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张京梅;黄觊;王茜;张冬花;吴翔宇;程宇彤;孙涛;阴赪茜
目的 探讨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8只,模型组及安立生坦组大鼠背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5 mg/(kg·d),对照组背部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8d.第9天开始,安立生坦组给予安立生坦40 μg/d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4周,4周后处死大鼠.比较3组大鼠心肌组织及血液中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水平及心肌细胞结构、排列、胶原蛋白增生情况;比较各组大鼠模型左心室收缩压和左心室内压大上升下降变化速率、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转移生长因子-β1(transfer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表达水平.结果 安立生坦组心肌细胞肿胀、断裂及胶原纤维增生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心肌组织和血液中Hyp水平及AngⅡ、TGF-β1、ET-1表达较安立生坦组和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模型组左心室收缩压和左心室内压大上升下降变化速率较安立生坦组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可有效阻抑心肌纤维化及心肌重塑的发生、发展,是抗心肌纤维化治疗的合理靶点之一.
作者:尚小珂;邓晓娴;周红梅;张刚成;张长东;柳梅;夏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肺炎性假瘤的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及误诊原因,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22例肺炎性假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资料,其中11例行平扫及增强扫描,7例行平扫,4例直接行增强扫描.结果 术前诊断肺炎性假瘤3例,误诊为肺癌19例;病灶位于右肺上叶2例,右肺下叶5例,左肺上叶7例,左肺下叶7例,右肺上中下叶跨叶生长1例;病灶大小1.2 cm×1.2 cm×1.3 cm~8.4 cm×5.3 cm×6.5 cm;病灶形态表现为瓜果连蒂征6例,扇贝征、方形征各4例,堆雪人征、楔形征、球形结节各2例,蕈伞征、水中映丘征各1例;病灶周围晕征13例,边缘平直征10例,毛刺征8例,分叶征6例,桃尖征5例;边缘光整1例,边缘不光整21例;增强扫描示病灶呈中度均匀强化及显著不均匀强化各1例,中度不均匀强化13例;病灶邻近胸膜牵拉索条状增粗5例,局限性胸膜增厚9例.结论 肺炎性假瘤CT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充分掌握本病CT特征并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可提高其诊断正确率.
作者:司海峰;李洪江;周玉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吸烟与心绞痛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相关性.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50%的心绞痛患者229例,根据有无吸烟史分为吸烟组132例,非吸烟组97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吸烟组患者按吸烟程度及状态分为轻、中度吸烟(吸烟指数≤400支/a)亚组65例和重度吸烟(吸烟指数>400支/a)亚组67例,以及当前吸烟亚组90例和戒烟亚组42例,分别比较亚组间Hcy水平.结果 心绞痛患者血清Hcy在吸烟组(15.4(12.0,21.4) μmol/L)高于非吸烟组(12.1(10.5,14.9) μmol/L)(P<0.01);多因素分析在校正性别、年龄等因素后提示,吸烟与Hcy (OR=1.092,95% CI:1.038~1.148,P<0.01)呈独立相关性;重度吸烟亚组Hcy(17.4(12.1,24.4) μmol/L)高于轻、中度吸烟亚组(13.8(11.6,18.9)μmol/L)(P<0.05);当前吸烟亚组Hcy(16.7(12.6,23.1) μmol/L)高于非吸烟组(12.6(10.7,15.2)μmol/L)(P<0.01 7);戒烟亚组Hcy(13.8(11.4,19.4)μmol/L)与非吸烟组(12.6(10.7,15.2) μ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 吸烟与心绞痛患者的血清Hcy呈独立相关性,长期大量吸烟可增加Hcy水平.
