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
目的:观察连表麻气管导管对缓解全麻手术患者拔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连表麻气管导管组(Ⅰ组),普通气管导管组(Ⅱ组)(每组30例).观察2组拔管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以及呛咳发生率.结果:整个苏醒和拔管期观察血压,心率与手术结束时比较,Ⅰ组无明显变化,Ⅱ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拔管后5 min恢复到基础值;组间比较,拔管前5 min I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5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前5 min和拔管时呛咳的发生率Ⅰ组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连表麻气管导管气管内应用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可有效抑制麻醉苏醒拔管期气管导管对气管刺激所引起的反射性呛咳、躁动和血流动力学的过度波动.
作者:孟宏伟;石志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泛影葡胺在粘连性肠梗阻中诊断及治疗效果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对6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胃管注入76%泛影葡胺60~80 mL,行胃肠道造影,通过腹部X线摄片动态观察泛影葡胺造影剂在胃肠道中的位置及通过情况,确定梗阻部位及梗阻是否完全,从而确定手术时机.结果;45例泛影葡胺造影剂在6~24 h后到达结肠而给予保守治疗,平均症状缓解时间为14.8 h,1~6 d(平均3.3 d)后症状消失;21例造影剂不能到达结肠且症状体征加重而行手术治疗痊愈.结论:泛影葡胺胃肠道造影对明确梗阻部位及选择手术时机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可作为临床医师诊断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一种手段.
作者:孙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葛根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在常规治疗糖尿病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厄贝沙坦,治疗组加用厄贝沙坦联合葛根素,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氮的变化.结果:2组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氮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葛根素能改善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作者:沈亚非;李声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必要性.方法:对本院完成的40例超声乳化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视力第1 d≥0.5者13只眼(32.50%);第3 d≥0.5者25只眼(62.50%);第7 d≥0.5者34只眼(85.00%);1个月≥0.5者36只眼(90.00%);3个月≥0.5者36只眼(90.00%).结论:基层医院有必要开展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满足患者日益提高的视觉需求.
作者:杨得胜;闫媛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石蜡切片中livin表达的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患者复发转移情况的关系.结果:l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6.4%(42/55),而正常对照组中无1例呈阳性表达(P<0.01);livin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初发和复发显著相关(P<0.05),但与组织学分级、临床病理分期、转移与否、肿瘤数目无关.结论:livi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复发密切相关,livin蛋白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早期诊断和评判术后高复发风险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者:祝兴旺;张明明;宋永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胰腺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中32例合并其他器官损伤,死亡6例(16.7%),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8.3%),腹腔内出血5例(13.9%),胰瘘6例(16.7%),腹腔残余感染2例(5.6%).结论:胰腺损伤早期诊断困难,确诊后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良好的圈手术期管理能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
作者:陈晓燕;丁佑铭;王卫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子(癎)前期是以高血压,蛋白尿为主要特征的多系统疾病,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主要原因之一,病因尚不完全明确.近研究显示血管生成蛋白在血管发生及重建中起着重要作用,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参与各种病理生理状态下血管的生成.本文就其与子(癎)前期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聂改红;邢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心肌梗死后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和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心肌梗死后存活24 h者32只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卡维地洛10 mg/(kg·d),对照组仅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15 mL/(kg·d);假手术组10只为仅穿线不结扎左前降支者,给予生理盐水15 mL/(kg·d),均经灌胃给药.观察各组4周末血流动力学和心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Ⅰ型胶原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假手术组比较,4周末大鼠心脏质量、左心室质量、心脏质量指数、左心室质量指数均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室重塑指标均显著改善.结论;卡维地洛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和抑制Ⅰ型胶原的沉积,从而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
作者:韩荣丽;刘宗芳;简立国;孙利强;李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长托宁联合阿托品救治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方法:137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联合阿托品组(46例),长托宁组(47例)及阿托品组(44例),将3组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长托宁联合阿托品组达阿托品化时间较长托宁组短(P<0.01),3组乙酰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及病死率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托宁加阿托品组不良反应较阿托品组轻(P<0.01),较长托宁组无明显增多(P>0.05).结论:阿托品可快速阿托品化,长托宁易于维持阿托品化,二者联用是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梦杰;戴勇;王俊明;李书彦;张海燕;秦丽洁;杨德勇;崔淑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建立老年性痴呆大鼠模型,观察老年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老年性痴呆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立体定向下双侧海马注射Aβ1~42,建立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经Y型电迷宫试验测试其行为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印迹等方法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免疫组化显示海马CA1区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及细胞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减少,蛋白印迹显示模型组较对照组条带变细,灰度值变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马神经元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表达的减少可能参与了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机制.
作者:孙争宇;索爱琴;张杰文;李玮;吕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131I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近远期疗效,分析发生早晚期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的因素.方法:对在本院核医学科进行131I治疗的甲状腺机能亢症进患者232例进行随访,随访时间5年,从病理基础和自身抗体等方面对比观察131I治疗对早晚发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的影响及预后.结果:抗体阳性(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微粒体抗体中1项阳性,该病例记为阳性)占所有早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73.68%,与抗体阴性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发甲状腺功能亢进中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16例,占84.2%(16/19),而在晚发甲状腺功能减退中占82.3%(28/34),在早发或晚发甲状腺功能减退中,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是131I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一般较结节性甲状腺肿更容易发生早发和晚发甲状腺功能减退.
