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美玲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66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的护理,观察患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研究66例患者,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3.9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大幅提高临床疗效,值得研究推广。
作者:阿依努尔·玉苏音;迪丽努尔·伊马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综合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临床恢复的重要性。方法:抽取2012.1-2015.1我院3年来治疗的70例病人应用随机数字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结果:实验组恢复期平均值为121天,并发症发生率为15%(535),对照组恢复期平均值为165天,并发症发生率为44%(15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患者的临床恢复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毛木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入室时,血压和心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切皮和拔管时,实验组的心率和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维持麻醉所要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产生烦躁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广泛使用。
作者:王春波;韩友领;尹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总结胸腺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胸腺囊肿的CT及MRI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37例胸腺囊肿形态、大小、位置、边界、密度及信号分析。结论: CT及MRI影像学检查能充分清楚显示胸腺囊肿的大小位置形态及其与纵隔血管、脂肪及邻近其他结构的关系,为术前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价值。
作者:张成芳;王明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严重低钾血症发生的病因及行高浓度、大剂量补钾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一例烧伤致重度低钾血症患者行超大剂量、高浓度深静脉控制性补钾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对影响生命的严重低钾血症患者行高浓度、深静脉补钾是安全的。结论:常规治疗不足以纠正威胁生命的严重低钾血症时行高浓度、大剂量、深静脉补钾可能会纠正低钾血症,挽救生命。
作者:黄义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压疮联合清创法的效果。方法:按入选标准选择入住我院神经内科54例74处Ⅱ-Ⅳ期压疮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3组各18例,即自溶清创组(24处)、单纯锐器清创组(24处)和联合蚕食清创组(26处),入院后按操作流程进行压疮评估和清创,清创后均给予美清佳涂抹、保湿敷料等覆盖至愈合。记录3组的压疮愈合计分、黑黄红期演进需要的清创时间,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的结果。结果:自溶清创、单纯锐器清创和联合蚕食法清创3种清创方法的清创期时间分别为(34.29±17.99)d、(20.99±10.31)d和(17.81±8.5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清创法的清创期时间短于其他2种方法的清创期时间。结论:联合清创法采用清创胶将坏死组织软化水解后分次剪除,安全有效,缩短清创期,是Ⅱ-Ⅳ期压疮患者理想的清创方法。
作者:赵玉兰;王秀华;冯金凤;郝云;张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联合注射用甲波尼龙琥珀酸钠和注射用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0例C O P 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注射用甲泼尼松琥珀酸钠80m g联用注射用多索茶碱0.2g ,2/日;对照组给予甲泼尼松琥珀酸钠80m g联用氨茶碱0.25g,2/日,治疗期间同时予以抗菌素预防感染,疗程均为7d,试验前后分别测定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并观察患者试验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比较前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的F E V1%,F E V1%/FVC,FEV1/预计值(%)、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临床症状、体征较试验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多索茶碱联用甲波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优于氨茶碱联用甲波尼龙琥珀酸钠。
作者:徐莉莉;高强;马兆猛;刘梅;相茹;顾加双;梁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脑出血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出血住院治疗患者164例,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及治疗后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0.33±6.54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7.63±4.85d;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85%;对照组出院后康复率为20.73%,明显低于研究组的43.90%;研究组患者出院时Barthel平均得分为75.69±8.6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54±7.8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提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辉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抚顺某4家医院2013年的中药饮片处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中药饮片的合理使用。方法:抽取4家医院中药饮片处方2265张,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结果:4家中药饮片主要在存在炮制过度或不当、药品变质、批次不、包装不全、规格不统一、无证可循等问题。抽样范围内有毒品种共6种,白矾、酸枣仁、菟丝子、僵蚕、滑石粉、蒲黄,其中除了僵蚕外,其他5种均超量使用,占总抽样处方的30.1%。结论:加强对中药饮片处方的监督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适用于中药饮片处方的管理办法,不断促进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和中药饮片的合理使用。
