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霞;张银雪;杨桂芳
目的:观察自体筋膜经阴道无张力悬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采用自体筋膜行经阴道无张力悬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6例,术后随访1年并通过问卷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治愈12例,显效4例;生活质量问卷评分(14±3)14例;自我评价非常满意12例,比较满意2例,不满意2例.结论:应用自体筋膜行经阴道无张力悬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白安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疗法的确定是很复杂的,地西他滨是唯一由美国FDA认可的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药物,对其所有亚型和特殊亚群5q-综合征均有较好疗效.支持疗法,低强度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型疗法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均不满意,因为患者会连续患上固有的并发症,如恶化的血细胞明显减少和向白血病转化.本篇综述总结了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进展,试图找到更好的方案及目前治疗状况.
作者:王晶超;李梅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根治手术1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发生皮辨坏死39例,其中纵切口33例(33/130),横切口6例(6/54).坏死范围:<2 cm2者12例,2~5 cm2者23例,>5 cm2者4例.坏死部位:切口中段34例,腋前区5例.结论:皮瓣的合理设计及缝合张力,皮瓣的厚度及游离范围,引流管的通畅,电刀的正确使用及适当的加压包扎等是预防皮辨坏死的重要因素.
作者:仵民宪;林海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比较喉罩与气管导管用于全麻时的不同效果.方法:拟于全麻下手术的妇科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喉罩与气管导管进行通气,全麻诱导和维持所用药物相同,比较两纽王入喉罩或插入气管导管所需时间、一次置八成功率、咽喉痛的发生率和不同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气管导管组较喉罩组置入导管所需时间长、术后咽喉痛发生率高(P<0.05);插入和拔除气管导管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分别高于置入和拔除喉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置八和拔除操作更简便,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并发症少.
作者:茹六合;贺海华;杨红军;王卫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千粉剂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时照组,观察组采用吸入布地奈德/福奠特罗干粉剂160/4.5 μg/次,2次/d;对照组采用吸入布地奈德干粉剂400 μg/次,2次/d.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无症状天数的增加及肺功能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剂为控制哮喘的较好药物,两者有协同互补效应,有效改善肺功能,增加哮喘无症状天数,疗效优于单一应用糖皮质激素.
作者:赵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双羟基黄酮醇对缺血后冠脉内皮功能的作用以及评价其对致死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测定意识清醒、无应激状态下绵羊的冠状血管对不同浓度静脉输注的乙酰胆碱的反应,闭塞冠状动脉1 h然后进行7 d的连续再灌注,再灌注的同时进行双羟基黄酮醇或vehicle的治疗,测定缺血状态下和再灌注开始后的血液动力学指数和局部心肌收缩力,评估冠脉血管对乙酰胆碱的反应,并心脏测量梗死面积.结果:(1)双羟基黄酮醇处理后可预防心率上升,显著降低左室舒张末压在再灌注过程中的升高幅度;(2)乙酰胆碱引起的浓度依赖性心率、心搏出量和外周血管传导力的上升并不受到双羟基黄酮醇的处理和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影响;(3)双羟基黄酮醇处理后梗死面积显著缩小;(4)双羟基黄酮醇处理可以显著改善危险心肌边缘区域的局部心肌血流.结论:双羟基黄酮醇可显著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延长缺血后心肌再灌注中可显著改善内皮功能,可显著减弱危险心肌边缘区局部血流量的进行性损伤.
作者:刘洁;王胜;王光花;王良旭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糖尿病肾病惠者血液流变学和尿白蛋白的作用.方法:糖尿病肾病患者56例分为两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各28例,给予糖尿病饮食和使用降糖药以控制血糖,观察组2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前列地尔10μg/d,共3周;另选择无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及肾脏疾病的健康体检者2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三组均在试验前测定血液流变学参数和尿白蛋白,观察组1、2在试验后再测定血液流变学和尿白蛋白量.结果:试验前观察组1、2高切变率(150S1)下全血黏度、低切变率(5.76S1)下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及尿白蛋白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上述指标在两观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结束时两观察组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及尿白蛋白量均显著低于试验开始时(P<0.01),且观察组2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观察组1(P<0.05).结论:前列地尔能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红细胞、血小板聚集性和尿白蛋白排出量.
作者:佟晶洁;刘小燕;傅增泮 刊期: 2008年第08期
1 临床资料4例患儿,男3例,女1例;年龄2~4岁;均为玩耍时误掉入硫酸厂内有二氧化硫气体的阴井中;4例均于中毒后即出现呼吸费力,口唇发绀;2例呼吸费力程度重.
作者:陈玉才;张清慧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对普外腹痛待查患者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1例腹痛待查患者施行的腹腔镜手术临床资料.结果: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24例,慢性阑尾炎6例,小肠憩室炎3例,小肠肿瘤2例,克隆氏病2例,腹内疝2例,大网膜粘连综合征1例,肠系膜血栓形成1例.1例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后,腹痛仍存在,以后证实为慢性胰腺炎.40例治愈,治愈率97.6%.结论:对普外腹痛待查患者进行积极的腹腔镜探查术,有助于尽早明确诊断和使患者获得确定性外科治疗,提高治愈率.
