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姚晓红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米非司酮,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各30例,A,B组均于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剂量分别为12.50,6.25 mg/d,连续用药6个月;C组采用常用药物(如孕三烯酮片)治疗.结果 A,B组疗效、血清激素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优于常用药物,但大剂量应用不良反应多,建议先选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后路微创手术对腰背肌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腰椎后路微创手术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疼痛轻等特点,可减少手术人路对腰背肌的挤压伤,避免腰背肌肌腱附着点,尤其是棘突处多裂肌起点的破坏,大程度地保留腰背肌深面的神经支配,使腰椎后方腰背肌的损伤小化.本文就腰椎后路微创手术对腰背肌的影响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作者:杨晓峰;赵洪;彭立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X线平片及CT诊断跟骨骨折价值

    目的 总结跟骨骨折的X线平片及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26足)跟骨骨折患者的X线平片及CT影像资料.结果 X线平片诊断距下关节内骨折16足,其中跟骨外侧距下关节面塌陷骨折10足、跟骨全距下关节面塌陷骨折6足,距下关节外骨折10足,其中跟骨结节内侧突骨折4足、跟骨结节水平骨折3足、载距突骨折2足、前突骨折1足;距下关节内骨折者行螺旋CT检查,其中Sanders氏分型Ⅱ型3足,Ⅲ型4足,Ⅳ型9足.结论 根据X线平片及CT表现,结合跟骨结节关节角(Boher氏角)测量等方法,可对跟骨骨折准确诊断并分型.

    作者:何建灵;李振恒;周柳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细胞核因子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关系

    目的 探讨细胞核因子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6份宫颈癌组织(宫颈癌组)及19份慢性宫颈炎组织(对照组)中细胞核因子的表达情况,2组标本术前均用PCR技术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DNA分型检测.结果 宫颈癌组细胞核因子阳性表达率(96.15%)高于对照组(10.52%)(P<0.05);细胞核因子在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组的表达率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 细胞核因子阳性表达与宫颈癌发病及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焱;杜趁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全身麻醉拔管后环杓关节脱位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对全身麻醉拔管后环杓关节脱位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拔管后环杓关节脱位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环杓关节脱位均发生在左侧;2例1次复位后治愈,2例2次、1例3次复位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全身麻醉拔管后环杓关节脱位左侧多见,脱位早期不易发现,确诊后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作者:栾永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深部真菌感染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75例,根据感染菌种不同分为真菌感染组(A组)30例,非真菌感染组(B组)45例,对A,B组急性病理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肠外营养、肠麻痹、留置尿管、高血糖、器官衰竭例数、抗生素应用、是否需要手术治疗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PACHEⅡ评分、肠麻痹>7 d、高血糖及抗生素应用≥7d为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生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APACHEⅡ评分、肠麻痹、高血糖和抗生素应用为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时发现、控制有助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郭玉峰;余淼;张国营;宋连成;姚宝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价值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与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糖尿病患者142例(糖尿病组),同期92名体检健康者(对照组),分别应用酶法、免疫比浊法检测2组HbA1c,尿MA水平;将糖尿病组依据HbA1c分为低值、中值、高值3组,比较各组HbA1c,尿MA水平及HbA1c和尿MA单独与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阳性率.结果 HbA1c和尿MA单独检测诊断糖尿病肾病符合率为61.2%和78.5%,联合检测符合率为98.1%,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c与尿MA联合检测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优于2项指标单独检测.

    作者:王佑清;喻飞;王生忠;周本霞;周玉枝;刘蓓;井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9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及MMP-9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行胰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胰腺癌患者79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及因胰腺外伤行胰腺部分切除10例患者正常胰腺组织标本中MMP-2及MMP-9表达.结果 MMP-2及MMP-9在正常胰腺组织中无表达或低表达,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强度较癌旁组织增高(P<0.05);表达强度与肿瘤病理分级、TNM分期及预后均有相关性(P<0.05),但经Cox风险回归模型对病理分级、TNM分期进行调整后显示,MMP-2及MMP-9单独或联合表达均不能作为评估胰腺癌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 胰腺癌组织中MMP-2及MMP-9阳性表达与胰腺癌浸润、转移有关,但不能作为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

    作者:王连才;李德宇;高春辉;余海波;陈香丽;马清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人乳头状瘤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致病因素.HPV检测对早期诊断、正确处理宫颈病变以及预测病变进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HPV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作-综述.

