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淞;杜浩昌;王济东;李春庆
目的:探讨血清ADMA水平与ARAS患者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2例ARAS患者采集基本信息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制定证侯积分表和统计证候积分;另外随机选取10名健康志愿者;均留取血液样本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ADMA值,观察各证候与ADMA的相关性.结论:(1)ARAS患者ADM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2)ARAS患者常见正虚证候为脾肾气虚证,邪实证候为血瘀,温浊和湿热;(3)ADMA与血瘀、湿浊积分显著正相关,湿浊与血瘀呈显著正相关,正虚与邪实总积分呈显著正相关.
作者:陈帅;饶向荣;安成;霍保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内经》以来,中医“治未痛”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它是中国传统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医药预防保健的特色优势所在.现阶段国家卫生工作的战略重点往预防疾病的方向转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作者:吴鸿;高水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肾脏为先天之本,是机体“先天之精”的储存之处.五脏以肾为本,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产生和储存的部位.肾脏的功能包括多个方面,首先是肾主纳气,主要是肾脏时肺脏呼吸并在胸中形成“宗气”的调节,肾脏功能正常才能协助肺脏生成宗气.其次是肾主藏精,肾精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繁衍后代的基本物质,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如生长、发育和生殖等均以此为基础.其三是肾主水,肾脏对于水液的调节是通过肾脏蒸腾气化作用调节水液在体内的分布和排泄.在总结肾脏病生理功能基础上明确肾脏痛的病因病机,才能在辩证论治上取得事半功倍的临床疗效.
作者:魏明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治未病”思想自古被众多医家所推崇,“治未病”理论被当代众多学者所青睐.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探讨调脾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阶段的作用,是防治疾病的关键所在,亦展示了中医学的特色所在.
作者:蔺晓源;李玉洁;蔡光先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为进一步对“药邪”理论体系进行系统化的诠释和梳理,促进中药临床安全性问题的深化研究,本文从药邢的文献研究入手,介绍了药邪的研究概况及其概念,随后又从药邪理论的研究内客、研究方法、研究评估等进行阐述,后提出了药邪研究的意义与展望.为从事药邪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以期解决药物滥用这一复杂性的世界难题.
作者:盖国忠;陈仁波;张志强;王燕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阐释补肾填精中药改善卵巢储备功能的效应机理与靶点.方法:12周龄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雷公藤模型组、补肾填精中药低、中、高剂量组.观察灌服上述不同药物后大鼠一般情况、卵巢指数、卵巢组织病理形态、血清E2、FSH、P、T水平,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因子Bcl-2、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受体的表达.结果:补肾填精中药能升高DOR大鼠血清E2水平,降低FSH、P、T水平;上调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抑制因子Bcl-2,下调凋亡促进因子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对卵巢颗粒细胞VEGF的表达有较弱的促进作用,对VEGF受体的表达无影响.结论:补肾填精中药干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保护卵巢的效应机理主要是调节生殖激素、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血管生成,卵巢颗粒细胞是其发挥效应的靶点之一.
作者:许小凤;谈勇;江国荣;陈宣伊;张露蓉;梁国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通过梳理小柴胡汤在防治肝癌方面临床、科研领域的现代文献资料,探讨少阳枢机不利与肝癌的发病相关性.我们认为少阳枢机不利是肝癌发病的重要前期因素,同时提出了和解枢机在防治肝癌方面的重要地位,为临床医生科学、合理地遣药组方提供恰当的理论根据.
作者:李然;刘立萍;李海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萎胃康颗粒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多重刺激复制大鼠CAG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萎胃康颗粒治疗,观察其对CAG大鼠胃黏膜组织形态及核转录因子-kB( NF-kB)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结果:萎胃康颗粒明显改善CAG大鼠病损程度,,降低CAG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NF-kB和PCNA的表达(P<0.01或P<0.05).结论:萎胃康颗粒对CAG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增殖有关.
作者:林海燕;赵岩;于佳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芦荟大黄素对皮肤创伤的修复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1)MTS法测定含芦荟大黄素100、200、300、400 μg/ml的培养液对大鼠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2)使用含芦荟大黄素100、200、300、400 μg/ml的药液治疗大鼠皮肤创伤模型,检测创缘组织bFGF、EGF、vEGF表达量及羟脯氨酸含量.结果:(1)含400 μg/ml芦荟大黄素的培养液使细胞成活率高;(2)含300 μg/ml芦荟大黄素的药液对大鼠创伤的疗效佳.结论:芦荟大黄素可有效促进创伤愈合,其促进创伤愈合的机理之一为增强皮肤及皮肤血管相关的生长因子的表达,从而促进创面的修复愈合.
作者:李晶哲;夏芸;刘柏东;吕俊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本文分析了中医医学模式中,阴阳五行学说这一中国古代哲学元素,对中医理论的形成和临床诊疗的指导作用.中医用阴阳五行学说体现出对疾病的认识不仅要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考虑,而且,由于阴阳五行学说的合理运用使医家对于疾病的诊疗可以拥有多元化、多因素的考量,体现了对疾病具体全面、多角度、多方位,有层次感的理解和反映.由此引申出,辩证思维的(对立统一)的独特思维方式为辨证论治的产生提供了立论确凿的依据,体现了一个核心理念“辩证思维产生辨证论治”.得出一种新的认识:哲学元素和中医理论密切关联,确实具有类似的普适性、对比性和相关性.
