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影响分析

王慧斌;谷红涛;唐海燕;孙捷

关键词:替罗非班,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急性S 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18例,均行急诊P C I术治疗。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59例患者采用肝素治疗为对照组,59例患者采用替罗非班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肌组织再灌注分级情况、术后出血情况、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肌组织再灌注分级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显著改善急性S 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的心肌组织再灌注状况,明显降低术后出血与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深静脉置管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对深静脉置管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从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本院ICU科室接受治疗的深静脉置管患者中随即选取150例,其中36例患者发生感染。对这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感染的相关因素,总结护理体会。结果导致深静脉置管患者发生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导管连接造成污染、药液加注造成污染、插管操作造成污染、患者的易感性造成污染、股静脉穿刺时造成污染、导管留置时间过长造成污染、管内血块凝滞堵塞造成污染等。结论针对深静脉置管的冶疗及护理过程,容易引起患者产生感染的因素较多,故而应该严格控制感染诱发因素,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实行无菌操作,尽可能的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

    作者:田晓芳;李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手术室护理差错的防范与探讨

    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抢救和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良好的护理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而且还可以让患者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和生命保障。目的探讨手术室容易发生的护理差错,提出相应的护理防范对策。方法针对手术中容易发生的护理差错,做好防范措施。结果有效杜绝手术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认真分析术中容易发生差错事故的几个环节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可有效杜绝手术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苏小利;王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静脉采血常见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因静脉采血引起的常见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发生不良反应后的护理策略。方法观察6439例2013年到门诊进行静脉采血的患者及体检者采血后的不良反应,并统计分析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针对各不良反应的应对做以预防。结果因静脉采血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如下:出血、血肿、静脉炎、局部皮肤过敏、皮下毛细血管损伤;出现晕血等精神情志问题等。结论可能因采血护士或者患者自身的操作问题出现相应不良反应,也可能因患者心理因素或身体基础状态等出现不良反应,应针对不同原因,分别采用不同的预防措施,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芳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重度子痫前期致胎盘早剥1例

    1.病例报告患者胡X X,32岁,G2P0,因“停经35周,水肿3月,视物模糊1天,腹痛伴胎动减少半天”于2013年11月01日14:50入院。患者孕期行OGTT提示有“妊娠期糖尿病”,经控制饮食后检测血糖平稳。患者孕5月开始出现水肿,以踝部水肿为主,休息后好转,监测血压平稳,尿蛋白阴性。孕期妊高症预测阳性。孕6月水肿加重,休息后水肿无缓解,检测血压一直正常。16天前查尿蛋白(++),2天前查尿蛋白(+++),监测血压正常,肾功能检查正常,肾内科就诊后建议随访。1天前患者出现视物模糊,症状轻,患者未重视,入院当日患者视物模糊症状明显加重,不伴头昏、头痛症状,未抽搐,半天前患者开始出现腹痛症状,持续疼痛伴阵发性加重,腹痛症状逐渐加重,伴有胎动减少,无阴道流血、流液,遂来就诊。入院后查血压169/101m m H g,体温、脉搏、呼吸正常,面色稍苍白,颜面部、眼睑水肿,结膜稍苍白,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膨隆,水肿明显。宫高32c m,腹围100c m,胎心84次/分,随即胎心率进行性下降,约5分钟后胎心消失,子宫张力稍增高。B超提示晚孕、死胎,颈部可见“U”型压迹,胎盘与子宫肌壁未见明显分离征象,胎盘子宫间隙未见明显积液;血常规:WBC21.72×109/L,HGB137g/L,PLT89×109/L,N%87.8%;凝血象:FIB1.56g/L,余正常;肾功:BUN6.85mmol/L,CR122.20umol/L;生化:血钾6.26mmol/L,血钠129.7mmol/L,血钙1.96mmol/L;心脏彩超:室间隔增厚,三尖瓣少量返流,左室舒张功能降低,心包少量积液;B 钠尿肽948.pg/ml;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5.33n g / m l、肌红蛋白118.7n g / ml、超敏肌钙蛋白0.011n g /ml。多次B 超均未提示有胎盘剥离征象,但随访血色素下降至63g/L,患者子宫张力逐渐增强,宫底高度逐渐抬高,考虑“重度子痫前期致胎盘早剥”,立即行子宫下段剖宫取胎术。腹腔内有淡黄色腹水约110ml,术中剖宫取出1死男婴,重2500g,脐带长约40cm,绕经2周,胎盘位于子宫左侧壁及后壁,胎盘与子宫壁可见500g 暗红色血凝块附着,胎盘母面2/3可见血凝块压迹,术中宫底注射缩宫素10u、欣母沛250ug,静脉注射卡贝缩宫素1ml,并行B - l y n c h 缝合术,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400ml,术毕转ICU 治疗,经降压、解痉、镇静、补血、预防感染等处理后,患者输红细胞悬液10u、血浆4u、血小板2u、冷沉淀15u,术后8天治愈出院。

