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尧;蔡欣欣
目的:了解青岛地区病毒性腹泻患者中札如病毒的感染情况,明确札如病毒的主要基因分型和分子进化特点.方法:收集青岛市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散发疑似病毒性腹泻粪便标本94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札如病毒进行检测.结果:检测到札如病毒2株,对其进一步进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这2株札如病毒属于基因型GIV.结论:青岛地区存在札如病毒感染,并已查明其基因型.
作者:弋英;汪照国;张洪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对金山区唯一一家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以掌握2010年-2011年度金山区流感流行情况.方法:提取咽拭子标本中的病毒核酸,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新甲H1N1、季节性H1N1、季节性H3N2、B型流感病毒,对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培养,并进行鉴定.结果:2010年1月-12月,共采集样品631例,阳性数189例,阳性率30.0%,培养出符合滴度的流感病毒毒株6株,为5株B Victoria系和1株B Yamagate系;2011年1月-2011年12月,共采集312例,阳性数81例,阳性率26.0%,培养出符合滴度的流感病毒毒株30株,包括5株季节性H3型,4株新甲型H1N1型,13株B(Victoria系)型,8株B(Yamagate系)型.结论:2010年、2011年金山区流感流行特点为冬春季和夏季高发,病毒优势株从数量上呈B、新甲H1N1、季节性H3交替流行态势.
作者:袁佳春;钟海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建立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牛奶中硫氰酸盐的方法.方法:牛奶样品中的SCN-经过处理,在顶空瓶内进行反应生成CNCl;用气相色谱DB-5毛细管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本法在0.04 mg/L ~ 1.2 m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方法检出限为3.6 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98.0% ~ 100.5%.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简便,适用于牛奶产品中硫氰酸盐的检测.
作者:宣栋樑;朱震海;蔡嵘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进一步掌握我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情况.方法:2011年采集我市18家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出厂水和未梢水水样共116件参照GB/T5750-2006、GB/T5749-2006进行监测分析.结果:合格水样90件,不合格水样26件,合格率为77.6%,不合格项指标有浊度、氨氮、耗氧量、三氯甲烷.结论:2011年我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较低是由饮用水水源富营养化、制水工艺落后、供水管网老化等方面原因引起的.
作者:高正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贫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氮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羧基端活性段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76例因心功能不全入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31例贫血.测定血浆NT-proBNP、BNP、血常规、肾功能等.结果:1)两组NT-proBNP比较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BNP在两组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性分析示血红蛋白浓度与BNP呈现负相关(r=-0.687),与NT-proBNP无关.结论:研究表明在评价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BNP水平时需考虑其贫血等相关影响因素.
作者:赵枫;孙一奎;王峰;王卫华;曲静伟;曹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本地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及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574例疑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的标本采用支原体试剂盒进行培养、鉴定、及药敏检测.结果:574例患者中以Uu感染为主246例占42.8%,其次Uu+ Mh混合感染74例占12.9%,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3.1%和68.1%.药敏结果显示Uu、Mh和Uu+ Mh对交沙霉素(JOS)、强力霉索(DOX)、美满霉素(MIN)、四环素(TET)的敏感率分别为96.7%、85.9%、85.9%、77.5%.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女性高于男性,以Uu为主,对Uu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为JOS、DOX、MIN、TET.
作者:王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血清和尿液探索胱抑素C在预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正常时肾功能损害的临床意义,评价其与蛋白尿的关系.方法:将232例患者分成3组:正常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检测肌酐、尿白蛋白、血清/尿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eGFR、MDRD计算的eGFR和CKD-EPI计算的eGFR).结果:胱抑素C随尿蛋白的增加而增加.血清胱抑素C受CRP、性别、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eGFR影响,而尿胱抑素C受甘油三酯、年龄、eGFR和ACR影响.胱抑素C在正常蛋白尿组MDRD计算的eGFR< 60 ml/min/1.73 m2中是独立因子.结论:胱抑素C在诊断2型糖尿病肾病尿蛋白正常时为有用的指标.
作者:蒋峻梅;杨婷;陈芳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建立吡硫翁锌原料中吡硫翁钠的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水溶解稀释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分析.结果:吡硫翁钠在0.5 μg/ml ~ 1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γ>0.999.回收率在75% ~ 90%之间,低检出浓度为0.06%.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可用于吡硫翁锌原料中吡硫翁钠的残留检查.
