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英;张保民;王英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阴道微生态状况.方法:采用阴道清洁度、pH值、阴道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优势菌和阴道微生物功能评估168例健康体检者阴道微生态状况.结果:168例体检者阴道微生态正常者117例(69.64%),微生态失调者51例(30.36%);微生态失调51例者中确诊滴虫性阴道炎2例(1.19%),细菌性阴道病3例(1.79%),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5例(2.98%);41例未确诊者阴道菌群正常但阴道pH值、清洁度、阴道微生物功能异常者27例(16.07%),菌群异常者14例(8.33%).结论:阴道微生态状况是评估女性生殖道感染的良好指标.
作者:江敬红;张蔚;王卓然;易跃雄;苏钰;李金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10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9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按病情分为2组,其中轻症组15例,重症组14例,另选20例健康者作对照.每例均分别在发热期、低血压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采血,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E-选择素、细胞问黏附分子-1和γ-干扰素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0,并同时行肝、肾功能和血常规检查.结果:从发热期至多尿期,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γ-干扰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至恢复期则逐渐趋向正常,其变化曲线与谷丙转氨酶、尿素氮的变化趋势相似,而与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趋势相反;血清白细胞介素-10在病程前四期增高;轻、重2组急性期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0比值均明显升高,2组峰值分别为0.45±0.75和0.23±0.25,与对照组0.12±0.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期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γ-干扰素、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以及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0比值均明显升高,且与肝、肾损害呈相关性,提示趋化因子与黏附分子之过度表达,加上TH1/TH2失平衡,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对症治疗和适量使用免疫调节剂可望改善本病的预后.
作者:张东军;孙志坚;马志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100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女性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和非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女性冠心病组年龄较大,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病患病率较非冠心病组高(均P<0.05),2组间抑郁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危险因素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受累血管支数、血管狭窄程度与危险因素数目无相关性(P>0.05).结论:女性冠心病与年龄、血脂异常、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有关,危险因素的数目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相关性.
作者:房莉颖;姜淑霞;古丽扎尔·买买提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总结线柱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及卒中样发作综合征的CT与MRI表现特征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肌肉病理或基因检测诊断为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及卒中样发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CT与MRI资料.结果:7例MRI均显示多脑叶受累,病变不按血管支配区分布,其中枕叶受累6例,顶叶受累4例,颞叶受累4例,额叶受累1例;表现为大脑皮质及皮质下多发大片状异常信号,T1W1呈等信号或低信号,T2W1及FLAIR序列呈高信号;7例中伴发基底节灰质核团受累4例,脑干受累2例、小脑萎缩1例;增强扫描少有强化.3例MRA检查均未见大血管狭窄或闭塞,1例可见大脑中动脉远端分支增多;CT扫描病变呈低密度,伴基底节区对称性钙化3例.结论: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及卒中样发作综合征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根据临床病史及影像学表现可诊断该病的并与其他疾病鉴别,终诊断需结合肌肉活检或DNA基因检测.
作者:李素英;张保民;王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以全氟化碳为栽体的部分液体通气对油酸诱导乳猪炎症反应后气体交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油酸间断注射诱导乳猪急性肺损伤,随机分为部分液体通气组(实验组)和传统机械通气组(对照组),每组各6只.分别于模型建立前、肺损伤后每隔60 min行动脉血气分析.通气4 h后,取动脉血离心,监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取左下肺组织,监测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含量.结果:实验组动物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光镜检验显示部分液体通气组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结论:部分液体通气可以改善油酸诱导乳猪肺损伤模型气体交换功能,明显减轻乳猪肺部炎症反应和组织学损伤.
作者:朱耀斌;王强;李晓锋;李建安;凌峰;范祥明;李志强;刘爱军;黄景彬;刘迎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根据肱骨外科颈骨折特点,分析应用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失败的原因,以减少手术失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对3例肱骨外科颈骨折应用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失败患者的骨折类型、骨质情况、内固定位置、术后是否外固定、功能锻炼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平均愈合时间6.5个月.内固定失败与钢板承受的张应力有关.结论:不稳定性骨折、内固定物植入位置不佳、过度锻炼等引起钢板偏应力过大是导致内固定失败的主要原因.规范操作、准确植入内固定物、适度锻炼能有效避免固定失败.
