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床边seldinger技术经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心包积液在临床中的应用

杨海慧;高飞;张航

关键词:心包积液, Seldinger技术, 心包穿刺, 置管
摘要:目的:研究seldinger技术经心包穿刺置管在心包积液诊治中的应用。方法:100例患者于心尖部或剑突下经心包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反复抽液或注入相应治疗药物,观察患者液体的引流变化及临床情况。结果:100例心包积液患者全部安全、有效置管成功。心包积液有心脏填塞的患者引流后症状迅速缓解,有明确病因需治疗的患者因中心静脉导管可长期保留(2~16天,个别患者30天),置管方便,反复抽液和药物注入利于治疗。患者能获得有效救治操作,且并发症少。结论:床边seldinger技术经心包置管引流心包积液法简单、安全、有效、经济,便于临床应用。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昆山市2006-2013年肺癌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2006年至2013年昆山市户籍居民肺癌死亡情况,为今后肺癌防治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昆山市死因监测系统2006—2013年肺癌死亡资料,计算死亡率并比较年龄、性别和年份之间的差异。结果:8年间10571人死于恶性肿瘤,其中肺癌2438人,占23.06%;肺癌粗死亡率为43.43/10万,标化死亡率为24.71/10万,位居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肺癌死亡率呈波动上升趋势,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增长肺癌死亡率上升。结论:肺癌是对辖区健康和生命威胁大的恶性肿瘤,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与早诊措施,降低肺癌死亡率。

    作者:董亚男;秦立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多索茶碱联合甲波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联合注射用甲波尼龙琥珀酸钠和注射用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0例C O P 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注射用甲泼尼松琥珀酸钠80m g联用注射用多索茶碱0.2g ,2/日;对照组给予甲泼尼松琥珀酸钠80m g联用氨茶碱0.25g,2/日,治疗期间同时予以抗菌素预防感染,疗程均为7d,试验前后分别测定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并观察患者试验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比较前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的F E V1%,F E V1%/FVC,FEV1/预计值(%)、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临床症状、体征较试验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多索茶碱联用甲波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优于氨茶碱联用甲波尼龙琥珀酸钠。

    作者:徐莉莉;高强;马兆猛;刘梅;相茹;顾加双;梁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PTEN、COX-2在大肠良恶性肿瘤中表达的研究进展

    大肠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的肿瘤之一,且近年来其发病率、死亡率都有上升趋势,大量的临床、病理及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多数大肠癌由大肠良性肿瘤癌变而来。目前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大肠肿瘤的发病机制,寻找与大肠肿瘤发病关系密切的致病基因和抑癌基因并建立大肠肿瘤治疗的新途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抑癌基因和致癌基因的研究已成为大肠肿瘤研究的热点。其中PTEN(磷酸酶基因)和COX-2(环氧合酶2)研究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现将两者与大肠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晔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院校合作带教模式在护理专业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我国的护理专业教育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在医学领域处于滞后状态。就护理人员的工作范围与工作性质而言,其处于医生的附属地位,在卫生服务领域其工作能力稍微欠缺,而护理专业却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不断增加,既需要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对护理专业学生所具备的综合素质有着较高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职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阐述院校合作带教模式的含义与优势,浅要分析了院校合作带教模式在护理专业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方法及其应用意义。

    作者:陈燕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脑出血患者临床观察要点及护理并发症的防护措施

    目的:研究并总结脑出血患者的观察要点,分析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脑出血患者共3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通过针对并发症的护理措施,6例痊愈,16例显效,11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3%。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来说,进行严密观察并实施针对并发症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脑功能的恢复,对于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万小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冠心病、心肌梗塞病人的心理反应与心身护理

