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的效果分析

孙选智;胡丹;黎旺林

关键词:乳晕切口, 乳腺手术,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对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后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实验对象为2014年5月1日到2015年2月1日于我院接收治疗的96例行乳腺手术的患者,将她们随机地分成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试验组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对照组经其它切口位置行乳腺手术;手术后,对两组行乳腺手术的患者的治疗有效情况、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统计。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切除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患者的切除总有效率为72.9%,试验组患者的切除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临床上,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的效果较好,可以较好地治愈乳腺疾病、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治疗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过程中进行推广应用。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导医改革实践的体会

    目的:探索导医改革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2014年实施以人性化、标准化、专业化、个性化为指导思想,以改革导医设置和工作模式,明确导医工作职责,制定导医职业行为规范,建立健全导医监督培训机制为内容的改革。结果:在2012-2014的三年间,我院门诊患者从日均约800人次增加至1200多人次,患者对导医的满意率增加了3.2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年投诉记录从24例减少到15例。结论:我院导医改革取得成效。

    作者:郑祖英;黄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2013年苏州市中小学生恒牙龋患病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苏州市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状况,为防龋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采用2013年苏州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资料,对中小学生恒牙龋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苏州市中小学生龋患率、恒龋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女生高于男生。恒牙龋失补的构成比中恒龋补仅占总人数的13.8%。结论:应加强学生预防龋齿的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顾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及急救护理对策研

    目的:探究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及救护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惊厥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时体温、发病次数等。结果:在本次研究中,86例患者痊愈人数为79例,复发的患儿7例,痊愈率为91.9%,复发率为8.1%。结论:在临床护理中药明确影响小儿惊厥高热的危险性因素,将不良影响降到低,并结合实际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达到减少患儿痛苦的目的。

    作者:刘文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高脂血症性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47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高脂血症性中、重度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分析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47例高脂血症性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2例。在急性胰腺炎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症状体征缓解率、血淀粉酶转阴率等疗效指标。结果:治疗5d后,观察组HL-MSAP患者白细胞、脂肪酶、甘油三酯、D-二聚体等实验室指标以及症状/体征缓解率、血淀粉酶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亦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H L-S A P,临床疗效虽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高脂血症性中、重度急性胰腺炎可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

    作者:吴莉莉;覃刚;朱季香;彭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2009-2013年新疆新源县胃癌发病分析

    目的:探讨新源县胃癌发病的基本流行特征,为开展胃癌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间新源县疾控中心登记报告的胃癌资料按年龄、性别、民族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9—2013年新源县胃癌发病数345例,发病率为24.69/10万(男性39.34/10万,女性9.26/10万)。中标率为16.92/10万,男女性别发病比值为4.48:1。胃癌年龄段发病率55~79岁间高发区,占总发病例数的65.51%,农村发病率尤为明显。哈萨克族胃癌构成比高于其余民族。结论:新源县胃癌发病率逐年增高。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发病率不同,因此应加强重点人群的防治。

    作者:艾尼瓦尔·艾木都拉;孙毅;阎景红;包永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MRI在膝关节半月板桶柄样撕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桶柄样撕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及关节镜证实的46例膝关节半月板桶柄样撕裂患者的M R 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52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中,725例患者诊断为半月板损伤,M R I正确诊断46例半月板桶柄样撕裂患者,检出准确率为6.3%。其中发生于内侧半月板者29例,外侧半月板者17例。出现后角残破征20膝(43.48%),领结残破征17膝(36.95%),空领结征16膝(34.78%),双后交叉韧带征20膝(43.48%),双前角征18膝(39.13%),前角异常肥大征3膝(6.52%),后角异常肥大2膝(4.35%),碎块内移征14膝(30.43%),厚饼征3膝(6.52%),无特殊征象2膝(4.35%)。同时半月板桶柄样撕裂并发前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损伤的发生比例较高。结论:MRI是诊断半月板桶柄样撕裂的较好方法,空(残)领结征、后角残破征、双后交叉韧带征及双前角征是诊断该病的可靠依据。

