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耿清;刘永泉;曲延民;王忠卿;林淑芝
目的 探讨牙隐裂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牙隐裂患者(86颗隐裂牙)病因、牙位、牙髓治疗及牙冠修复情况.结果 牙尖斜度大、创伤性颌力为发生牙隐裂主要病因;上颌磨牙尤其是第一磨牙隐裂发生率高,其次是下颌磨牙和上颌双尖牙;无牙髓炎症状的隐裂牙治疗有效率83.3%,而有牙髓炎症状的隐裂牙治疗有效率90.6%.结论 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可有效防止牙隐裂的扩大,维护牙齿正常功能;预防性调磨陡峭牙尖可预防牙隐裂发生.
作者:郑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RNA结合蛋白QKI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方法 将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与心肌肥大组(AngⅡ组),AngⅡ组采用血管紧张素Ⅱ(10-7 mol/L)刺激H9C2细胞建立肥大模型;2组均采用转染小干扰RNA抑制QKI的表达,腺病毒感染H9C2细胞过表达QKI5和QKI6,应用Western blot检测H9C2细胞中QKI水平,应用实时定量RCR检测对照组及AngⅡ组作用6,12,18,24,36h时心房利钠多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作用12 h总QKI增加,其中QKI6升高明显(P<0.05);AngⅡ+siQKI组心房利钠多肽水平较AngⅡ+NC组增加(P<0.05);AngⅡ+Ad QKI5组心房利钠多肽水平与AngⅡ+Ad-Ctr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gⅡ+Ad-QKI6组心房利钠多肽水平较AngⅡ+Ad-Ctrl组降低(P<0.05).结论 QKI6可抑制心肌肥大.
作者:刘薇;郭万刚;郑强荪;卢晓昭;卢兹凡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节段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20例为AMI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0名为对照组,均于常规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下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指标后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2组左心室整体收缩末期容积(global end systolic volume,GESV)、左心室整体舒张末期容积(global end-diastolic volume,GEDV)、左心室整体射血分数(global ejection fraction,GEF)、左心室下壁节段舒张末期容积(inferior wall regional end-diastolic volume,rEDVIW)、左心室下壁节段收缩末期容积(inferior wall regional end-systolic volume,rESVIW)和左心室下壁节段射血分数(inferior wall regional ejection fraction,rEFIW),并进行比较.结果 AIM组GEDV,GESV,rEDVIW,rESVIW高于对照组(P<0.05);GEF,rEFIw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准确评估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几何形态、节段容积及节段收缩功能.
作者:钱海红;吕凡;高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血压变异性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重构的关系.方法 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3例,依据术前hs CRP水平分为低hs CRP组(hs-CRP≤3 mg/L) 20例,高hs-CRP组(hs CRP>3 mg/L)23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2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hs-CRP与血压变异性呈正相关;2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高hs-CRP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治疗前增大明显(P<0.05).结论 hs-CRP与血压变异性呈正相关,与患者术后心肌重构有相关性.
作者:柯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维族)和汉族女性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和种族间差异.方法 新疆地区无亲缘关系、年龄20~40岁160名汉族健康女性和135名维族健康女性,应用聚合酶连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ER-α基因Xba I及PvuⅡ多态性.结果 维、汉族女性ER-α XbaⅠ及PvuⅡ位点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定律;维、汉族女性ER-α XbaⅠ及PvuⅡ位点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地区维、汉族女性ER-α基因多态具有差异性.
作者:马华;何春辉;赵圆;刘文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运动平板试验是目前临床常用于冠心病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一种方法.本文就运动平板试验在冠心病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国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水平正常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血脂水平正常、首次发生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9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次,1次/d,口服,疗程均为12个月.2组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彩超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不同斑块类型,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脂质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较入院时减少,而纤维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较入院时增加(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作者:王晶;耿清;刘永泉;曲延民;王忠卿;林淑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T”形切口在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总结阴道前壁倒“T”形切口、普通器械行阴式行子宫次全切术82例(阴式组)及同期腹腔镜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82例(腹腔镜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手术并发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住院费用高于阴式组(P<0.05).结论 “T”形切口应用于经阴道途径子宫次全切除手术中安全、实用,可降低术中子宫翻转的难度.
作者:刘顺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及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115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单纯糖尿病组37例,微量白蛋白尿组40例,临床白蛋白尿组38例,同期35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4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肌酐、血尿素氮、糖化血红蛋白、血清SAA、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单纯糖尿病组SAA、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微量白蛋白尿组SAA、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水平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临床白蛋白尿组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AA、血肌酐、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三酰甘油水平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5);SAA与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呈正相关(r=0.463,P<0.01;r=0.278,P<0.05;r=0.402,P<0.01;r=0.216,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265,P<0.05).结论 SAA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脂血症及尿微量白蛋白关系密切,SAA水平增高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龙利;陶冬青;金晟;卢远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不同Ca2+浓度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血压的影响.方法 透析过程中血压升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1例,先后使用Ca2+浓度1.75 mmol/L(DCa l.75)和1.25 mmol/L(DCa 1.25)的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监测透析前后患者血压变化.结果 使用DCa 1.75透析液透析时,透析后血压较透析前及使用DCa 1.25透析液时透析后血压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应用Ca2+浓度1.25 mmol/L的低钙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可有效控制血液透析高血压的发生.
