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导医改革实践的体会

郑祖英;黄嘉

关键词:导医改革, 报告, 体会
摘要:目的:探索导医改革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2014年实施以人性化、标准化、专业化、个性化为指导思想,以改革导医设置和工作模式,明确导医工作职责,制定导医职业行为规范,建立健全导医监督培训机制为内容的改革。结果:在2012-2014的三年间,我院门诊患者从日均约800人次增加至1200多人次,患者对导医的满意率增加了3.2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年投诉记录从24例减少到15例。结论:我院导医改革取得成效。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标本血量不足对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标本血量不足对凝血酶原时间(英简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英简APTT)检查结果所造成的影响。方法:择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凝血检查的180例患者,利用计算机将全部患者入院编码打乱随机抽取进行平均分组,实验A组患者采集血量不足标本与抗凝剂比例为8:1,并采集合格血量标本(2.7m l)作为对照A组;实验B组患者采集血量不足标本与抗凝剂比例为7:1,并采集合格血量标本作为对照B组。结果:实验A组患者的P T与对照A组相比,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APTT与对照A组相比,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B组患者的PT、APTT与对照B组相比,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本血量不足对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具有显著影响。

    作者:邹丽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骨折病人的护理重点分析

    目的:综合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临床恢复的重要性。方法:抽取2012.1-2015.1我院3年来治疗的70例病人应用随机数字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结果:实验组恢复期平均值为121天,并发症发生率为15%(535),对照组恢复期平均值为165天,并发症发生率为44%(15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患者的临床恢复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毛木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HPLC外标法测定R-α-苯乙胺的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测定R-α-苯乙胺的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氰基柱(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缓冲盐溶液(0.15%三氟乙酸水溶液:0.1%三乙胺水溶液55:15):甲醇(85:15);等度洗脱,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58nm;体积流量为1.0mL/min;进样量为5μL。结果:R-α-苯乙胺在0.7mg/ml~1.2mg/m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 n=6)。平均回收率为99.3%,RSD%=0.39,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精密度高,可以用于测定R-α-苯乙胺的含量。

    作者:李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465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 D R)发生特点及引起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采取回顾式调查方式,对医院465例 ADR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465例ADR报告中,≧60岁者构成比高,占36.79%,18~49岁年龄段女性居多,占21.08%;抗感染药居各类药的首位,占28.82%;以静脉方式给药引起的ADR构成比高,占78.07%;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包含22类,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减少不必要静脉用药,合理使用抗感染药,能降低ADR的发生风险。

    作者:罗晓梅;郑朝晖;尹怀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痛风或降低老年痴呆风险

    痛风是常见的关节疾病,仅美国患者人数就超过800万。多项研究表明,这种由于血液高尿酸所致的疼痛疾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肾病风险。然而,美国《风湿病年鉴》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罹患痛风可能会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应用手术安全核查表对手术室工作效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推行三方参与的手术安全核查表对手术室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手术安全核对表实施手册》(2009年版)制定手术安全核查表。对手术相关科室进行全员培训。培训结束后严格按照规程在相关时点进行三方核查。比较推行手术安全核查表前后手术室单病种手术患者在手术间平均停留时间的变化,了解其时间效益。结果:以普外科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进行为期六个月的调查。发现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病人在手术间停留时间由过往平均174.25分钟下降为157.91分钟,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行手术安全核查表进行三方安全核查,有利于减少患者在手术室的停留时间,能有效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充分体现了集约化管理下团队分工合作对工作效益和效率带来的积极作用。

    作者:江敏仪;甘蔚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冠心病、心肌梗塞病人的心理反应与心身护理

    冠心病是当今社会中患病率高的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冠心病的患病率与日俱增。冠心病的病变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的一时性或持续性心肌缺血缺氧,轻者发生心绞痛,重者可使冠状动脉突然闭塞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形成心肌梗塞(以下简称心梗),由于其病情凶险瞬息万变,可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应及时调整病人的心态,将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放在同等的地位。同时嘱病人戒烟酒,避免劳累,积极配合医生的药物治疗,适当的体育锻炼,使病人早日康复。让病人以佳的心态迎接新生活,积极地接受治疗,不但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QOL),更能帮助缩短疗程,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

    作者:阎静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浅谈机能实验学的教学体会

    针对机能实验学这门课程的特点,提出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学生各项能力以及如何对待实验动物三个方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实用型医学人才,应对高等医学实验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董娟;张根葆;陆晓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艾滋病对西部地区农村家庭负担的影响

