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脉诊信息分析方法

汪南玥;于友华;闪增郁;陈岩;李同达;陈燕萍

关键词:脉诊, 脉象, 综述
摘要:脉诊在中医诊断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开展基于现代技术的中医脉诊研究对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提高中医药在维护人民健康中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纵观中医药行业内外现代脉诊研究,采用数学与统计学的方法在脉诊信息的提取与分析技术方面的运用与发展表现尤为突出,为中医脉诊信息的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本文主要就脉诊信息的分析方法和研究内容进行综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在中国古代哲学元素影响下的中医医学模式

    本文分析了中医医学模式中,阴阳五行学说这一中国古代哲学元素,对中医理论的形成和临床诊疗的指导作用.中医用阴阳五行学说体现出对疾病的认识不仅要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考虑,而且,由于阴阳五行学说的合理运用使医家对于疾病的诊疗可以拥有多元化、多因素的考量,体现了对疾病具体全面、多角度、多方位,有层次感的理解和反映.由此引申出,辩证思维的(对立统一)的独特思维方式为辨证论治的产生提供了立论确凿的依据,体现了一个核心理念“辩证思维产生辨证论治”.得出一种新的认识:哲学元素和中医理论密切关联,确实具有类似的普适性、对比性和相关性.

    作者:李爽姿;王勤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更逍遥冲剂对更年期抑郁症模型大鼠雌激素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更逍遥冲剂对更年期抑郁症模型大鼠雌激素、单胺类神经递质及褪黑激素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更年期抑郁症模型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大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21天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雌激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褪黑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大鼠经过21d治疗后,血清FSH、LH、E2,下丘脑5-HT、DA以及MT含量紊乱有一定的纠正作用.结论:更逍遥冲剂能够有效地改善更年期抑郁症大鼠的血清雌激素含量,并具有平衡其神经递质5-HT、DA以及MT作用.这也是本方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可能机制之一.

    作者:禄颖;苏晶;余轶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特点与中医药治疗

    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是泌尿外科临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该病具有临床症状多样化、易早期转移等特点.中医药是前列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着重对中医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优势、疗效特点、实验依据、治疗时机进行阐述.

    作者:宋竖旗;卢建新;李灿;高筱松;刘兵;庞然;张亚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疏肝滋阴散结法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25例

    青春期后痤疮是指25岁以后的痤疮,分为持续性(25岁以前发病,临床表现持续到25岁以后)和迟发性(25岁以后发病)两种,临床表现以炎性丘疹为主.笔者应用疏肝滋阴散结法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2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3月~2009年12月本院门诊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年龄25岁~44岁,平均29.68岁±5.31岁;轻度3例,中度21例,重度1例;病程1 ~18年,平均4.55±2.51年.对照组25例,年龄25岁~45岁,平均30.02岁±5.12岁;轻度4例,中度19例,重度2例;病程1~20年,平均4.46±2.38年,2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开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柴桂安神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柴桂安神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本方中的桂枝、川芎、白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对处方中主要成分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TLC色谱中,待检测药材斑点清晰,与其他成分分离度好;阿魏酸在0.03 μg~0.5μg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平均回收率100.27%,RSD为0.8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靠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芳;吴昱;刘玉林;刘子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说“方”

    方为方剂的简称.作者认为,古人制方除遵循七方十剂、七情合和、君巨佐使等“通则”外,还蕴有深义.因之从方者仿也,象物于形似;方者旁也,穷理而旁通;方者放也,神用而无方:方者道也,蹈矩而循规;方者版也,具之在典册;经方时方,皆生生之具等6个方面加以论述.

    作者:于智敏;王永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论调脾以治未病

    “治未病”思想自古被众多医家所推崇,“治未病”理论被当代众多学者所青睐.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探讨调脾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阶段的作用,是防治疾病的关键所在,亦展示了中医学的特色所在.