    作者:王全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三维TOF MRA在脑动脉检查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应用三维TOF MRA作血管扫描,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方法利用西门子1.5T磁共振三维TOF MRA特殊扫描技术,经过三维后处理,以清楚地显示脑动脉,并加以分析应用。结果脑动脉与静止组织之间形成较好的对比,从而清楚的显示正常和异常的血管;结论 MRA检查技术具有无创、简便、费用低、一般无需对比剂即可清楚显示血管等优点,可以作为常规检查应用于临床。

    作者:金水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胃癌化疗患者护理的舒适护理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胃癌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60例胃癌化疗患者,按门诊单号将患者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B组患者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A组患者化疗后共出现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0%,B组患者化疗后共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后者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满意度为73.3%,B组患者满意度为93.4%。后者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A组患者满意度为61.2%,B组患者满意度为85.1%。后者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胃癌化疗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患者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黄叶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人工全膝表面置换术在晚期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表面置换术在晚期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例晚期骨性关节炎病历进行分析。结果对32例晚期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人工全膝表面置换术,手术后的优良率达到87.5%。结论使用人工全膝表面置换术治疗关节炎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膝的疼痛、膝盖的屈伸范围以及行走活动能力。手术的效果比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何俊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Icu气管插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预防策略及护理,达到降低其发生,降低医疗费用目的。方法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72小时以上的患者找出易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给予综合预防和集束化护理。结果本组27例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例,发生率为18.5%。认为机械通气时间长,气道管理,胃内容物的逆向定植,体位的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结论采取综合预防体系和集束化护理策略,能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胡霞;刘瑞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合并糖尿病28例临床观察

    目的: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28例妊娠期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同期的3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做对比,根据患者的血糖值及血压的控制情况再分为控制满意组(A组)和控制较差组(B组)。结果对照组的孕妇及围产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对观察组的少,比较有差异。A组和B组相比较,A组围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合并糖尿病会对孕妇自身和围产儿造成很大的危险,加强控制可以有效减少孕妇及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在感染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方法科室成立脉输液管理小组,根据护理部修订的静脉输液质量标准,对人员进行培训,优化操作流程,改变排班模式,将人文关怀融入其中,加强护患交流与勾通,积极做好健康宣教,鼓励患者共同参与输液安全管理。对比分析实行安全管理前后输液差错发生率及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输液差错及纠纷明显减少,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均提高。结论加强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可提高优质护理质量。

    作者:蒋娜;胥碧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在药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思考和探索

    调动学生参与药理实验的积极性,加大实验教学管理,构建新型教学模式,这是药理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从提升对药理实验的认识开始,对药理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验考核等方面,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进行探索。希望用适当的改革、科学的管理、针对性的教育,提升学生实验能力,开发其创新思维。

