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31I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观察

李少华;王自正;邵国强;蒋娥

关键词:糖尿病,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碘放射性同位素, 抗甲状腺药
摘要:目的:评价131I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7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分为131I治疗组(27例)和抗甲状腺药物对照组(30例),于治疗后观察1~3年,比较2组的疗效、胰岛素的使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复发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及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1.5%,明显高于对照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P<0.01);2例患者原使用胰岛素后改为口服降糖药(2/8,25%).对照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复发率(56.7%)和不良反应发生率(26.7%)明显高于治疗组(7.1%,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4,P<0.01,χ2=10.37,P<0.01).结论:131I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优于抗甲状腺药物,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方法: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出糖耐量减低患者90例和糖耐量正常的体检健康者18例,测定2组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C反应蛋白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糖耐量减低组血浆内皮素、C反应蛋白升高,一氧化氮下降,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与糖耐量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糖耐量减低阶段已存在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轻度炎症病变和胰岛素抵抗.

    作者:唐志浩;彭世志;杨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支气管类癌引起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并提高对支气管类癌的认识.方法:通过1例支气管类癌引起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详细分析支气管类癌起源、病理分型及特点、临床表现、分类、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支气管镜检查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确诊依靠免疫组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铬粒素A、突触素阳性是确诊依据.结论:支气管类癌早期易误诊,早期手术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化疗及放疗对支气管类癌不敏感.

    作者:戴沛军;王恒辉;冀雪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检测肾小球源性和肾小管源性蛋白尿诊断类风湿关节炎肾损害

    目的:通过检测尿中肾小球源性及肾小管源性蛋白尿了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肾脏损害情况.方法: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4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晨尿微量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α1-微球蛋白和β2-微球蛋白,并与46例骨性关节炎患者对照.结果:55%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尿微量蛋白阳性,肾小管源性蛋白尿较肾小球源性蛋白尿更多见.对照组有15%患者出现轻度蛋白尿,且有明确的肾损害因素.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肾损害较常见.联合检测多种尿微量蛋白有利于早期诊断.

    作者:林小军;蔡小燕;叶静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水平正常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水平正常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方法:血脂水平在正常范围首次发生脑梗死患者2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5例)和对照组(11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次,1次/d,口服,疗程12个月.分别于入院后第1 d、治疗后第6个月、第12个月清晨空腹抽血检测血脂水平,谷草转氨酶及血清肌酸激酶值;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局部动脉粥样硬化区域内膜-中层厚度,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巴塞尔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6个月时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巴塞尔评分则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三酰甘油水平、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时与对照组相比,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显著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巴塞尔评分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有明确不依赖调脂的脑保护作用,有助于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可以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具有抗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王晶;闫红梅;王喆;王忠卿;张佳东;孙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Barrett食管、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Barrett食管、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方法:胃镜诊断Barrett食管109例,反流性食管炎125例,及对照组70例,分别在其胃窦部大、小弯各取2块活组织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病理活检检测幽门螺杆茵.结果:Barrett食管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32.31%,反流性食管炎为33.78%,对照组为54.29%.Barrett食管和反流性食管炎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可能对Barrett食管及反流性食管炎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王清华;郭新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肾嫌色细胞癌5例报道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临床病理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肾嫌色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复习文献并进行讨论.结果:4例行肾癌根治术,1例行肾脏肿物摘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肾嫌色细胞癌.病理分期:pT1N0M0 3例,pT2N0M0 1例,pT4N0M0 1例.病理分级:G1 2例,G2 1倒,G3 2例.随访1~13个月,5例均无瘤存活.结论: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肾细胞癌,确诊有赖于典型病理表现,辅以影像学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预后较好.