作者:汪开明;青春;朱芸芝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腰疝发病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腰疝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中先天性因素1例,外伤因素3例,另外17例均为非外伤因素所致.21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利用自身邻近组织缝合修补16例,1例复发,补片修补后治愈;5例用补片修补后治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结论:临床表现和体征是诊断腰疝的关键,彩超、CT、MRI可协助鉴别诊断,外科手术是治疗腰疝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波;尤龙;白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比较Nuss手术、改良Ravitch手术及胸骨翻转手术3种手术方式对漏斗胸的矫正效果.方法:38例漏斗胸患者,行Nuss手术21例,改良Ravitch手术9例,胸骨翻转手术8例,将3种手术方式围手术期情况、并发症、效果等进行比较,同时对行Nuss手术的21例中的对称组(10例)和不对称组(11例)术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疼痛天数Nuss组优于改良Ravitch组及胸骨翻转组(P<0.05),Nuss手术对对称型漏斗胸矫正效果优于不对称型漏斗胸(P<0.05).结论:Nuss手术与其他2种手术方式相比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创伤小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对称型漏斗胸.
作者:郁珲;马海涛;倪斌;赵军;李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二维与三维超声相结合诊断胎儿唇腭裂畸形的价值.方法:应用GEV730及Philip Evision三维彩色超声诊断仪对7 564例18~42周妊娠妇女的胎儿颜面部进行多角度二维及三维超声观察.结果:7例胎儿唇腭裂畸形,均经产后或引产后证实,超声产前检出率100%.结论:二维及三维超声联合检查能更清晰、逼真、直观、准确显示胎儿颜面部结构,提高胎儿唇腭裂畸形检出率.
作者:闫媛媛;孟淑红;王蓓蓓;张丽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筛选肾癌特异相关蛋白质,建立用于肾癌诊断的分类树模型,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集肾癌患者48例与正常人83例血清,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别检测其蛋白表达谱,用BioMarkerWizard软件筛选出差异蛋白,再用BioMarker Patterns软件建立肾癌诊断优分类树模型.结果:在48例肾癌患者、83例正常人血清中共检测出44个差异蛋白质峰,在质荷比从2 800到16 100的差异蛋白中有21个蛋白质相对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中选出12个差异蛋白建立分类树模型,用于鉴别肾癌患者与正常人,该模型在学习模式下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8.47%(129/131),97.91%(47/48),98.79%(82/83),在测试模式下这3项指标分别为87.02%(114/131),85.42%(41/48),87.95%(73/83).结论:肾癌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诊断模型具有一定优越性,为肾癌早期诊断提供了新途径.
作者:张远耀;高春芳;盛新华;王秀丽;魏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TGF-β1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后肝、肠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青春期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失血性休克组和TGF-β1处理组.实验结束后,取肝、肠组织,利用RT-PCR技术测定TNF-αmRNA、ICAM-1 mRNA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中有一定水平表达,失血性休克组中表达水平高,TGF-β1处理组较失血性休克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TGF-β1在失血性休克复苏后通过抑制TNF-α,ICAM-1基因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而发挥对肝、肠组织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东瑞;孙培春;吴刚;韩斌;朱元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21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112例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静脉滴注,均10 d为1个疗程.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后循环血供,观察治疗后2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64%,对照组总有效率76.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提高微循环灌注,改善脑组织供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作者:袁俊丽;袁记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肥大过程中心肌细胞电生理特征性改变及意义.方法:将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血管紧张素Ⅱ组和正常对照组各12只,体外培养乳兔心室肌细胞,观察107mol/L 血管紧张素Ⅱ作用48 h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瞬时外向钾电流密度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血管紧张素Ⅱ组心室肌细胞膜电容较正常对照组增加38.22%(P<0.01);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达90%时限较对照组延长22.1%(P<0.01);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密度较对照组下调28.6%(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持续刺激可引起心室肌细胞电重构,可能是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一个重要机制.
作者:王康君;赵永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肠结核误诊原因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肠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肠结核临床表现以腹痛、低热、腹部肿块、大便习惯改变等为主,需结合实验室检查、X线胸片,纤维结肠镜加活检、手术后病理检查进行诊断,33例非手术治疗治愈,12例因误诊或出现肠梗阻、肠穿孔、肠瘘等并发症行手术治疗.结论:肠结核的误诊率较高,X线胸片、CT、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培养检查、钡灌肠、纤维结肠镜等是有效检查方法,确诊后抗结核治疗,若出现并发症考虑手术治疗.
作者:刘景亮;金锋;张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估99mTc-C50与67Ga在人体主要器官的辐射吸收剂量,并比较分析99mTc-C50的辐射安全性.方法:分别将99mTc-C50与67Ga通过静脉注射注入2组小鼠体内,按时间顺序分别处死小鼠,并测量各器官放射性计数,由Dvalue软件推算人体各器官辐射吸收剂量.结果:获得99mTc-C50和67Ga在人体各器官的辐射吸收剂量,并得到初步验证.结论:99mTc-C50有较理想的体内分布和代谢特性,吸收剂量较低,是非常安全的肿瘤放射免疫显像剂.
作者:夏伟;吕中伟;袁雪宇;蔡海东;侯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