作者:王裴勇;谢明;于远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使中心药房的药品管理更加科学化,安全化,信息化。方法:运用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对药品进行库位号管理。结果: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差错率,增加了配药的准确性,提高了工作质量。结论:药品库位号的编排对医院药房药品管理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静波;彭实;胡联俊;邹顺;崔岚;张明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N-CPAP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1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接受N-CPAP辅助通气治疗;比较新生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并发症及转归情况。结果:本组患儿中,治疗前和干预后患儿在吸气性三凹征、发绀、呻吟、呼吸衰竭等临床症状方面,差异显著P<0.05;本组患儿中出现并发症者3例,1例转为气管插管予呼吸机辅助呼吸。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N-CPAP治疗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其预后效果良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陈延霖;卢兰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鼻内镜鼻窦手术的眼部并发症及其预后结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25例鼻内镜鼻窦手术引起眼部并发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5例眼部并发症患者中,10例纸样板损伤、7例视神经损伤、4例眼外肌损伤、1例眼底动脉栓塞、1例泪道损伤、1例框内感染、1例框内出血。探讨鼻内镜鼻窦炎手术引起眼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结果:经过治疗之后,纸样板损伤、泪道损伤、框内感染患者痊愈;1例视神经损伤患者视力恢复正常,其余6例无变化;眼外肌损伤患者术后症状改善,眼底动脉栓塞、框内出血患者症状无改善。结论:鼻内镜鼻窦炎手术导致的眼部并发症原因复杂,需要做好术前准备,了解手术操作,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及时发现眼部并发症,也是降低患者风险的重要手段。因为鼻内镜鼻窦炎手术引起的失明难以治疗,预后效果较差。
作者:吴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8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患者月经来潮后5天给药12.5m g口服,1天1次,用药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3粒/次,1天1次,用药3个月。两组患者用药期间禁忌辛辣、海鲜、酒等,治疗期间怀孕者即刻停止服药。随访6个月评价疗效。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痛经程度进行评价、评价疗效,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痛经、月经量多、性交痛及触痛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分别为(8.64±2.18)分、(4.31±1.03)分,观察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分别为(8.87±2.09)分、(1.39±0.67)分;治疗后两组V A 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为86.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痛经、月经量多、性交痛及触痛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满意,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结合儿科不合理用药现状,探究合理用药原则。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儿科用药情况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在此期间儿科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合理用药应该遵循4个原则来进行。结果:通过分析可见,该期间不合理用药人数为506人,占总数的59.39%。其中给药方式不合理有163人,药剂选择不合理有95例,剂量选择不合理有164人,用药不合理84人。小儿临床用药不合理现象较为严重。结论:关于儿童保健的临床服务应该全面被重视起来。医生在对病患使用药物的时候,应该对相关药物的禁忌,剂量,和给药方式进行全面关注,将小儿用药的相关知识在根本上加以掌握。
作者:谢辉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30例原发睾丸淋巴瘤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与探讨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收集自2003年至2014年间由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确诊的并有完整临床资料,可进行评估及生存随访的病例30例。收集治疗前每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30例原发性睾丸淋巴瘤进行相关抗体的标记。结果:30例患者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4例(80.0%), T细胞淋巴瘤3例(10.0%),Burkitt淋巴瘤1例(3.3%),分型不确切2例(6.6%)。I期和II期的患者25例(83.3%),III期和IV期的患者5例(25.2%)。单因素身存分析显示:血清LDH水平≥240U/L (p=0.000), Ann Arbor临床分期≥III期(p=0.020), IPI指数≥2(p=0.020)及初次治疗未达CR (p=0.000)的患者预后较差。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初次治疗达CR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原发睾丸淋巴瘤的主要组织病理类型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手术切除后行以蒽环类为基础的化疗联合放疗是本病主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王烨;张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为了提高新版GMP现场检查缺陷项目的整改水平,本文通过对广西新版药品GMP现场检查整改材料的汇总分析,找出整改材料中常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提高广西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的水平。
作者:韦广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书记王志勇在2015年全国中医药教育管理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中医药教育工作进入了协同改革推进期,中医药人才发展也呈现出以全面深化中医药人才培养与评价机制改革为重点任务,以医教协同为主要工作机制,以满足中医药事业发展人才需求为主要目标的新常态。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测定R-α-苯乙胺的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氰基柱(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缓冲盐溶液(0.15%三氟乙酸水溶液:0.1%三乙胺水溶液55:15):甲醇(85:15);等度洗脱,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58nm;体积流量为1.0mL/min;进样量为5μL。结果:R-α-苯乙胺在0.7mg/ml~1.2mg/m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 n=6)。平均回收率为99.3%,RSD%=0.39,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精密度高,可以用于测定R-α-苯乙胺的含量。
作者:李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超声心动图是目前有价值的无创检查技术。本文就人工瓣膜的超声评估作一简单综述。
作者:王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新斯的明治疗脊柱术后老年患者卧床期出现腹胀及其它三种临床常用治疗腹胀方法的疗效比较。方法:将我科从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60例老年患者,术后分别进行新斯的明、应用增加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2%肥皂水灌肠、开塞露塞肛加肛管排气四种方法治疗脊柱术后老年患者卧床期腹胀。结果:经治疗2h后观察疗效。新斯的明治疗组很快排气、排便,且能正常进食后无腹胀感,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新斯的明治疗脊柱术后老年患者卧床期出现的腹胀,见效快,操作简单、安全,减轻了患者因反复腹胀引起的痛苦。
作者:李青梅;郑光峰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