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昭辉;李启忠
目的:探讨四肢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肢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15例均有X线平片检查.其中12例行CT检查,8例行MR栓查.结果:15例X线平片均见关节内或/和关节周围大小、数目不一的钙化或骨化游离体;CT和MR显示更清晰、数目更多,较好显示增厚的滑膜、积液及软骨性游离体.结论:X线平片仍是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能显示该病的大部分病灶;CT能发现征象较平片更为丰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MR的软组织分辨率高,对滑膜的增厚、积液及软骨性游离体显示较好,但对细小的钙化、骨化的游离体不如CT敏感.
作者:汪海涵;龙腾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子宫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3例子宫非典型息内样腺肌瘤并分析其一临床、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结果:患者均为绝经前女性,肿物分别位于子官底、宫体下段及宫颈管.组织学显示结构复杂的子宫内膜样腺体与富于细胞排列紊乱的平滑肌双向增生,腺上皮显示不同程度异型性,3例均可见明显桑葚状化生.免疲组化显示腺上皮ER与PR(+),P53(-),桑葚状化生上皮ER与PR(-);闸质梭形细胞desmin(+).vimentin局灶(+),actin与SMA(+)或局灶(+).随访4个月~5年患者均健在.结论:子宫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预后良好.但部分病变具有低度恶性,需长期随访,此外应与子宫内膜样癌及其他上皮间叶混合性病变鉴别.
作者:杨拥军;崔言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师关注的热点,而维生素A是临床常用的营养补充荆,本文从维生素A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入手,介绍了维生素A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重点论述维生素A通过细胞因子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疾病中的作用.
作者:吴小兰;刘先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化脓性脑膜炎惠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30例(60.2%);好转28例(13.0%);自动出院36例(16.7%);死亡17例(7.8%);转院5例(2.3%);出现并发症101例(46.8%),其中硬膜下积液62例(28.7%),脑积水21例(9.7%),脑室管膜炎18例(8.3%),脑脓肿6例(2.8%).结论: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痛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丽丽;袁宝强;程华;庞伟茂;殷其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唐山市工人医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谱的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Vitek-60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372株鲍曼不动杆茵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其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耐药率由2002年的4.7%分别上升到2006年的41.1%和38.8%;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也由26.7%、11.9%上升到72.4%、49.1%,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左氟沙星及加替沙星分别由47.6%、38.1%衣21.4%上升到82.8%、81.0%及77.6%.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大部分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特别是时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上升速度快,但米诺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保持着较稳定的抗茵活性.
作者:郭彦言;孙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肺动脉切开取栓及内膜剥脱术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方法、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5例慢性血栓拴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切开取栓及内膜剥脱术.结果:5例行肺动脉切开取栓及内膜剥脱术的患者中,4例术后即刻测定肺动脉压力下降了30~40 mmHg,术后6个月血气分析示SaO295%~98%,PaO2 88~96 mmHg,心功能Ⅰ~Ⅱ级,心脏彩超示三尖瓣轻度返流,1例术前重度肺动脉高压,心功能Ⅳ级的患者,术后即刻测定肺动脉压力下降5 mmHg,术后6个月血气分析示SaO2 85%,PaO2 60 mmHg,心功能Ⅲ级,心脏彩超示三尖瓣中度返流.结论:肺动脉切开取栓和内膜剥脱术是治疗慢性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佳祥;崔识远;谢周良;杨志远;程兆云;顾以茼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联合p504S、VEGF、p63检测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微波S-P免疫组化方法,观察p504S、VEGF、p63在前列腺良、恶性痛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大多数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腺泡和导管周围可见连续的p63表达,少数呈间断表达,但p504S均皆呈阴性,大多数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VEGF呈阴性;高级别上皮内瘤p63呈不连续表达,p504S呈弱阳性或阴性,VEGF呈阴性或弱阳性;7例非典型腺瘤性增生,p63均呈阳性;40例前列腺癌,p63均呈阴性,p504S均呈阳性;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与p504S免疫表达无关,但与VEGF表达有关.结论:联合检测p504S、VEGF、p63可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率,尤其适合于体积较小的前列腺穿刺标本进行良、恶性鉴别.
作者:郑巍;吴瑷;李怀富;桂西青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提出医院感染护理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1 511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医院感染发生丰为19.1%(289/1 511),60岁以上患者感染率高,达30.3%.总感染例次为917次,其中肺部感染例次构成比高50.7%(465/917),>28 d置管患者的感染率为100%.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加强护理预防,包括护理管理,规范洗手、以及对呼吸,泌尿系统等护理干预才能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李梅;胡三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2例甲状腺腺瘤及7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二维图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相结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在结节数目、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结节边缘晕环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叉(P<0.05).结论:二雏及彩色多普勒对甲状腺结节的鍪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晓云;李师;王晓敏;郭嘉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激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60%;治疗组疼痛减轻,水疱吸收皮损结痴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治愈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较好.
作者:郄俊改;张楠;胡跃宁;李海燕;单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阴道镜及HPV-DNA检测在指导宫颈病变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308例阴道镜诊断可疑的HPV感染者同时检测宫颈分泌物的HPV-DNA并镜下活检.20例未治疗,267例在阴道镜下行宫颈环状电热切除术及21例宫颈癌患者根据期别做相应范围的手术治疗.术后3、6、12个月随访,行阴道镜检查及检测HPV-DNA.结果:308例阴道镜下可疑HPV感染者中,HPV-DNA检测阳性64例,阴道镜检出率20.78%;镜下活检病理CIN 44例,原位癌20例,浸润癌7例,尖锐湿疣7例,HPV感染2例,检出率为25.97%.结论:阴道镜配合HPV-DNA检测指导宫颈环状电热切除术治疗CIN或HPV感染患者具有低残留、低复发、高治愈的特点.
