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乐丹
目的:应用pdca管理模式提高儿科住院患者满意度。方法:利用问卷调查方式,分别从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层次,对实施pdca模式前后儿科病区住院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比发现,病人满意度由原来的满意的82%提高到95%,一般的由14%降至3%,不满意的由3%降至0。结论:针对不同患儿及家长的需求,合理应用pdca模式,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增加病人满意度。
作者:陈玉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在手术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在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前进行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后进行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手术常规查对的方法,观察组按照安全核查制度的内容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通过实施安全核查制度,共核查出安全隐患13例,由于及时发现,妥善处理,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安全返病房,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组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避免了差错事故的发生,有效地降低了手术风险,保障了手术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倪村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苏州市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状况,为防龋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采用2013年苏州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资料,对中小学生恒牙龋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苏州市中小学生龋患率、恒龋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女生高于男生。恒牙龋失补的构成比中恒龋补仅占总人数的13.8%。结论:应加强学生预防龋齿的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顾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Ⅱ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环境或者遗传引起的内源性疾病,因其高昂的治疗费用及难于根治而成为摆在全世界卫生组织和各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Ⅱ型糖尿病的治疗已经乏力几十年了,至今还没有一个安全的单独治疗药物的出现。现有的口服降血糖药物大致可以分为磺酰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葡萄糖苷酶、氯茴苯酸类药物,DPP-4抑制剂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但这些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值得关注。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分析了这六种药物的优缺点,讨论几种治疗Ⅱ型糖尿病新型药物的趋势。
作者:孙广田;李娟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说,将来也许可通过注入磁性纳米粒子外加一个磁场的方式实施深部脑刺激。与脑中植入永久性刺激电极的传统技术相比,新方法不仅创伤小,且可选择所需刺激的脑细胞,从而治疗特定的神经精神疾病。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新斯的明治疗脊柱术后老年患者卧床期出现腹胀及其它三种临床常用治疗腹胀方法的疗效比较。方法:将我科从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60例老年患者,术后分别进行新斯的明、应用增加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2%肥皂水灌肠、开塞露塞肛加肛管排气四种方法治疗脊柱术后老年患者卧床期腹胀。结果:经治疗2h后观察疗效。新斯的明治疗组很快排气、排便,且能正常进食后无腹胀感,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新斯的明治疗脊柱术后老年患者卧床期出现的腹胀,见效快,操作简单、安全,减轻了患者因反复腹胀引起的痛苦。
作者:李青梅;郑光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N-CPAP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1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接受N-CPAP辅助通气治疗;比较新生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并发症及转归情况。结果:本组患儿中,治疗前和干预后患儿在吸气性三凹征、发绀、呻吟、呼吸衰竭等临床症状方面,差异显著P<0.05;本组患儿中出现并发症者3例,1例转为气管插管予呼吸机辅助呼吸。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N-CPAP治疗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其预后效果良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陈延霖;卢兰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然而伴随着经济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选择外出打工以养家糊口,从而导致农村留守子女越来越多。可想而知,关于造成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比如家庭环境、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学生个人的心理素质、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等。针对这些现象与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课改的核心内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作者:张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中护理干预在急诊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72%非常满意,24%一般满意,总满意度为96%,高于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0%)(P<0.05)。结论:护理管理中护理干预的实施对急诊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理想,能够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预成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58例进行预成纤维桩口腔修复患者,同时选取58例进行铸造金属桩口腔修复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成功率和满意度;观察比较单颗纤维桩时间及6个月后牙周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成功率和满意度分别为100.0%(58/58)及93.1%(54/58),对照组患者的成功率和满意度分别为81.0%(47/58)及62.1%(36/58),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单颗纤维桩时间及6个月后牙周指数(松动度、P D、P L I、B I)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成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玲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慢性脑积水及脑室扩张后引起颅脑损伤的因素及治疗方式的选择进行探究并加以分析。方法:2010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接诊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共计112例,其中28例患者出现慢性脑积水及脑室扩张(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35例未出现慢性脑积水及脑室扩张患者作为对照组,探究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式。结果:经Logistic 回归分析加过可知GCS≤8分、去骨瓣减压是导致颅脑损伤后慢性脑积水和脑室扩张的两种独立的危险因素;经GOS评价可知需要分流手术治疗的脑积水患者较对照组相比G O S评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V-P分流的脑积水患者和预后之间关系密切,而脑室扩张患者较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分流手术是一种治疗效果较好的治疗方式,GCS≤8分、去骨瓣减压是导致颅脑损伤后慢性脑积水和脑室扩张的两种独立的危险因素。
作者:林四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美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给心脏病发作的小鼠注射一种微RNA分子,可以刺激小鼠心脏长出新的细胞。这种受损心脏修复法有望应用到人身上。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降低耐药性肺结核患者传染性的干预护理措施,为今后更好的服务临床积累经验。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3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耐药性肺结核患者96例(多为初始耐药),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回访调查患者的传染率。结果:本研究收治的96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经有效的干预护理,患者间没有出现交叉感染病例,且绝大部分患者改掉了随地吐痰的习惯,有效避免家庭式结核传染发生,取得良好的干预护理效果。结论:针对性的干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肺结核传播,有效地降低耐药性肺结核患者传染,具有广泛临床实践意义。
作者:阿曼古·阿不来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免疫学是一门生命科学及医学交叉渗透的学科,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通过结合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实验教学在免疫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针对免疫学中实验教学环节提出了几点建议,从而能更好的发挥实验教学的双重作用。
作者:齐兴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综合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临床恢复的重要性。方法:抽取2012.1-2015.1我院3年来治疗的70例病人应用随机数字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结果:实验组恢复期平均值为121天,并发症发生率为15%(535),对照组恢复期平均值为165天,并发症发生率为44%(15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患者的临床恢复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毛木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针灸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90例腹泻小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医药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足三里、上巨虚等穴位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针灸治疗小儿腹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程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视知觉学习对近视性弱视患儿屈光度增长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近视性弱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传统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视知觉学习疗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屈光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屈光度增长≤0.5D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1.0D者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视知觉学习疗法治疗近视性弱视的疗效显著,且能有效减轻屈光度增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调查分析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检测现状。方法: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选取本地3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快速血糖仪(便携式),以自行设计的“自我检测现状调查表”调查患者血糖自我检测现状。结果: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良好者仅占20%(60/300);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检测现状:监测频率、时间不科学者占80.33%(241/300),未明确血糖控制目标者占30.67%(92/300),未妥善保管血糖仪、血糖试纸者占24.67%(74/300),未正确操作血糖仪者占23.33%(70/300);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检测主要影响因素为不够重视自身疾病,仪器、试纸保管知识缺乏,嫌麻烦、觉得没有必要。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监测的依从性,有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
作者:鲁慧;孔雪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职业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是大多数教育者面临的难题。本文从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方面提出提高医学生职业素质的若干思路,并进行探讨。
作者:卢琼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高脂血症性中、重度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分析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47例高脂血症性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2例。在急性胰腺炎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症状体征缓解率、血淀粉酶转阴率等疗效指标。结果:治疗5d后,观察组HL-MSAP患者白细胞、脂肪酶、甘油三酯、D-二聚体等实验室指标以及症状/体征缓解率、血淀粉酶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亦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H L-S A P,临床疗效虽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高脂血症性中、重度急性胰腺炎可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
作者:吴莉莉;覃刚;朱季香;彭晨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