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媛媛;丁轶聪;张岩岩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姜黄素的LC-ESI-MS测定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SB-C18(2.1×100 mm,3.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溶液(70:30).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检测,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方式进行定量分析,检测离子为m/z 367(姜黄素),m/z 479(内标芍药苷).结果:人血浆中姜黄素浓度在8~2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定量限为8 ng/ml.姜黄素的萃取回收率为81.6%~90.6%,日内及日间RSD都低于10%.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姜黄素的临床血药浓度分析.
作者:林观样;王贤亲;胡卢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血清学方法检测HLA-B27,并进行比较.方法:对120例来我院进行HLA-B27检测的可疑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样本采用PCR技术和血清学方法同时检测,并对二者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3例血清学结果阳性者中经PCR-SSP法确认有41例阳性.8例血清学结果可疑经PCR-SSP法确认有6例阳性.69例血清学结果阴性者中经PCR-SSP法确认有67例阴性.结论:PCR-SSP法与血清学方法比较,具有特异性强、快速、简捷、准确性高等优点,适宜大批量操作,对血清学方法有疑问的结果起到确定作用.
作者:刘元明;郝钦芳;张丽萍;段萃娟;杨晓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蛋白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蛋白粉按1.67~5.00 g/kgBW给小鼠灌胃30 d后,分别测定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Con 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功能、血清溶血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碳廓清能力及NK细胞活性.结果:蛋白粉可明显促进二硝基氟苯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显著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增强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增强小鼠碳廓清吞噬指数.结论:蛋白粉能从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及NK细胞活性方面促进正常小鼠的免疫功能.
作者:杨鸿武;王晓丹;赵翠霞;袁雪芬;谢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用硅胶管采样,以超声波萃取为辅助,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尼古丁的含量.方法:用个体采样器采集尼古丁气体,用碱性乙酸乙酯洗脱硅胶管,色谱法定性定量,经FFAP通用柱分离、FID检测.结果:发现硅胶作吸附剂对尼古丁的吸附/脱附效率都很高,采样效率为100%,洗脱效率大于95%,样品稳定时间可达14 d.在1.00~500.0 ng/μ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大于0.999,检出限为0.2 ng/μl,每100 mg硅胶对尼古丁的吸附容量大于20 mg.结论:应用本法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回收率高,重现性好,且所需时间较短,可用来批量测定工作场所中的痕量尼古丁.
作者:刘兰侠;杨龙彪;张燕;倪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伏马菌素(fumonisin,FB)是一组主要由串珠镰刀菌产生的真菌毒素,1988年Gelderblom等首次从串珠镰刀菌培养物中分离出伏马菌素,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伏马菌素有FA1、FA2、FB1、FB2、FB3、FB4、FC1、FC2、FC3、FC4、FP1共11种,其中FB1、FB2和FB,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也是污染玉米及其制品的主要成分,而被伏马菌素污染的食品中FB1大约占70%.
作者:权伍英;谷晶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为及时掌握碘缺乏病高危人群碘营养现状,评价防治效果.方法:抽取有历史地克病病例的3个乡,每个乡2所小学,每所小学40名8~10岁学生,采集尿样和家中食盐;并用触诊法检查甲状腺.每个乡抽取2个村(居委会),每个村(居委会)采集18~40岁育龄妇女尿样30份、家庭盐样10份.结果:触诊法检查8~10岁儿童247人,甲状腺肿大率为5.6%,尿碘中位数263.81 μg/L.孕妇、哺乳期妇女、育龄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27.81、177.70、218.96 μg/L.非碘盐率为1.29%,合格碘盐食用率97.74%.结论:尿碘中位数及盐碘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儿童触诊甲肿率接近国家标准,说明清水河县重点人群处于适宜碘营养状态.
作者:张秋霞;王来生;赵妙珍;云秀玲;李晨阳;周振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甲萘威又名西维因,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广泛用于稻、麦、棉、果树、蔬菜等作物害虫的防治[1],国标GB 2763-2005规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为标准检验方法[2].
