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德峰
运动平板试验是目前临床常用于冠心病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一种方法.本文就运动平板试验在冠心病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国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双“C”强化治疗脆性糖尿病佳时效及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替代的佳时间.方法 36例脆性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各12例,分别在双“C”强化后第3,7,10天给予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治疗期间根据患者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观察3组治疗14 d后血糖水平及血糖稳定情况.结果 治疗14d后,B,C组空腹血糖、3餐后及睡前血糖低于A组(P<0.05),B,C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C”强化第7天是行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替代治疗的佳时机.
作者:李新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富集AT序列的特异性结合蛋白-1(special A-T rich binding protein-1,SATB1)为乳腺癌基因组的“组织者”,可使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模式发生改变,在转移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suppressor 1,BRMS1)具有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能力,主要通过调节细胞间信号转导及其他转移抑制基因的表达而抑制乳腺癌的转移,但不影响肿瘤生长.SATB1可能通过下调BRMS1的表达促进乳腺癌细胞转移.本文就SATB1及BRMS1在乳腺癌转移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阿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4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伐他汀+低分子肝素,2组疗程均为6周.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抗凝血酶原Ⅲ、纤维蛋白原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纤维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白蛋白、抗凝血酶原Ⅲ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降低血脂、尿蛋白,增高血浆白蛋白,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及肾功能.
作者:王改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血压变异性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重构的关系.方法 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3例,依据术前hs CRP水平分为低hs CRP组(hs-CRP≤3 mg/L) 20例,高hs-CRP组(hs CRP>3 mg/L)23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2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hs-CRP与血压变异性呈正相关;2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高hs-CRP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治疗前增大明显(P<0.05).结论 hs-CRP与血压变异性呈正相关,与患者术后心肌重构有相关性.
作者:柯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影像资料.结果 肿瘤位于胃部19例,小肠8例,大网膜及肠系膜3例;良性19例,潜在恶性2例,恶性9例;肿块多呈圆形或类圆形,黏膜下型8例,浆膜下型12例,肌壁间型7例,胃肠道外型3例;黏膜下肿瘤血液供应丰富,向腔外生长,多数密度不均匀,内部可发生囊变或坏死,少数见出血、钙化及气体影;肿瘤实质部分大多中等至明显强化,静脉期进一步强化.结论 双期增强扫描可准确显示胃肠道间质瘤发病部位、形态、大小,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国华;朱玉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喘可治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喘可治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超声雾化吸入,治疗7d评定2组疗效,比较2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缓解时间.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为9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喘可治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
作者:章德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寻找诊断IgA肾病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探讨其代谢途径.方法 原发性IgA肾病患者35例(IgA 肾病组),其中低危组23例,高危组12例,同期体检健康者23名为对照组,采用基于质谱核磁共振代谢组技术结合模式识别分析各组血清代谢物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与IgA肾病组血清代谢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和高危组血清代谢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筛选出24种IgA肾病的特征代谢物.结论 应用质谱核磁共振代谢组技术成功建立了IgA肾病血清代谢诊断模型.
作者:车文体;李丽萍;眭维国;李武县;陈洁晶;戴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及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115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单纯糖尿病组37例,微量白蛋白尿组40例,临床白蛋白尿组38例,同期35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4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肌酐、血尿素氮、糖化血红蛋白、血清SAA、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单纯糖尿病组SAA、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微量白蛋白尿组SAA、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水平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临床白蛋白尿组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AA、血肌酐、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三酰甘油水平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5);SAA与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呈正相关(r=0.463,P<0.01;r=0.278,P<0.05;r=0.402,P<0.01;r=0.216,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265,P<0.05).结论 SAA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脂血症及尿微量白蛋白关系密切,SAA水平增高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龙利;陶冬青;金晟;卢远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治疗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89例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行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应用聚丙烯网片对子宫主韧带、骶韧带、阴道前后壁、膀胱宫颈韧带进行全盆底重建,并根据国际尿控协会制定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手术时间(70.20±9.88)min,术中出血量(60.87±19.40) mL;术后患者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尿失禁等症状均得到有效纠正;无院内感染发生,未发生与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d;术后随访5~21个月,患者盆底结构基本正常,相关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 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是一种可治疗多区域、复杂型盆腔器官脱垂的微创手术,保留子宫同时可完成全盆底结构和功能全部或部分重建,短期疗效稳定.
作者:张卓梅;赵春艳;同军;邢玲玲;李梅;赵杉珊;王黎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近端胃切除术后哮喘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端胃切除术后哮喘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均有不同程度胃-食管反流症状,常规平喘治疗效果差,抗反流治疗可控制哮喘症状.结论 近端胃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是引起哮喘发作的主要原因,抗反流治疗可有效控制哮喘发作.
