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科学家正在试验无线“遥控”深部脑刺激

关键词:
摘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说,将来也许可通过注入磁性纳米粒子外加一个磁场的方式实施深部脑刺激。与脑中植入永久性刺激电极的传统技术相比,新方法不仅创伤小,且可选择所需刺激的脑细胞,从而治疗特定的神经精神疾病。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食物不耐受与婴儿慢性腹泻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对食物不耐受和婴儿慢性腹泻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2-12月龄慢性腹泻患儿50例。结果:其中48例患儿食物不耐受检测均为阳性,阳性率为96%,且牛奶具有高的阳性率,其次分别为蛋清/蛋清、小麦、西红柿。均进行进行相应的食物回避治疗,并予氨基酸配方奶喂养,显效33例(66%),有效11例(22%),无效6例(12%),有效率为88%。结论:婴儿慢性腹泻与食物不耐受相关性较大,予食物回避奶和氨基酸配方治疗,治疗有显著效果。

    作者:胡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探讨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与处理方法。方法:对胃大部切除术后可能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处理方法。结果:胃大部切除术后可能产生的并发症有将末段回肠误认为上段空肠而与胃吻合、发生内疝、十二指残端破裂、胃排空障碍及发生大量出血,必须引起重视。结论:术中观察仔细,术后细心护理,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方向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心脏人工瓣膜的超声心动图评估

    超声心动图是目前有价值的无创检查技术。本文就人工瓣膜的超声评估作一简单综述。

    作者:王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鼻腔鼻窦结构重建在鼻窦炎手术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结构重建术在鼻窦炎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9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根据有无息肉分为息肉组和无息肉组术。结果:94例患者中,总有效91例,总有效率为96.81%。无息肉组术后黏膜平均上皮化时间低于息肉组(P<0.05)。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钩突肥大、中鼻甲反张的比例均为息肉组高于无息肉组(P<0.05)。发生并发症6例,发生率为6.38%。结论:鼻窦炎手术中鼻腔结构重建可以提高手术后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全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PTEN、COX-2在大肠良恶性肿瘤中表达的研究进展

    大肠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的肿瘤之一,且近年来其发病率、死亡率都有上升趋势,大量的临床、病理及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多数大肠癌由大肠良性肿瘤癌变而来。目前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大肠肿瘤的发病机制,寻找与大肠肿瘤发病关系密切的致病基因和抑癌基因并建立大肠肿瘤治疗的新途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抑癌基因和致癌基因的研究已成为大肠肿瘤研究的热点。其中PTEN(磷酸酶基因)和COX-2(环氧合酶2)研究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现将两者与大肠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晔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35例脑干梗塞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

    总结35例脑干梗塞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包括康复专科护理,脑梗塞一般常规护理,家属及患者的康复宣教和健康宣教;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气管切开的护理,吞咽困难的进食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认为严密的病情观察,认真细致的专科护理,严谨科学的康复宣教,早期积极康复介入是积极预防并发症是使患者提高生存质量、早日回归家庭的保证。

    作者:王美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的分析

    目的:探究与分析综合护理干预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综合护理干预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综合护理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3.33%,常规护理组总有效率为73.33%,综合护理组干预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综合护理干预组收缩压与舒张压较常规护理组下降的更加明显,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效降低血压,值得推广。

    作者:季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血清CEACAM1和CEA联合检测对大肠癌早期诊断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探讨血清CEACAM1和CEA联合检测对大肠癌早期诊断,旨在为临床提高大肠癌早期诊断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检查并确定为大肠癌早期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再选择同期接受检查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CEACAM1和CEA水平,及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CEACAM1为(48.09±1.09) ng/mL、CEA水平为(7.69±1.21) 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血清CEACAM1和CEA联合检测敏感性显著高于单纯检测。结论:血清CEACAM1和CEA联合检测敏感性及准确性高,可以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作者:蒋敦科;刘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老年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对老年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进行临床特点观察,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等针对措施。结果:患者经临床治疗及精心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结论:重视对老年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进行相应保健适应指导和对症实施护理措施,可有效防止病变进展,促进病情好转,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陈丽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急性颅脑损伤实施麻醉处理的探讨

