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小肠破裂82例诊治体会

郝晓尊;王会生

关键词:小肠破裂, 腹部损伤, 剖腹术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82例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均治愈.结论:重视外伤性小肠破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熟练应用度腔穿刺技术,结合X线、B超.CT等辅助检查早期做出诊断,尽早手术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连环恒温扩增技术研究进展

    连环恒温扩增技术是针对靶基因的6个区域设计4种特异引物,利用一种链置换DNA聚合酶在恒温65℃左右保温几十分钟而完成的核酸扩增反应,通过检测反应过程中获得的副产品焦磷酸镁所形成白色沉淀的混浊度来判定扩增结果.由于其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好、成本低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食品卫生栓疫及基因芯片的开发;在细菌和病毒的检测方面对临床医学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连环恒温扩增的技术原理及其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毕研丽;沈小燕;才学鹏;丛国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局部皮瓣转移治疗深度烧伤30例临床分析

    目的:讨论局部皮瓣在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旋转皮瓣、推进皮瓣、Z成形术等各种局部皮瓣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结果:本组30例小面积深度烧伤应用局部皮瓣方法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短,远期效果良好.结论:局部皮瓣在烧伤创面修复中有着独特的优势,能达到较理想的手术效果,临床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怀军;李桑蕾;张磊;黄磊;王学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探讨鼻内镜手术在治疗鼻眼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在治疗鼻眼相关疾病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眼相关疾病119例.结果:慢性泪囊炎71例(99眼),行泪囊鼻腔造孔术,痊愈91眼;鼻窦囊肿伴有眶内并发症21例,行鼻窦囊肿开放术,全部痊愈;外伤性视神经病变23例,行视神经管减压术,好转11例;外伤性眶内壁骨折2例,经鼻行眶内壁骨折整复术痊愈;眶内异物1例,成功取出;球后血肿1例,经筛窦纸板入路行血肿清除术,基本痊愈.随访期:6个月~3年.结论: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眼相关疾病具有不破坏患者面貌,有效,简单,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王桑;王杰;董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程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14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按病情轻重分为重症胰腺炎和轻症胰腺炎,接病因分为胆源性及非胆源性.分析其肝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门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移酶、白蛋白及其对疾病转归的影响.结果: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明显比急性轻症胰腺炎患者重.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肝功能变化亦明显重于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且急性重症胰腺炎以胆源性者居多,住院时间较长.结论:急性胰腺炎早期即可能发生肝功能损害且影响预后.

    作者:郝波;宋萧逸;任清华;程秀莲;王丙信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浆细胞性乳腺炎30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荣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中术前确诊10例,误诊为乳腺癌8例,误诊为乳腺纤维腺瘤5例.28例行手术治疗.2例保守治疗.其中19例行肿块切除术,7例行乳腺象限或区段切除,2例行全乳切除术.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易误诊.手术切除是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韩红勤;曾庆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颈动脉斑块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教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和对照组96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IMT),并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61例(62.2%).颈动脉斑块72例(73.5%);对照组96例,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21例(21.9%),颈动脉斑块45例(4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与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存在及其性质显著相关.

    作者:程浩;石根萍;杨爱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106例胸腔积液病因与诊断分析

    目的:讨论胸腔积液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胸腔积液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6例病因的前5位依次为结核53例(50.0%)、恶性肿瘤32例(30.2%),心功能不全11例(10.4%),肺炎和脓胸6例(5.7%),肝硬化4例(3.8%).结核性胸腔积液以≤40岁患者为主,占92.4%;恶性胸腔积液中≥60岁患者居多,占93.7%.106例胸腔积液癌胚抗原水平为恶性组高于良性组(P<0.01).结论:胸腔积液主要病因是结核和肿瘤,但结核性患者以青年居多,恶性肿瘤以老年患者居多.胸腔积液癌胚抗原含量对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子相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0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现察组和对照组各45倒.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按0.5~0.8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3 d,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治疗3 d.结果:现察组在退热、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作者:周晓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α-硫辛酸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加巴喷丁对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随机将52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应用α-硫辛酸联合加巴喷丁观察疼痛缓解情况;对照组25例进行常规治疗.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α-硫辛酸联合加巴喷丁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加巴喷丁可明显改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作者:夏威;张菱;文世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钛板取出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颌骨骨折铁板坚固内固定术后取出钛板的原因.方法:收集颌骨骨折铁板坚固内固定后取出钛板的患者49例,其中单纯下颌骨骨折27例,面中部骨折13例,上下颌联合骨折9例.回顾分析内固定钛板取出的原因.结果:49例中,患者因心理因素取出钛板者17例,感染8例,有可能影响颌骨或牙胚发育而取板者5例,钛板外露者4例,钛板断裂者4例,神经麻木者4例,种植障碍3例,其他4例.结论:颌骨骨折钛板坚固内固定后取出钍板者,以患者主动要求者居多.主要原因为患者心理排斥因素;其次为感染;医生建议取出者多为儿童骨折;而钛板外露、断裂或神经麻木等意外及手术并发症致钛板取出者相对少见.

    作者:常显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吉诺通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吉诺通胶囊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的疗效.方法:选择84例伴有咳疫、喘息的慢性支气管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给予吉诺通胶囊.对照组42例给予必漱平片,疗程7 d.比较2种药物溶痰和祛痰疗效及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有效率为7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气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纽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吉诺通胶囊用于慢性支气管交急性发作疗效显著.

