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症疗效观察

张学聪;晁占湖

关键词:新生儿, ABO溶血, 丙种球蛋白
摘要:新生儿ABO溶血症是新生儿溶血病中常见的一种,是造成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病例可发生胆红素脑病甚至死亡.我院采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显微手术后间质化疗联合增敏放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后间质化疗联合增敏放疗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行开颅显微手术全切除,术中于瘤腔内安置化疗囊,并行化疗药物体外敏感性及放疗增敏作用检测,术后第2,4,8,12周和6个月分别行经皮穿刺注入敏感化疗药物联合增敏放疗.随访6~36个月,并与以前随访的40例接受肉眼下全切后常规放化疗的脑胶质瘤结果相比较.结果:45例患者均获随访,生存期明显延长,6个月内复发4例(8.8%),死亡3例(6.6%);1年内复发9例(20.0%),死亡7例(15.6%);2年内复发19例(42.2%),死亡15例(33.3%);3年内复发25例(55.6%),死亡22例(48.9%).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力争全切除,术后敏感药物间质化疗联合增敏放疗,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人脑恶性胶质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步星耀;赵红卫;雒建超;张永福;赵跃武;孔令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前列腺摘除术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目的:阐明临床护理干预在减少前列腺摘除术后并发症的重要价值.方法:通过对110例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静脉血栓形成、膀胱出血、急性附睾炎等多种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并发症的各项护理干预措施,不仅适用于前列腺手术,对于其他外科手术也值得推广应用;在护理干预过程中,要求护士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

    作者:朱继萍;张晓黎;越丽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单味生大黄粉治疗危重患儿胃肠功能衰竭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单味生大黄粉治疗危重患儿胃肠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对71例胃肠功能受损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用生大黄粉,对照组35例用思密达、西米替丁等治疗.同时检测两组细胞因子IL-6、8、TN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6%,死亡2例.对照组有效率48.5%,死亡8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6.96,P<0.005).病死率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39,P<0.05).细胞因子治疗组治疗前IL-6、8、TNF均增高,治疗后II-6、8、TNF明显降低,统计学处理分别为P<0.001,<0.01,<0.01差异显著.对照组:治疗前后IL-6、8、TNF无明显变化,统计学处理无差异.结论:单味生大黄粉可降低炎症介质,治疗小儿胃肠功能衰竭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群思;虞婕;侯新光;成怡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并发膈疝5例

    1987年5月-2002年6月,我院收治876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发生膈疝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齐宏;陶中良;王成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人骨肉瘤组织PTEN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人骨肉瘤及骨软骨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骨肉瘤组织标本中PTEN蛋白的表达,并与15例骨软骨瘤进行对照研究.结果:36例骨肉瘤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5%,骨软骨瘤组织中阳性率为93.33%,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TEN蛋白表达与骨肉瘤的Enneking分期及组织学分型也无相关性.结论:PTEN蛋白通过PTEN/Akt信号传导途径抑制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未在骨肉瘤中表达出来,表明PTEN/Akt信号传导途径不能控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与凋亡.

    作者:高嵩;赵炬才;张广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选择性靶动脉栓塞治疗嗜铬细胞瘤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9岁.1999年因阵发性心悸、头痛在我院诊断为嗜铬细胞瘤行手术治疗,术中未见转移,术后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术后血压正常.2004年4月再次出现阵发性心悸头痛,血压高达180/140 mmHg.入院后血糖空腹10.1 mmol/L,餐后2 h 17.1 mmol/L,腹部CT示右肾上腺占位5 cm×4 cm×3 cm,ECT示右肾上腺处有131I-MIBG异常浓聚,诊断为嗜铬细胞瘤术后复发并继发性糖尿病.给予胰腺素降糖致血糖正常,心痛定和卡托普利降压至112~155/72~106mmHg时,采用seldinger技术右股动脉穿刺,超选至右肾上腺动脉,造影显示肿瘤边界清楚,血供丰富.注入超液化碘油和永久性栓塞剂聚乙烯醇(PVA)共11mL,再次造影肿瘤血管不再显影.术中血压波动大,尤其在导管插入瘤组织时血压高达242/122 mmHg,心率加快至163次/min.立即推注酚妥拉明10 mg,并用酚妥拉明30 mg加入液体中滴注,含化心得安10 mg,血压、心率下降.术后微泵推注酚妥拉明,口服心得安,根据血压,心率调整剂量.术后第6 d完全停用酚妥拉明和心得安.术后1个月复查CT示右肾上腺区2 cm×2 cm碘油沉积,余无异常.3个月后血糖降至正常.随访5个月血压、心率、血糖均正常.

    作者:徐玲;徐勇;朱建华;李春林;蒋岚;马红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气钡双对比造影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双对比造影十二指肠钡剂反流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临床诊断为慢性胃炎并经胃镜证实的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例的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征像.结果:十二指肠钡剂反流提示幽门管松弛、十二指肠液反流,与慢性胃炎特别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病变明显相关,本组67例均有十二指肠钡剂反流.结论:十二指肠钡剂反流对慢性胃炎的诊断价值较高,结合慢性胃炎的其他X线征像可提高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定性诊断.