作者:郑荣;杨新华;胡青;王柯;季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采用RPR、TPPA、胶体金法和ELISA同时对4241例监测对象的标本进行检测,以TPPA作为参考标准,分别统计RPR、胶体金法和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RPR、胶体金法、ELISA诊断梅毒的敏感性分别为66.80%、97.27%、98.18%,特异性分别为99.72%、99.43%、99.55%;胶体金法、ELISA与TPPA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R与TPPA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ELISA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法,可用于临床筛查和梅毒感染的确证试验.
作者:黄军林;黄夏声;黄育英;吕志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2011年5月25日-5月27日,我市苍南县暴发了57例因食用贻贝引起的腹泻性贝类毒素(DSP)中毒事件,采集了19份样品进行检测.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对贻贝中5种脂溶性贝类毒素进行检测,根据欧盟贝类毒素的限量值进行评价.结果:15份样品检出大田软海绵酸(OA)、鳍藻毒素-1(DTX-1)和7-epi-pectenotoxin-2 seco acid(7-epi-PTX-2sa),16份检出pectenotoxin-2seco acid(PTX-2sa),7份检出pectenotoxin-2(PTX-2).其中4份样品中游离OA和DTX-1含量超出欧盟限量值3倍多,它们的总OA约超出9倍.其余均低于欧盟限量值.首次在我国贝类中检出了PTX-2sa和7-epi-PTX-2sa.结论:鉴于部分贻贝样品DSP超标,今后应加强贝类上市前的监测工作.
作者:张秀尧;蔡欣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肌损伤指标肌钙蛋白Ⅰ(cTnⅠ)和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含量变化并探讨其与CHF不同类型及B型钠尿肽(BNP)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CHF患者160例(NYHA Ⅰ-Ⅳ级),健康对照者150名,无CHF的心血管患者142例.用免疫荧光定量分析法测定其全血hs-CRP和BNP水平,微粒子酶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清cTnⅠ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HF患者组全血BNP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无CHF的心血管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cTnⅠ值CHF患者组亦均显著高于无CHF的心血管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P均<0.01).且随心功能NYHA分级的增高,全血BNP水平逐渐升高,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全血hs-CRP与血清cTnⅠ水平随心功能NYHA分级的增高,组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疾病过程中存在着心肌损伤和炎症,表明心肌损伤和炎症是这种疾病病理生理过程的重要成分,但这种心肌损伤和炎症与心功能NYHA分级和障碍程度无关.
作者:章火祥;邵卫勇;万晓晨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为了解餐饮具卫生状况,探索影响餐饮具卫生质量的因素,进一步改善和提高餐饮具卫生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1年1月-2011年12月对相关餐饮单位(星级酒店、宾馆除外)进行餐饮具卫生的监督抽查,采样共计2514件,依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和结果评价.结果:餐饮具环节采样共计2514件,合格率为82.02%.小件餐饮具(筷子、调料碟、调羹等)合格率高于大件餐饮具(碗、盘子等),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四个季度中三季度餐饮具环节采样合格率低(70.94%),且与一、二、四季度合格率比较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由于小件餐饮具(筷子、调料碟、调羹等)体积小利于消毒、数量多便于周转,其合格率远高于大件餐饮具(碗、盘子等).三季度因其季节性气候特征(气温高、湿度高),该季度合格率比其他三季度都要低,对该季度餐饮具卫生状况应更为重视.
作者:陈露露;盛满钰;张海燕;沈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了解红花等三种中药中砷、汞、铅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消解中药材样品后,用原子荧光法测定其中的砷、汞、铅含量,并对测定方法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结果:对于所测元素,砷、汞、铅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33、0.99987、0.99987;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μg/L ~ 200 μg/L.方法的RSD为2.6% ~6.9%.加标回收率为88.0% ~115.0%.利用该方法检测实验所用红花、甘草、贝母中砷、汞、铅含量均未超标.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且灵敏度高,为中药材中重金属含量测定提供了较好的方法.
作者:田华;贾继民;阿布力米提·伊力;张建江;马永红;张华;宋远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北京市宣武区春季就诊的急性散发腹泻病例中病原感染分布现状,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市宣武医院就诊的腹泻病例作为监测对象,留取便标本进行霍乱弧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弧菌、致泻大肠杆菌和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检测及分析.结果:共调查并检测腹泻病例104例,总阳性率38.5%,细菌培养阳性率21.2%,病毒检测阳性率为20.2%,有3例患者便检结果细菌、病毒皆为阳性.结论:急性散发腹泻病原类型复杂多样,应进行必要的病原学监测及研究,以进一步明确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特征.
