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萍儿;甘飞儿
目的:观察分析预成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58例进行预成纤维桩口腔修复患者,同时选取58例进行铸造金属桩口腔修复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成功率和满意度;观察比较单颗纤维桩时间及6个月后牙周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成功率和满意度分别为100.0%(58/58)及93.1%(54/58),对照组患者的成功率和满意度分别为81.0%(47/58)及62.1%(36/58),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单颗纤维桩时间及6个月后牙周指数(松动度、P D、P L I、B I)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成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玲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为切实做好妇女保健工作,掌握和了解女教师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情况。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对江宁区部分女教师进行妇女病普查。结果:妇女病检出率为39.18%。结论:妇女病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的重要内容,是了解和掌握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的有效方法,早发现各类妇女疾病,对提高妇女保健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沙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一日病房规范化干预在流产后服务(PAC)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对210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者实施一日病房规范化干预,自行设计如何避孕相关知识调查表,并评价病人入住一日病房前、后避孕知识掌握程度,同时评价病人满意度。结果:开展人群避孕知识得分显著提高,满意度100%,降低非意愿妊娠率。结论:流产后服务一日病房规范化干预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朱萍儿;甘飞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治疗妊娠期亚临床甲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规律性甲状腺加速替代治疗,对照组未引起孕妇重视而拒绝使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情况,如出生体重、出生孕周及出生Apgar评分情况,并统计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出生孕周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出生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先兆子痫、胎盘早剥、低体重儿及智力障碍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需要早期补充甲状腺激素,以更好的提高新生儿优生优育率,减少妊娠期并发症。
作者:钱芬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中护理干预在急诊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72%非常满意,24%一般满意,总满意度为96%,高于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0%)(P<0.05)。结论:护理管理中护理干预的实施对急诊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理想,能够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分析与研究生化检验方式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资料,以此来探究生化检验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2012年02月02日—2014年02月02日入住我院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对照组的糖尿病患者采用常规的检验方法进行诊断,分析组采用生化检验方法进行诊断,将两组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然后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的质量。结果:经过试验统计分析,我们了解到分析组采用生化检验方式的检验质量和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检验方式的结果,对照组与分析组之间的统计数据与结果存在着统计学差异,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对照组与分析组的数据结果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生化检验这种检验方式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好,并且成效快、应用价值极高,因此生化检验值得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于糖尿病诊断检查过程中。
作者:吴玉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家庭访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采用相同药物治疗的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于治疗开始每周1次常规询问与记录,实验组则每周1次进行综合依从性的家庭访视与指导,就两组患者综合依从性及干预前后HAMD评分施以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均显著降低,实验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其综合依从性6个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家庭访视与指导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综合依从性,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较好。
作者:王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与处理方法。方法:对胃大部切除术后可能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处理方法。结果:胃大部切除术后可能产生的并发症有将末段回肠误认为上段空肠而与胃吻合、发生内疝、十二指残端破裂、胃排空障碍及发生大量出血,必须引起重视。结论:术中观察仔细,术后细心护理,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方向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应用苏子降气汤治疗的实际效果,探讨苏子降气汤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07月~2014年07月COPD患者52例,按硬币法分组,两组病例均接受止咳、化痰、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苏子降气汤治疗,统计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FVC、FEV1/FVC、FEV1%预计值分别为(2.96±0.23)×109/L、(65.53±8.21)%、(42.25±1.4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苏子降气汤可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李仁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艾滋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中医辨证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我院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组收治的56例艾滋病患者经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症状及体征主要以乏力、咳嗽、皮疹、发热、淋巴结肿大、腹泻、胸痛居多,分别占62.5%、46.4%、42.9%、42.9%、23.2%、17.9%、16.1%;初诊患者均为艾滋病期以虚实夹杂居多,占85.7%;辨证主要累及肺脾二脏,分别占51.8%和26.8%;临床总控制率为64.3%,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结论:中医辨证治疗AIDS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并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李宗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在2013月1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收治160例采用中药注射剂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归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多发人群为儿童和老年人,联合用药、静脉滴注给药途径、复方制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很多,且不良反应发生具有多样性、和普遍性等,要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用药途径、方式和药物选择上的重视。
作者:庞永;张莉丽;陈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疼痛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自2012年~2014年期间接收的老年患者66例,将其分成常规组和舒适组,每组各33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舒适组按照舒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结果:舒适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明显比常规组效果更佳,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措施对于缓解老年患者疼痛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沈文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从宁波的云医院,到阿里的免费HIS系统,医和药似乎已在云端打通。“云”能带来什么变革?“云”对医疗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医疗行业的数据量惊人,其五花八门的程度同样惊人。传统的HIS 系统在越大的医院,个性化的程度越高,互相对话也越难。这种模式已经被证明既不经济,对保证质量也不利。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冠心病是当今社会中患病率高的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冠心病的患病率与日俱增。冠心病的病变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的一时性或持续性心肌缺血缺氧,轻者发生心绞痛,重者可使冠状动脉突然闭塞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形成心肌梗塞(以下简称心梗),由于其病情凶险瞬息万变,可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应及时调整病人的心态,将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放在同等的地位。同时嘱病人戒烟酒,避免劳累,积极配合医生的药物治疗,适当的体育锻炼,使病人早日康复。让病人以佳的心态迎接新生活,积极地接受治疗,不但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QOL),更能帮助缩短疗程,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
作者:阎静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柔比星在原发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原发肝癌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灌注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经过5次的介入治疗以后观察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灌注相同功效的药物,同样观察记录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通过灌注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后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灌注相同功效针对原发肝癌介入治疗的药物的疗效率。(P<0.05)。观察组通过灌注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后出现了不同的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通过灌注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进行介入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率均在可接受范围,相对其他药物安全性高,值得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宝龙;边燕;王明权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对医院药剂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份~2014年4月份我院药剂科200种药品,设为观察组,采取分类管理制度,另选取2012年2月份~2013年3月份药剂科200种药品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方法。分析比较两组药品医院合理利用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药品合理用药率均普遍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品不良反应占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0%<22.5%),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可知,药品的分类管理制度可有效提高用药合理率,降低不良反应占比,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张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6月—2014年7月来院行心脏外科手术后入I C U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I C U谵妄发生率(8.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0.34±1.23)d,低于对照组的(14.56±3.26)d,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的(20.59%),P<0.05。结论:对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ICU谵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琳;陈瑞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2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睡眠评分,临床疗效等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针对性护理后抑郁、睡眠明显改善(P<0.05),临床疗效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能够提高疗程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红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局部旋转皮瓣治疗胫骨内固定钢板外露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我科自2005年7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局部旋转皮瓣治疗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不同程度的胫骨内固定钢板外露2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骨折均良好愈合,创口均一期愈合,可恢复体力劳动。
作者:吕军;李永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为了提高新版GMP现场检查缺陷项目的整改水平,本文通过对广西新版药品GMP现场检查整改材料的汇总分析,找出整改材料中常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提高广西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的水平。
作者:韦广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