作者:王苏;文杰;张艳艳;程宇彤;孙涛;张冬花;阴赪茜;张京梅;李志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以活性维生素D3(1,25(OH)2D3)干预抗胸腺细胞抗体诱导的大鼠肾炎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变化及1,25(OH)2D3对大鼠血肌酐、尿素氮和血钙的影响.方法 将45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肾炎模型组、1,25(OH)2D3干预组(干预组)各15只,肾炎模型组和干预组大鼠均经尾静脉一次性注射单克隆抗胸腺细胞抗体,造模成功后用1,25(OH)2D3干预干预组大鼠,分别于干预后第1、3、7、1 4、21天各选取3只大鼠收集24 h尿液并采集动脉血,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和血钙水平.结果 肾炎模型组在注射单克隆抗胸腺细胞抗体后第1天即产生大量尿蛋白,第3天达高峰,至第21天恢复正常;干预组尿蛋白水平在干预后第1、3、7、14天均明显低于肾炎模型组(P<0.05),且在第14天恢复至正常水平;3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血肌酐、尿素氮和血钙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OH)2D3可降低抗胸腺细胞抗体诱导的肾炎模型大鼠尿蛋白水平,且对肾功能和血钙水平无影响.
作者:李建锋;安勇;索洁;杨晓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和格雷夫斯病(Graves'disease,GD)患者甲状腺组织内淋巴细胞分布情况与特征.方法选择HT患者28例(HT组),GD患者15例(GD组),无功能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16例(对照组),在超声引导下行甲状腺细针穿刺获取甲状腺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总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淋巴细胞(CD3+ CD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3+ CD8+),调节性T淋巴细胞(CD4+ CD25+ CD127),总B淋巴细胞(CD3 CD19+),总自然杀伤细胞(CD3-CD16+ CD56+)的细胞数及CD4+/CD8+.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T组CD3+总T淋巴细胞升高,CD4+ CD25+ CD127-调节性T细胞降低(P<0.05),GD组CD3-(CD16+/CD56+)自然杀伤细胞和CD4+ CD25+ CD127-调节性T细胞下降(P<0.05),CD3+ CD4+的T淋巴细胞和CD4+/CD8+明显升高(P<0.05);HT组与GD组CD3+ CD8+T淋巴细胞和CD3 CD19+B淋巴细胞及CD4+ CD25+ CD127调节性T细胞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T组CD3+总T淋巴细胞及CD3 (CD16+/CD56+)自然杀伤细胞较GD组升高,CD3+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较GD组下降(P<0.05).结论 HT和GD患者甲状腺组织内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发生偏移,提示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改变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发病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晓玲;王存丰;翟亚萍;汪艳芳;袁慧娟;马跃华;赵志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syndecan-1与贲门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癌旁正常贲门黏膜、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贲门癌组织中syndecan-1表达情况,并分析syndecan-1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syndecan-1蛋白在贲门癌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8.9%(28/72)、76.9%(20/26)、100.0%(40/40);syndecan-1蛋白表达强度与贲门癌分化程度、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呈负相关(P<0.05);syndecan-1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yndecan-1表达缺失与贲门癌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呼秀峰;姚俊;如乙;冯笑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CD4+ CD25 high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AS患者(AS组)和2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外周血CD4+ CD25high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uman leucocyte antigen B27,HLA B27)、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HLAB27阳性AS组外周血CD4+ CD25 high调节性T淋巴细胞表达((11.41±3.69)%)明显高于对照组((8.78±2.84)%)(P<0.01).AS组血沉((14.54±9.10)mm/h)及C-反应蛋白((6.51±4.18)mg/L)均高于对照组((8.55±5.56) mm/h和(3.39±2.32)mg/L)(P<0.01).结论 HLA-B27阳性AS患者外周血CD4 + CD25 high调节性T淋巴细胞比率增高,并可能与AS疾病进程有关.
作者:蔡春水;肖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胆囊癌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表现,分析误诊原因,以期提高胆囊癌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51例胆囊癌患者的MSCT影像资料.结果 与手术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MSCT术前诊断胆囊癌46例,误诊为慢性胆囊炎3例、胆囊息肉1例、原发性肝癌1例;46例胆囊癌患者MSCT表现为厚壁型23例,结节型12例,肿块型11例;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34例,侵犯邻近肝脏1 7例、邻近脏器15例,发生肝脏转移9例,肝门部淋巴结转移5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4例,有腹腔积液4例.结论 胆囊癌依据MSCT典型直接及间接征象可明确诊断,误诊与影像表现不典型、间接征象不明显有关.