作者:于改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影像资料.结果 肿瘤位于胃部19例,小肠8例,大网膜及肠系膜3例;良性19例,潜在恶性2例,恶性9例;肿块多呈圆形或类圆形,黏膜下型8例,浆膜下型12例,肌壁间型7例,胃肠道外型3例;黏膜下肿瘤血液供应丰富,向腔外生长,多数密度不均匀,内部可发生囊变或坏死,少数见出血、钙化及气体影;肿瘤实质部分大多中等至明显强化,静脉期进一步强化.结论 双期增强扫描可准确显示胃肠道间质瘤发病部位、形态、大小,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国华;朱玉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喘可治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喘可治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超声雾化吸入,治疗7d评定2组疗效,比较2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缓解时间.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为9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喘可治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
作者:章德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调强适形放疗治疗肝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2例恶性肿瘤肝转移瘤患者,对肝转移病灶实施调强适形放疗治疗,剂量95%计划靶区40~60 Gy,采用常规分割,2 Gy/次,1次/d,5次/周,疗程4~6周.治疗后评定疗效及早期放射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不同组织病理类型及大小肿瘤的疗效.结果 患者均随访至放疗后6个月,未出现死亡病例;治疗后3个月,43个病灶中完全缓解8个,部分缓解21个,稳定11个,进展3个,总有效率67.4%;鳞癌组总有效率高于腺癌组(P<0.05),肿瘤直径≤2 cm组高于肿瘤直径>2 cm组(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率68.8%;治疗期间Ⅲ级以上早期放射反应发生率9.4%.结论 调强适形放疗是治疗肝转移瘤的有效手段,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卢琳;王文明;鞠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在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气道炎症及肺功能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乳胶凝集反应法检测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入院时及经正规治疗5~10 d进入稳定期时血清hs-CRP水平,并于稳定期检测患者肺功能,分析稳定期hs-CRP水平与1 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的关系.结果 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稳定期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46.21±36.10),(8.49±8.8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稳定期血清hs-CRP和FEV1%无相关性(r=-0.045,P=0.735).结论 血清hs-CRP可作为评估气道细菌感染程度的指标之一.
作者:李俊岭;陈秀珠;邓涛;蔡艳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探讨切割点的临床意义.方法 可疑宫颈癌或癌前变患者373例均行TCT和宫颈组织活检,以活检组织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试验性评价.结果 TCT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4(95%CI为0.792~0.875);在TCT分级标准正常范围与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间切割时,真阳性为0.886,真阴性为0.566,阳性预测值为0.643,阴性预测值为0.849,一致率为71.58%;在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间切割时,真阳性为0.629,真阴性为0.904,阳性预测值为0.853,阴性预测值为0.734,一致率为77.48%.结论 TCT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有效方法.
作者:顾彩珑;王玉萍;党秋红;张发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双“C”强化治疗脆性糖尿病佳时效及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替代的佳时间.方法 36例脆性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各12例,分别在双“C”强化后第3,7,10天给予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治疗期间根据患者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观察3组治疗14 d后血糖水平及血糖稳定情况.结果 治疗14d后,B,C组空腹血糖、3餐后及睡前血糖低于A组(P<0.05),B,C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C”强化第7天是行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替代治疗的佳时机.
作者:李新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纯种雄性4个月龄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10只和高脂饮食组20只,高脂饮食组在高脂饮食喂养3d后行内皮剥脱术,6周后再随机分为高脂饮食对照组和麝香保心丸组各10只,高脂饮食对照组继续饲喂高脂饮食并每天生理盐水10 mL灌胃,麝香保心丸组除继续喂养高脂饮食外,3次/d,每次2粒麝香保心丸灌胃,均连续2周,喂养8周后测定各组血脂水平、腹主动脉斑块厚度、内膜中层厚度及二者比值.结果 喂养8周时,麝香保心丸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低于高脂饮食对照组(P<0.05),高脂饮食对照组高于正常饮食组(P<0.05);高脂饮食对照组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及斑块与内膜-中层厚度比值高于麝香保心丸组(P<0.05);麝香保心丸组高于正常饮食对照组(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可作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作者:于洁;高传玉;任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氩等离子体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治疗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1例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于应用含铂类方案化疗期间经支气管镜行APC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KPS评分.结果 治疗后患者咳嗽、胸痛、气促、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不同程度改善,KP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t=2.85,P=0.007);支气管狭窄再通有效率100%;治疗后18例(85.7%)肺不张及阻塞性肺炎有不同程度好转;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未出现大咯血、气胸、皮下气肿和纵隔气肿等并发症.结论 经支气管镜APC治疗晚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
作者:方浩徽;吕莉萍;张鹏;潘晶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以“发现腹膜后巨大肿物15d余”为主诉于2011年10月6日人院.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进食后出现腹部胀满感,无腹痛、腹肌紧张,无返酸、嗳气、恶心、呕吐,无胸闷、呼吸困难等其他不适.因腹胀加重,于15d前至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行CT检查发现腹膜后巨大占位性病变,为求进一步治疗遂转入本院.患者既往身体健康.
作者:李龙;李湘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阿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4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伐他汀+低分子肝素,2组疗程均为6周.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抗凝血酶原Ⅲ、纤维蛋白原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纤维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白蛋白、抗凝血酶原Ⅲ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降低血脂、尿蛋白,增高血浆白蛋白,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及肾功能.
作者:王改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