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计算机X线成像在婴幼儿床边胸部摄影的应用价值

刘广琥;刘洪;李逢春

关键词:计算机X线成像, 床边摄影, 影像, 质量控制
摘要: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成像在婴幼儿床边胸部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床边胸部计算机X线成像检查婴幼儿200例(观察组),同期行传统X线胸片检查婴幼儿200例(对照组),比较2组影像质量.结果:观察组图像甲级片率高于对照组(P<0.05).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计算机X线成像可提高图像质量和病变诊断符合率.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负载人恶性黑素瘤相关抗原gp100抗原肽HLA-A*2402四聚体制备及鉴定

    目的:构建负载人恶性黑素瘤相关抗原gp100抗原肤的HLA-A*2402四聚体并进行鉴定,为分析gp100抗原肽诱发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创造条件.方法:以羧基端融合生物素化酶BirA底物肽的HLA-A*2402重链胞外域融合蛋白、人β2-微球蛋白、gp100 VYFFLPDHL抗原肽、PE-链亲和素为材料,制备HLA-A*2402/VYF四聚体;非还原SDS-PAGE鉴定四聚体四聚化程度;三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分析HLA-A*2402+健康志愿者外周血gp100特异性CD8+T细胞的频率.结果:HLA-A*2402/VYF四聚体形成率为83%,所制备的四聚体具有与HLA-A*2402+供者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的结合活性,特异性CD8+T细胞的频率为外周血总CD8+T细胞的0.02%~0.06%.结论:成功制备HLA-A*2402/VYF四聚体并用于检测gp100特异性CD8+T细胞,为研究HLA-A*2402+黑素瘤患者免疫治疗的机制及疗效监测创造了条件.

    作者:刘毅;徐丽慧;何贤辉;孙建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心电图左胸导联低电压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心电图左胸导联低电压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66倒心电图左胸导联低电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妊娠(100%)、左侧气胸(100%)、心包炎(93.3%)、肝硬化腹水(89.5%)、左侧肺炎(87,5%)、心功能不全(78.1%)、胸腔积液(68.2%)、前壁心肌梗死(61.9%)患者治疗后左胸导联低电压消失明显;各疾病伴肢体导联低电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壁心肌梗死(100%)、前侧壁心肌梗死(100%)、左侧气胸(94.4%)和肺源性心脏病(92.3%)患者易伴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结论:慢性心脏、肺部疾病是治疗后心电图左胸导联低电压不易消失的主要原因;左胸导联低电压患者肢体导联低电压发生率较高;前壁,前侧壁心肌梗死患者均合并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

    作者:谈剑诚;张天贶;查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支气管黏膜受累结节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结节病支气管黏膜受累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支气管镜下支气管黏膜活检阳性惠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因呼吸系统症状就诊者22例(84.6%),因肺外症状就诊者3例(11.5%),存在胸腔外器官受累9例.有咳嗽症状者24例(92.3%),临床分期21例为Ⅱ期(80.8%).接受药物治疗22例(84.6%).结论:支气管黏膜受累结节病临床分期以Ⅱ期多见,多数因出现临床症状需接受药物治疗.

    作者:丁新民;冯华松;周筠;宁浩勇;彭朝胜;孟激光;聂舟山;段蕴铀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与猝死

    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危重症,病死率较高.本文从临床病理角度概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引起猝死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提供借鉴.

    作者:郝明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脑梗死后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出血性转化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低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98例依据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低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2周内通过复查头颅CT或者MRI,比较2组出血性转化发病率.结果:研究组脑梗死出血性转化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增加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风险.

    作者:毛曼韬;周祥俊;王珺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2种微创术式治疗卵巢囊肿4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卵巢囊肿微创治疗术式,总结2种不同术式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阴道手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186例(经阴道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患者232例(腹腔镜组)进行对比,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和术后患病率.结果:经阴道组手术时间短、平均住院费用和术后患病率低,与腹腔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组术中出血量略多于腹腔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天数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与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各有优缺点,经阴道卵巢囊肿剥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平均住院费用和术后患病率低的优点,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更适宜于无性生活史、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术前考虑有粘连的囊肿.