    冠心病是当今社会中患病率高的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冠心病的患病率与日俱增。冠心病的病变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的一时性或持续性心肌缺血缺氧,轻者发生心绞痛,重者可使冠状动脉突然闭塞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形成心肌梗塞(以下简称心梗),由于其病情凶险瞬息万变,可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应及时调整病人的心态,将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放在同等的地位。同时嘱病人戒烟酒,避免劳累,积极配合医生的药物治疗,适当的体育锻炼,使病人早日康复。让病人以佳的心态迎接新生活,积极地接受治疗,不但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QOL),更能帮助缩短疗程,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

    作者:阎静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以急腹症为表现的Crohn病

    目的:探讨以急腹症表现为主的Crohn病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14年1月我院外科治疗的17例以急腹症为表现的Crohn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表现为不同类型的急腹症。结果:3例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2例诊断为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4例诊断为空腔脏器穿孔;3例诊断为肠梗阻;3例诊断为腹膜炎原因待查;1例诊断为下消化道大出血;1例诊断为幽门梗阻。均急诊行剖腹探查,其中9例行小肠部分切除术,3例行回盲部切除术,1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行回结肠短路术,2例行小肠切除造瘘术,1例行胃空肠吻合术。术后经病理确诊为Crohn病。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死亡1例。随访1-10年,5例明确复发,1例伴乳腺癌化疗生存,其它9例无异常。结论:Crohn病临床表现多样,术前确诊比较困难,术式的选择和规范化手术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佩荣;李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ADL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对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实验组上午常规康复训练,每次30m i n,下午核心稳定性训练,每次30m i n,一周5天,共训练8周。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上午下午各一次,每次30min,2次/天,一周5天,共训练8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和Berg平衡量表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Berg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辅以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平衡及ADL功能,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秋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加强优质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探讨

    目的:探究加强优质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艾滋病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的艾滋病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优质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对症治疗、心理护理及教育宣导等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的 SF-36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常规护理或优质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的S F-36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的SF-36评分提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优质护理可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改善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状况,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丽娟;蒋雄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科学家正在试验无线“遥控”深部脑刺激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说,将来也许可通过注入磁性纳米粒子外加一个磁场的方式实施深部脑刺激。与脑中植入永久性刺激电极的传统技术相比,新方法不仅创伤小,且可选择所需刺激的脑细胞,从而治疗特定的神经精神疾病。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抚顺市主要中药饮片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对抚顺某4家医院2013年的中药饮片处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中药饮片的合理使用。方法:抽取4家医院中药饮片处方2265张,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结果:4家中药饮片主要在存在炮制过度或不当、药品变质、批次不、包装不全、规格不统一、无证可循等问题。抽样范围内有毒品种共6种,白矾、酸枣仁、菟丝子、僵蚕、滑石粉、蒲黄,其中除了僵蚕外,其他5种均超量使用,占总抽样处方的30.1%。结论:加强对中药饮片处方的监督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适用于中药饮片处方的管理办法,不断促进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和中药饮片的合理使用。

    作者:王裴勇;谢明;于远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2009-2013年新疆新源县胃癌发病分析

    目的:探讨新源县胃癌发病的基本流行特征,为开展胃癌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间新源县疾控中心登记报告的胃癌资料按年龄、性别、民族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9—2013年新源县胃癌发病数345例,发病率为24.69/10万(男性39.34/10万,女性9.26/10万)。中标率为16.92/10万,男女性别发病比值为4.48:1。胃癌年龄段发病率55~79岁间高发区,占总发病例数的65.51%,农村发病率尤为明显。哈萨克族胃癌构成比高于其余民族。结论:新源县胃癌发病率逐年增高。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发病率不同,因此应加强重点人群的防治。

