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68例。对照组:实施产后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产后的常规护理,同时将社会支持应用于产后护理中。比较两组产妇对产后护理内容的掌握程度,观察两组产妇失眠症、抑郁症的发生情况,同时对比两组产妇对产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对产后护理内容的掌握程度为95.6%,对照组产妇对产后护理内容的掌握程度为8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失眠症、抑郁症的发生率分别为5.9%和4.4%,低于对照组产妇的17.6%和1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对产后护理的满意度为97.1%,对照组产妇对产后护理的满意度为8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支持在产妇的产后恢复中具有十分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提高产妇对产后护理内容的掌握程度,改善产妇产后的不良情绪,提高产妇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赵文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艾滋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中医辨证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我院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组收治的56例艾滋病患者经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症状及体征主要以乏力、咳嗽、皮疹、发热、淋巴结肿大、腹泻、胸痛居多,分别占62.5%、46.4%、42.9%、42.9%、23.2%、17.9%、16.1%;初诊患者均为艾滋病期以虚实夹杂居多,占85.7%;辨证主要累及肺脾二脏,分别占51.8%和26.8%;临床总控制率为64.3%,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结论:中医辨证治疗AIDS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并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李宗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感染与心肌炎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60例,全部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检查,对心脏有异常表现的患儿进行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肌钙蛋白和血清心肌酶谱检查;对心肌炎的发生情况、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在全部6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根据相关标准诊断出合并心肌炎患儿13例(21.7%),心肌炎临床表现各异,程度不一,主要以心律失常为主。结论:在对小儿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时,要重视心肌损伤,如果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症状较重,长时间发热,那么发生心肌损伤的几率就较高,应该给予患儿常规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从而来对心肌炎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阿依努尔·艾则木;阿先·阿布来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冠心病是当今社会中患病率高的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冠心病的患病率与日俱增。冠心病的病变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的一时性或持续性心肌缺血缺氧,轻者发生心绞痛,重者可使冠状动脉突然闭塞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形成心肌梗塞(以下简称心梗),由于其病情凶险瞬息万变,可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应及时调整病人的心态,将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放在同等的地位。同时嘱病人戒烟酒,避免劳累,积极配合医生的药物治疗,适当的体育锻炼,使病人早日康复。让病人以佳的心态迎接新生活,积极地接受治疗,不但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QOL),更能帮助缩短疗程,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
作者:阎静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500例献血者献血前健康检查结果给予探讨。方法:随机对本站献血屋2014年10月至12月500例献血者献血前健康检查结果给予分析。结果:自愿无偿献血者为425例,家庭互助献血或替代献血者为75例,其中首次献血者125例,再次或多次献血者375例,且首次献血人群的合格率30%(114/380)为明显低于再次献血人群的60%(72/12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前淘汰率为16%(80/500)。结论:在献血前,对所有献血者给予健康检查,可以及时了解献血者的健康状态,发现相关疾病及潜在危险,保障献血者的身体健康,选择健康安全的献血者献血,确保血液质量和受血者的安全,有助于提高血液质量。
作者:杨胜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