作者:李爽姿;王勤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运用中医药理论,从“气、精”角度,观察在卵泡期着手治疗黄体不健性功血孕等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法,对30例黄体不健性功血患者,在卵泡期给予益气填精法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月经周期、孕激素分泌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月经周期22例恢复正常.显效率为22/30,孕激素含量有较显著上升,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卵泡期益气填精治疗黄体不健性疾病,有恢复月经周期、促进孕激素分泌作用,气、精可能是构成孕激素的物质基础.
作者:刘昭阳;杜玉梅;汤彩云;李云波;马小娜;李玲;吴彦辉;郭洁;张雅冬;王乾平;朱秀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方为方剂的简称.作者认为,古人制方除遵循七方十剂、七情合和、君巨佐使等“通则”外,还蕴有深义.因之从方者仿也,象物于形似;方者旁也,穷理而旁通;方者放也,神用而无方:方者道也,蹈矩而循规;方者版也,具之在典册;经方时方,皆生生之具等6个方面加以论述.
作者:于智敏;王永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更逍遥冲剂对更年期抑郁症模型大鼠雌激素、单胺类神经递质及褪黑激素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更年期抑郁症模型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大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21天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雌激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褪黑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大鼠经过21d治疗后,血清FSH、LH、E2,下丘脑5-HT、DA以及MT含量紊乱有一定的纠正作用.结论:更逍遥冲剂能够有效地改善更年期抑郁症大鼠的血清雌激素含量,并具有平衡其神经递质5-HT、DA以及MT作用.这也是本方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可能机制之一.
作者:禄颖;苏晶;余轶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青春期后痤疮是指25岁以后的痤疮,分为持续性(25岁以前发病,临床表现持续到25岁以后)和迟发性(25岁以后发病)两种,临床表现以炎性丘疹为主.笔者应用疏肝滋阴散结法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2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3月~2009年12月本院门诊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年龄25岁~44岁,平均29.68岁±5.31岁;轻度3例,中度21例,重度1例;病程1 ~18年,平均4.55±2.51年.对照组25例,年龄25岁~45岁,平均30.02岁±5.12岁;轻度4例,中度19例,重度2例;病程1~20年,平均4.46±2.38年,2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开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自拟散寒祛痰汤治疗寒饮伏肺型喘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喘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自拟散寒祛痰汤治疗组60例,桂龙咳喘宁胶囊对照组60例,在经过14d(1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2组总疗效、临床表现积分、肺功能变化及治疗组免疫球蛋白与补体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总疗效、临床表现积分、肺功能变化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免疫球蛋白与补体显示,IgG升高明显(P<0.05).结论:自拟散寒祛痰汤疗法是治疗寒饮伏肺喘证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肖钦;温奕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诱导不同状态大鼠CYP3A和GST活性变化差异.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氢化可的松组肌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注射液,地塞米松组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正常组肌注等体积生理盐水.检测血清T3、T4、TSH、COR、E2、T水平及肝、小肠CYP3A及肝和血浆GST活性.结果:地塞米松组肝CYP3A和GST活性均显著升高,而氢化可的松组仅GST活性显著升高;2模型组大鼠小肠CYP3A和血浆GST活性未见显著变化.结论:糖皮质激素诱导不同状态下药物代谢酶CYP3A和GST活性存在差异.
作者:薛春苗;张冰;金锐;刘秀兰;刘小青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针刺血清配合丹参注射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和诱导其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20只SD大鼠电针7d,颈总动脉取血制备血清.30只4周龄SD大鼠骨髓中分离BMSCs,取第3代BMSCs分为空白对照组、针刺血清组、丹参注射液组及针药组,给予相应的诱导条件.结果:MTT显示丹参组及针药组均能促进BMSCs增殖(P<0.05),尤以针药组为明显,而针刺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GAG含量及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均显示针药组有显著表达,且较丹参组明显,而针刺组与对照组相比不显著.结论:针刺血清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有效促进BMSCs增殖和诱导其向软骨细胞分化.
作者:马勇;周信;郭杨;顾一煌;王建伟;张亚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清解强精颗粒治疗白细胞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AS8.0系统产生随机安排,将160例白细胞精子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终136例纳入统计分析,其中试验组72例,对照组64例.试验组采用清解强精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司帕沙星片治疗,疗程为30d.结果:清解强精颗粒治疗白细胞精子症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可减少精液白细胞密度,提高A+B级精子密度和活动率.结论:清解强精颗粒治疗白细胞精子症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建设;孙自学;毕海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特征,是发展为肝硬化的必经阶段,属中医学的胁痛、积聚范畴.有学者认为瘀血阻滞肝络是引起肝纤维化的重要病机,临床应用显示活血化瘀类中药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但是现代研究亦表明,益气类和活血化瘀类中药均有防治肝纤维化作用,且益气、化瘀中药配伍组方可以提高疗效.气虚则推动无力,血行不畅,终导致血瘀,而肝血瘀阻贯穿着于肝纤维化的全过程.本文从气虚血瘀的角度综述了益气、化瘀类中药及其配伍使用防治肝纤维化的应用依据和作用,为临床应用益气化瘀法治疗肝纤维化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黄和贤;曹文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建立柴桂安神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本方中的桂枝、川芎、白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对处方中主要成分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TLC色谱中,待检测药材斑点清晰,与其他成分分离度好;阿魏酸在0.03 μg~0.5μg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平均回收率100.27%,RSD为0.8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靠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芳;吴昱;刘玉林;刘子冬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