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单行”涵义的再探讨

黄斌;魏震

关键词:神农本草经, 单行
摘要:“单行”首见于《神农本草经》:“……有单行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然《本经》并未对单行做出具体解释,也未明确指出临床使用原则.因此,后世对此做出诸多解释.本文对当今通行的“单行”是用单味药治疗单一疾病的观点提出了异议,认为这种解释不符合《本经》原意,并通过语言逻辑学的分析,以及对各家方药的理解,推断广义的“单行”,既包含药物的单独使用,也包括药物合用后,彼此之间各司其职,对他药的功效、性味及毒副作用均无影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生地黄治疗银屑病的分子机制

    目的:探索生地黄治疗银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IPA软件构建生地黄效应机制网络和银屑病相关基因网络,通过网络比较,可视化呈现生地黄治疗银屑病的网络靶标.结果:肿瘤抑制蛋白(TP53)、核转录因子κB (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分子以及NF-κB信号通路是银屑病相关基因及生地黄靶蛋白共同关联的分子和通路.结论:生地黄可能通过调节以上分子和通路对银屑病发挥作用;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能够预测中药治疗病证的分子机制.

    作者:姜春燕;谭勇;吕诚;李立;李健;张广中;李元文;姜淼;韩学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应用中药调理妇科疾病月经失调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应用中药调理方式对患有月经失调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8例月经失调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用中药调理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月经失调疾病控制效果、止血效果、调经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表现积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药调理方式对患有月经失调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晓枚;龙春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针刺实验研究中电针应用的文献分析

    目的:了解当前电针的应用概况,探索电针刺激参数在针刺实验研究中的作用规律.方法:采用中医文献学方法及统计学方法对近4年(2008年~ 2011年)动物针刺实验文献中电针刺激参数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近4年电针刺激实验研究文献发表篇数相当,研究内容与临床疾病谱相吻合;刺激参数多数已注明,但其标准也尚未统一.结论:电针刺数参数已得到研究者的普遍重视,但由于标注不统一,使得研究结果难以相互比较和引证,因此应该在注重电针参数选择与实验研究内蓉相对应的同时,强调与临床研究建立联系.

    作者:杨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尔雅》病症名词考释

    《尔雅》中记载了32个病症名词,有的已经消亡,未见于《黄帝内经》和《中医大辞典》,有的意义发生变化,产生替代词.本文就其中10个词的病症和病因特点进行研究.(病),因心里忧郁愁苦而生病;疷,心情郁闷焦灼忧虑之病,或因焦灼忧虑所患之病;闵有二义,一为忧伤而致疾病,一为哀伤悲痛,后者仍为致病之因.疚,既指忧苦或内心痛苦而病,又指久病不愈;痗义为思念忧虑之病或忧思过度而生的病.瘼义为因忧而病或因暑热而病,瘵指劳病.瘠指身体瘦弱之病,顇为因过度困苦劳顿而致身体枯瘦虚弱以及所致之病,瘽义为因过度劳苦而病.

    作者:赵鸿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老子》“啬”释及其养生意蕴

    “啬”是老子修身养性学说的核心词汇,其本义是将谷物收藏于仓库之中,老子则引申指收敛心神,以此获得“长生久视”.而以“啬”养神之道则在于道家所言“虚静”二字,而要做到虚静,就要归根、知常、食母,也就是持守大道,顺道而行.老子“啬”的学说对中国古代养生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王明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王孟英辨治老年病特色

    从王孟英医案入手,探讨其对老年病的辨治特色:一是撞察脉色,提出“病同体异,难执成方”,主张辨治老年病要针对患者的体质禀赋;二是注重疏调气机,对于老年人的复杂危重病证,常以宣肺气、疏肝气为治疗关键,以轻清调气之品而收桴鼓之效;三是认为老年“阴气先衰”,且阴液易伤而难充,治疗尤其注重养阴.

    作者:蔡铁如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食疗对寒热体质大鼠基因表达作用的研究

    目的:利用不同性味食物对寒热体质大鼠进行食疗调整,从基因角度来研究食疗对体质的影响.方法:用体质筛选法筛选出自然状态下的常体、寒体和热体大鼠,用寒热2种性味的食物对寒体和热体大鼠进行食疗调整,并采用TaqMan探针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特征性基因H+-ATP酶(Atp6n1)及差异表达基因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xnrd1)进行浓度检测.结果:与常体组和热体组比较,寒体组Atp6n1、AChE表达显著上调,Txnrd1下调;食疗3个月后,热体调整组的Atp6n1、AChE表达量上升明显;寒体调整组的Txnrd1也明显上调.结论:食疗对寒热体质大鼠的基因表达有调节作用.

    作者:张伟妃;张瑞义;李福凤;张伟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四诊脉鉴大全》之脉学原理研究

    清代医家王宏翰撰《四诊脉鉴大全》,不但总结继承了前人千百年来的诊断学成就,更运用中医理论对脉学之生命原理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脉是人体生命之机,气血因脉而能发挥养命之用,先天、后天及四时阴阳变化等诸多生命特征,都可通过脉象体现出来.而诊脉虽能反映脏腑气血之盛衰,但对脉象的分析判断还必须通过整体关联的相互比较和参照才能确定.

    作者:吴昌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名老中医周家芳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临证经验

    遵义市名老中医周家芳行医五十余年,临证经验极为丰富.本文对周家芳老中医从燮理中焦、疏肝健脾、攻补皆施、适当运用抗癌药等方面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临证经验予以介绍.

