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管理中护理干预在急诊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李珊

关键词:护理管理, 护理干预, 急诊,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中护理干预在急诊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72%非常满意,24%一般满意,总满意度为96%,高于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0%)(P<0.05)。结论:护理管理中护理干预的实施对急诊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理想,能够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吸烟易引起糖尿病发生

    著名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医学》在线发表了华人科学家邹明辉研究小组的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激活脂肪细胞中的蛋白激酶AMPKα2,导致下游信号通路激活,增加脂肪细胞中的脂解过程,虽然出现体重下降,但是会导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比较乳腺癌放疗应用真空垫与乳腺托架两种固定体位的摆位误差

    目的:分析乳腺癌放疗应用真空垫与乳腺托架两种固定体位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均采取放疗,观察组采取专用固定板与真空垫固定,对照组采取专用乳腺托架固定,测量两组患者摆位误差。结果:观察组Y轴及Z轴上摆位误差均显著小于对照组,1次摆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乳腺癌放疗中采用真空垫固定可对患者手臂及身体位置良好固定,可重复度高且舒适度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赵志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探讨档案管理对促进卫生监督的重要意义

    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快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因为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不仅是日常卫生监督工作中的重要依据,也是使卫生监督档案管理想目标和规范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本文主要对提高卫生监督部门档案管理水平进行了分析探讨。

    作者:原旭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血清CEACAM1和CEA联合检测对大肠癌早期诊断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探讨血清CEACAM1和CEA联合检测对大肠癌早期诊断,旨在为临床提高大肠癌早期诊断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检查并确定为大肠癌早期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再选择同期接受检查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CEACAM1和CEA水平,及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CEACAM1为(48.09±1.09) ng/mL、CEA水平为(7.69±1.21) 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血清CEACAM1和CEA联合检测敏感性显著高于单纯检测。结论:血清CEACAM1和CEA联合检测敏感性及准确性高,可以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作者:蒋敦科;刘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观察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在手术过程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观察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在手术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在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前进行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后进行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手术常规查对的方法,观察组按照安全核查制度的内容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通过实施安全核查制度,共核查出安全隐患13例,由于及时发现,妥善处理,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安全返病房,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组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避免了差错事故的发生,有效地降低了手术风险,保障了手术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倪村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控制

    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控制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62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消毒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感染情况发生的几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9例发生感染情况,感染情况发生的几率为29.03%;观察组患者1例发生感染情况,感染情况发生的几率为3.23%, 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情况方面,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的人数分别为5例、0例,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分别为16.13%、0%,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进行预防和控制不仅能够增强治疗的效果,而且还能够减少患者发生感染和不良反应情况的几率,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

    作者:戚文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OLYMPUS AU2700生化分析仪酶法肌酐检测性能验证

    目的:对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法测定肌酐进行多要素方法学性能验证。方法:针对正确度、精密度、线性、临床可报告范围四个主要性能指标进行验证。正确度验证:通过测定卫生部临检中心2014年度小分子代谢物正确度验证质评物,评估偏倚;精密度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 EP15-A[1]文件,评估批内不精密度、日间精密度;临床可报告范围参照行业标准WS/T 408-2012[2]验证线性范围,稀释度验证按一定稀释比例进行验证。结果:批内精密度低值样本CV 0.6%、高值样本CV 0.6%;天间精密度低值样本CV 1.8%、高值样本 CV 1.4%。卫生部临检中心2014年度小分子代谢物正确度验证物检测偏倚分别为:低值样本-2.56%、高值样本-2.14%。精密度、正确度指标符合行业标准要求。肌酐线性检验结论为符合一阶线性方程(统计学标准线性),检测高限为8819.3 umol/l,临床可报告范围高浓度为88193 umol/l。结论:AU2700肌酐检测几项主要性能指标符合国家行业要求,可用于临床检测。

    作者:石亚玲;姚细安;黄继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院校合作带教模式在护理专业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我国的护理专业教育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在医学领域处于滞后状态。就护理人员的工作范围与工作性质而言,其处于医生的附属地位,在卫生服务领域其工作能力稍微欠缺,而护理专业却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不断增加,既需要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对护理专业学生所具备的综合素质有着较高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职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阐述院校合作带教模式的含义与优势,浅要分析了院校合作带教模式在护理专业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方法及其应用意义。

    作者:陈燕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新生儿黄疸患者临床应采用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51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相应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0例选择综合护理,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后身体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护理后有效率为76.19%,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能够使身体症状得到改善,减轻病痛,使身体能够早日康复。