    作者:王乃武;李俊红;翟所席;任军华;牛玉善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初治单纯肺结核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对肺结核的影响.方法:随机回顾性分析了2001年7月-2003年10月的初治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人74例,和2002年7月-2003年10月的初治肺结核病人104例,对确诊时的痰涂片、空洞、X线表现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病人的痰涂片阳性率,空洞和重症结核进行X2检验,P>0.05,没有显著差别.重症结核在65~75岁年龄组,单纯组与合并糖尿病组所占比例分别为46.15%和50%.结论:Ⅱ型糖尿病代谢紊乱不明显时对肺结核的影响较少;老年重症结核症状不典型,易与慢性支气管炎混淆造成延误诊断.

    作者:温建水;刘晓华;韦旭;宋清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蛋白组分检测对预防妊高征的意义

    本文通过检测血清蛋白组分改变,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孕妇监测血清蛋白的意义.

    作者:冯惠清;刘希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黄芪注射液佐治重症肺炎并心肌损伤68例临床观察

    小儿重症肺炎可引起多器官功能损伤,其中心脏是受损的重要器官之一.自1998年6月-2004年6月,我们应用黄芪注射液佐治重症肺炎并心肌损伤6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应瑞英;徐琳;徐金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骨髓干细胞动员剂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肌钙蛋白Ⅰ的影响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骨髓干细胞,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肌钙蛋白Ⅰ的影响.方法:把2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试验组,每只大鼠均于24 h,7 d采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Ⅰ的水平.结果:实验组心肌肌钙蛋白Ⅰ在24 h,7 d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通过动员骨髓干细胞,迁移到心肌,修复受损的心肌,减少心肌肌钙蛋白Ⅰ的释放.

    作者:郭素萍;高传玉;刘煜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与Whipple术早期疗效比较

    目的对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Whipple术后早期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2月-2003年12月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连续123例病人的病历资料.结果:与Whipple术相比,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胃排空延迟发病率高,留置胃管时间长,术后前3 d胃液引流量多,胆汁引流量少,但其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结论:对于壶腹周围肿瘤特别是良性肿瘤,早期治疗宜选择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作者:王志军;李珂;谢志徵;王陆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链脲佐菌素诱导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的研究

    目的:研究链脲佐菌素诱导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并观察不同途径给药诱导的差异.方法:采用腹 腔注射或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检测空腹血糖及胰岛素.结果:腹腔注射或尾静脉注射组均出现血糖升高、胰岛素下降,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注射或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均可诱导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两种途径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沈亚非;徐焱成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及逆转多药耐药的研究

    白血病(leukemia)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以急性白血病为多.其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该病起病急,不治疗一般病程不超过6个月,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恶性肿瘤.15岁以下儿童白血病的发病率为4/10万左右.其特点是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中恶性增生,并浸润至其他组织与器官,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

    作者:邵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临床高血压的关系

    国外大量研究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关系密切.OSAHS是肥胖、年龄、遗传、吸烟等因素之外的新的、独立的致高血压危险因素[1].作者对部分以高血压病就诊于心内科的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对确诊为OSAHS的部分患者进行一般及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的血压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OSAHS与临床高血压病的关系.

    作者:刘东亮;董艳彩;万霞;刘素红;胡雯;李叶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一氧化碳对高血压影响的研究进展

    近来研究发现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是一种气体性信使分子和神经递质,在细胞功能和细胞通讯的调节中发挥信号转导作用.本文就内源性CO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郭雷生;刘玲;崔天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5例胎儿脑积水肾积水临床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孕妇和临床医生对诊断胎儿畸形意识有所提高,由于环境污染、病毒感染、药物滥用等[J],胎儿畸形发病率及发生种类亦随之增多.据我们临床观察,近两年来胎儿脑积水、肾积水较多见.一般认为对胎儿畸形应早期诊断,尽快终止妊娠,但对本文5例,我们采取了继续妊娠、分娩、跟踪随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爱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症疗效观察

    新生儿ABO溶血症是新生儿溶血病中常见的一种,是造成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病例可发生胆红素脑病甚至死亡.我院采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张学聪;晁占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

    目的:提高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6例尿路内翻乳头状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术前6例均行腔内B超检查,确诊3例(50%),5例行膀胱镜检十活检,全部确诊(100%),所有病例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术后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无1例复发或恶变.结论:腔内B超,膀胱镜检+活检是诊断该瘤的必要步骤,其中后者可确立诊断,治疗首选TUR-BT,术后定期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是必要的.

    作者:李健;刘士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脑卒中与心电图异常关系初探

    对经CT证实无心血管病史的260例急性期脑卒中病人的心电图(ECG)资料进行分析,发现ECG异常203例(78.1%).ECG改变:主要表现为T波,S-T段的改变和各种心律失常.ECG异常改变与脑卒中有明显关系,与病变性质无关;ECG异常改变程度与脑卒中严重程度成正比.ECG改变的可逆性与脑卒中严重程度成反比.

    作者:李建国;郭自相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