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枭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对心理和行为的生理基础的认识,决定了对心理学的认识和精神心理障碍的治疗对象.本文通过对相关经文的解读,阐述了《黄帝内经》对心理活动之生理基础的认识,认为脏腑及脏腑之气血阴阳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是中医在心理疾患、心身疾患以及精神障碍等临床中的依据.
作者:汪正於;杨才弟;宋云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从“枢”字本意出发,以肝寓阴阳、胆系于肝、肝主升发等理论为切入点,揭示“肝主枢”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枢转气机的生理功能,明确阴阳不相交接或逆乱以及气机的运动无度为肝不主枢的病理特点,进而提出枢滑机脱、抑其机运,枢涩机滞、助其枢导的治疗原则,对于深入研究“肝主枢”理论为临床疑难杂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张扬;扈晓宇;杨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肝癌常用治法代表方及其拆方联合G418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与金属硫蛋白家族(MTs)的关系.方法:观察全方及其清热、活血、健脾等拆方或联合G418对SMMC7721肝癌细胞及转染MTs iRNA质粒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MTT法),后者与转染表达绿荧光蛋白质粒对照.结果:中药全方和3个不同拆方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作用,且存在量效关系;联合G418用药后作用显著增强(P<0.05).肝癌细胞被转染MTs iRNA载体后,与荧光质粒比较,无论是中药复方单独给药还是联合G418给药,对肝癌细胞增殖抑制的作用均较强(健脾方例外),提示MTs确有抵御药物治疗的作用.G418给药1d后撤药,2d后肝癌细胞出现增殖加速(P<0.05);全方、清热方、活血方、健脾方等联合G418后撤药2d,细胞增殖仍不活跃(P<0.05),提示不同治法中药联合G418用药具有减缓停药后细胞增殖反跳的作用.结论:SM MC7721肝癌细胞中MTs的过表达是该细胞耐药机制之一,临床常用防治肝癌复方及其拆方联合G418具有显著抑制肝癌细胞恶性增殖,并减缓其停药后恶性增殖加速的作用.
作者:方肇勤;梁超;任红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盗汗多属心血不足和阴虚火旺,但临床上仍有许多盗汗为阳虚所致,采用温阳益气方能取得好的疗效.
作者:雷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石学敏院士针对中风病“窍闭神匿、神不导气”的基本病机提出醒脑开窍针刺法,通过在中风病早期和急性期、稳定期和恢复期、后遗症和并发症期及其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证实了醒脑开窍针刺法疗效卓著.
作者:董秋菊;李玉安;武生梅;杨志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以肝郁脾虚证为例,用数理逻辑、模糊数学、集合论等数学基础知识对中医辨证作形式化描述,并推导出中医辨证数理模型.
作者:白春清;吴建红;邹小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吴银根教授是上海市名中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近50年,尤其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疑难杂症且屡起沉疴.笔者随师临证受益匪浅,现将吴银根教授从瘀论治慢性咳嗽的临床经验报道如下.1 审证求因,着重病机慢性咳嗽通常是指咳嗽时间超过8周,以咳嗽为惟一症状或主要症状,肺部X线无明显病变者.
作者:李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纵观中医诸多诊法可从两个层面剖析庞繁的诊法体系,一为“诊之法”层面,即诊察技术的方法;二则为“诊之道”层面,即诊察规律的法则,为“诊”的本源.在《内经》中明确提出的“诊有十度”可以重新构建中医诊法理论框架.在“十度”中,前五度(度人脉、度藏、度肉、度筋、度俞)主要论述“诊之法”,对脉、藏、肉、筋、俞5种知识结构采用望、闻、问、切手段进行诊察,并提出其方法和注意事项.后五度(度阴阳、度上下、度民、度君、度卿)主要论述“诊之道”.中医“诊”的目的在于“断”,“诊”的过程融于“断”,两者相辅相成,“诊”中涵“断”,“断”中寓“诊”,在诊的过程中,需要以阴阳、上下协调平衡的指导原则不断完善“诊-断-诊”的过程,中医的“诊的过程”与“断的结论”实际上是一个统一协调、不可分割的一个过程.
作者:杨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介绍袁占盈教授临证辨证治疗痹证经验,并分别从风湿型、风寒湿型、风湿热型、寒热错杂型、痰湿瘀阻型等五型临床实际病例的诊治疗效,来论述袁师治痹经验和笔者跟师体会.利与临证教学和参考.
作者:刘建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条口透承山治疗肩周炎”长期以来作为当代针灸穴位临床应用新发现的代表,对国内外针灸学教科书及针灸临床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此验方从发掘到演变再到广为流行全过程的层层剖析,发现这一针灸治疗经验在传播、研究及应用中出现了种种失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代针灸临床实验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思路.