作者:徐之扬;朱玉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检测血清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意义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97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按照NYHA分级分为4组,以66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血清BNP含量.结果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血清BNP含量((1 632.5±396.4)ng/L)高于对照组((47.3±26.7)ng/L) (P<0.01);扩张性心肌病患者NYHA分级心功能Ⅰ、Ⅱ、Ⅲ、Ⅳ级组血清BNP水平分别为(478.0±163.4)、(785.0±213.8)、(1 126.0±273.4)、(1 938.0±353.6)n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血清BNP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心功能NYHA分级相关,血清中BNP水平在扩张性心肌病诊断和对心功能分级评估有重要价值.
作者:涂学亮;薛燕平;王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胸痛病因及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胸痛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206例急性胸痛患者病因进行分析,并检测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结果 206例急性胸痛患者中心源性胸痛105例;心源性胸痛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高于非ACS患者(P<0.05);缺血修饰白蛋白诊断ACS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8%、79.2%、71.9%和93.6%.结论 急性胸痛病因复杂,缺血修饰白蛋白对ACS胸痛有较高诊断价值,可减少误诊.
作者:陈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颅内胆脂瘤的MRI影像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及活检组织病理证实颅内胆脂瘤患者MRI影像资料.结果 病灶位于桥小脑角区11例,海绵窦区1例;呈类圆形8例,不规则形4例,均沿蛛网膜下腔匍匐生长,其中8例可见明显“钻孔征”;11例平扫呈长T1、长T2信号,1例呈长T1短T1混杂信号;12例病灶T2 WI均呈显著高信号;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其内混杂少量斑点状、条片状等信号7例,1例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内混杂少量高信号,4例T1 WI呈均匀低信号;磁共振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呈混杂的稍低或等信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序列均呈显著高信号;增强扫描2例出现边缘轻度强化.结论 桥小脑角区为颅内胆脂瘤好发部位,结合MRI信号改变和“钻孔征”等特征性表现可明确胆脂瘤诊断.
作者:周旭嘉;时惠平;金波;秦丹;王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状动脉心肌桥引起的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冠状动脉心肌桥及临床无明显心绞痛患者22例均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按冠状动脉心肌桥狭窄程度分别计算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心肌缺血面积及严重程度.结果 22例中3例表现为不可逆性心肌缺血,5例为混合性心肌缺血,14例为可逆性心肌缺血,平均缺血面积占心肌总面积的(18.0±5.6)%,严重程度低于正常参考值1.6±0.8个标准差.结论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用于冠状动脉心肌桥引起的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诊断、心肌损害严重程度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作者:贾鹏;高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在十二指肠憩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胃肠造影检查证实十二指肠憩室患者48例,低张混合液充盈后行MSCT平扫检查,10例平扫后加行增强扫描检查.结果 MSCT诊断十二指肠憩室31例37处(6例为双发),17例单发憩室直径均<0.8 cm,MSCT显示混合液充盈不满意,未明确诊断;十二指肠憩室MSCT平扫表现为十二指肠与胰头间含气-液平面囊袋影或单纯液性、气性囊状影,增强扫描见腔内强化黏膜与十二指肠黏膜连续.结论 MSCT可用于十二指肠憩室的临床诊断.
作者:韩超;陈新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低剂量螺旋CT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 873例健康体检者的低剂量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 3 873例受检者筛查出肺结节186例,其中直径>5 mm实性或部分实性无钙化结节36例,直径≤5 mm实性或部分实性无钙化结节150例,确诊肺腺癌16例,鳞癌1例.结论 低剂量螺旋CT是检测无症状肺癌有效的方法,可提高检出率、实现早期诊断及治疗.
作者:邓笑伟;庄佳;叶道斌;张如意;崔晓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s biopsy,SLNB)在早期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早期子宫颈癌拟接受腹式盆腔淋巴结清扫和广泛子宫切除术患者42例,术中确定并切除前哨淋巴结,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同时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分析前哨淋巴结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和假阴性率;术后随访3~5 a,观察前哨淋巴结阳性和阴性患者术后结局.结果 与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结果比较,SLNB检测的灵敏性83.33%、特异性100.00%,前哨淋巴结预测盆腔淋巴结状态与术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91.67%、假阴性率为16.67%,阴性预测值为100.00%;前哨淋巴结阳性和阴性患者术后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哨淋巴结阳性和阴性率与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结果基本相符,以SLNB代替传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可缩小手术范围,减轻创伤.
