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新议

栗林杰;于智敏

关键词: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养生
摘要:探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中医养生法则,认为“养”非“补”,此处应为调养、调和并正确应用补阳滋阴法;春夏应使阳气生发宣泄,秋冬应使阴精密固潜藏,顺应天时才能做到“四气调神”;并对其适用范围作出了讨论,指出其在养生与治疗中的不同应用,对其引申义指导临床用药做出了探讨;养生调摄不可舍弃其本义,平人不可滥用补药,应做到顺应天时,天人相应;养生要遵循其本义,治疗应当用其引申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府逐瘀汤促血管新生的比较研究

    治疗缺血性疾病常用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经典活血化瘀方血府逐瘀汤均具有促进血管新生作用,但又各具特点.VEGF作用靶点和途径明确,不仅能促进缺血区域的血管生长,改善血供,还能促进正常组织的血管生长,诱发肿瘤及其他血管增生性等疾病,有明显的副作用.血府逐疼汤促血管新生作用短暂,对血管生长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呈现出适度调控血管生长的特点,且适用于肿瘤的治疗.长期临床未见副作用的报道,但其调控血管新生的机制复杂,亟待深入.故对上述中西两种药剂在促血管新生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系统比较,展现出中医药促血管新生的优势.

    作者:苏晓艳;宋军;高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通心络下调RAGE-MAPK信号通路拮抗AGEs诱导的人内皮祖细胞内皮分化异常

    目的:观察通心络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诱导人内皮祖细胞(human endothelialprogenitor cells,hEPCs)内皮分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自健康人外周血体外培养hEPCs,给予AGEs和或不同浓度的通心络(tongxinluo,TXL)刺激,首先观察其对置于体外matrigel环境中hEPCs内皮分化的影响,随后针对相关的受体分子信号通路进行干预,明确上述信号通路哪些参与TXL的保护作用.结果:①单纯TXL刺激即可显著提高hEPCs的内皮分化水平,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②与AGEs刺激组比较,TXL干预并可显著改善AGEs导致的hEPCs内皮分化异常;③RAGE-MAPK通路介导了TXL的内皮分化保护作用.结论:TXL干预可通过下调RAGE-MAPK信号通路,显著改善AGEs介导的hEPCs内皮分化异常,这可能是TXL发挥其血管保护作用,特别是糖尿病病理环境下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武双平;贺治青;袁国强;王永恒;梁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先秦汉代文献探讨人的生命特征

    迄今为止,对于“生命”尚不能给出一个严格的定义.然而,生命现象虽然错综复杂但具有共性,亦即生命的特征,可以通过认识生命的一些特征来理解生命.先秦汉代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对于深入认识人的生命特征很有启发.故基于《黄帝内经》以及其他先秦汉代文献的相关记载,探讨人的生命的整体性、开放性、有序性、不可逆性、自主性、繁衍性和个体性等特征.

    作者:李海玉;刘理想;陆广莘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病机与治法探讨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血液系统重症之一,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自身特色.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机关键为肾虚络瘀热毒,治疗上应益肾健脾以治本,活血化疼以通络,配合应用清热解毒、清补结合、标本兼治,初愈后仍须巩固疗效,防止旧病复发.

    作者:陈乐;包洁;梅丽君;黄继勇;陈云琪;范永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生化汤辅助常规西药辨治药物流产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生化汤配合米索前列醇辨证治疗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入院进行药物流产的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应用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实验组在其基础上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加用生化汤辨证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完全流产率、产后出血情况及月经恢复等情况.结果:实验组完全流产42例,不完全流产2例,无失败病例;对照组完全流产34例,不完全流产8例,失败2例.实验组显效40例,好转4例,总有效100%;对照组显效31例,好转9例,总有效90.91%.在孕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及阴道出血量方面实验组均小于(短于)对照组,上述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月经恢复时间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生化汤配合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完全流产率高,临床疗效明显,患者阴道出血少且出血时间和孕囊排出时间短,耐受性更为优良,因此可作为药物流产的辅助药物.