    作者:殷晓鸣;刘学锋;吴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国产去羟肌苷肠溶胶囊在中国健康男青年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国产去羟肌苷肠溶胶囊在中国健康男青年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17名健康志愿者分别单剂量口服200 mg去羟肌苷肠溶胶囊后按试验方案采血,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药浓度,DAS 2.0程序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健康受试者单剂量给药200 mg后去羟肌苷的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max(2.4±0.8)h,Cmax(432.0±278.6)μg/L,AUC0-t(1188.8±577.5)μg·h/L,AUC0-∞(1221.6±587.2)μg·h/L,t1/2(1.7±0.3)h,Vd(547.0±373.4)L,CL(218.3±139.1)L/h.结论:国产去羟肌苷肠溶胶囊吸收较片、分散片和散荆为慢,但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与其他剂型相近.

    作者:赵红卫;秦玉花;张伟;丁祖锐;赵钰敏;张逸凡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LipL45相关基因的保守性分析及在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分析外膜蛋白LipL45在不同致病性钩端螺旋体中的同源性,初步探讨其在钩端螺旋体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克隆表达外膜蛋白LipL45相关基因,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显微凝集试验分别测定其抗血清效价和抗体活性.以15株不同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此外膜蛋白基因序列,通过测序进行同源性分析.表达产物作为包被抗原与部分钩端螺旋体患者血清反应,评估其作为诊断抗原的可行性.结果: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抗血清能识别大多数致病性钩端螺旋体茵体蛋白,显微凝集试验结果也显示此外膜蛋白抗血清与大多数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凝集反应呈阳性.用重组LipL45蛋白包被96孔板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显示,此蛋白抗原与22名感染者血清呈现不同水平的免疫阳性反应,而与10份正常人血清呈阴性反应(P

    作者:张湘燕;于洋;王亚琳;何平;胡宝瑜;聂一新;蒋秀高;郭晓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心理干预在儿童弱视治疗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儿童弱视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58例弱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弱视传统综合疗法,治疗组在传统综合疗法治疗过程中加强心理干预,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童弱视传统综合治疗过程中加强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疗效.

    作者:吕万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研究

    目的: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进行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方法:对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108例(CHR组)、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113例(OMR组)、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319例(LIHR组)进行同期非随机对照研究.结果:CHR,OMR和LIHR 3组复发率分别为6.48%(7/108),0.88%(1/113)和0.31%(1/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CHR组复发率明显高于OMR组和LIHR组,LIHR组和OMR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74%,9.84%和9.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侧P>0.05,双侧P>0.05).术后第2 d疼痛分数、术后住院时间和恢复正常活动时间3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IHR组优于CHR组和OMR组.结论:LIHR作为众多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手术方式.

    作者:张辉;李健文;郑民华;李华青;解轶生;王磊;王明亮;陆爱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女性内生殖器畸形的虚拟现实研究

    目的:探讨女性内生殖器畸形的虚拟现实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1.5-T GE MR系统对内生殖器畸形女性患者进行盆部扫描,将MRI信息导入RadioDexter 1.0系统重建三维结构,在Dextroscope工作站可视化环境下进行处理和研究,分析女性内生殖器的形态改变和空间比邻关系.结果:在虚拟现实可视化环境下成功对女性内生殖器畸形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取女性内生殖器畸形的详细信息.结论:基于MRI影像的虚拟现实可视化技术能较准确地诊断女性内生殖器畸形并指导畸形矫正手术.

    作者:叶培香;张文举;宋岩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腹部及下肢手术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年龄>60岁高龄患者28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每组各140例.硬膜外麻醉组于L2-3或L3-4间隙行常规硬膜外麻醉,注入2%利多卡因试验量3~5 mL后给予2%利多卡因5~15 mL.腰-硬联合麻醉组于L2-3或L3-4间隙行腰-硬联合穿刺,麻醉药为0.75%布比卡因用脑脊液稀释成等比重3~5 mL,剂量0.1~0.15 mg/kg.硬膜外腔向头端留置导管3~5 cm.视手术时间长短,酌情硬膜外追加2%利多卡因.比较2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硬膜外麻醉药用量,麻醉平面,麻醉效果以及麻醉前、庥醉后、手术开始时、手术结束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2组麻醉平面、术中恶心呕吐、术后头痛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小于硬膜外麻醉组,硬膜外麻醉药用量明显少于硬膜外麻醉组.2组间各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可用于高龄患者下腹部及下肢手术.