    作者:蔺晓源;李玉洁;蔡光先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穴位埋线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穴位埋线治疗组50例,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对照组50例,疗程3个月.2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 ALT、AST)、血脂(CHOL、TG)、血清瘦素、空腹血糖及胰岛素、肝脏CT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ALT、AST、CHOL、TG、血清瘦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下降,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可通过降低血清瘦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达到治疗NAFLD患者的作用.

    作者:周晓玲;谢胜;侯秋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和血生络法”对心梗模型大鼠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和血生络法”促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心梗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消心痛组、和血生络高、低剂量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用药组分别给予和血生络及消心痛水溶液,其他组给予等量蒸馏水,每天灌胃1次,连续用药3周后处死大鼠,取血清检测G-CSF的含量.结果:和血生络高剂量组、消心痛组G-CSF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和血生络法”促血管新生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G-CSF分泌,动员EPC进入外周血,分化为EC实现的.

    作者:王亚利;贾云芳;侯仙明;王文智;方敬;师旭亮;张拴成;潘永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萎胃康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病理形态学影响及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萎胃康颗粒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多重刺激复制大鼠CAG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萎胃康颗粒治疗,观察其对CAG大鼠胃黏膜组织形态及核转录因子-kB( NF-kB)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结果:萎胃康颗粒明显改善CAG大鼠病损程度,,降低CAG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NF-kB和PCNA的表达(P<0.01或P<0.05).结论:萎胃康颗粒对CAG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增殖有关.

    作者:林海燕;赵岩;于佳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综合疗法治疗脑中风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脑梗死病人给予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血管扩张剂、抗凝等治疗的同时,再遵循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的原则,给予中医药对症治疗,并配以针灸综合治疗.结果:临床治愈33例,显效41例,总有效率为94.87%.结论:中西医综合疗法可有效治疗脑中风,且充分体现中西合并的独特优势,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留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ARAS中医证候与ADMA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ADMA水平与ARAS患者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2例ARAS患者采集基本信息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制定证侯积分表和统计证候积分;另外随机选取10名健康志愿者;均留取血液样本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ADMA值,观察各证候与ADMA的相关性.结论:(1)ARAS患者ADM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2)ARAS患者常见正虚证候为脾肾气虚证,邪实证候为血瘀,温浊和湿热;(3)ADMA与血瘀、湿浊积分显著正相关,湿浊与血瘀呈显著正相关,正虚与邪实总积分呈显著正相关.

    作者:陈帅;饶向荣;安成;霍保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针刺神门穴与非穴对心率及心率变异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运用Actiheart心电记录仪的短程记录,分析神门穴和非穴针刺时心率和心率变异性影响的差异,从而初步探讨神门穴的特异性.方法:60例健康受试者,为神门组和非穴组,分别针刺左侧神门穴和非穴,用Actiheart心电记录仪记录两穴针刺前10min,留针时10min和出针后10min的心率和心率变异性指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针刺神门穴和非穴对心率和心率变异性影响的差异.结果:(1)与针刺前比较,神门穴针刺留针时和出针后BPM下降幅度大(P均<0.01),出针后LF/HF升高幅度大(P<0.05);非穴组出针后InHF明显增大,留针时和出针后HRV三角指数明显增大(P<0.01 ~0.05);(2)与留针时比较,2组出针后BPM上升幅度大(P均< 0.01),神门穴针刺出针后InHF降低幅度大,LF/HF升高幅度大(P均<0.01).(3)与非穴组比较,神门穴针刺留针时BPM下降幅度大(P<0.01),RMSSD、lnLF上升幅度大(P<0.05);HRV三角指数两组在针刺前和出针后均有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分析针刺神门穴与非穴对心率和心率变异性影响的差异,初步肯定了针刺神门穴可引起RMSSD和HF特异性升高,推测这可能是神门穴治疗疾病的机制之一.