    目的:探究急性颅脑损伤实施麻醉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3年10月-2014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麻醉处理的注意事项和临床疗效。结果:在手术治疗期间没有死亡出现,术后出现10例患者并发症严重或病情严重导致死亡,5例患者多器官衰竭,7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剩余5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全面诊断和评估可提高对颅内压的控制程度,有助于做好术前准备,针对患者的病情不同采取合适的麻醉方式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唐明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达标率及影响因素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达标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行食管癌根治术的病人,并根据术后第3天肠内营养供给能量是否达到目标需要热卡[25kal/(kg.d)]的60%,将患者分成达标组和未达标组,比较两组早期肠内营养实施率、初始处方热卡、喂养不耐受和营养中断发生率。结果:早期肠内营养达标率为42.9%,达标组早期肠内营养实施率、处方热卡量高于未达标组,喂养不耐受、营养中断的发生人数低于未达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达标率低,提高早期肠内营养实施率、初始处方热卡量,降低喂养不耐受、营养中断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早期肠内营养达标率。

    作者:郭敏;卢惠民;冯锦珊;陈雪梅;刘保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品管圈活动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饮食管理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饮食管理效果。方法:选择从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于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病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实施品管圈饮食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饮食管理效果良好,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巩玉艳;张秋芹;刘冬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浅谈机能实验学的教学体会

    针对机能实验学这门课程的特点,提出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学生各项能力以及如何对待实验动物三个方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实用型医学人才,应对高等医学实验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董娟;张根葆;陆晓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氯胺酮的临床应用分析

    氯胺酮是左旋和右旋体的消旋混合物,属于苯环己哌啶衍生物。氯胺酮这种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镇痛作用等优点所以经常在临床上用作麻醉诱导剂或者手术麻醉剂。本文通过对氯胺酮在手术麻醉用药、扩张支气管、抗炎及抗感染休克作用、疼痛治疗、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从而对氯胺酮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作者:曹琳;陆煜谦;张丹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以急腹症为表现的Crohn病

    目的:探讨以急腹症表现为主的Crohn病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14年1月我院外科治疗的17例以急腹症为表现的Crohn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表现为不同类型的急腹症。结果:3例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2例诊断为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4例诊断为空腔脏器穿孔;3例诊断为肠梗阻;3例诊断为腹膜炎原因待查;1例诊断为下消化道大出血;1例诊断为幽门梗阻。均急诊行剖腹探查,其中9例行小肠部分切除术,3例行回盲部切除术,1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行回结肠短路术,2例行小肠切除造瘘术,1例行胃空肠吻合术。术后经病理确诊为Crohn病。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死亡1例。随访1-10年,5例明确复发,1例伴乳腺癌化疗生存,其它9例无异常。结论:Crohn病临床表现多样,术前确诊比较困难,术式的选择和规范化手术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佩荣;李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医药人才培养进入协同改革推进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书记王志勇在2015年全国中医药教育管理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中医药教育工作进入了协同改革推进期,中医药人才发展也呈现出以全面深化中医药人才培养与评价机制改革为重点任务,以医教协同为主要工作机制,以满足中医药事业发展人才需求为主要目标的新常态。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碘盐检测的实验室质量控制策略分析

    目的:对碘盐监测的实验室质量控制策略进行分析讨论。方法:在2009年2月-2014年2月间每年接受上级室间质控12份考核样品,并随机抽取288份居民食用碘盐进行测试,对所有碘盐检查结果进行调查。结果:我实验中心2009年2月-2014年2月五年间的12份盲样考核全部合格,合格率为100%;五年间抽检的1440份居民食用盐检测均合格,合格率为100%。结论:完整的碘盐检验能够保证居民食用盐的质量,为居民健康提供保障。

    作者:孔广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后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实验对象为2014年5月1日到2015年2月1日于我院接收治疗的96例行乳腺手术的患者,将她们随机地分成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试验组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对照组经其它切口位置行乳腺手术;手术后,对两组行乳腺手术的患者的治疗有效情况、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统计。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切除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患者的切除总有效率为72.9%,试验组患者的切除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临床上,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的效果较好,可以较好地治愈乳腺疾病、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治疗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过程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孙选智;胡丹;黎旺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在原发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柔比星在原发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原发肝癌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灌注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经过5次的介入治疗以后观察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灌注相同功效的药物,同样观察记录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通过灌注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后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灌注相同功效针对原发肝癌介入治疗的药物的疗效率。(P<0.05)。观察组通过灌注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后出现了不同的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通过灌注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进行介入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率均在可接受范围,相对其他药物安全性高,值得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宝龙;边燕;王明权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B型利钠尿肽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分析

    目的:通过测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B N P水平探讨B N P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南安市医院7病区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60例。跟踪患者入院时B N P水平及出院后2个月、4个月、半年、1年、2年BNP水平,比较不同水平的BNP患者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BNP水平高的患者,心血管事件(MACE)及再次住院大于BNP水平低的患者。结论: BNP水平与心力衰竭关系密切,为临床诊断心力衰竭及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洪少雄;戴端平;杨泉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