    作者:张云凤;黄恕坊;陶美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妊娠晚期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和总结妊娠晚期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方法,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与质量。方法:对妊娠晚期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适时终止妊娠,加强产程的观察与护理,可以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促进早日康复。结论:妊娠晚期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应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早期配合综合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护理重点是病情动态观察,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从而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安全,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梁文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果糖二磷酸钠应用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指标水平和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1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黄芪注射液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谱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35例,97.22%)高于对照组(29例,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C K和CK-MB水平均有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患儿上述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可有效降低血清心肌酶谱指标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宏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在核磁共振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核磁共振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3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检查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保证图像的清晰度。

    作者:胡海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新版药品GMP检查整改材料中常见问题分析

    为了提高新版GMP现场检查缺陷项目的整改水平,本文通过对广西新版药品GMP现场检查整改材料的汇总分析,找出整改材料中常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提高广西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的水平。

    作者:韦广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肿瘤患者出院后PICC导管的自我管理进展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rer)是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常用于肿瘤中长期化疗。目前以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创伤微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为广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提供稳定的无痛性静脉输液通道[1-2]。

    作者:李静;叶红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心理干预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58例,入院后接受常规糖尿病药物治疗与护理,并在常规基础上对入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精神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患者在心理干预护理后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各大因子评分均比护理前有明显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Ⅱ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对提高治疗效果、保持血糖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红燕;朱敏;胡丹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确诊并收治的68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患者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2.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6%,两组患者在复发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应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刘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输血后血型混合外观原因分析

    血型鉴定是输血前检查必备项目之一,临床工作中必须正定法、反定法结果一致才能发出血型报告,方可进行下一步的交叉配血试验。本文中笔者就一例输血前和输血后发现血型不一致,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徐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48例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2.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4.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预防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应在普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道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西药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盆腔炎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西药左氧氟沙星结合盆腔炎治疗仪的疗法在盆腔炎治疗中所起到的治疗效果。方法: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受我院治疗的盆腔炎患者中随机选择92例,46例作为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46例作为实验组在与前者相同西药使用方案的基础上加以盆腔炎治疗仪进行联合治疗。记录并比较术术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在30天的治疗后,实验组有95.7%的患者治疗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73.9%的治疗有效率;前者患者对治疗过程的93.5%的满意度也较后者的73.9%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在盆腔炎患者的治疗中,将西药和盆腔炎治疗仪联合应用在盆腔炎治疗效果方面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徐平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临床应用及价值

    目的:通过分析与研究生化检验方式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资料,以此来探究生化检验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2012年02月02日—2014年02月02日入住我院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对照组的糖尿病患者采用常规的检验方法进行诊断,分析组采用生化检验方法进行诊断,将两组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然后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的质量。结果:经过试验统计分析,我们了解到分析组采用生化检验方式的检验质量和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检验方式的结果,对照组与分析组之间的统计数据与结果存在着统计学差异,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对照组与分析组的数据结果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生化检验这种检验方式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好,并且成效快、应用价值极高,因此生化检验值得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于糖尿病诊断检查过程中。

    作者:吴玉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和防范措施探讨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和规律,探讨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本院神经外科住院且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资料统计、比对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14例护理不良事件分别为管路脱离4例,静脉炎5例,漏服药物2例,基础护理不当1例,压疮2例,坠床1例。其中,静脉炎发生率高为35.7%,与其它类型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全面加强神经外科护理管理工作,积极分析导致不良事件的原因,并制定完善的防范对策,并落实到临床护理工作中。

    作者:龙艳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患者疼痛的舒适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疼痛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自2012年~2014年期间接收的老年患者66例,将其分成常规组和舒适组,每组各33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舒适组按照舒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结果:舒适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明显比常规组效果更佳,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措施对于缓解老年患者疼痛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沈文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LED红蓝光治疗痤疮疗效评估

    目的:探究LED红蓝光治疗痤疮的疗效,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5月后我院收治的痤疮患者12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L E D红蓝光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15例,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9例,;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23例,无效17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71.67%,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1周、2周、4周后,患者各种类型皮损情况(粉刺、脓包、丘疹、结节、囊肿)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痤疮患者进行L E D红蓝光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皮损情况,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