    作者:陈俊琦;廖韩波;王娇;甄尔传;刘丽芝;郭雅斐;张佩;黄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论少阳枢机不利与肝癌的关系

    通过梳理小柴胡汤在防治肝癌方面临床、科研领域的现代文献资料,探讨少阳枢机不利与肝癌的发病相关性.我们认为少阳枢机不利是肝癌发病的重要前期因素,同时提出了和解枢机在防治肝癌方面的重要地位,为临床医生科学、合理地遣药组方提供恰当的理论根据.

    作者:李然;刘立萍;李海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四神煎加减治疗膝关节镜术后患膝肿痛疗效观察

    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属于慢性退行性疾患,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机能和生活质量.关节镜因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低等优点,越来越多地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但关节镜术后,短期内经常出现患膝的肿胀、疼痛、患膝发热等术后反应,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一定程度上推迟和影响了患者患膝功能锻炼康复时间.笔者在临床中遵循房定亚主任医师方法,应用四神煎为主治疗关节镜术后膝关节肿痛等症状,并作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治斌;申杨勇;孙建峰;顾敏琪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林洪生治疗肺癌临床用药特点初探

    林洪生主任医师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肿瘤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中医肿瘤医疗中心副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肿瘤重点研究室主任,从事中医肿瘤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肿瘤.笔者有幸师从林洪生教授学习,亲受教诲,收益良多.今撷所见一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吴皓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药物归经理论与临床用药

    目的:提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方法:通过阐述药物归经理论形成、发展和特点,说明药物归经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作用.结果:药物归经理论能指导临床准确用药,临床用药也能促进药物归经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结论:药物归经理论有其不足,必须结合中药其他特性,才能合理准确用药.

    作者:口维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益气、化瘀类中药及其伍用防治肝纤维化的实验及临床研究现状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特征,是发展为肝硬化的必经阶段,属中医学的胁痛、积聚范畴.有学者认为瘀血阻滞肝络是引起肝纤维化的重要病机,临床应用显示活血化瘀类中药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但是现代研究亦表明,益气类和活血化瘀类中药均有防治肝纤维化作用,且益气、化瘀中药配伍组方可以提高疗效.气虚则推动无力,血行不畅,终导致血瘀,而肝血瘀阻贯穿着于肝纤维化的全过程.本文从气虚血瘀的角度综述了益气、化瘀类中药及其配伍使用防治肝纤维化的应用依据和作用,为临床应用益气化瘀法治疗肝纤维化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黄和贤;曹文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补肾填精中药干预雷公藤多甙致卵巢储备下降大鼠卵巢功能的实验研究

    目的:阐释补肾填精中药改善卵巢储备功能的效应机理与靶点.方法:12周龄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雷公藤模型组、补肾填精中药低、中、高剂量组.观察灌服上述不同药物后大鼠一般情况、卵巢指数、卵巢组织病理形态、血清E2、FSH、P、T水平,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因子Bcl-2、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受体的表达.结果:补肾填精中药能升高DOR大鼠血清E2水平,降低FSH、P、T水平;上调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抑制因子Bcl-2,下调凋亡促进因子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对卵巢颗粒细胞VEGF的表达有较弱的促进作用,对VEGF受体的表达无影响.结论:补肾填精中药干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保护卵巢的效应机理主要是调节生殖激素、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血管生成,卵巢颗粒细胞是其发挥效应的靶点之一.

    作者:许小凤;谈勇;江国荣;陈宣伊;张露蓉;梁国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基于临床中药学“药邪”理论体系的构建研究

    为进一步对“药邪”理论体系进行系统化的诠释和梳理,促进中药临床安全性问题的深化研究,本文从药邢的文献研究入手,介绍了药邪的研究概况及其概念,随后又从药邪理论的研究内客、研究方法、研究评估等进行阐述,后提出了药邪研究的意义与展望.为从事药邪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以期解决药物滥用这一复杂性的世界难题.

    作者:盖国忠;陈仁波;张志强;王燕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