    作者:黄宜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吴鞠通运用易理遣方用药特色探析

    周易对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清·医家吴鞠通亦深谙易理,其对温病的辨治思路深受《周易》象思维影响,尤其遣方用药更能体现医易会通的特点.故遵循“三才之道”,创制名方三才汤,依据“坎离既济”设计黄连阿胶汤,运用卦象理论构设小定风珠,注重“损刚益柔”援易辨析清宫汤等4方面论述了《温病条辨》中借助《周易》中象思维模式和卦象系统理论及相关的象数义理,对温病方证理论及方药配伍关系的对应进行解析,对于我们深刻理解温病临床辨治规律及其遣方用药之机杼有重要启发.

    作者:岳冬辉;毕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特发性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特发性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特发性室性早搏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并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70.21%,观察组Tpe间期和Tpe离散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用于治疗良性室性早搏,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并不能增加心室肌的稳定性.

    作者:彭小静;李铭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寻常型银屑病的中药复方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寻常型银屑病采用中药复方制剂银屑1号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3例采用中药复方银屑1号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评价(PASI评分)和显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痊愈率27.91%,总显效率76.74%,对照组痊愈率18.60%,总显效率51.16%.研究组PASI评分(6.86±2.44)分,对照组PASI评分(11.09±2.61)分,2组患者总显效率和PAS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1例出现轻微头晕,1例出现呕吐症状,经对症治疗均好转未影响继续治疗.结论:采用中药复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肯定,毒副作用较小,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崔鸿峥;苏静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青少期应激:肝主疏泄调畅情志中枢机制研究新角度

    进一步寻求与中医理论更加契合的心理应激实验模型,深入探讨与下丘脑海马有密切联系的其他重要脑区作用通路是推动肝调畅情志中枢机制研究发展的关键路径.青少期应激效应在情志异常发病机制中显示出愈发重要的作用,从中医青少年“肝常有余”生理病理特性来看可以更“纯粹”地模拟肝失疏泄情志内伤的病证过程,5-HT能系统可能是应激应对能力受损并影响至成年的主要通路,青少期应激可以为肝调畅情志中枢机制研究带来新思路.

    作者:史亚飞;郭丽丽;吴皓萌;徐志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田淑霄分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经验

    名老中医药专家田淑霄教授擅治各种妇科疑难杂症,故对其分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经验进行了总结.月经期活血化瘀止痛,给予自拟调经止痛方;经净至排卵前期及经前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癥,给予桂枝茯苓丸、调经止痛方加软坚散结药;排卵期至排卵后补肾益精兼活血,给予其自拟补肾毓麟汤,依据上法治疗大多患者能成功受孕.

    作者:曹丽静;王菊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银翘散加减治疗成人麻疹62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确诊的麻疹患者病历资料及治疗资料,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麻疹患者(治疗组)与单纯西药治疗患者(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并分析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组62例患者治疗时间短、症状消失快、无并发症出现;对照组42例患者治疗时间长、症状消失慢,4例出现并发症.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麻疹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淑红;刘梅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药物疗法治疗顽固性慢性咳嗽的效果及机制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药物疗法治疗顽固性慢性咳嗽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间于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顽固性慢性咳嗽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药物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三联药物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率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1.11%(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88.89% (P <0.05).观察组患者入睡时间平均为(11.3±2.8)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6.2±2.5)min(P <0.05);观察组患者咳醒次数平均为(1.2±0.3)次,明显短于对照组(1.9±0.4)次(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药物疗法治疗顽固性慢性咳嗽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卢保强;潘小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清肠化湿汤联合灌肠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清肠化温汤联合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轻、中度初发或复发型U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试验组给予清肠化湿汤(银花15 g,黄连6 g,生甘草6 g,马齿苋25 g,木香8 g,桃仁6 g,当归8 g,白芍20 g,黄芪18 g,肉桂3 g,茯苓15 g)口服,每日l剂,每剂煎2次,每次200 ml,早晚各服1次,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随症加减,联合灌肠方(苦参10 g,黄柏25 g,大黄炭15 g,白及10 g,蒲黄10 g,三七粉3 g,锡类散2 g,鱼腥草15 g,地绵草10 g)灌肠,每剂煎2次,每剂煎至浓缩为120 ml,每晚睡前灌肠治疗,每6d后停灌1d;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0.25 g/片)口服,每次1 g,每日4次.2组患者治疗10周后,比较2组患者黏膜愈合情况、缓解率、症状积分、病理积分及肠镜积分.结果: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病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肠镜及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缓解率(分别为63.64%和30.30%)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黏膜愈合率(分别为60.61%和45.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肠化湿汤联合局部中药保留灌肠方治疗UC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病理及肠镜表现,缓解患者病情,且疗效明显优于美沙拉嗪肠溶片.

