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患者人工全髋置换术的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李玲

关键词:高龄患者, 人工全髋置换术, 基础护理, 综合护理, 肢体功能
摘要:目的:经过临床实践,观察高龄患者人工全髋置换术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间进行人工全髋置换术的82例高龄患者,将其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对比分析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有1例,发生率为2.4%;对照组有5例,发生率为12.2%,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JOA肢体功能评分比较上,观察组为(12.5±2.1)分,对照组为(8.3±1.6)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73.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高龄患者人工全髋置换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显著地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增进了医患之间的情谊。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心理干预的体会

    目的:探讨如何对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促进手术成功和康复。方法对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进行围术期心理干预方法。结果采用心理干预后患者焦虑、紧张、恐惧心理等不良心理状况明显好转,处于接受手术的良好理状态,手术顺利进行,并减少了术前、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有效的心理干预,对手术的成功、患者愈后起到良好协同作用。

    作者:李栩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七叶皂甙钠预防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

    目的:探讨七叶皂甙钠对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作用。方法146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治疗,实验组术后另给予七叶皂甙钠20m 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用7天,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皮瓣坏死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术后皮瓣坏死发生率为25%(18/72),实验组为6.76%(5/74),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七叶皂甙钠对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有预防作用。

    作者:许贵勤;许言;胡少峰;庄跃红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职业防护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一个特殊的护理单元,在去污区主要是对回收的可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进行分类、清洗、消毒,经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的几率很高,在工作中被感染的机会很大,时刻威胁着护士的身心健康。因此,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的工作人员在思想上重视防护,工作中做好防护[1]。

    作者:肖勃;郝敬;王瑞芝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不同冲洗方式对根管玷污层清除效果的实验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冲洗方式对根管玷污层的清除效果。方法无龋单根前牙30颗随机分为三组进行根管预备,以不同冲洗方式冲洗根管;电镜扫描观察各组玷污层的清除情况,对其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组(3%次氯酸钠联合17%EDTA)根尖1/3区根管壁基本无玷污层,与A、B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次氯酸钠联合17%EDTA可有效去除根管壁上的玷污层。

    作者:汪铭;朱鹏君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异常拔管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导管(PICC)异常拔管原因,分析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30例PICC异常拔管进行分析。结果异常拔管的因素分别是肢体肿胀13例,导管堵塞8例,静脉炎4例,导管脱落3例,可疑导管血液相关性感染2例。

    作者:刘娅妮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79例老年急腹症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腹症的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选择自2012年元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老年急腹症病人79例,对其临床症状,体征及诊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选择手术治疗73例,其中误诊2例,死亡1例,选择保守治疗6例,其中死亡2例。

    作者:满国军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目的:对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产生原因及应对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对PICC置管后的病人在不同静脉进行穿刺,观察并对比并发症出现的几率。结果在贵要静脉进行穿刺成功率较高,同时置管后的并发症相对较小。结论在进行PICC置管过程中,应该在无菌的环境中,严格遵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并发症出现的几率,同时还能够使病人在置管间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作者:何纯芝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佛山市禅城区学生患龋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佛山市禅城区学生龋齿患病情况,为龋齿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2013年3月~5月抽取佛山市禅城区6所中小学校6266名学生,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要求,对学生进行口腔普查,统计患龋率、龋均。结果6266名中小学生患龋率为32.16%,乳牙龋均为0.63,恒牙龋均为0.20。患龋率(X2=192.73,P<0.01)有统计学意义。女生患龋率高于男生(P<0.01)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2013年佛山市禅城区中小学生患龋率和龋均虽然处于较低水平,但仍不容乐观。学生仍是龋病预防和治疗的重点人群。

    作者:梁培慧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自拟胶芪止血补血汤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胶芪止血补血汤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胶芪止血补血汤,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胶芪止血补血汤能有效减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副作用小。

    作者:孙靖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通过对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年龄的分析,提出产后出血护理的一些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一年来住院分娩孕产妇进行分析,整理及护理工作总结。结果产后出血五大原因中多为宫缩乏力,约占四分之一,其后为胎盘因素占有较大的比例,从年龄来看低龄组占二分之一。结论产后出血查清出血原因,及时抢救,合理护理技术,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杜恒凤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56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 BiPAP 呼吸机进行NIPPV。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和动脉血气情况。结果治疗后7d治疗组血气指标 PaO2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无创性正压通气治疗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严星;梅宏波;管哲星;潘海媛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3500例女性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结果报告

