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芳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和心功能的变化及培哚普利干预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造心肌梗死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培哚普利干预组(A组,n=16)和心肌梗死组(B组,n=16),另设假手术组为对照(C组,n=16).术后24 h起各组分别予培哚普利(A组)和蒸馏水(B、C组)灌胃,6周后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非梗死区心肌组织中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的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凋亡调控基因P53 mRNA含量的变化,并以超声心动图评价大鼠心功能.结果:6周后A、B两组与C组相比心肌细胞凋亡指数、P53mRNA含量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显著升高(P<0.05),而左室短轴缩短率和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P<0.05);A组与B组相比中心肌细胞凋亡指数、P53mRNA含量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下降,而左室短轴缩短率和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P<0.05).结论: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凋亡相关基因P53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左室功能明显下降;培哚普利能降低P53mRNA的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左室功能.
作者:秦志平;张国天;刘宗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5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视网膜病变组75例,无视网膜病变组83例,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收缩压、舒张压、血清脂蛋白α、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等因素与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脂蛋白α、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程、血糖、血脂以及血清脂蛋白α等均是发生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因素.
作者:徐凤梅;白悦心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肝功能分级、食管静脉曲张的关系. 方法:对19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常规胃镜检查,并对其并发门脉高压性胃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8例肝硬化患者中,食管静脉曲张172例(86.9%),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为64.6%(128例).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级别增加,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病率及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P<0.01);而随着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上升,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病率亦有上升(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病率随肝功能分级及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的增加而上升.
作者:石国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药物流产后致继发不孕的原因.方法:298例不孕症患者,排除男方因素,选择其中末次妊娠为药物流产的继发不孕患者62例为观察对象.结果:药物流产致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为输卵管梗阻性不孕占62.9%.结论:药物流产在临床上的正规应用应引起重视,掌握好适应证,规范用药.
作者:王云超;李瑞方;王卫华;张香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在鼻内镜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并与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进行比较,以了解其对患者苏醒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36例,ASAⅠ~Ⅱ级,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静脉泵以0.2 μg/(kg·min)的速度静脉泵入瑞芬太尼,对照组吸入异氟醚1.0%~2.5%.观察麻醉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10 min清醒程度评分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清醒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与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比较,苏醒迅速,清醒完全.
作者:王云;于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酸蚀和免酸蚀两种情况下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抗剪切强度是否有差别.方法:收集离体前磨牙30颗,随机平均分为3组.第1组(对照组):35%磷酸酸蚀30 s,冲洗、干燥,涂粘结剂,京津釉质粘结剂粘结托槽.第2组:35%磷酸酸蚀30 s,冲洗,湿润,光固化型的Fuji Ortho Lc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结托槽.第3组:免酸蚀,湿润,光固化型的Fuji Ortho Lc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结托槽.24 h后用电子万能力学实验机对3组进行抗剪切强度测定,并统计牙面上的粘结剂残留量.结果:2、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免酸蚀时其粘结强度能达到临床要求,但是酸蚀后粘结强度明显增高.
作者:谢彩虹;刘新强;居曼江·买买提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与脉压、脉压指数的关系.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检测血、尿β2-MG及尿白蛋白同时计算脉压、脉压指数,根据有无肾损害分组检测脉压、脉压指数;根据脉压、脉压指数分组检测血、尿β2-MG及尿白蛋白.结果:脉压>60 mmHg的高血压患者血β2-MG、尿β2-MG、尿白蛋白高于脉压<60 mmHg的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0.6的高血压患者血β2-MG、尿β2-MG、尿白蛋白高于脉压指数<0.6的高血压患者.结论:高血压患者随着脉压和脉压指数的增大而出现肾损害的加重.
作者:温莉萍;边帆;蒋更如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癌并狭窄、食管癌并发瘘、吻合口狭窄、食管自发破裂、单纯食管-纵膈瘘的价值.方法:在透视下经口置导丝、导管于胃内,然后撤出导管,顺导丝送入置入器缓慢释放支架于狭窄段.结果:126例患者中,2例自发食管破裂的患者支架下移脱落,2例单纯食管-纵膈瘘的患者支架下移,并2 d后取出,余122例患者一次置放成功,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食管狭窄的患者支架置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无狭窄的患者,支架置入应视为禁忌.
作者:韩兴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影像表现.方法:分析了42例患者的X线影像学特征及各期的影像学表现.结果:综合影像学所见,将患者CT表现分为早期30例和晚期12例,与临床症状基本一致.结论:结合影像学特征对本病做出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作者:郑国庆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脉压、脉压指数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14例,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脉压水平分为≤65 mmHg组和>65 mmHg组;根据脉压指数水平再分为≤0.04组和>0.04组,病变严重程度分别用冠状动脉病变的血管支数、冠状动脉病变评分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表示.结果:脉压、脉压指数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而与血脂、血糖等无明显关系.结论:脉压、脉压指数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脉压指数在一定程度上较脉压有更大优势.