    作者:赵逍;钱林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益肾化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使用益肾化痰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使用益肾化痰进行治疗,1个疗程为3个月,共治疗1~2个疗程,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月经周期以及血清FSH、LH、E2、T的水平变化.结果:血清含有的LH、T、LH、FSH和治疗前比较下降(P<0.01);3个月后恢复行经的有51例.结论:益肾化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吴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鳖甲煎化裁与局部微创相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38例临床观察

    我国是肝癌大国,肝癌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的第3位,且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故探索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肝癌有重大的临床意义.总结近10年来我科运用中药鳖甲煎丸化裁配合西医微创治疗原发性肝癌38例,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1.1 临床资料病例共38例,男性28例,女性10例;高年龄82岁,低年龄41岁.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上腹部CT、MRI或PET-CT等影像资料及AFP等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其中Ⅰ期10例,Ⅱ期22例,Ⅲ期6例.

    作者:何秀兰;肖俐;刘传波;胡凯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咽喉脉证通论》的成书、版本及学术特色研究

    《咽喉脉证通论》世传为宋代异僧所作,本文通过对书中病名、喉证分类的分析,认为该书成书年代在清乾隆中期至嘉庆十二年(1807)之间.通过对该书不同版本序跋的比较,考辨出该书几个版本的关联性,指出其中的所谓费伯雄审定本很有可能是他人托名.同时总结出该书强调脉证合参,辨证精详,治疗注重下气、消痰、清火、凉血,治喉慎用桔梗汤、升麻、半夏以及老姜等主要学术特色.

    作者:郭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捏脊疗法源流考及临床应用

    捏脊疗法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推拿手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本文试从捏脊疗法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在小儿和成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两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郑佳璇;廖军;张乐;谢巧瑜;余德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普济消毒饮治疗流感临床疗效分析

    普济消毒饮出自金元时期伟大的医学家李东垣的《东垣试效方》一书.现代药理实验证实,普济消毒饮煎剂对甲型和乙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特别是对耐药性细菌仍有较强的作用,且高压灭菌处理对合剂抗菌作用无影响[1].本文通过对126例流感病例的临床观察,进行普济消毒饮治疗流感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王燕;咸庆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基于文本挖掘方法探索雷公藤的用药规律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雷公藤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收集雷公藤文献数据,挖掘雷公藤治疗的相关疾病及用药规律.结果:雷公藤治疗的相关疾病以肿瘤、肾病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为主;配伍中药主要为黄芪、丹参、天冬、白芍、川芎等;联用西药主要以甲氨喋呤、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为主.结论:文本挖掘能够比较客观的总结出雷公藤用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李静;郑光;李立;展俊平;吕爱平;马超英;何小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针刺郄门穴对心肌缺血大鼠作用及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针刺郄门穴改善大鼠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心肌缺血模型,观察针刺郄门及合谷穴后的各组指标变化.结果:针刺治疗后,郄门和合谷组心脏动力学指标均改善(P<0.01),两者血浆NO均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心肌细胞中Bcl-2/Bax比值升高(P<0.01),且郄门组改善均较合谷组显著(P<0.05).结论:针刺郄门穴可改善心脏动力学指标,增加血浆NO释放,并通过调节Bcl-2和Bax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从而改善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细胞.

    作者:蒋莉娅;黄继人;诸静芬;戴建良;张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慢性脾胃病辨治体会

    脾胃系统疾病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脾胃病为新发,其病程短、病机单纯、容易辨识,遣方用药针对性强,取效快捷.慢性脾胃病多为失治、误治、迁延日久而成,其病程长,病机复杂,纯寒、纯热、纯虚、纯实的证候很罕见,往往会出现寒热、虚实夹杂和久病络瘀的复杂证候,不易辨识.因此,辨清寒热、虚实孰多孰少、何主何病是临床取效的关键.

    作者:李凤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当归补血汤加味对GK大鼠血-视网膜屏障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对GK大鼠早期视网膜病变进行评价,以明确糖尿病大鼠早期血-视网膜屏障的渗漏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当归补血汤加味对血-视网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24周龄GK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导升明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Wistar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连续相对固定时间灌胃3个月.用伊凡思蓝(EB)方法检测视网膜血管渗透性.结果:模型组及各治疗组的血糖、血脂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EB的渗透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视网膜组织中EB的渗透量下降,其中中药高剂量组EB的渗透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加味对GK大鼠的血糖、血脂基本无影响,并能降低GK大鼠血-视网膜屏障的渗漏,从而对糖尿病视网膜早期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郭艺娟;高德宏;刘素嬛;李学军;杨叔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80例

    目的: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治疗组40例口服当归六黄汤加减汤剂,对照组40例口服扑尔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5%,对照组有效率45.0%,其症状积分治疗组7.0±2.72,对照组14.6±4.10(P<0.01).结论: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扑尔敏.

    作者:刘和平;孟凡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姚乃礼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经验

    目前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具有较大优势.本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由气及血入络的渐变复杂过程,姚乃礼老师认为“脾虚络阻毒损”是其基本病机,应用“健脾益气、通络解毒”治则,并结合辨病、辨证及微观局部变化来综合辨治PLGC,必然会提高临床疗效,对胃癌的防治将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朱昱翎;白宇宁;张润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