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读《养老奉亲书》感悟

王家琪

关键词:养老奉亲书, 老人, 养生
摘要:阅读宋·陈直的《养老奉亲书》,截取书中的老年食疗、性气好嗜、忌戒保护三方面的部分内容,浅谈了对于老年养生的体会.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眼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组织5-HT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眼针对D-IBS模型大鼠结肠5-HT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D-IBS模型组和眼针组3组.采用慢性应激结合束缚方法建立D-IBS模型并进行眼针治疗.采用ELISA测定血清和结肠5-HT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结肠5-HT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和结肠组织中5-HT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肠组织中5-HT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D-IBS模型组比较,眼针组血清和结肠5-HT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肠5-HT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眼针能够调控D-IBS模型大鼠结肠5-HT的表达.

    作者:王艳杰;张立德;王健;关洪全;刘旭东;刘慧慧;柴纪严;赵金茹;王德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医案研究中的现状分析

    中医医案文献浩如烟海,如何从这些历代医案资料中总结或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是当代中医药文献研究的热点.数据挖掘技术是发掘与整理中医医案的良好工具,可以从大型的数据库中提取人们欲汲取的知识.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医案研究中已广泛应用.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是一种数据发掘、分析和知识发现的新技术,它更客观、更接近中医的辨证思想,更有利于从中医医案中提炼出精华.该文主要介绍了在中医学医案研究中4种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及更适合医案证候研究和组方规律探讨的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

    作者:李鑫颉;贾振华;吴以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从脾瘅论治糖耐量低减

    糖耐量低减(IGT)是糖尿病的前期阶段,IGT患者多无明显口干、多饮、多尿、消瘦等消渴病的临床表现,若将IGT辨为中医消渴病较为勉强.笔者主张IGT应属于中医“脾瘅”范畴,并依据脾瘅的病因病机特点,即过食肥甘、脾虚湿滞、湿热内蕴、阴液渐伤自拟苍连汤(苍术、黄连、玄参、佩兰)治疗IGT.

    作者:高志生;王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辨证论治的发展与辨证分型

    近一时期,中医药报刊曾发表讨论辨证分型的论文.这一问题不仅涉及现有教材的适宜程度,也关乎临床医生的思维方式乃至疗效等诸多问题,有鉴于此,我刊也认为有深入研究和认识的必要.欲言辨证分型,还得先从辨证论治的演进和特点说起.

    作者:孟庆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愈疡胶囊毒理作用研究

    目的:在动物体内验证愈疡胶囊的临床毒副反应及性质.方法:急性毒性试验用小鼠以药物大浓度和动物的大胃容纳量24 h内灌服3次,然后连续观察14 d.长期毒性试验将大鼠分4组,分别以3.6、1.8、0.45 g/(kg·d)3个剂量组和等容积生理盐水组连续灌服13周,每周第7天停药1d并称重,分别在第13周和第15周处死20只和10只大鼠,测大鼠体重、血常规、血液生化学、器官系数各指标,观察脏器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愈疡胶囊的大耐受量为42g/kg,按人临床日用量2.7g/60kg计算,相当于成人临床用量的933倍.长期毒性结果显示,高中低剂量分别相当于人临床日用量的80、40和10倍;给药期及恢复期各组大鼠体重增长正常,脏器系数、血液及血生化学指标无显著改变.结论:愈疡胶囊对受试动物未有明显毒性作用,可安全用于临床.

    作者:罗伦才;季小平;张仲林;李列平;张孝国;王利平;钟振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论毒邪学说与时行感冒“从毒论治”

    随着全球气候环境的日趋恶化,自然界“至而不至”,“不至而至”的非时之气频繁出现,时行感冒——这种因时行毒邪侵犯人体引起的时行疾病也常常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其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较普通感冒更为严重,因此已受到全世界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考证历代医家对“毒”的含义,探讨毒邪学说的理论,指出时行感冒的辨证应重视其外感与内生之毒邪,进而分析临证时应如何从毒论治时行感冒.