作者:云峰;刘新江;陈艳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45例40~44岁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诊断性刮宫后口服米非司酮12.5 mg,1次/d,连服3个月;治疗前后测血清雌激素、孕激素、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睾酮、催乳素6项激素和血红蛋白.结果:所有患者服药期间均闭经;血红蛋白明显提高(P<0.05);停药随访半年子宫出血复发率24.2%.结论: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确切,但复发率较高.
作者:辛峰;武传中;赵彦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IL-8、IL-10、TNF-α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不同时期血清IL-8、IL-10、TNF-α水平,并与30例正常对照比较.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活动期血清IL-8、TNF-α的含量显著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IL-10含量显著低于缓解期和对照组.缓解期IL-8、IL-10、TNF-α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动期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8、TNF-α含量显著高于轻中度患者,IL-10显著低于轻中度患者.活动期IL-8表达水平和TNF-α呈正相关,和IL-10呈负相关.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IL-10表达水平降低,IL-8、TNF-α表达水平升高,使体内免疫调节失衡,从而诱发溃疡性结肠炎.IL-8、IL-10、TNF-α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作者:贾长河;许泼实;康谊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结果:异物位于气管13例;右支气管37例;左支气管32例.气管镜取出异物66例,直达喉镜下取出异物12例,1例异物自行咳出,2例因异物较大,行气管切开取出,1例转胸外科取出.结论:硬质气管镜检查及取异物术有效可靠;特殊类型异物应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中应急抢救措施.
作者:贾海顺;李忠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青少年肺癌患者的支气管镜下改变与其临床表现、病理分型等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支气管镜检查取材确诊的<25岁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镜下以新生物及黏膜浸润改变等直接征象为主;病理分型以鳞状细胞癌多,其次为小细胞癌,腺癌;病变部位以右中叶居多,其次为左主、左下支气管.结论:青少年肺癌临床上容易漏诊和误诊,支气管镜是其重要诊断手段.
作者:宋敏;胡成平;顾其华;肖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时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的规律.方法:观察49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的阿托品首次应用及治疗过程中体温、脉搏、血压的变化.结果:治疗过程中随着阿托品用量的增加,体温、脉搏呈上升趋势,血压逐渐下降.结论:观察有机磷中毒患者治疗过程中体温、脉搏、血压变化的规律可指导临床合理应用阿托品,及时抢救患者.
作者:徐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应用玻璃酸钠加膝关节周围痛点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方法:膝关节周围痛点一次性应用抗炎镇痛液注射:膝关节腔内有积液者先抽出积液;炎症较重者先进行抗炎治疗,待炎症控制后,自膝关节外上方或外膝眼处穿刺,达关节腔内后注入玻璃酸钠液2~2.5 mL(20~25 mg),1次/周,连用5次.结果:本组54例,77膝,治疗后,经4~24个月随访,膝关节功能评定:优31膝、良33膝、差9膝,无效4膝,总优良率为83.12%.结论:应用玻璃酸钠加局部注射治疗,创伤小,不影响日常生活,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改成;张国平;杨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以多烯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7例晚期卵巢癌惠者均为复发病例,化疗方案选用多烯紫杉醇联合卡铂.每21 d为1个周期,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27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0例.总有效率40.7%.中位疾病进展时间8个月.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及肌肉酸痛.结论:多烯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治疗复发性卵巢癌.不良反应轻,近期疗效较满意.
作者:赵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序贯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静脉滴注莫西沙星注射液0.4 g,1&/d;对照组28例,静脉滴注头孢呋辛1.5 g,2次/d,两组症状明显改善后改同类药继续口服,疗程7~10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1.4%,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4%和76.5%,两组临床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7%和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序贯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巍巍;孙维颖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异物围术期处理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老年食管异物围术期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各种术式均成功取出异物,治愈并发症.结论:完善的围术期处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了解异物种类、停留部住和对周围组织损伤的程度及全身状况,注意选择适当麻醉及手术方式,有利于异物取出.
作者:伍启刚;戴熙善;李国义;余滋中;李妮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比较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与125Ⅰ粒子联合5-FU缓释粒子同步组织间植入对小鼠皮下肝癌移植瘤的治疗效果.方法:24只BALB/C小鼠皮下移植肿瘤细胞H22建瘤,荷瘤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只.A组为125Ⅰ粒子治疗组,B组为5-FU缓释粒子治疗组,C组为联合125Ⅰ粒子和5-FU缓释粒子治疗组,D组为对照组.连续观察25 d小鼠存活情况,测量肿瘤大小,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CNA、FAS的表达.结果:观察25 d,3个治疗组的小鼠存活率、平均肿瘤体积、病理分别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125Ⅰ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反映治疗组肿瘤细胞凋亡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125Ⅰ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持续照射可以直接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125Ⅰ联合5-FU缓释粒子同步植入疗效更好,方法可行.
作者:夏伟;吕中伟;张家兴;侯仁华;徐家华;蔡海东;袁雪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术在治疗时机上的临床意义.方法:60例患者100眼随机分为2组,每组50眼,将确诊的患儿按治疗的时间分为A组(1~6个月)、B组(6~12个月),分别进行泪道探通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A组在治疗效果上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行泪道探通术对先天性泪囊炎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李艳霞;张银雪;杨桂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