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烧伤重症护理中的预防感染措施

赵霞

关键词:烧伤重症, 护理, 预防, 感染
摘要:预防感染是烧伤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的重点环节,对病人的治疗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分析导致烧伤重症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探讨预防感染的相关措施,旨在为医护工作提供借鉴。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卡莫氟为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卡莫氟为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106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53例患者采用替加氟为主联合化疗治疗为对照组,53例患者采用卡莫氟为主联合化疗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81.1%),观察组患者口腔粘膜炎发生率、腹痛腹泻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骨髓抑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莫氟为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效果显著,引发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彦艳;吕艳芳;庄永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探讨深静脉置管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对深静脉置管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从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本院ICU科室接受治疗的深静脉置管患者中随即选取150例,其中36例患者发生感染。对这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感染的相关因素,总结护理体会。结果导致深静脉置管患者发生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导管连接造成污染、药液加注造成污染、插管操作造成污染、患者的易感性造成污染、股静脉穿刺时造成污染、导管留置时间过长造成污染、管内血块凝滞堵塞造成污染等。结论针对深静脉置管的冶疗及护理过程,容易引起患者产生感染的因素较多,故而应该严格控制感染诱发因素,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实行无菌操作,尽可能的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

    作者:田晓芳;李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经外周静脉输注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护理要点。方法我院通过对外周静脉输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患者移植前的心理护理、移植时的严密观察及移植后的病情观察,确保了治疗效果。结果21例患者移植12周后,乏力、食欲差等症状明显改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较前明显下降,血清白蛋白较前明显升高。结论移植前中后的全程精心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万红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前含化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孕6~10周需终止妊娠并要求人工流产的12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行人工流产前半小时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0.4m g,观察两组术中宫颈松弛扩张情况、宫缩幅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结果观察组宫颈松弛扩张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子宫收缩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流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前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可扩张宫颈,增强子宫收缩。手术易于操作,术中出血少,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CHD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入住我院心内科的55例CHD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予心内科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一组在心内科常规护理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为干预组。通过问卷方式调查来评估两组CHD患者对护理干预后的满意程度。结果干预组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达96.4%高于对照组81.4%。结论对CHD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有助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李勇君;熊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少腹逐瘀颗粒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临床方法。方法选取自2006年11月~2013年10月我院妇产科门诊治疗的原发性痛经患者468例,全部病例均确诊为原发性痛经。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辅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234例给口服少腹逐瘀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234例给予口服吲哚美辛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临床疗效确切(P<0.005)结论应用少腹逐瘀颗粒治疗原发性痛经方法简便,疗效显著。

    作者:雒其萍;安慧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桡骨远端骨折不同部位X线灰度测量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桡骨远端骨折不同部位X线灰度测量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05月-2013年05月桡骨远端骨折(闭合性)患者60例。针对患者在入组时以及出组时标准腕关节X线片,通过特有计算机软件完成灰度值的测量。并且针对测量数据实施统计学分析,终得出针对患者桡骨远端骨折部位骨量发生变化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对灰度值数据实施统计学分析后发现,患者在出组时,患者患侧头状骨与健侧头状骨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出组时患者患侧第2掌骨基底同健侧的第2掌骨基底之间表现出差异(P<0.05)。在出组时患者患侧第3掌骨基底同健侧的第3掌骨基底之间表现出差异(P<0.05)。剩余部位都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通过第2掌骨基底、头状骨灰度值以及第3掌骨基底能够成功反应患者局部骨量表现为丢失的程度。

    作者:向若谷;雷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应用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应效果。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实验组,每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H A D)评分。结果实验组经优质护理后焦虑及抑郁情绪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减轻不良情绪,改善医患关系,促进病情恢复。

    作者:陈凤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例布鲁氏菌病误诊分析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羊在国内为主要传染源,其次为牛和猪。患病的牲畜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各种传播途径传染给人,使感染者全身网状内皮系统增生,出现菌血症、毒血症等病理反应,造成免疫系统、骨关节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多系统损害而产生相应特点的临床表现。此病常因误诊而转成慢性,常反复发作,长期不愈,少数患者可导致死亡。我将2013年我院收治的1例布鲁氏菌病误诊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明;许道鹏;韩美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用于消化性溃疡的实际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采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以及对照组41例,采用雷尼替丁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12%(39/4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61%(31/4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用于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好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依那普利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我院47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4例采用常规疗法联合依那普利治疗、5~10mgpo,2次/d,血压正常后以小剂量服用。对照组23例仅给予常规疗法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78.26%,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副作用。结论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治疗,其疗效好,副作用小。