    作者:范津博;孙霈;苏晶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胞络之理论探析

    络病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学者已对其理论及学科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但在妇科学中未受到重视.胞络络病在妇科疾病发生发展中普遍存在,本文从胞络、胞络络病的理论内容进行论述,为深入研究妇科学中的络病理论奠定基础.

    作者:方毅;张沁舒;陈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齐文升辛温法治疗痤疮的思路与方法

    痤疮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皮肤病,由于其发病的多样性,治疗上十分棘手,在跟随导师门诊期间,发现辛温法治疗痤疮屡用见效,故将体会分享于此,以供参考.

    作者:兰玥;齐文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加味升降散对T2DM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脂联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加味升降散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脂联素的影响.方法:90例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加味升降散治疗组、血脂平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3组,每组各30例.3组均治疗2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表现、脂联素等水平.结果:(1)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其中医证候的改善以及综合疗效有优于血脂平对照组之趋势;(2)加味升降散治疗组治疗前后脂联素水平自身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1)中医升清降浊、化痰利湿、活血化瘀法治疗T2DM合并血脂异常有效;(2)本研究发现加味升降散对脂联素可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作者:杨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府逐瘀口服液联合生脉胶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口服液联合生脉胶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府逐瘀口服液、生脉胶囊,疗程4周,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血脂、CRP、心电图、观察血瘀证候.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持续时间均明显缩短,同对照组相比出现明显差异,血瘀症状、HDL-C、CRP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血府逐瘀口服液联合生脉胶囊可缓解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血瘀证候和血脂状况,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张海啸;王双玲;张海涛;何伟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医五脏系统健康状况自评问卷的信度与效度评价

    目的:评价中医五脏系统健康状况自评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方法:通过调查时间及回答率评价问卷实用性,采用克朗巴赫系数法及分半信度检验内部一致性,与SF-36的相关系数评价效标效度.结果:问卷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回收率为97.6%,奈目回答率为94% ~ 100%;问卷总克朗巴赫a系数为0.90,分半信度分别为0.83和0.81,相关系数0.84;与SF-36 9个维度的相关系数为0.09 ~0.55.结论: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较好,能够较稳定地反映自评者的健康状况,可用于治未病健康状况评估.

    作者:衷敬柏;郭润;于婧;白瑞娜;满秋珊;齐蓓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黄芪多糖对B16-F10荷瘤鼠髓样抑制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B16-F10荷瘤鼠髓样抑制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探讨黄芪多糖在抗肿瘤免疫机制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建立B16-F10荷瘤鼠模型,通过计算抑瘤率观察黄芪多糖的体内抗肿瘤活性;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Gr-1+CD11b+髓样抑制细胞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IL-10、VEGF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黄芪多糖治疗可以明显抑制荷瘤鼠黑色素瘤的生长,且可以降低荷瘤鼠脾脏Gr-1+ CD11b+髓样抑制细胞比例,抑制外周血VEGF、IL-10的分泌,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适当浓度的黄芪多糖可能通过降低髓样抑制细胞的比例,抑制VEGF、IL-10的分泌和肿瘤的生长.

    作者:柴旺;何小鹃;朱军璇;吕诚;赵宏艳;吕爱平;喻长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清热解毒、利湿泄浊方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取得很大进展,2007年至2010年,我院采用自拟清热解毒、利湿泄浊方治疗高尿酸血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组60例均为我科住院或门诊病人,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中,男25例,女5例;年龄33岁~ 63岁,平均44.2岁±4.8岁;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6例,2型糖尿病14例,高脂血症10例.对照组30例中,男23例,女7例;年龄35岁~68岁,平均46岁±6.3岁;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8例,2型糖尿病9例,高脂血症13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孙守芳;曲庚汝;刘蔚;朱丽萍;黄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针药并用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中药组口服自拟补气化痰通络方;针刺组给予表里两经并刺法;针药组口服补气化痰通络方加表里两经并刺法;对照组给予康复疗法,均治疗3周后观察各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结果:针药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针药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治疗后针药组MBI评分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韩淑凯;曹文杰;孙志英;左永发;马会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颈动脉狭窄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目的: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6~ 2010年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相关资料,对其证型及其他资料进行综合统计分析,探讨颈动脉狭窄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对符合要求的15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中医证型、基本资料与其他医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颈动脉狭窄总体辨证有痰瘀阻络、气虚并痰浊内阻证、气虚血瘀、精髓亏虚、气虚证、痰浊内阻证、气滞血瘀证、血瘀证、气阴亏虚证、气滞证、阴虚风动证等11个常见证型;从证类分布看,气滞血瘀证类达所有病例的50%,而阴虚证类则仅占5%.结论:颈动脉狭窄主要以痰瘀阻络、气虚并痰浊内阻、气虚血瘀、精髓亏虚4种证类为主,其中血瘀证类分布所占比例高,血瘀可能是颈动脉狭窄的主要病机之一.