    作者:艾尼瓦尔·艾木都拉;孙毅;阎景红;包永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下颌低位近中水平埋伏阻生牙两种拔除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对比下颌低位近中水平埋伏阻生牙两种拔除方法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下颌低位近中水平埋伏阻生牙病人50例,随机分组,参照组采用传统拔除法,试验组病人使用高速涡轮钻法,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病人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参照组,手术时间明显比参照组短,张口受限、肿胀和第二磨牙松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传统拔除法相比,高速涡轮钻法对下颌低位近中水平埋伏阻生牙拔除效果显著,有利于缓解病人疼痛,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王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鹿骨钙在治疗继发性骨质疏松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中鹿骨钙的治疗应用。方法:入选我院骨质疏松老年患者16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鹿骨钙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钙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骨痛情况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的总有效率82.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5.0%,治疗组患者治疗三个月后骨密度增加,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给予鹿骨钙治疗,有效的缓解了患者临床骨痛的症状,提高了患者的骨密度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治疗银屑病关节炎1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益赛普(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在银屑病关节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7例确诊银屑病关节炎患者给予益赛普50m g/次,1次/周,联合使用甲氨蝶呤(M T X)10-15m g/周,记录患者4周、12周、16周、24周的炎性指标,疼痛指数。结果:7例患者病情明显缓解,皮疹减少,关节肿痛消失。结论:生物制剂特异性地针对发病环节,在临床试验和实际应用中显示良好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成为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的首要选择。

    作者:张虹;范宏涛;马莎;俞娟;梅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B型利钠尿肽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分析

    目的:通过测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B N P水平探讨B N P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南安市医院7病区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60例。跟踪患者入院时B N P水平及出院后2个月、4个月、半年、1年、2年BNP水平,比较不同水平的BNP患者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BNP水平高的患者,心血管事件(MACE)及再次住院大于BNP水平低的患者。结论: BNP水平与心力衰竭关系密切,为临床诊断心力衰竭及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洪少雄;戴端平;杨泉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全结肠切除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临床治疗对比

    目的:随着结直肠腔镜外科的快速发展,腹腔镜辅助全结肠切除术已应用于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文中对比腹腔镜辅助与开腹全结肠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辅助全结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行全结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为开腹手术组(7例)和腹腔镜手术组(5例),观察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情况以及短期随访结果。结果:12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324.33(190-510)min ,显著长于开腹组(P=0.035);平均术中出血量175.73(100-300)ml,肛门排气时间为术后1.33 d,住院时间19.12d,略短于开腹组,尚未达统计学差异;平均手术切口长度腹腔镜组为4.33cm,显著短于开腹组22.23 cm(P<0.01)}。结论:腹腔镜辅助全结肠切除术安全可行,近期疗效良好。

    作者:冯杰鑫;王希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探讨66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66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的护理,观察患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研究66例患者,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3.9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大幅提高临床疗效,值得研究推广。

    作者:阿依努尔·玉苏音;迪丽努尔·伊马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颅脑损伤后慢性脑积水和脑室扩张的危险因素及治疗分析

    目的:对慢性脑积水及脑室扩张后引起颅脑损伤的因素及治疗方式的选择进行探究并加以分析。方法:2010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接诊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共计112例,其中28例患者出现慢性脑积水及脑室扩张(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35例未出现慢性脑积水及脑室扩张患者作为对照组,探究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式。结果:经Logistic 回归分析加过可知GCS≤8分、去骨瓣减压是导致颅脑损伤后慢性脑积水和脑室扩张的两种独立的危险因素;经GOS评价可知需要分流手术治疗的脑积水患者较对照组相比G O S评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V-P分流的脑积水患者和预后之间关系密切,而脑室扩张患者较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分流手术是一种治疗效果较好的治疗方式,GCS≤8分、去骨瓣减压是导致颅脑损伤后慢性脑积水和脑室扩张的两种独立的危险因素。

    作者:林四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35例脑干梗塞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

    总结35例脑干梗塞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包括康复专科护理,脑梗塞一般常规护理,家属及患者的康复宣教和健康宣教;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气管切开的护理,吞咽困难的进食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认为严密的病情观察,认真细致的专科护理,严谨科学的康复宣教,早期积极康复介入是积极预防并发症是使患者提高生存质量、早日回归家庭的保证。

    作者:王美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