    作者:张咸虎;鲁应军;宋先荣;师爱青;魏兴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T管拔除后胆漏8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T管拔除后胆漏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85例胆总管T管引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拔除T管后8例出现胆漏,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拔管时间及T管材料,运用正确的拔管方式,能够避免T管拔除后胆漏发生.

    作者:朱健;孙涛;康培良;康玉涛;马春海;冯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3种术式治疗肥厚性鼻炎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下鼻甲部分切除术、鼻内镜鼻甲黏膜下成形术和微波热凝术3种方法治疗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87例肥厚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B组行鼻内镜鼻甲黏膜下成形术,C组行微波热凝术,随访1~2年,观察各组临床疗效、术后反应及并发症.结果:(1)A、B 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叉(P>0.05),但均优于C组(P<0.05);(2)A组术后出血结痂显著高于B、C组(P<0.01),术后鼻腔干燥和烧灼感发生率C组>A组>B组,B组并发症少(P<0.05).结论:鼻内镜鼻甲黏膜下成形术治疗肥厚性鼻炎疗效优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和微波热凝术.

    作者:孙发林;卜世崇;马克;李清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131I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131I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7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分为131I治疗组(27例)和抗甲状腺药物对照组(30例),于治疗后观察1~3年,比较2组的疗效、胰岛素的使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复发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及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1.5%,明显高于对照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P<0.01);2例患者原使用胰岛素后改为口服降糖药(2/8,25%).对照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复发率(56.7%)和不良反应发生率(26.7%)明显高于治疗组(7.1%,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4,P<0.01,χ2=10.37,P<0.01).结论:131I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优于抗甲状腺药物,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少华;王自正;邵国强;蒋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胆囊切除与大肠癌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肠癌患者87例,并与同期其他肿瘤患者109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大肠癌组12例(13.79%)有胆囊切除病史,显著高于对照组(4.59%)(P<0.05).结论:胆囊切除术是大肠癌高危因素之一.

    作者:陈佩;常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病因探讨及处理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高钠血症42例(33.07%),死亡5例(11.90%).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与脑损伤本身病理机制有关.及时发现、去除致病因素,有效控制高血糖症及正确纠正高渗状态是治疗关键.

    作者:叶沛;李春国;王步东;李军;王启军;陈东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6例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阴道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58例,准确率87.8%;误诊8例,误诊率12.2%.结论:阴道超声作为无创性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岚;何淑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带锁髓内钉和形状记忆合金骨卡环内固定治疗股骨粉碎性骨折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和形状记忆合金骨卡环内固定治疗股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带锁髓内钉和形状记忆合金骨卡环内固定治疗股骨粉碎性骨折96例,均取自身髂骨植骨.骨折按照Winquist分型:Ⅰ型18例,Ⅱ型26例,Ⅲ型31例,Ⅳ型21例.结果:所有患者经6~30个月(平均18.5个月)随访,按照张法元等疗效评定标准.优87例,良9例,差0例,优良率100%.无感染、延迟愈合,骨不连、再骨折、锁钉断裂、肢体短缩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带锁髓内钉和形状记忆合金骨卡环内固定治疗股骨粉碎性骨折方法可靠,效果良好.

    作者:于晓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窄带成像技术在Barrett食管中的应用

    Barrett食管是公认的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因此早期诊断Barrett食管甚为重要.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技术——窄带成像.给早期发现Barrett食管中的可疑病变、提高活检检出率提供了新的检查手段.本文就窄带成像技术在Barrett食管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陈建清;胡良凯;张建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