    作者:孙韶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论戴天章《广瘟疫论》中辨治之要

    清代医家戴天章著《广瘟疫论》为温病学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后世解读者众多,从理法方药诸角度都有所阐发.研习《广瘟疫论》后体悟到,戴氏对瘟疫病的鉴别诊断颇为重视,既有众人所熟知的寒瘟五辨,还有大家乐道的五兼十夹,以及表里诸症辨等.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瘟疫理论,更重要的是对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瘟疫乃至温热疾病,细致地把握其鉴别要点、病位之别、病情轻重、不同论治之别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江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消瘀通络散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形态与内分泌的影响

    目的:观察自拟消瘀通络散对乳腺增生大鼠乳头直径、高度,血清E2/P、PRL、T水平以及乳腺组织形态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4组.采用己烯雌酚联合黄体酮肌注的方法进行造模.中药组给予自拟消瘀通络散50mg/d,西药组予三苯氧胺1.8mg/kg,均灌胃治疗,1次/d,共30d.于治疗前后测量各组大鼠第2对乳头直径、高度,测定血清E2、P、PRL、T水平,计算E2/P数值,取大鼠第2对乳房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表现.结果:治疗后乳头直径、高度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2组之间比较,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血清各激素水平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血清E2/P、PRL、T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学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表现相似,与模型组比较改善明显,与正常组相近.结论:自拟消瘀通络散具有缩小模型大鼠乳头直径、高度,改善内分泌紊乱状态和乳腺组织病理形态的作用.

    作者:张拴成;王丽娜;肖红玲;佘延芬;边文静;郭帅;杨继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从肝脾肾三脏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衰老有关的常见病,由于雌激素缺乏导致骨量减少及骨组织结构变化,使骨脆性增加易于骨折以及由骨折引起的疼痛、骨骼变形等问题.与中医“骨枯”、“骨痹”、“骨痿”、“骨极”等病的描述类似.关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中医传统认为与肾的关系密切,而肝脾两脏功能失调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肾、肝、脾三脏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理,从而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张颖;张博;张治国;鞠大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赵氏脱疽方”干预AGEs及糖尿病足相关因子的研究

    目的:探讨“赵氏脱疽方”治疗糖尿病足,干预血脂、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及相关因子的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足患者39例随机分成3组,各组在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纯中药组(13例)口服赵氏脱疽汤,并用赵氏脱疽膏外敷;给予中西药结合组(12例)口服赵氏脱疽汤,并用依沙吖啶外敷;给予纯西药对照组(14例)口服已酮可可碱,并用依沙吖啶外敷.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AGEs等.结果:3组治疗前后有明显变化,各组疗效比较,纯中药组疗效优于中西药结合组,纯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疗效均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坏疽有其独特优势,“赵氏脱疽方”对于AGE及相关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同时配合中药外治糖尿病足坏疽有明显优势.

    作者:修丽梅;温金莉;曹建春;王吉亭;曹刚;李光宗;黄强;尚宪荣;刘继前;王亚娜;施萍;罗毅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山居四要》学术特点钩玄

    基于对元代养生著作《山居四要》的点校与研究工作基础,对其作者汪汝懋及该书的主要学术特点进行了比较系统地介绍,以期对中医养生学术研究有所裨益.

    作者:郑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