    作者:宋晓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腹腔镜在急腹症诊断与治疗中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外科急腹症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腹腔镜进行诊断及治疗131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明确诊断131例(100%);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124例(94.66%),中转开腹7例(5.34%);手术时间30~105 min,平均45 min;术中出血量20~200mL,平均55 mL;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均未发生肠粘连,腹腔脓肿,肠间脓肿、切口感染、切口裂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18个月,均未复发.结论 腹腔镜技术具有微刨、安全、恢复快等优点,对外科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树杰;孙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胃酸分泌、应用生长抑素及质子泵抑制剂、抗感染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和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剂量大黄+芒硝灌肠、经胃管灌注清胰汤及中药外敷治疗.治疗4周后评定2组疗效,并比较2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及后期手术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7.0%)高于对照组(60.0%)(P<0.05),治疗后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后期手术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重症胰腺炎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陈树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 总结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41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采用颈椎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依据颈椎JOA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平均1.8a,术前JOA评分为(8.21±1.44)分,术后为(13.51±1.93)分,手术前、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崔力扬;罗建平;田书建;刘继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行开腹手术,术中根据胆管损伤情况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胆管端端吻合术或胆管修补+T管引流术;术后随访6个月~6 a,7例无胆管炎症状者肝功能正常6例、轻度异常1例,2例吻合术后6个月~1 a因胆管狭窄再次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愈.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与术式选择不当、胆管结构显露不清、术者经验不足及胆管解剖变异有关;根据胆管损伤类型,早期发现并选择合理手术方式治疗是确保远期疗效的关键;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多数胆管损伤或损伤性胆管狭窄修复重建的有效术式.

    作者:尚亚民;任振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肛肠压力学监测对慢性功能性便秘动力障碍分型诊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肛肠压力监测对慢性功能性便秘动力障碍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肛肠动力学监测系统测定200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FC组)及50名体检健康者(对照组)相关压力学指标.结果 肛门直肠动力异常116例患者中Ⅰ,Ⅱ及Ⅲ型分别为64,38,14例;Ⅱ型者肛门静息压低于肛门直肠动正常组和Ⅰ,Ⅲ型组(P<0.05);出口梗阻型者肛肠测压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慢传输型者肛管松弛压高于对照组(P<0.05),传输正常型、混合型者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与及肛管松弛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肠压力学检测可对慢性功能性便秘动力障碍分型诊断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马木提江·阿巴拜克热;黄宏国;艾尔哈提·胡塞音;阿力木江·阿布都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多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单独及联合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价值.方法 RA患者38例(RA组),非RA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32例(非RA自免组),炎症患者34例(炎症组),同期体检健康者38名(对照组),分别应用ELISA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4组血清抗CCP抗体和RF水平比较4组抗CCP抗体和RF水平及阳性率,分析抗CCP抗体单独及与RF联合早期诊断RA的价值.结果 RA组抗CCP抗体水平、抗CCP抗体及RF阳性率均高于非RA自免组、炎症组、对照组(P<0.0l);RA组RF阳性率高于抗CCP抗体阳性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诊断RA特异度(94.23%)高于RF(67.30%)(P<0.01);抗CCP抗体与RF联合诊断RA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总符合率、Youden指数均高于2项指标单独检测(P<0.01).结论 抗CCP抗体具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与RF联合检测可提高RA诊断准确性.