作者:张春玲;闻向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索中央空调系统中各环节军团菌的污染情况和可能的污染环节.方法:对17家商场、车站、宾馆、办公楼、医院等公共场所中央空调系统的冷却塔水、冷凝水、生物膜、淤泥、冷却塔水中原虫、空调送风末端积尘六环节样品进行军团菌检测.结果:80份中央空调系统各环节样品,军团菌总检出率20%,共分离到16株嗜肺军团菌,血清型有Lp1、LP6和Lp9三种.冷却塔水检出率高52.9%,冷凝水检出率5.9%,生物膜检出率20.0%,淤泥检出率12.5%,冷却塔水中原虫检出率20%,空调送风末端积尘中均未检出嗜肺军团菌.88.9%冷却塔水每ml水样中军团数均小于100个.结论:中央空调系统的多个环节存在军团菌污染,受军团菌污染的各环节相互作用,如果不进行定期清洗消毒,将可能增大军团菌传播的危险性.
作者:胡元玮;徐卸佐;朱淑英;方琼楼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垂体瘤转化基因(PTFG)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与肺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7例NSCLC组织及6例良性病变肺组织中PTTG和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NSCLC组织FITG和PCN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72%和61.4%,在良性病变肺组织中均未检测到两者的表达.上述两种组织之间的PTTG和PCNA蛋白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TTG蛋白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PCNA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癌组织中PTYG和PCNA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06,P=0.005).结论:PTTG和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两基因表达成显著正相关,二者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有协同作用,并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作者:苗淑荣;王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以发现不同型别的流感患者,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哨点医院患者的咽拭子标本,先采用RT-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A、B及季节性H1、H3,A未分型的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病毒核酸.结果:从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14份咽拭子标本中的5份A未分型的标本中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出甲型H1N1病毒核酸特异性扩增曲线.结论:检出甲型H1N1病毒核酸确诊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应加大监测检测力度,防止疫情扩散.
作者:张清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药敏情况.方法:对解放军第302医院2005年12月到2008年12月有关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86例次院内感染革兰阴性菌为主,发生率高为大肠埃希菌,约占所有菌株的31.8%,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占12.3%;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占4.9%,金黄色葡萄球菌占4.0%;真菌中白色念珠菌常见,占9.9%.结论:大肠埃希菌是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作者:孔华丽;庄英杰;杨静;文萃荣;聂为民;姜天俊;张秀;赫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维生素E对实验性慢性胰腺炎的生化和病理形态影响.方法:SD大鼠共分6组,即模型组、维生素E组和各种对照组(乙醇对照组,含10%乙醇PBS胰管内注射;NS对照组,等体积Ns胰管内注射;假手术组,假手术,胰管内没有注射;正常对照组,没有手术的正常大鼠);维生素E组每日400 mg/kg体重灌胃,其余各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治疗4周.处死大鼠后检测血浆维生素E和过氧化脂质水平、HE和胶原纤维染色观察胰腺病理改变.结果:血浆维生素E浓度在维生素E组明显高于模型组和各对照组(P<0.05),模型组与各对照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过氧化脂质在维生素E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和各对照组(P<0.05),而各对照组又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坏死、局灶萎缩、小叶内和小叶间广泛纤维化、伴炎症细胞浸润,符合人类慢性胰腺炎的病理特征.大鼠胰腺纤维化、腺泡萎缩和炎症细胞浸润在维生素E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维生素E可以有效改善慢性胰腺炎大鼠的病理形态,缓解胰腺纤维化程度,提高血维生素E水平,降低过氧化脂质.
作者:宋燕华;夏勇;傅剑云;董向毅;杜勤;陆新良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用PER产物直接测序法和反向斑点杂交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23S rRNA V区2063基因,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19例自临床咽拭子标本分离培养的MP,用自行设计的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23SrRNA V区2063基因型,同时对相应序列测序分析.结果:19例分离培养的MP,经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15株有23SrRNA V区基因A2063G位点突变;4株为2063A,与测序结果一致(Kappa一致性检验,P>0.05).结论:反向斑点杂交方法能快速、准确检测临床MP 23S rRNA V区2063基因型.