作者:郭海霞;刘秀春;王丽群;钟柳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与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的相关性.方法 226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房颤分为房颤组85例及非房颤组141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BNP水平,并进行2组间比较.结果 房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97.24(82.65,118.3)μg/L)较非房颤组(73.56(61.18,90.37)μg/L)明显升高(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浆BNP水平与冠心病合并房颤呈独立相关(OR=2.426,95%CI:1.438~3.562;P<0.01).结论 血浆BNP水平是预测冠心病患者合并房颤的独立危险因子,有望成为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房颤风险的重要血浆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林旭辉;陈子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患者进行两段式口腔种植修复,定期随访观察种植修复情况.结果 本组种植成功率100%,无种植体松动和种植体周围放射透视区,种植体周围无骨质不稳定,患者无疼痛.结论 种植修复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效果确切,具有稳定、舒适、美观、咀嚼功能良好且不损伤余留牙等优点.
作者:吴德宏;王娟;刘晶;秦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隔日应用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化疗致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首次接受含大剂量顺铂方案化疗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化疗同时隔日应用盐酸帕洛诺司琼,对照组每日同时应用盐酸托烷司琼;观察2组化疗第1~5天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控制情况及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化疗第1~5天食欲减退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第3天恶心控制率(77.8%)高于对照组(55.6%)(P<0.05),迟发性呕吐控制率(80.6%)高于对照组(58.3%)(P<0.05).结论 隔日应用盐酸帕洛诺司琼可有效预防化疗所致急性和迟发性胃肠道反应.
作者:陈琪;张晓峰;陈金秀;苏琼华;王娇峰;侯盘长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微电极阵列(microelectrode arrays,MEA)技术检测犬心房电生理特征的价值.方法 健康比格犬1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起搏组各7只,假手术组植入起搏器不起搏,起搏组植入起搏器持续起搏左心耳;8周后开胸取出2组心脏,剪取左心耳立即切片(厚度500 μm),将标本固定在MEA记录系统,记录2组左心耳组织的场电位波形、场电位时程改变及电激动的传导并进行比较.结果 14只实验犬均成功植入埋藏式动物实验用高频起搏器(400次/min);起搏组连续起搏期间,心电图监测可见起搏器信号,起搏器工作正常,并可见典型心房颤动改变;MEA记录系统显示,2组左心耳场电位形态与倒置心房肌动作电位的膜电位曲线相似;假手术组场电位时程((192.14±15.49) ms)高于起搏组((164.29±7.87) ms) (P<0.01);假手术组电激动传导顺序从左至右、左下至右上向外周缓慢递减传导,传导过程中场电位信号电压逐渐递减;起搏组电激动传导顺序总体趋势与假手术组一致,向外周传导,但在传导过程中电压逐渐降低的梯度样改变消失.结论 MEA技术可用于研究心房电生理特性.
作者:冯艳;孙娟;于付生;张彦;侯月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构建靶向人早期生长反应因子(early growth response-1,Egr-1)基因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慢病毒载体.方法 针对Egr-1基因设计并合成1条Egr-1过表达序列和4条干扰序列,过表达序列与双酶切Ubi-MCS-3FLAG载体连接,干扰序列与双酶切hU6-MCS-CMV-EGFP连接,DNA测序鉴定重组载体.共转染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后(OE-RNAi-1,OE RNAi-2,OE-RNAi-3,OE-RNAi-4)Western blot检测Egr-1蛋白表达,筛选有效干扰靶点,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Egr-1 mRNA,验证干扰效果.结果 测序表明Egr-1过表达及RNAi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OE-RNAi-4组Egr-1蛋白表达抑制率高(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显示,OE-RNAi-4组Egr-1 mRNA表达受到明显抑制(P<0.05).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靶向Egr-1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Egr-1在静脉桥血管再狭窄中早期内皮功能失调作用机制及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张魁;曹剑;董然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