    当前我国艾滋病毒流行已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本文主要研究艾滋病对患者家庭所造成的经济社会影响。通过入户走访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形式展开调研,发现艾滋病对家庭的影响首先体现在经济层面:由于主要劳动力的丧失和医疗费用的支出,直接导致家庭负担增大,甚至返贫。其次,随之而来的社会排斥又使家庭面临被社会孤立的现实,进一步增加家庭成员的精神负担。与此同时,家庭成员在照料艾滋病患者方面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因此,社会应给予受艾滋病影响的家庭以人文关怀和经济援助。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提升护理质量和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的方式将本院在2014年6月-2014年12月接受普外手术的患者2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120例,观察组的普外手术的患者运用常规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对照组运用优质和高效的护理服务,进而对比两组患者医疗危险事件、患者对于健康护理常识的认知率、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经过以上的对比表明,对照组的普外手术的患者出现危险事件的概率是63%,观察组的患者出现医疗危险事件的几率是86%;对照组对健康护理知识的认知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高于观察组,因此两组之间的比较结果具有明显的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对于普外科护理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可以改善患者对于医院的看法,进而使得患者及早康复的同时也使得医患之间的关系有所优化。

    作者:姬玉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291名女教师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为切实做好妇女保健工作,掌握和了解女教师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情况。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对江宁区部分女教师进行妇女病普查。结果:妇女病检出率为39.18%。结论:妇女病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的重要内容,是了解和掌握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的有效方法,早发现各类妇女疾病,对提高妇女保健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沙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确诊收治的24例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及时有效的采取降颅压、控制血压以及血糖、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防治并发症,在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进过我院的及时治疗以及细心的护理,24例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有2例死亡,其余的都安全度过急性期和康复期,而且血糖控制的非常好。结论:对于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临床有效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死亡率,降低致残率,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吴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院校合作带教模式在护理专业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我国的护理专业教育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在医学领域处于滞后状态。就护理人员的工作范围与工作性质而言,其处于医生的附属地位,在卫生服务领域其工作能力稍微欠缺,而护理专业却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不断增加,既需要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对护理专业学生所具备的综合素质有着较高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职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阐述院校合作带教模式的含义与优势,浅要分析了院校合作带教模式在护理专业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方法及其应用意义。

    作者:陈燕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存在的误区及护理

    目的:调查分析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存在的误区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从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并居家自行注射胰岛素的患者32例,调查分析存在的误区,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注射胰岛素的误区:注射技术错误、不根据血糖波动调整胰岛素剂量、非一次性使用针头、注射时间不准确、消毒方式错误、注射部位不准确等。结论: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存在的误区较多,应加强患者的教育,减少不恰当的胰岛素注射对患者的影响。

    作者:徐菊兰;张锡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止嗽散加味治疗顽固性咳嗽6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止嗽散加味治疗顽固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顽固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止嗽散加味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3.33%,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顽固性咳嗽患者,采用止嗽散加味治疗,能明显改善咳嗽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效果显著优于西药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爱丽;王风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血站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

    由于工作的原因,血站工作人员每天都会面对和接触一些感染性病原体,尤其是采血护士、体检人员、实验室人员和医疗废物处理人员等。长期接触传染源,就会有很多难免的危险操作和意外暴露。为了维护血站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必须加强采供血各环节的安全防护管理,提高安全操作意识,做好个人防护。

    作者:关茵;郭美英;刘利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耐多药结核病的预防和综合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耐多药结核病的有效预防及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全部患者综合治疗方案及管理。其中化疗方案为3CDLfxPtoZ/9DLfxPto。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3个月后,痰液检查转阴35例,转阴率54.8%;6个月后48例,转阴率64.9%;治疗12个月,60例转阴,转阴率为93.8%。治疗期间,未发生死亡病例。临床症状改善上,有效率92.2%;X线胸片变化中,有效吸收率89.1%。结论:耐多药结核病由于对多种抗结核菌有耐药性,在药物选择上应根据患者用药史等情况加以注意,给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预防及治疗有效率。

    作者:孙学林;邹春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氯胺酮的临床应用分析

    氯胺酮是左旋和右旋体的消旋混合物,属于苯环己哌啶衍生物。氯胺酮这种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镇痛作用等优点所以经常在临床上用作麻醉诱导剂或者手术麻醉剂。本文通过对氯胺酮在手术麻醉用药、扩张支气管、抗炎及抗感染休克作用、疼痛治疗、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从而对氯胺酮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作者:曹琳;陆煜谦;张丹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穴位注射配合中药热奄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使用穴位注射及中药热奄包治疗,探讨对患者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腹胀、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将我科7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在术后4小时以vitk3行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术后第一日给中药热奄包治疗;对照组38例,按常规术后护理,不给予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不易发生腹胀、恶心呕吐。结论:穴位注射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能有效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减轻术后腹胀、恶心呕吐等并发症。

    作者:王玄玫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环状混合痔治疗的研究进展

    混合痔是内痔通过丰富的静脉丛吻合支和相应部位外痔静脉丛的相互融合。它与内外痔不可截然分开,主要表现为内外痔症状同时存在。严重时表现为环状痔脱出,称环状混合痔。

    作者:云亚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