作者:薛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中的表面通透性在肺癌的初步应用.方法:利用GE的Lightspeed 8排螺旋CT对怀疑肺肿瘤65例患者行灌注成像,以瘤体中心层面进行连续电影扫描,层厚5 mm,经右肘静脉快速团注非离子型造影剂,剂量50 mL,注射速度3 mL/s,扫描延迟时间5 s,间隔0.5 s/周,扫描总时间60~70 s,共扫描100层,对临床确诊52例肺癌患者,应用Perfusion软件分析其表面通透性值,各组织学类型表面通透性值呈肺小细胞未分化癌>肺转移性癌>肺腺癌>肺鳞癌,各组织学类型表面通透性值存在一定交叉,肺小细胞未分化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中的表面通透性对分析肺癌恶性程度、勾画出肿瘤轮廓范围有潜在临床价值.
作者:王翔;钱农;王小琴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经椎间孔入路注射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颈椎椎间孔穿刺技术,穿刺成功后,经造影确定位置,每个椎间孔注射胶原酶600 u,观察效果.结果:3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行此技术治疗后随访3个月~2年,优良率89.56%,有效率96.23%.结论:对诊断明确,有适应证的患者,经颈椎椎间孔注射胶原酶,能使突出的椎间盘溶解,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具有疗效好、治疗时间短、痛苦小、操作较简单等优点.
作者:王胜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无创通气在妊娠期重度哮喘治疗中对胎儿、动脉血气中酸碱度、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方法: 将23 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无创通气+ 药物治疗组(无创通气组13 例)和对照组(10例).比较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气中酸碱度、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变化以及对胎儿发育的影响,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心率和呼吸频率 .结果:无创通气组在治疗后动脉血气中酸碱度、动脉血氧分压值升高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心率和呼吸频率下降,对胎儿发育的不利影响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无创通气在妊娠期重度哮喘治疗中可改善血气状况,减少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作者:谢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非脑卒中患者无症状脑梗死的发生率、影像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186例非脑卒中老年患者行颅脑CT检查发现无症状脑梗死 56例,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并对危险因素与非无症状脑梗死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无症状脑梗死发生率为30.11%,男高于女;颅脑CT检查96.92%为腔隙性梗死,68.48%分布于基底节和内囊;无症状脑梗死组较症状脑梗死组年龄大,伴发高血压、糖尿病、高酯血症、心脏病及吸烟史高(P<0.05);血压值、血糖、血甘油三酯检测值及心电图异常率高(P<0.05).结论:无症状脑梗死在老年人群中常见,多为皮质下深部脑组织的腔隙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并与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高甘油三酯血症、吸烟史有关.
作者:范爱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全直肠系膜切除、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采用直肠全系膜切除、双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漏6例(3.7%),吻合口狭窄3例(1.9%),吻合口出血2例(1.2%).术后随访6个月~7年,局部复发11例(6.79%).结论: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能降低局部复发,而双吻合器的应用能提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
作者:呼增吉;杨银学;杨春;师新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了解Q-Tcd、J-Tcd对平板运动试验结果判断的价值.方法:对25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及30例阴性者运动前后心电图的Q-Tcd、J-Tcd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运动前两组Q-Tcd、J-Tcd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后2 min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Q-Tcd、J-Tc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平板运动试验中Q-Tcd、J-Tcd增大,可作为判断运动试验结果的指标.
作者:姜晓霞;龙文军;王子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声像图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方法:应用超声检测61例66条拟诊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观察静脉管径、管壁回声、管腔内回声、血栓形成的范围、血流情况.结果:61例急性血栓患者初诊时血管管径患侧较健侧明显增宽(P<0.01),血栓呈低回声,完全阻塞者管腔内未见彩色血流显示,彩色血流出现突然中断现象;不完全阻塞者管腔内可见充盈缺损,脉冲多普勒于不完全阻塞处探及连续性低速血流频谱,多普勒频谱随呼吸而变化较弱或不随呼吸而变化.结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声像图及血流动力学具有其特点,据此可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信息.
作者:李加平;杨世梅;姜伟;吴玉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与转归.结果: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复杂,痰找抗酸杆菌阳性率高,X线特点以渗出为主,可呈多形态表现,易形成空洞,好发于肺门及中下肺野,可波及多个肺野,病变进展快,病情凶险.结论:糖尿病患者应高度警惕肺结核的发生,定期复查X线胸片,做到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提高其治愈率.
作者:刘玉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应用生化酶降解技术使血肿液化排出颅外,同时应用小剂量脱水剂、神经营养药物等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78例,显效率56.4%,总有效率89.6%,死亡率10.3%;对照组79例,显效率27.8%,总有效率69.6%,死亡率2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显著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是一值得推广的脑出血治疗方法.
作者:刘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近年来出现的宫颈癌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年龄<35岁的宫颈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宫颈癌的发病呈逐年上升并年轻化趋势,且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结论:进行预防癌症的定期妇科检查对其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且手术是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方法.
作者:刘艳杰;乔玉环;郭瑞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