作者:李继珊;庞晶晶;高波;崔海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了解绍兴市越城区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探讨各种致病菌污染原因,对可能发生的食物中毒进行预测,并为食源性疾病控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按浙江省监测工作要求,采集本地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适时性的样品,共计10类400份,依据GB4789进行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副溶血性弧菌、大肠菌群等致病菌检测.结果:400份样品有29份检出上述致病菌,致病菌总检出率为7.25%.结论: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是食源性疾病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应分析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食品安全.
作者:章迎春;陆永梅;张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重庆某县地区近五年早期梅毒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诊断检测方法的效果.方法:对2007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皮肤病门诊就诊的316例早期梅毒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16例中,一期梅毒105例(33.23%),二期梅毒160例(50.63%),临床表现不一,其中特征性皮疹掌跖暗红色斑疹和扁平湿疣分别占51.25%(82/160)与48.75%(78/160);早期潜伏梅毒51例(16.14%).实验室检测诊断方法使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及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结果两种方法对一期梅毒敏感性分别为84.8%、68.6%,对二期梅毒与早期潜伏梅毒的敏感性均为100%.结论:早期梅毒中的二期梅毒表现占大部分,临床体征掌跖暗红色斑疹、扁平湿疣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TRUST滴度与病程有关,能作为疗效观察和判断是否复发与再感染的指标.
作者:曾彦;张梅;聂渝琼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DNPH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啤酒中微量甲醛和乙醛的方法.方法:采用蒸馏法处理样品,馏出液于60℃的水浴中衍生20 min,用环己烷提取,后于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定量.结果:甲醛、乙醛在0 μg/ml ~ 8.0 μg/ml浓度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8、0.9995;甲醛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 ~2.9%,乙醛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3.5%;甲醛的加标回收率为93%~96%,乙醛的加标回收率为93% ~ 102%;甲醛检测结果与国标方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不但可同时检测啤酒中微量的甲醛和乙醛,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精密度和准确度好等优点,而且简便、快捷,适合分析大批量检测工作.
作者:余涛;陈秀杰;谭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尿素排泄分数在急性肾损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2月间73例急性肾损伤(肾前性:无利尿剂治疗的肾前性肾损伤26例;肾前性-D:利尿剂治疗的肾前性肾损伤23例;ATN:急性肾小管损伤24例)的尿液和血液.检测其钠、肌酐和尿素的浓度,计算Purea/Per、FENa和FEurea的值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FENa仅在肾前性AKI低于1%,而在其它两组均高于1%.FEurea在两组肾前性AKI中均低于35%且基本一致.92.3%的肾前性AKI患者FENa<1%,39.1%肾前性-D AKI患者FENa<1%.78.2%肾前性-D AKI患者FEurea<35%.结论:FEurea在AKI鉴别诊断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在应用利尿剂的肾前性AKI患者中FEurea比FENa更适合于AKI的病因诊断.
作者:付水;陈君飞;张苗苗;袁远;褚邦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建立食品中黄色2G、奶油黄和柑橘红2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法定性.方法:样品中的黄色2G、奶油黄和柑橘红2用正己烷提取,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分离,以甲醇和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定量.结果:黄色2G、奶油黄和柑橘红2标准曲线范围为0.5 mg/L~ 10.0 mg/L,回收率范围为80.3% ~95.8%,相对标准偏差为1.51% ~5.75%.结论:该法准确度高,分离效果好,结果稳定可靠,适合于食品中黄色2G、奶油黄和柑橘红2含量的测定.
作者:奚星林;邵仕萍;徐娟;王岚;邹志飞;吴宏中;庞世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是我国实验室管理的基本制度,要求对社会出具公证数据的机构必须获得资质认定[1].实验室认可是以诚信为基础,以相关标准或规范性文件为准则,证实被评价机构按照规定要求出具报告的能力,是机构的自愿行为.这两种制度在我国并轨实行.获得认证认可后,如何评价实验室质量保证能力,是政府实验室主管部门以及认可机构高度关注的问题.
作者:项新华;赵素娟;毕玉春;张河战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