作者:陈琪珍;左万兴;孙廷慰;吴子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证实60例阑尾炎患者的超声资料.结果:病理诊断单纯性阑尾炎15例,化脓性阑尾炎36例,坏疽性阑尾炎7例,阑尾周围脓肿2例.结论:急性阑尾炎具有较典型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可以确诊并做出粗略的病理分型.
作者:刘小兰;张红志;叶钧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分类.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科.结果:梅毒性脑膜炎1例,麻痹性痴呆2例,脊髓痨4例;所有病例血清和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或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均为阳性.首诊均被误诊.结论: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与分型密切相关,早期误诊率高.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特点、血清学及脑脊液检查综合考虑.早期梅毒未能得到及时、正规和足量的治疗导致实质性神经梅毒越来越多.
作者:刘南;刘薇;王静;周柏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其诸多优点,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回顾了近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脊髓损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大量的实验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为神经细胞,易获得,能自体移植,安全有效,是治疗脊髓损伤的新策略,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志营;步星耀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哮喘控制测试量表在儿童临床工作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65名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按GINA治疗规范于治疗初期、1个月、3个月时测定FEVl%、PEF%并同时填写哮喘控制测试量表(12岁以上)或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量表(4~11岁),并以FEV1%和PEF%数据分组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儿童哮喘控制测试与FEV1%和PEF%的趋同性和一致性,分析儿童哮喘控制测试与FEV1%和PEF%的相关程度和可信度检验.结果: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和FEV1%、PEF%具有良好的趋同性和一致性(P<0.01),具有明显相关性,且儿童哮喘控制测试与PEF%的相关性较FEV1%相关性高.结论: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完全可应用于儿童临床工作中,可与肺功能监测联合应用,并可在基层无肺功能医疗机构单独应用于评价哮喘状况.
作者:高俊兴;林荣军;车淑玉;刘小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和评价血氧气流记录仪诊断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准确性.方法:62例研究对象同时进行整夜标准多导睡眠和血氧气流记录监测,以标准多导睡眠图监测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教为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金标准,评估血氧气流记录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和低血氧饱和度的准确性.结果:血氧气流记录与标准多导睡眠图测得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和低血氧饱和度密切相关(r=0.964和0.816,P=0.000).以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5为诊断界值,血氧气流记录与标准多导睡眠图比较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灵敏度为93.3%,特异度为76.5%.正常和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组血氧气流记录-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与标准多导睡眠图-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组血氧气流记录-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较标准多导睡眠图-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减低(P<0.05).不同严重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组血氧气流记录-低血氧饱和度与标准多导睡眠图-低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氧气流记录具有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能力,可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初步诊断;血氧气流记录在评价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时可能低估病情,不宜单独用于判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严重程度.
作者:王莞尔;朱广卿;王健康;刘菊琴;高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建立临床诊断的数学模型.方法:构建感知器神经网络,以癌症诊断为例,对50例非癌症患者和100例癌症患者的腺苷三磷酸酶(ATP酶)和琥珀酸脱氢酶(SDH酶)活性2项指标分组进行训练和仿真诊断.结果:2个检测样本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6%和97.33%.结论:可以用感知器神经网络建立临床的疾病诊断系统.
作者:罗万春;刘岭;龚利红;黄英辉;李立奇;易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开窗刮治术在颌骨巨大囊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颌骨巨大囊肿患者行开刮治术,疑为牙源性角化囊肿或成釉细胞瘤,在彻底刮除囊膜后用石发酸或无水酒精烧灼骨腔,然后用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骨腔.碘仿纱条填塞引流.术后定期更换碘仿纱条和X线检查,随访0.5~1年.结果:7例囊肿明显变小,12例囊肿完全消失,2例行残余小囊肿摘除术,术后伤口Ⅰ期愈合,未见感染.所有患者经X线检查见囊肿内骨密度增高,无病理性骨折.结论:开窗刮治术治疗颌骨巨大囊肿,手术方法简单,既根除了病变,修复了面部的膨隆畸形,又可大限度地保存颌骨的连续性,避免了因切除过多的组织给患者带来的巨大痛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磊;吕改玲;刘平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腹股沟疝患者接受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治愈,手术时间平均58 min,无切口感染.术后5~7 d出院,平均住院6 d,随访7~46个月,未复发.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符合腹股沟区生理解剖特点,对高龄患者的术前准备、严格无菌操作度充填物放置到住和充填后修补到住是避免术后复发的关键.
作者:李如杰;马朝德;皮明毅;关小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皮在头皮撕脱伤伴颅骨裸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例有颅骨裸露的头皮撕脱伤患者,均无吻合血管作撕脱头皮再植条件以及撕脱头皮反取中厚皮的条件.8例中失血性休克者2例,无颅骨骨折或脑损伤.均Ⅰ期急诊清创后同种异体皮覆盖,肉芽完全爬行覆盖后Ⅱ期大张中厚皮片植皮.结果:8倒患者所植皮片成活率100%.结论:自体头皮无法再利用以大张同种异体皮覆盖裸露颅骨,待肉芽生长覆盖完全后整张中厚皮移植是一种治疗颅骨裸露的优良方法.
作者:夏云;周明;王兵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