    作者:张立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超声心动图结合心电图检查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回顾性分析16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并结合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检查在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PHilp IE33型及GE Vivid 7型超声诊断仪对16例14~78岁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行彩色多普勒及二维超声显像检查,并进行常规心电图或其它特殊检查。结果发现心尖部心肌均有局限性增厚,部分患者局部室壁运动减低。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是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首选方法,具有较高特异性,安全无创,心电图检查是超声心电图的有益补充,两者联合进行诊断能有效提高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率,是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佳途径。

    作者:王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复方萘普生栓在人工流产术前不同时间置入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萘普生栓在人工流产术前不同时间置入的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门诊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的健康早孕妇女200例,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人流术前2小时将一枚复方萘普生栓置入肛门深处,对照组常规于术前15m i n置入复方萘普生栓。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宫颈扩张程度。结果复方萘普生栓于人流前2小时置入镇痛效果更好,宫颈扩张良好,值得临床和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陈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滋肾养阴法治疗鼻衄

    鼻衄一证始见于《内径》。《灵枢·百病始生篇》云:“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凡血液不循常道上溢鼻窍而出者,谓之鼻衄。

    作者:李志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leukoencep 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一种临床和影像学有特殊改变的少见疾病,临床表现以急性起病、头痛、精神改变、痫性发作、视力障碍为主要特征,神经影像学检查以病灶主要位于顶枕叶白质为特征,病程经过以可逆为特征。近年来逐渐引起广泛重视。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disease,CTD)合并RPLS是一种较少见的急重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笔者诊治了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RPLS 的患者,疗效满意。

    作者:龚亮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应用中西医治疗甲状腺炎的体会

    目的:研究中西医治疗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62例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病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退热、甲状腺缩回、甲状腺疼痛消失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有24例患者治愈,6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中有20例患者治愈,5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0.6%,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退热、甲状腺缩回、甲状腺疼痛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不同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利于使临床疗效大大提升,促进患者疾病好转,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钊;李桂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肾内科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方法通过学习全科护士牢固树立护理优质服务意识,为患者创造温馨住院环境,责任包干,实行弹性排班,夯实基础护理,做好健康宣教,完善绩效考核。结果提高服务质量,保证患者安全,用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提高社会与患者的满意度。结论肾内科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后,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作者:白秋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社区医院消化性溃疡治疗临床用药分析

    目的:研究社区医院消化性溃疡治疗临床用药情况。方法调查2010年10月-2013年10月社区医院消化系统处方700张,其中不合理消化系统处方有180张,其中有45张属于十二指肠溃疡处方,有135张属于胃溃疡处方。结果在十二指肠溃疡处方中,重复用药在不合理用药中占的比例高达到33.3%,选药不当的比例低,占了11.1%。在胃溃疡处方中,配伍不当在不合理用药中占的比例高,占了33.3%,无指征用药的比例低,占了11.1%。在十二指肠溃疡中,治疗无效的有7例,好转的有13例,痊愈的有25例,治疗有效率为84.4%。在135例胃溃疡中,治疗无效的有35例,好转的有55例,痊愈的有45例,治疗有效率为74.1%。结论在社区医院中,消化性溃疡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有很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医务人员一定要重视胃溃疡的合理用药,才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海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肝动脉血流在甲状腺机能亢进疾病中的价值

    目的:通过观察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患者甲状腺上动脉与肝动脉的彩色多普勒(CDFI)数据,探讨甲亢时肝动脉血流的研究价值。方法测量30例经实验室检查证实甲亢的患者的甲状腺上动脉、肝动脉的彩色多普勒数据,分别与正常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甲亢患者肝动脉血流速度增快。结论甲亢属于高动力性疾病,肝动脉血流速度可间接反应甲状腺上动脉的血流情况。甲亢患者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速度与肝动脉血流速度呈正相关。

    作者:刘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胱抑素对心衰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和探讨胱抑素对于心衰早期肾损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48例早期肾损伤患者的血清标本,以及48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标本,借助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来测定血清中胱抑素的浓度,借助酶法来测定尿素、血清肌酐的浓度,然后对两组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研究发现肾功能轻微受损者只有胱抑素浓度和健康人存在差异,并且该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1),而患者的肾功能出现中度损伤或重度损伤的患者其胱抑素、尿素和血清肌酐与健康人相比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胱抑素能够很好的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好坏,这对早期肾损害患者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余娅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