    作者:曾清泉;胡志雄;杨胜邦;潘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医气血分主左右的再认识

    历代医家对人体左右气血分主特异性的认识各不相同,似乎孰是孰非、莫衷一是,故就以上问题分别从人体生理和病理两方面进行探讨.认为“左气右血”是就生理情况下人体左右气血盛衰及其阴阳升降之特异性的概括,“左血右气”是就发生于身体一侧或一侧表现较严重或明显疾病的病机概括.

    作者:张云忠;杨富贵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推拿结合电热砭石温经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电热砭石温经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的确定性.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3年10月以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就诊的60例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推拿手法结合电热砭石温经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2组患者均在月经前5~7d开始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直至月经来临.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并在每个疗程结束时及时运用VAS及CMSS量表测评,治疗结束3个月、半年后随访时均需评测.结果:试验组愈显率和有效率分别达到63.33%和96.67%,均高于对照组的30%和93.33%;在治疗第1~3个月以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半年随访时疼痛VAS评分与基线之间的差值上,试验组分别为2.60±1.04、3.53±1.43、4.13±1.55、4.17±1.51、3.90±1.40,对照组分别为2.17±0.83、2.77±1.17、3.17±0.91、3.10±1.12、2.93±0.94;在治疗第1~3个月以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半年随访时COX痛经症状量表评分与基线之间的差值上,试验组分别为16.60±5.64、19.13±6.35、22.30±6.48、22.13±6.56、21.40±6.21,对照组分别为13.17±3.96、15.73±5.29、19.93±5.63、16.73±5.87、15.70±5.98.结论:推拿结合电热砭石温经疗法与单纯推拿手法均能改善痛经症状,2组在治疗第1个月时改善疼痛VAS评分方面差别不大,但在接下来第2、3个月以及治疗结束3个月和半年之后的随访中发现,试验组在改善疼痛VAS评分方面更优于对照组,而2组无论在治疗3个月中还是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和半年之后的随访中,试验组在改善COX痛经症状量表评分方面更优于对照组,明确了推拿结合电热砭石温经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的确切性和安全性.

    作者:范肃;张振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论体质类型与致病因素的脉象特征

    体质辨识已深入人心,通过对大量病人脉象特点的归类总结,发现人的体质特点有其规律性,接诊病人年龄从出生20d到90岁,尤其对祖孙3代的脉象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常见人的体质类型与致病因素及脉象特征进行了论述.

    作者:刘静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自制红黄椒酊及L型粉刺针治疗痤疮30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制红黄椒酊及L型粉刺针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采用经临床长期探索定型的酊剂和自制粉刺针外治痤疮300例,设对照组进行观察并分析结果.结论:自制红黄椒酊及L型粉刺针治疗痤疮效果肯定,总有效率达到99.3%,且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仁琴;杜仲平;冯道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从《脾胃论》视肠功能障碍

    肠功能障碍并非单纯腑实证,脾胃虚衰、受纳运化失常、中焦枢机不利可助其发生与发展.学习《脾胃论》,从“脾胃学说”调理肠功能障碍,颇有收益.李东垣视脾胃为一身之重,倡导“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据此能够明晰其病因病机;依据脾胃升降理论,采用健脾益气、升举清阳配合滋阴润肠、行气导滞等治法对肠功能紊乱脾胃虚弱者效果显著.兼顾疏肝柔肝、调畅气机,既是李东垣学术思想的发挥,也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体现.

    作者:江宇泳;刘洋;叶永安;王融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痰热清注射液佐治小儿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佐治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患者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发热及肺部罗音消失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陆立东;周雪梅;华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医对梦的生理研究

    梦是睡眠中特有的现象,是一种睡梦主观体验,中医对梦的研究早见于《黄帝内经》,主要是对于病梦的解释.故通过深入探讨睡眠与梦的形成机制,初步了解分析梦的生理研究,从而为今后中医梦学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池孟修;李静;陈家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