    作者:王杰;朱效文;王笑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预成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58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预成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58例进行预成纤维桩口腔修复患者,同时选取58例进行铸造金属桩口腔修复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成功率和满意度;观察比较单颗纤维桩时间及6个月后牙周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成功率和满意度分别为100.0%(58/58)及93.1%(54/58),对照组患者的成功率和满意度分别为81.0%(47/58)及62.1%(36/58),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单颗纤维桩时间及6个月后牙周指数(松动度、P D、P L I、B I)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成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玲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硫酸铜新标准执行前后血液质量变化分析

    目的:献血前血红蛋白筛查使用硫酸铜法新标准后悬浮红细胞质量分析。方法:统计新标准执行前后各一年悬浮红细胞常规抽检数据,比对结果并分析。结果:硫酸铜新标准执行后悬浮红细胞血比积合格率提高。结论:新标准实行后血液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同时保障了用血者的权益。

    作者:赵敬红;冯兰洁;王登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聚髌器与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聚髌器与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治疗组(聚髌器组)和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组(张力带组),每组各36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同时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聚髌器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张力带组患者(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6%,明显低于张力带患者的2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方面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髌器与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聚髌器治疗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并发症较少,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隗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家庭访视对100例老年抑郁症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家庭访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采用相同药物治疗的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于治疗开始每周1次常规询问与记录,实验组则每周1次进行综合依从性的家庭访视与指导,就两组患者综合依从性及干预前后HAMD评分施以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均显著降低,实验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其综合依从性6个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家庭访视与指导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综合依从性,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较好。

    作者:王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确诊收治的24例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及时有效的采取降颅压、控制血压以及血糖、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防治并发症,在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进过我院的及时治疗以及细心的护理,24例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有2例死亡,其余的都安全度过急性期和康复期,而且血糖控制的非常好。结论:对于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临床有效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死亡率,降低致残率,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吴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加强产科急救管理对产后出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强产科急救管理对产后出血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4年(观察组)以来通过建立产科急救网络、规范呼救与转诊程序、加强产科服务质量的提高等一系列产科急救管理工作对比2001-2007年(对照组)产后出血、严重产后出血、孕产妇死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严重产后出血、孕产妇死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做好产后出血的急救组织管理工作,可使孕产妇得到及时有效救治,使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得到有效控制,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

    作者:顾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2013-2014年我院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常见分离菌株的分布及其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细菌鉴定及药敏板和德灵软件对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我院临床各病区送检的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2013-2014年分离的主要菌株244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株2197株,占89.75%。革兰阳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但对万古霉素未出现耐药菌株。铜绿假单胞菌与鲍曼不动杆菌是临床常见革兰阴性菌,它们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很高;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保持较高的敏感性。结论:我院临床分离的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对常用抗菌药具有较高耐药性;应加强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和细菌耐药性监测,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及扩散。

    作者:冯小玲;陆竞;陈华生;冯彩莲;付小青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初发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焦虑状况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调查初发Ⅱ型糖尿病患者患病早期的焦虑状态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107例初发Ⅱ型糖尿病患者在患病早期进行深度访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测试并将结果和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将初发糖尿病焦虑评分为(49.5±10.05)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发糖尿病患者患病早期会出现复杂、强烈的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应在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情绪,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以促进其身心康复。

    作者:陈萍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患者疼痛的舒适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疼痛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自2012年~2014年期间接收的老年患者66例,将其分成常规组和舒适组,每组各33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舒适组按照舒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结果:舒适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明显比常规组效果更佳,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措施对于缓解老年患者疼痛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沈文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浅谈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及相关对策措施

    母乳-宝宝好的食物。母乳喂养的好处很多,营养、容易吸收,含独有的抗体、防病,促进母体康复,预防婴儿成年后的代谢性疾病,促进婴儿口腔的发育,增进母婴感情,对家庭及社会均有益。也逐渐得到大众的认可。母乳喂养不能坚持的原因有母亲缺乏相关母乳喂养的知识,缺乏哺乳的经验,母亲和婴儿生病终止哺乳,这就需要医护人员给他们提供适当的有效的母乳喂养的指导。如健康教育、孕妇学校、母乳喂养咨询门诊、母乳喂养咨询热线电话来提供有效的帮助,让他们知道母乳喂养的好处,而母乳喂养也是专业人员不断探讨的话题。

    作者:贺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流产后服务一日病房规范化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一日病房规范化干预在流产后服务(PAC)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对210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者实施一日病房规范化干预,自行设计如何避孕相关知识调查表,并评价病人入住一日病房前、后避孕知识掌握程度,同时评价病人满意度。结果:开展人群避孕知识得分显著提高,满意度100%,降低非意愿妊娠率。结论:流产后服务一日病房规范化干预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朱萍儿;甘飞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