作者:黄龙祥;黄幼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痰瘀同治方对高脂血症MI/RI大鼠血脂及代谢产物谱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痰瘀同治组3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采用可逆性冠脉左前降支结扎缺血30min再灌注2h复制MI/RI模型,运用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技术和生化分析技术,观察痰瘀同治方干预下,高脂血症MI/RI大鼠血脂及代谢产物谱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HO、TG、LDL-L显著升高且HDL-L含量降低(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痰瘀同治组能明显降低CHO、TG含量(P<0.05).主成分分析法能将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痰瘀同治组明显区分开,不同组别之间代谢产物存在差异,给予痰瘀同治方后可以干预代谢物而致代谢终产物的改变.结论:高脂血症MI/RI大鼠血浆代谢组学出现变化,痰瘀同治方能够部分调控高脂血症MI/RI大鼠血浆代谢中发生异常的代谢产物,对其质代谢紊乱有一定促进恢复的作用.
作者:唐丹丽;佟琳;张华敏;隋宇;崔海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三阴交作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及足少阴肾经理应循行至此相交.但教学中发现存在分歧.根据历代文献记载,三阴交的不同定位可能是造成足三阴经在三阴交穴相交与否的主要原因.结合腧穴主治及经脉特点,内踝高点上八寸处可能是足三阴经交会之处,因此足三阴经循行路线在三阴交穴并非绝对相交,明确这一内容对于正确理解足三阴经的经脉循行及经络腧穴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乔云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阳痿,现代医学称之为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泌尿男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导师郭军教授是泌尿男科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主任.郭军教授从事中西医临床、科研、教学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治疗各种泌尿男科疾病,其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尤其注重辨证论治阳痿,且独树一帜,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得其言传身教,受益匪浅,对其治疗阳痿的思路和经验进行总结,并举验案,以飨同道.
作者:赵家有;王福;余国今;高庆和;张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临床忆溯性研究的经验积累,结合回顾性研究的理念比较两种科研方法的异同点.方法:通过理论研究对比,比较两种方法异同点.结果:临床忆溯性研究的复杂性要比回顾性研究大得多,但回顾性研究可以和临床忆溯性研究结合使用将更有价值.结论:临床忆溯性研究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运用某些回顾性研究方法,如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的大样本回溯性研究、大量临床病例治疗经验的整理、归纳与总结等,但传统的回顾性研究方法却无法代替临床忆溯性研究.
作者:汪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山楂醇提物灌胃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组以不同剂量山楂醇提物给小鼠灌胃,单纯照射组(IR组)灌相应量生理盐水,灌胃5d后全组小鼠均接受6Gy的X射线一次全身照射,持续灌胃到第12、18天分别测定体重,静脉血RBC、WBC、PLT、Hb含量,骨髓有核细胞数、骨髓DNA含量.结果:不同剂量的山楂醇提物组与IR组比较,各给药+照射组的体重、血红蛋白、骨髓DNA含量、骨髓有核细胞数明显升高,2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均以HD(高剂量)+IR组升高为明显.结论:山楂醇提物中的活性成分对辐射损伤小鼠的血红蛋白、骨髓有较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秦继勇;李文辉;徐进彦;刘建波;王曙光;王承红;常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内经》是一部具有人文科学特色的伟大的医学著作,凝聚了先秦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数字“三”在《内经》中的应用相当普遍,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一分为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天地合气,名之曰人”,体现了气一元论和唯物主义思想,“人与天地相参”后世发展成为贯穿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三”是中医学当中一个重要的象数,可代表成数、东方、春季、天地人三才、三元模式、通于肝.
作者:金珏;王灿;赵心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源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历来被医家所重视,今人却因对其义蕴理解的偏差而渐已忽视.为澄清和提高对病机十九条的理解和认识,笔者从五个方面一一论述,以期有助于病机十九条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高临床辨证论治的水平.
作者:邱宇星;冯文林;陈俊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红花为菊科越年生草本植物红花,其性味辛、甘、微温,入心、肝经,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为妇科要药.凡经产、跌打损伤诸证均可应用,是当今世界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植物药之一.红花调经配当归,经寒佐肉桂,疗伤合苏木,产后配坤草,散风同羌活,消痞祛瘀辅三梭,并含有红花甙、红花黄色素等,能兴奋子宫,使子宫收缩,治月经不调及产后恶露淋漓等证,对肝脾痛、外伤充血肿胀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杨素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应用肝脾肾同调法对患有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2例患有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肝脾肾同调的中医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和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安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程度也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肝脾肾同调法对患有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洪波;肖跃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丹参提取物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丹参提取物组,每组各20只.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结扎术前、结扎30 min、再灌注30 min时取血,检测血清心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丹参提取物能明显减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中CTnI、CK和CK-MB的含量,能显著升高血清SOD活性,同时降低MDA水平.结论:丹参提取物具有改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液生化指标的作用,其机制与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作者:王明乐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