    作者:王兴旺;张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92例结节病诊断分析

    目的:进一步探讨结节病的临床特征与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92例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结节病男:女比为1:1.48,年龄22~69岁,40~60岁占66.31%.以咳嗽、胸闷气短就诊者分别占55.43%,41.30%;肺外表现以皮肤损害、浅表淋巴结肿大多见.胸部影像学以双肺门及纵膈对称性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52例患者伴不同程度肺浸润,8例合并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影像学分期以Ⅰ,Ⅱ期为主.53例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表达增高.约1/3患者经支气管镜活检确诊,余经浅表淋巴结、皮下结节、纵膈镜下或CT下纵膈淋巴结活检或开胸肺组织活检确诊.结论:结节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应用胸部影像学、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检测等相关辅助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确诊.

    作者:张新红;冯华松;段蕴铀;张春阳;李泳群;聂舟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纤维支气管镜、胸部CT诊断侵袭性肺曲霉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胸部CT诊断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确诊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的纤维支气管镜、胸部CT影像资料.结果:26例胸部CT检查均未见肺曲菌球等特征性表现;纤维支气管镜检查6例未见明显异常,镜下见结石样或结晶样异物阻塞管口或突向管腔5例,类似肿瘤样新生物阻塞受累管腔2例.受累支气管壁呈非特异性炎症改变3例,菜花样或肉瘤样新生物堵塞或突出管腔10例.结论:侵袭性肺曲霉病胸部CT诊断敏感性差,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刷片及活检可提高确诊率.

    作者:邹晓春;朱辉;王可;杨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88例(脑梗死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根据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将脑梗死组分为脑梗死A组(有斑块)和脑梗死B组(无斑块),将对照组分为对照组A(有斑块)和对照B组(无斑块).测定研究对象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颈动脉斑块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斑块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密切相关,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薛燕平;李玲;任倩;高金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新型隐球菌性肝囊肿CT表现1例分析

    新型隐球菌病属真菌感染性疾病,易发生在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在肝脏且形成囊肿者较为少见.本文报道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新型隐球菌性肝囊肿CT表现.

    作者:李惠民;高凤霞;邵景元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内源性硫化氢对实验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内源性硫化氢在实验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的调节作用.方法:3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肝硬化组、肝硬化+炔丙基甘氨酸组、正常组和正常+炔丙基甘氨酸组,每组各8只.肝硬化组和肝硬化+炔丙基甘氨酸组大鼠采用四氯化碳复合法制备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动物模型.肝硬化+炔丙基甘氨酸组及正常+炔丙基甘氨酸组大鼠腹腔内注射炔丙基甘氨酸30 mg/(kg·d),肝硬化组及正常组大鼠每日腹腔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炔丙基甘氨酸干预1周后.采用门静脉导管法测量各组大鼠门静脉压力,用敏感硫电极法检测大鼠血浆内源性硫化氢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门静脉胱硫醚-γ-裂解酶表达.结果:炔丙基甘氨酸干预1周后,正常组与正常+炔丙基甘氨酸组门静脉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较正常组升高(P<0.05),肝硬化+炔丙基甘氨酸组较肝硬化组、正常组均升高(P<0.05).血浆内源性硫化氢含量与门静脉胱硫醚-γ-裂解酶蛋白含量在正常+炔丙基甘氨酸组较正常组降低(P<0.05),肝硬化组较正常组降低(P<0.05),肝硬化+炔丙基甘氨酸组较肝硬化组及正常组均降低(P<0.05).结论:内源性硫化氢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发挥保护性调节作用.

    作者:李文娟;郑勇;陈卫刚;刘清华;张宁;宋丽秀;刘维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计算机X线成像在婴幼儿床边胸部摄影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成像在婴幼儿床边胸部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床边胸部计算机X线成像检查婴幼儿200例(观察组),同期行传统X线胸片检查婴幼儿200例(对照组),比较2组影像质量.结果:观察组图像甲级片率高于对照组(P<0.05).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计算机X线成像可提高图像质量和病变诊断符合率.

    作者:刘广琥;刘洪;李逢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成人气管异物钳在困难取器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成人气管异物钳用于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的效果.方法: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者90例随机分为3组,超声引导下气管异物钳组(A组)、长弯血管钳组(B组),多功能取环钳组(C组),每组30例,比较3组扩宫率、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费用、器械成本、VAS评分、满意度评分.结果:A组扩宫率、VAS评分低于B,C组(P<0.05),手术时间较B,C组短(P<0.01).B,C组扩宫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VAS评分高于C组(P<0.05);B组出血量较A,C组多(P<0.05),A,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取器费用、器械成本高于B,C组(P<0.05);A组满意度评分高于B组(P<0.05),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气管异物钳用于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尤其适用于使用新型宫内节育器妇女和未生育妇女,但需考虑患者经济能力.