    作者:高微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联合吸入沙丁胺醇、异丙托溴胺气雾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联合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胺气雾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作用.方法:7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Ⅲ级)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在未给予其他治疗的情况下,两组采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喷吸,每次200 μg,3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异丙托溴胺气雾荆喷吸,每次40 μg,3次/d.记录治疗后患者咳嗽、气短等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治疗2周后用肺功能测量仪测量1 s用力呼气客积与用力肺活量.结果:治疗组临床缓解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缓解所需时间则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1 s用力呼气容积和用力肺活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联合、长期、规律、小剂量吸入沙丁胺醇、异丙托溴胺气雾荆,时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缓解患者咳嗽、气短症状,缩短缓解时间.有效的改善肺功能.

    作者:王金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脑卒中后癫(癎)86例分析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癎的发生率、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对1052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癎的发生率为8.17%.卒中后癫癎的发作类型以单纯部分性发作多见(55.81%).蛛网膜下腔出血易合并继发性癫癎(19.35%).本组患者中病灶位于皮层者继发性癫癎的发生率为12.18%,皮层下病灶者继发性癫癎的发生率为1.6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癫癎的常见病因.癫癎的发生率与卒中部位密切相关.

    作者:郭晖;邵春香;常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老年痴呆认知障碍患者脑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老年痴呆认知障碍患者脑功能的影响.方法:32例老年痴呆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和实验组(16例),采用脑电超慢涨落图仪分别测定分析脑内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经脑电超慢涨落图仪检测·与对照组比较,S<,1>与S<,5>谱线明显增高(P<0.01).S2谱线增高(P<0.05).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能显著改善老年痴呆认知障碍患者的脑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脑内神经递质含量,保护胆碱能神经起作用的.

    作者:谢海;战同霞;魏秀宏;李秀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技术分析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中不同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公司Light Speed Plus/4i多层螺旋CT对116例患者的肾脏、输尿管、膀胱进行多期客积扫描,正常对照组30例,病变组86例,在ADW4.0工作站分别进行二维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客积再现技术、大密度投影等图像后处理.结果:正常对照组30例图像满意.病变组86例中,先天畸形中肾盂及输尿管重复畸形7例、马蹄肾5例、输尿管囊肿和输尿管异位开口各3例、异住肾和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各2例、孤立肾和膀胱重复畸形各1例;输尿管结石7例、肾盂肾盏结石4例;肾孟、输尿管是性病变6例、结核3例;肾孟、输尿管肿瘤22例、膀胱肿瘤17例、盆部肿瘤侵犯输尿管3例.结论: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是泌尿系统一种理想的检查方法,应根据病变情况选择不同的图像后处理技术.

    作者:朱绍成;史大鹏;葛英辉;吕传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改良逆行筋膜骨瓣移植治疗不稳定腕舟骨骨折

    目的:探讨治疗不稳定腕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0例不稳定腕舟骨骨折采用改良的逆行筋膜骨瓣移植的手术方法治疗.结果:10例骨折均于手术后6~10周愈合,6个月~1.5年腕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改良的逆行筋膜骨瓣移植法治疗腕舟骨不稳定骨折,操作简单,易控制,固定稳,能早期活动.

    作者:李汝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一氧化氮检测的意义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一氧化氮水平,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一氧化氮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60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30例,急性心肌梗死30例,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均于入院第1 d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一氧化氮的水平.结果:冠心痛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冠心病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低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高而一氧化氮含量低,提示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一氧化氮相互调节的作用可能发生障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一氧化氙调节失衡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吴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清C反应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性研究

    血清C反应蛋白主要是在白细胞介素-6等细胞因子的调节下.由肝脏合成分泌的一种蛋白质.近年来研究表明,血清C反应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惠病风险的增高及肺癌的分期、病理类型以及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存在一定的关联,血清C反应蛋白的升高还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差的一项参考指标并且与肿瘤宿主体内细胞因子的不同基因型相关.

    作者:石荟;韩宝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消化道恶性肿瘤伴发皮肌炎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消化道恶性肿瘤合并皮肌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对6例消化道恶性肿瘤合并皮肌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皮肌炎可发生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任何时期,起病可为多种形式,二者密切相关,但以中线肌肉受累明显.病理改变vT,微血管病变为主.结论:皮肌炎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消化道肿瘤伴发皮肌炎并非少见,皮肌炎确诊时间<1年及>50岁的中老年人应高度警惕恶性肿瘤的发生.

    作者:王薇;冯立群;张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磁共振尿路成像和逆行肾盂造影检查的应用

    目的:探讨磁共振水成像和逆行肾盂造影检查对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对尿路梗阻性病变患者进行磁共振水成像45例和逆行肾孟造影检查56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13例逆行肾盂造影检查插管失败改行磁共振水成像,磁共振水成像2例显像较差.误诊及漏诊4例;逆行肾盂造影误诊及漏诊3例.其余均诊断明确.结论:在操作方面,磁共振水成像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于非结石病变,输尿管下、壁段的病变磁共振水成像优于逆行肾孟造影;逆行肾孟造影在诊断结石和轻微的病变,输尿管上段病变方面优于磁共振水成像.

    作者:黄海波;谢敏;王全好;刘任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