作者:王红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72例,依据肿瘤直径分为观察组A(26例),观察组B(46例).同期单纯行剖宫产者88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手术时、,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住院天数、产褥感染率.结果:观察组A与观察组B、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后出血量、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产褥感染发生.结论: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多数安全可行.
作者:李娈英;李雪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SC组)患者96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30例,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NSTEMI组)30例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STEMI组)36例;同期正常体检者2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ACS组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STEMl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高于UAP组(P<0.05);STEMI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NSTEMI组和UAP组(P<0.05);NSTEMI组与UAP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可判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对其诊治及预后评价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周祖勇;吴宇东;易旺东;周红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对颅内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提高对颅内脂肪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颅内脂肪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多平面重建图像表现.结果:颅内脂肪瘤多层螺旋CT特征性表现为中线及附近的脂肪密度影,CT值-25~-120 Hu,平均-61.6 Hu,病灶边界清楚,无明显占位效应.多平面重建图像能清楚显示肿瘤形态、大小、合并的畸形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能全面、立体地显示病变特征.结论: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诊断颅内脂肪瘤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多平面重建技术可以任一平面重建图像,能与MRI相媲美,弥补了轴位CT图像的不足.
作者:赵志清;罗帝林;吕永革;王建华;吴冬;许朝璇;杨茂洪;郑可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萎缩并发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 478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中脑萎缩并发脑出血68例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与单纯脑出血病例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脑萎缩并发脑出血临床表现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点,血肿破入脑室系统比例高,脑积水发生率高,早期血肿扩大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脑出血病例,并发症发生率高,病死率高,死亡原因主要是合并感染或器官衰竭等并发症.结论:脑萎缩并发脑出血预后差、病死率高.
作者:王修军;韩登峰;张小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评价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价值及预后情况.方法:将56例2型耱尿病伴糖尿病足并有外科截肢手术指征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21例)给予下肢动脉血管成形术+药物治疗+局部换药;对照组(35例)给予药物治疗+局部换药.分别在术后第5,30,60,90天观察并评价2组患者临床症状、下肢动脉血管内径及足部渍疡愈合情况、溃疡愈合时间、住院天数、截肢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下肢动脉血管内径、溃疡愈合情况、溃疡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及截肢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行下肢血管介入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可以降低患者病残率.
作者:何皓;阳学风;李传辉;伍锡明;李国娟;郭慧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妇科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榆注全凭静脉组麻醉(R组)50例和芬太尼加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组(F组)50例.R组应用TCT双通道靶控输注系统行血浆浓度靶控,以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5μg/mL为目标浓度,麻醉维持期浓度不变,雷米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2.5 ng/mL,麻醉过程中通过调节雷米芬太尼血浆靶浓度调整麻醉深度.F组诱导时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丙泊酚血浆靶浓度4.2μg/mL为目标浓度,麻醉维持期浓度不变,插管后体积分数2.0%异氟醚持续吸入,术中通过调节异氟醚吸入浓度调整麻醉深度.比较2组诱导后即刻、进镜前、苏醒后动脉压、心率,麻醉诱导、手术、苏醒及观察时间变化.结果:R组诱导后即刻、进镜时动脉压较麻醉前下降、心率减慢(P<0.05),与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苏醒时间、观察时间较F组短(P<0.05),2组麻醉诱导时间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简便易行,管理方便,苏醒迅速,但诱导期可出现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和低血压.