    作者:杜天竹;黄晓慧;陈衡;罗新;刘小乐;张蕾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马来酸曲美布汀缓释片在中国健康男青年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缓释片在中国健康男青年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1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单剂量口服300 mg马来酸曲美布汀缓释片后按试验方案采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DAS 2.0程序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健康志愿者单剂量给药300 mg后马来酸曲美布汀的体内过程符合一室模型,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max(4.0±0.9)h,Cmax,(545.0±232.9)/μg/L,AUC0-t(2 987±1 185)μg·h/L,AUC0-∞(3 053±1 209)μg·h/L,t1/2 (3.6±1.1)h,Vd(589.6±234.8)L,CL(121±68)L/h.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缓释片吸收明显滞后于普通片,显示出缓释特征,但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与其他剂型相近.

    作者:秦玉花;王睿;赵红卫;柴栋;翟保平;张伟;赵宁民;赵钰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产前超声筛查妊娠中、晚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价值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筛查妊娠中、晚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应用高清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六切面法产前常规检查妊娠中、晚期孕妇28 912例,胎儿疑有心脏病者加行大动脉短轴切面、三血管切面及三血管气管切面扫查,观察内部血流的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情况,并与尸体解剖和产后超声随访对照.结果:产前筛查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78例,漏、误诊6例,3例室间隔缺损产后超声随访闭合.结论:产前超声可用于筛查妊娠中、晚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分阶段动态产前超声检查可减少某些渐进性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漏诊.

    作者:姚辉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43例早期胃癌临床病理分析及治疗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的胃镜、手术后及临床病理特点,提高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活检及手术后病理证实早期胃癌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胃镜直视与病理结果相符率62.79%(27/43),术前与术后病理相符率95.35%(41/43).结论:胃镜、病理检查是早期胃癌确诊的关键,手术治疗可了解肿瘤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利于判断预后,提高惠者生存率.

    作者:杨丹球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缺血修饰白蛋白诊断急性心肌缺血价值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心肌缺血早期诊断及缺血程度评估等方面的作用.方法:11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4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3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3例,检测其缺血修饰蛋白水平,并与5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组缺血修饰白蛋白、肌钙蛋白Ⅰ水平低于UA组、AMI组(P<0.01);冠心病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缺血修饰白蛋白及肌钙蛋白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修饰白蛋白对于急性心肌缺血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可评估冠心病患者心肌损伤程度,但不能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作者:郭宗强;王晓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鼻唇沟皮瓣修复鼻肿瘤切除后缺损15例

    目的:探讨鼻唇沟皮瓣修复鼻肿瘤切除后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鼻肿瘤手术切除致外鼻部分组织缺损惠者采用鼻唇沟临位皮瓣、岛状皮瓣或皮下组织蒂皮瓣修复.结果:14例皮瓣成活.切口Ⅰ期愈合;1例因皮瓣远端青紫肿胀,给予抗血管痉挛及改善微循环药物,经局部对症处理后愈合良好.结论:鼻唇沟皮瓣修复鼻部分组织缺损方法实用简便,术后鼻外型满意,是鼻缺损有效修复方法之一.

    作者:郭洪耀;刘寅霞;林彬;周景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经阴道彩超诊断子宫下段切口处早期妊娠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诊断剖宫产后子宫下段切口处早期妊娠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倒割宫产后子宫下段切口处早期妊娠患者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结果:超声诊断22例,误诊2例.声像图特征:子宫峡部前壁原手术切口四周呈椭圆形孕囊状回声或混合性不均质低回声团块,向子宫浆膜面隆起,妊娠物与膀胱阃子宫肌层变薄,分界不清,局部血流丰富,呈低速低阻型血流频谱.结论:经阴道彩超有助于子宫下段切口处早期妊娠诊断.

    作者:杨春梅;范俊萍;曹学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持续性枕后位产程处理和分娩结局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对母耍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持续性枕后位孕妇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手法旋转胎位等资料,并与同期216例枕前位孕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枕后位组剖官产率、产后出血率均较枕前位组高(P<0.05);新生儿不良转归发生率亦较枕前位组增加,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转位能使部分枕后位改变为枕前住阴道顺娩.结论:对持续性枕后位应做到旱诊断、及时处理,选择佳分娩方式以改善母耍结局.

    作者:张蕾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