    作者:熊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胱抑素对心衰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和探讨胱抑素对于心衰早期肾损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48例早期肾损伤患者的血清标本,以及48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标本,借助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来测定血清中胱抑素的浓度,借助酶法来测定尿素、血清肌酐的浓度,然后对两组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研究发现肾功能轻微受损者只有胱抑素浓度和健康人存在差异,并且该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1),而患者的肾功能出现中度损伤或重度损伤的患者其胱抑素、尿素和血清肌酐与健康人相比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胱抑素能够很好的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好坏,这对早期肾损害患者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余娅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应用中西医治疗甲状腺炎的体会

    目的:研究中西医治疗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62例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病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退热、甲状腺缩回、甲状腺疼痛消失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有24例患者治愈,6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中有20例患者治愈,5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0.6%,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退热、甲状腺缩回、甲状腺疼痛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不同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利于使临床疗效大大提升,促进患者疾病好转,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钊;李桂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复杂胆囊疾病腹腔镜手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复杂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患者46例,随机分为开腹组及腹腔镜组,入选患者均为复杂胆囊疾病,主要是胆囊三角解剖不清患者。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者熟练的操作是复杂胆囊疾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的关键,只要方法恰当,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罗光雄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心理与生理的共同护理对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影响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心理与生理的共同护理对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影响,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使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病情得到良好的改善。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5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40例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给予心理与生理的共同护理,对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28 d治疗后观察治疗护理后患者病情改善的有效率。结果护理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改善了患者病情。结论心理与生理的共同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熊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社区医院消化性溃疡治疗临床用药分析

    目的:研究社区医院消化性溃疡治疗临床用药情况。方法调查2010年10月-2013年10月社区医院消化系统处方700张,其中不合理消化系统处方有180张,其中有45张属于十二指肠溃疡处方,有135张属于胃溃疡处方。结果在十二指肠溃疡处方中,重复用药在不合理用药中占的比例高达到33.3%,选药不当的比例低,占了11.1%。在胃溃疡处方中,配伍不当在不合理用药中占的比例高,占了33.3%,无指征用药的比例低,占了11.1%。在十二指肠溃疡中,治疗无效的有7例,好转的有13例,痊愈的有25例,治疗有效率为84.4%。在135例胃溃疡中,治疗无效的有35例,好转的有55例,痊愈的有45例,治疗有效率为74.1%。结论在社区医院中,消化性溃疡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有很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医务人员一定要重视胃溃疡的合理用药,才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海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尿病病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应用TR-Band减压时间的探讨

    随着心内导管技术的发展,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这种安全、可行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已成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的主要路径之一。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ngraphy,CAG)可明确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程度,为估计患者预后,决定药物或介入及手术指标提供了确切的指标。但由于手术过程中抗凝剂的使用,穿刺部位止血成为比较棘手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医护人员的关注。如果止血不当,会出现穿刺部位出血、血肿、麻木、发绀、桡动脉闭塞等并发症。我院采用TR-Band动脉止血器止血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丁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朱南孙治疗月经过少的临证验案

    朱南孙教授对于治疗月经过少症有独到的见解,临诊见效显著。验案一则列举朱教授在治疗月经失调时辨证施治的经验。

    作者:周晓莹;陆建英;董莉;谭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手术室护理人员相对固定管理的体会

    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人员相对固定的管理,对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手术间责任制手术室护理人员专科分组,确定负责和辅助人员,对于专业化固定,实行专业化手术配合。结果,在人员不变的情况下能保质保量完成逐年增加的手术量,结论手术室人员的相对固定有助于提高手术手术室护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手术室的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徐梅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252例肺结核患者痰涂片镜检与培养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痰标本分枝杆菌涂片镜检与培养结果的分析,评价二种方法的差异性,了解阳新县疾控中心细菌学实验室分枝杆菌涂片镜检与培养方法的质量控制情况,及影响阳性检出率因素。方法痰标本直接涂片经抗酸染色,光学显微镜镜检法;痰分离培养法。结果痰分离培养阳性率32.1%,直接涂片法阳性率11.5%,二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有差异(P小于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痰分离培养法阳性检出率高于直接涂片法,二种方法能够相互印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郭赞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