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倩
目的 探讨小针刀定点松解配合牵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1月36例寰枢椎半脱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行小针刀松解及坐位牵引;对照组行针灸、理疗、手法等传统治疗.观察及随访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随访6个月、12个月、18个月,治疗组在缓解头颈部症状、减小寰齿前间隙及齿状突轴线与寰椎轴线偏移距离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2组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小针刀定点松解配合牵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优于传统疗法.结论 小针刀定点松解配合牵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疗效确切,优于传统治疗,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袁凤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针刺长强穴对自闭症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海马区β-catenin和GSK-3β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健康成年Wistar雄性及雌性大鼠各10只,进行雌、雄合笼,随机分为2组,一组在怀孕12d时给予母鼠腹腔注射丙戊酸钠,其产下的仔鼠随机分为非针刺对照组10只、非穴治疗对照组10只、针刺“长强”穴组9只.一组产下空白对照组.治疗结束后行水迷宫实验检测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结果 针刺长强穴组及空白对照组与非针刺对照模型组相比,其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其海马区β-catenin蛋白阳性细胞率明显下调(P<0.05),其海马区GSK-3β蛋白阳性细胞率明显上调(P<0.05).结论 针刺“长强”穴可通过调节Wnt通路上的β-catenin和GSK-3β蛋白产生影响进而提高自闭症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俞萍;郑昌岳;李凤;蒋剑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本文回顾古籍对过敏性鼻炎的论述,属中医“鼻鼽”范畴;现代学者多认为肺、脾、肾虚损为其内因,风寒异气之邪侵袭为 外因;其病位主要在肺、脾、肾,病属本虚标实,其发展、转归与肺的功能状态关系密切;临证治疗多重视肺气虚弱、卫表不固导致风寒趁虚侵入机体的发病机制.文章报道了陈明教授巧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验案,指出过敏性鼻炎治疗除从祛风散寒、益气固表、培补肺脾外,还应注意久病及肾、肾阳不足、肺失温煦发病的始动病机,重视助阳与解表并行的临证思路.
作者:周峻;赵凡莹;郭雨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我们将模式应用到中医专业方剂学的教学实践当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并对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恩.
作者:王亚梅;董秋梅;刘春慧;张志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专科中药学专业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着重培养学生的炮制技能,适应现代中药炮制生产岗位需求.方法 深入行业企业调研,根据实际工作岗位中药生产情境,将课程内容进行项目化设计,并改革教学方法(模式)、考核方式,项目实施时,充分运用超星、慕课等先进教学媒体,改善教学效果.结果 通过项目化教学改革的设计和实施,学生的技能水平明显提高,课堂参与度、学习兴趣、主动性明显增加,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考试合格率达100%、中药炮制与配制工、中药药剂员等资格证书考试通过率达80%以上.结论 中药炮制技术课程项目化改革,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课程教学体现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实现了课程教学目标,获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代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在学校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以就业岗位或岗位群为导向,构建专业学习路线图,培育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办学定位下,结合北京地区中药产业的变革和发展,从明确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重构和课程地图建设方面进行研究,构建了符合中药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地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敖冬梅;尉捷;李延成;胡丽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同病异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原则之一,同一病症,因地、因人、因时不同,或由于病机变化,病情进展程度,以及用药过程中邪正消长等差异,治疗上也应相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在消渴病(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过程中,据其主要病因病机相同,均为气阴两虚,瘀浊热内停,故主要治则为益气补肾,清热活血降浊,兼夹证不同,治疗方法各有差异,且均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雅坤;高颜华;王万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对高职中药学专业综合实训中药制剂及检测部分进行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文章就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实施中的创新点、教学改革的收获及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今后需改进的方向进行阐述.这次教学改革对于师生均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对高职中药学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改革有所启示和帮助.