    作者:何莉;田丽;孟冬娅;李丽;张英辉;安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成人Still病2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成人Still病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成人Still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有发热症状,合并皮疹25例(86.21%),关节疼痛26例(89.66%),多数患者伴淋巴结肿大,脾大或心包积液;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增高27例,肝功能异常11例,血沉增快29例,C反应蛋白增高26例,血清铁蛋白升高29例,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27例,血培养阴性29例;骨髓像示造血组织增生活跃,26例呈感染骨髓像;单纯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有效4例,醋酸泼尼松片治疗有效25例.结论 成人Still病无特异性诊断方法,发热、皮疹、关节痛是主要临床表现,血清铁蛋白可作为疾病急性期的活动指标,糖皮质激素为治疗首选药物,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效果良好.

    作者:吕婷婷;张岩;李羽;殷振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产科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11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在产科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11例产科大出血患者,于抗休克治疗同时急诊行双侧髂内动脉及子宫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根据出血部位选择髂内或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结果 本组介入治疗均一次成功,2例子宫瘢痕妊娠者同时行介入化疗,介入操作时间30~60 min;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2例分别行阴道裂伤及残端缝合,子宫瘢痕妊娠者介入化疗后行清宫术;1例入院时已切除子宫,余10例均成功保留子宫.结论 介入治疗可明确出血原因及部位,迅速止血,免于剖腹探查和子宫切除,保留了患者生育功能,是治疗产科出血性疾病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妍芳;赵秀清;孙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广西红水河流域壮族长寿家系MTP-493G/T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关系

    目的 探讨广西红水河流域壮族长寿家系微粒体三酰甘油转移蛋白(microsomal triglyceride transfer protein,MTP)-493G/T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PCR-RFLP方法对广西红水河流域壮族长寿家系(HZL组)MTP基因的-493G/T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与当地非壮族长寿家系(HNL组)、壮族非长寿家系(HZN组)进行比较;测定3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析几种基因型与血脂水平的关系及其在长寿中的作用.结果 3组间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ZL组和HNL组TT基因型个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HZL组IT基因型个体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低于GG和GT基因型个体(P<0.05);HZN组内各基因型个体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西红水河流域壮族长寿人群存在MTP-493G/T单碱基突变,TT基因型个体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永平降低有关.

    作者:卢少华;刘承武;罗桓;吕泽平;胡才友;彭均华;罗晓秋;王菲;尹瑞兴;林伟雄;潘尚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提纯及鉴定

    目的 探讨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传代培养方法,并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方法 贴壁培养法分离SD大鼠骨髓细胞,传代扩增,倒置相差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结果 原代细胞较多细胞集落,细胞规则,呈梭形、椭圆形,传代细胞多成纤维形状,第3代培养细胞表面分子CD44,CD90,CD105呈阳性表达,但不表达CD34.结论 贴壁培养法培养的大鼠骨髓原代细胞可稳定表达干细胞表面的标记分子.

    作者:王寒;赵根尚;周玉阳;高峰;张正升;何攀;李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人PIF1全长基因及其截短体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 构建人PIF1基因5’端、3’端及全长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从pCR2.1-TOPO-PIF1原始质粒中,采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PIF1,PIF1N及PIF1C,将目的基因和目的载体pcDNA3.1(-)分别酶切;纯化酶切产物后定向连接,并将其转化大肠杆菌DH5α,对生长出的克隆行特异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鉴定为阳性的克隆送样测序.结果 凝胶成像结果显示重组基因pcDNA3.1(-)-PIF1,pcDNA3.1(-)-PIFIN及pcDNA3.1(-)-PIF1C酶切后条带大小分别为1 926,540,1 428 bp.结论 成功构建hPIF1基因5’端、3’端及全长基因表达载体,分别为pcDNA3.1(-)-PIF1N,pcDNA3.1(-)-PIF1C及pcDNA3.1(-)-PIF1.

    作者:王攀;赵德根;徐涛;顾永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风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308例CT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术后发生气胸47例,咯血16例,肺内出血10例,呼吸衰竭2例,窒息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25.3%,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2.9%,病死率0.3%.结论 气胸发生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关,咯血与肝功能异常有相关;严重不良事件与KPS评分低有关.

    作者:李英;李辉;王思勤;丁娟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