作者:张端孟;贾凯;凌丰军;王永恒;张晓刚;郭子龙;王志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为疾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比较94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与210例初发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高血压病、心脏病、饮酒与脑梗死复发关系密切,OR值分别为3.880,4.758,3.063(P<0.05);预防性治疗是脑梗死复发的保护因素(OR值为0.126).结论 高血压病史、心脏病史、饮酒史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
作者:詹三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微创性损伤与不损伤伸肘装置肱三头肌2种术式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85例肱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依据术式分为2组,A组54例行内外侧联合入路,不切断肱三头肌,由肱骨远端内外侧显露骨折断端并行有效内固定;B组31例行舌形瓣入路,将肱三头肌腱作舌形瓣楔形切开,显露骨折断端后行有效内固定;术后均石膏托外固定3周,加强屈伸锻炼.结果 2组术后复位良好,A组治疗优良率87.5%,B组优良率8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2.96%,低于B组19.35%(P<0.05).结论 对复杂肱骨远端骨折应尽可能经肱三头肌内外侧联合入路手术,以减少对伸肘装置的损伤.
作者:王薪华;孙根发;梅紫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气压治疗对腹部外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 行腹部手术90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分别归入A,B组各450例,A组应用气压治疗仪治疗,B组常规2h翻身1次,并行双下肢肌肉及膝关节、踝关节的主、被动运动;比较2组疗效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 A组显效率99.56%,B组为74.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B组发生率2.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气压治疗仪可有效预防腹部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李伟;田宇剑;李界明;吴胜;唐晓明;陈金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livin和P53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份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livin和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中livin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5%和52.5%,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和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livin表达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P<0.05),Ⅲ+Ⅳ期胃癌组织中livin及P53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I+Ⅱ期(P<0.05);livin与P53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livin与P53蛋白异常表达与胃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其表达对临床上判断胃癌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建成;吴刚;康谊;李红光;孙培春;翟保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探讨切割点的临床意义.方法 可疑宫颈癌或癌前变患者373例均行TCT和宫颈组织活检,以活检组织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试验性评价.结果 TCT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4(95%CI为0.792~0.875);在TCT分级标准正常范围与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间切割时,真阳性为0.886,真阴性为0.566,阳性预测值为0.643,阴性预测值为0.849,一致率为71.58%;在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间切割时,真阳性为0.629,真阴性为0.904,阳性预测值为0.853,阴性预测值为0.734,一致率为77.48%.结论 TCT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有效方法.
作者:顾彩珑;王玉萍;党秋红;张发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10万u/次+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2次/d,2组疗程均为7d.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及肺功能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1 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及二者比值、氧合指数,a(CO2)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1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1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气道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
作者:王绍谦;胡洋;张冬惠;李万华;李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血清Fractalkine(FKN)及其受体CX3CR1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方法 CKD 3~5期患者97例(CKD组)与非CKD患者50例(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FKN浓度、CD4+T细胞CX3CR1阳性表达率,对CKD患者FKN/CX3CR1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CKD组血清FKN浓度及CD4+T细胞CX3CR1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校正了传统心血管混杂因素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后,年龄(β=0.289,P<0.01)及CD4+T细胞CX3CR1阳性率(β=0.194,P<0.01)仍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密切相关.结论 FKN/CX3CR1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心血管预后的一个有效指标.
作者:曹慧霞;牛福坤;阎磊;朱清;邵凤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纯种雄性4个月龄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10只和高脂饮食组20只,高脂饮食组在高脂饮食喂养3d后行内皮剥脱术,6周后再随机分为高脂饮食对照组和麝香保心丸组各10只,高脂饮食对照组继续饲喂高脂饮食并每天生理盐水10 mL灌胃,麝香保心丸组除继续喂养高脂饮食外,3次/d,每次2粒麝香保心丸灌胃,均连续2周,喂养8周后测定各组血脂水平、腹主动脉斑块厚度、内膜中层厚度及二者比值.结果 喂养8周时,麝香保心丸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低于高脂饮食对照组(P<0.05),高脂饮食对照组高于正常饮食组(P<0.05);高脂饮食对照组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及斑块与内膜-中层厚度比值高于麝香保心丸组(P<0.05);麝香保心丸组高于正常饮食对照组(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可作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作者:于洁;高传玉;任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亚甲蓝染色定位在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超声体检发现乳腺病灶而触诊阴性乳腺肿瘤患者42例(53个病灶),行病灶切除术前30 min于超声引导下向病灶注射质量分数1%亚甲蓝染色定位.结果 53个病灶超声引导下亚甲蓝染色定位后均准确、完整切除;组织病理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6个,乳腺浸润性小叶癌2个,乳腺纤维瘤33个,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7个,乳腺不典型增生5个.结论 超声引导下亚甲蓝染色可准确定位并指导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完整切除,还可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微小乳腺癌.
作者:王伟;唐波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