作者:武莹;于慧;王志霜;王法宇;肖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道德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者,是塑造人类精神文明的工程师.新入职教师是新教育模式的新鲜血液,是新时代教育理念的体现.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深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既包含自然科学又包含社会科学,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完善中医学教育模式,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需要将现代思想融入到中医传统文化中,所以加强对中医药院校新入职的教师的培养对发展、传承中医药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子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冠心痛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8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仅采取西医疗法,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活血通痹加祛痰化浊汤剂进行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率、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2.5%(25/40),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冠心痛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显著临床疗效,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优于单独用药.
作者:戴红红;纪焕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以教师和学生需求为导向的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对分”课堂和微课的教学方法引入到了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中,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对分”课堂时间,并在时间上隔开1周的时间,保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并辅助以微课资源,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改善了教学效果.
作者:王鹏翔;扈瑞平;邓秀玲;孙计桃;叶书梅;李存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表现为亚健康状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以《素问·上古天真论》为基础,探讨古人在“治未病”的思想下对于养生护理的基本观念及做法,明确养生的原则、要求,为现代养生护理提供理论参考及实践准则.
作者:黄若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及分析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中医正骨配合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120例被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实施中医针灸治疗方案,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显示相较于参照组的71.67%而言,研究组的93.33%更具有优势,P<0.05;比较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更低,P<0.05.结论 予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医正骨配合针灸治疗,可以明显提升治疗有效率,应用意义巨大.
作者:周志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高天舒钻研中医经典,根据中医的整体观念以及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结合临床,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主要为体质因素、饮食所伤、情志所伤、缺乏运动等,故导致湿热之邪内蕴,滞留于体内,痹阻筋脉而发此病证.由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从湿热入手进行治疗,他提出“湿热致消,继而致痹”的理论,以“清热利湿,益气健脾,化痰通络,活血止痛”为治疗湿热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法,并在临床上运用加味当归拈痛汤治疗该病,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亦减轻了患者的思想和经济负担.本文对高天舒教授治疗湿热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经验和学术思想进行了初步总结,以期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指导.
作者:李明哲;高天舒;崔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埋线为主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0例采用以星状神经节为主穴的埋线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普通穴位埋线治疗.2组均治疗2月并记录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19/2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15/20),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星状神经节为主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鱼旺;杨才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活血柔筋、搜风通络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3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3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甲组)以复方芎蝎胶囊每次2 g,归蛇活血胶囊每次1.4 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乙组)以血塞通软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丙组)以盐酸氟桂利嗪每次10 mg、每日1次,肠溶阿斯匹林100mg晚服、每日1次.3组均连续服用4周,观察3组药物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椎动脉供血的影响,并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乙组总有效率72%,丙组总有效率74%,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3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结论 活血柔筋、搜风通络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改善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质量,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才迎春;冯育辉;王开成;周晓春;王淑静;崔金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应用艾条灸配合膀胱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并发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例脑卒中并发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护理下加用艾条灸配合膀胱功能障碍治疗仪;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护理.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条灸配合膀胱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并发尿潴留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护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璇;黄芳;喻春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镇肝息风汤和血府逐瘀汤治疗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主动脉夹层需保守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方法,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加服中汤药镇肝息风汤,慢性期加服血府逐瘀汤,疗程为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病人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含量,用主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测病人主动脉大内径和假腔的大内径.结果 治疗后,中药组血浆MMP-2含量低于对照组,中药组主动脉大内径和假腔大内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中汤药治疗主动脉夹层,能够增加疗效,改善预后.
作者:胡欣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通过构建微信平台辅助教学与临床教学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对神经内科理论及临床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医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神经内科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及运用,提高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质量,有利于临床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及优秀住院医师的培养.
作者:周印廷;周洋;阮红芬;张秋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应用解毒止痛汤加减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6月妇科门诊诊治的90例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患者给予解毒止痛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将2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2.2%,说明中药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解毒止痛汤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同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随证加减,临床疗效确切,不仅可起到抗茵消炎的效果,而且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改善组织微循环,从而使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治愈率明显提高,且病情复发率较低,是临床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小倩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