作者:李骅;李明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MRI检查对小儿骨骺慢性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17例小儿骨骺损伤6个月后同时行X线、MRI检查,其中4例行CT检查,对影像检查结果相互对照.结果:隐性骨骺损伤X线表现为骺线轻度增宽,CT表现为局限性骨质吸收,MRI表现为生长板区带状长T1、长T2信号,生长板相邻骨质轮廓不光滑.骨骺滑脱X线表现为骨骺半脱位、骺线增宽;CT表现为骺线增宽,骺线两侧骨质轻度硬化;MRI表现为骨骺半脱位,生长板增宽,T2W1信号升高.骨桥形成X线和MRI均显示骨骺和干骺端之间骨桥相连,骺线(或生长板)局限性消失,骨骺和干骺端短缩.结论:轻微骨骺损伤宜采用MRI诊断,骨骺滑脱X线、CT及MRI均可明确诊断,骨桥形成X线、MRI均有特征性表现.
作者:朱绍成;史大鹏;郑稼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侧入路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经CT或MRI证实并与临床症状相符的50例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在DSA监视下行侧入路经皮穿刺椎间盘摘除术,随访均>3个月.结果:显效率72.0%(36/50),有效率20.0%(10/50),无效率8.0%(4/50),总有效率92.0%(46/50).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经皮穿刺侧入路椎间盘摘除术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症可行,效果满意.
作者:高西杰;马亮;任保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的影像表现,提高早期乳腺癌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包括数字乳腺钼靶X线、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并比较数字乳腺钼靶X线、CT、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的准确性.结果:数字乳腺钼靶X线诊断46例,误,漏诊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40例,误、漏诊8例;CT诊断41例;误、漏诊7例.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薄层CT检查诊断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钼靶X线或薄层CT扫描检查对早期乳腺癌有诊断价值,超声检查可作为筛查乳腺癌的辅助手段.
作者:吕亚萍;毛勤香;杨兴华;王高兴;涂颖华;黄海燕;孙嗣麒;黄忠道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各种病因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是临床急诊中常见而又具有代表性的低血容量性休克.本文介绍失血性休克的诊断与分级、监测(包括一般临床监测、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氧代谢监测与实验室监测等),强调原发病治疗(止血)是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的基础;并介绍液体复苏的发展与限制性液体复苏新策略、复苏常用的液体种类、输血与防治凝血功能障碍、防治低体温及复苏终点指标等失血性休克的处理策略.
作者:张文武;黄子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氯沙坦及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120例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40例,氯沙坦组40例,联合组40例,分别给予贝那普利、氯沙坦、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3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射血分数、心输出量、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峰)、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峰)、E/A比值及疗效.结果:3组用药期间血压均控制在目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舒张期末宣间隔厚度、心室后壁厚度、心室质量、心室质量指数、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射血分数、心输出量、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峰)、E/A比值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联合组各指标改善优于贝那普利组、氯沙坦组(P<0.05),贝那普利组与氯沙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疗效优于贝那普利组,氯沙坦组(P<0.05),贝那普利组和氯沙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氯沙坦均可逆转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室肥厚,改善心功能,联合应用疗效更显著.
作者:岳高峰;黄梅;伍磊;张莲菊;魏俊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1469K>E基因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及其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用PCR检测10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469 KK、KE及EE基因型出现的频率,并检测其空腹血糖、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血浆游离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总胆固醇水平,并与120例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和15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浆游离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浆游离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明显高于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0.01).KK,KE,EE3种基因型在3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15,P<0.0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等位基因E出现的出现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0.05),2型糖尿病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469 E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游离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明显高于K携带者(P<0.01).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脂代谢紊乱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469K>E基因多态性有关.
作者:周有利;付萍;符湘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阑尾脓肿是急性阑尾炎的并发症,症状不典型者容易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阑尾脓肿影像检查误诊为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李惠民;李哲;邵勇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对23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行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以VAS评分作为腰痛缓解疗效评价指标,对手术前、后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以中华医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作为术后功能评定标准.结果: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功能评定优13例,良8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1.3%;未发生腰肌血肿、大血管、神经根损伤,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微创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闻生;张劫;李庆富;李宝建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