    阴道分泌物是女性生殖系统分泌的液体,又称为白带,阴道分泌物检查是妇科常用的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主要检查细菌、霉菌、滴虫和清洁度,是临床妇科常规检验项目,它为阴道炎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主要用于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近年来,由于国内外的交流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各种性传播性的疾病呈再度上升趋势。为了早期快速诊断治疗,作为一种过筛试验,我院开展了女性阴道分泌物涂片多项快速检查,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娟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陈旧性会阴Ⅲ度裂伤修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陈旧性会阴Ⅲ度裂伤修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1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进行了术前心理护理,肠道准备,阴道准备;术后外阴清洁,饮食管理,大便控制,康复指导。结果全部病例顺利渡过围手术期。1例出院后因伤口感染出现阴道直肠瘘,其余无并发症发生,临床症状消失,排便能控制。结论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是陈旧性会阴Ⅲ度裂伤修补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唐荣;桂友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甲状腺良性肿物包膜外钝性剥离,缝扎止血术式1488例临床体会

    甲状腺良性肿物包括甲状腺肿,临床上多采取沿肿物包膜外逐一钳夹、切断、结扎甲状腺组织的锐性切除方法,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我院自2000年~2010年共收治1488例,均采取沿包膜外钝性分离,甲状腺缝所止血。术后放置引流管2例,无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豪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小儿川畸病的观察和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的观察要点和护理方法,总结和分享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8月我科收治8例川崎病患儿为观察对象,将其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有效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总结。结果8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患儿家长做好及时的全程健康教育,取得理解、支持和配合,同时针对病情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准确及时地实施,能促进患儿康复,做好出院指导,重视远期随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丽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关于一起家庭聚集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案例分析

    突发食物中毒事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为常见的一类,其对公众生命健康安全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目前,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在我国仍频繁发生,且位居我国疾病死亡顺位谱的第五位,对公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通过详细回顾2008年发生在山东省某地的一起家庭聚集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深入探讨如何快速有效处置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并为今后同类事件的处置提供借鉴。

    作者:明萌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浅析医院信息系统在医院多层次管理中的作用

    自从医院实施了HIS(医院信息系统)系统,医院在服务和管理方面都发生了质的改变。而实施并强化HIS系统在医院各方面管理中的作用已经成为目前信息系统发展的新目标,是医院信息系统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作者:李玉荣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罕见膀胱结石1例报道

    病例资料患者男,69岁,因频发性下腹部疼痛并血尿3月入院。查体:双肾区无叩击痛,各输尿管压痛点及膀胱区无压痛。尿常规提示白细胞326个/HP,尿潜血(++)。泌尿系彩色超声示膀胱充盈尚可,壁完整,前可见直径大约2.5c m的强回声、伴声影。行膀胱镜检查见膀胱结石附着于膀胱前壁。随行开放手术,见膀胱结石位于膀胱前壁,附着于脐尿管残端,考虑脐尿管残端结石,切除脐尿管及结石。

    作者:王建伟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分析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ITPN)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进行影像学、HE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表现为扩张的导管内无粘液分泌的息肉状/结节状肿物;显微镜下可见管状乳头状结构、背靠背小管呈腺泡样形态,核中-重度异型;粉刺癌样坏死、极个别导管内有粘液样分泌物。免疫组化:CK7、CK19(+),MUC5AC、MUC2、Syn、CgA(-), KI67阳性率25%,PAS染色阴性。结论 ITPN是一类有别于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的胰腺导管内病变,确定诊断依靠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治疗以手术切除加术后化疗为主,预后相对较好。

    作者:王红军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目的:针对院内上报的70例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探讨如何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收集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类统计,运用根因分析法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对发生不良事件的责任人工作年限、事件发生类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分类居于前3位的依次为:管道滑脱29例占41.43%,给药错误8例占11.43%,重病人管理欠缺7例占10.00%。结论使用根因分析法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采取积极有效的改进措施,能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严学玲 刊期: 2013年第29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