作者:沈俊娅;陈岳明;卢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舟山渔场主要海产品中镉污染情况,并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2007年至2009年连续三年随机在舟山农贸市场及养殖场所抽取一定数量的舟山渔场海产品为样本,并进行海产品中镉含量的分析与评价.结果:1、舟山渔场主要海产品镉的超标率为11.35%(32/282).2、不同类海产品中镉蓄积量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F=25.301,P<0.001;Scheffe法两两比较:海鱼类一海水软体类(P<0.001)、海鱼类-海藻类(P<0.001)、海水软体类-海水甲壳类(P=0.0019)、海水软体类一海藻类(P=0.0083)、海水甲壳类-海藻类(P<0.00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N-K法两两比较:镉蓄积量总体平均水平大小顺序依次为:海藻类>海水软体类>海水甲壳类/海鱼类.3、不同类海产品中镉食用安全性分析: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海藻类(1.22)>海水软体类(0.64)>海鱼类(0.21)>海水甲壳类(0.07);超标率的X2检验χ2=62.940,P<0.001;超标率的两两比较:海鱼类-海水软体类、海鱼类-海藻类、海水软体类-海水甲壳类、海水软体类-海藻类、海水甲壳类-海藻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不同年份中镉污染分析:蓄积量比较: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H=0.694;spearman相关检验:P:0=974.结论:1、蓄积量评价:海鱼类、海水甲壳类对镉的蓄积量基本相同,处于较低水平;海藻类、海水软体类中镉的蓄积量高于海鱼类、海水甲壳类,海藻类、海水软体类对镉的蓄积作用较强,尤其是海藻类对镉的蓄积作用强.2、食用安全性评价:舟山渔场不同海产品镉污染状况不同.海藻类已经受到镉的轻度污染,而且海水软体类镉的污染指数也达较高水平.3、舟山渔场不同年份海产品镉的蓄积量没有差别.
作者:张乾通;吴富忠;何佳璐;余新威;王建跃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卫生检验工作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能的一部分.多年来,卫生防疫的各项工作,不论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还是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都要以卫生检验所提供的科学数据为行动指导,卫生检验不仅为疾病预防及卫生监督提供基础的数据资料,而且卫生检验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更进一步促进了各项工作走向规范化与标准化.
作者:方赤光;刘思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 coli)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是肠道正常菌群之一,属于条件致病菌.其中一些特殊的血清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肠侵袭性大肠杆菌、肠聚集性大肠杆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具有致病性,可引起人类感染性腹泻.
作者:罗中捷;周卓晟;郝春慧;刘红艳;黄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的耐药机制及其耐药性与外排泵表达水平关系.方法:PCR法对3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MexB基因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MexAB-OprM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琼脂对倍稀释法进行外排泵抑制剂的抑制试验,观察抗菌药物的MIC变化.结果:联合外排泵抑制剂后,庆大霉素(GEN)和环丙沙星(CIP)MIC值与之前相比大部分有2个折点的变化,有4株Mea的MIC值有4个折点以上的变化,但总体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株多重耐药Pa株中,均存在外排泵MexAB-OprM的高表达,多重耐药菌组外排泵表达量达敏感组的36.5倍.当外排泵抑制剂CCCP浓度为7.5 μg/ml时,庆大霉素(GEN)、环丙沙星(CIP)、四环素(TET)MIC值不变或增加的菌株(≥1MIC组)与MIC值减小的菌株(≤1/2MIC组)的外排泵相对表达量之间有着显著性的差异(P<0.05),而头孢噻肟(CTX)MIC值不变或增加的菌株(≥1MIC组)与MIC值减小的菌株(≤1/2MIC组)的外排泵相对表达量之间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外排泵MexAB-OprM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中起着十分莺要的作用,MexAB-OprM的高表达与多重耐药Pa菌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性有着密切关系,可能起着基础性耐药作用,但其对头孢噻肟的耐药性影响较小.其高表达还与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的耐药有着直接的量的关系,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刘洋;李方去;蒋伟燕;杨爱平;杨锦红;王金文;张颖;赵飞;李向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大同铁路地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及分布特点.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结果:大同铁路地区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公共卫生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1.3%,不同行业从业人员HBsAg感染率分别为站车卫生占1.21%、食品行业占1.08%、公共场所占2.13%,经统计学分析,三者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9.31,P<0.01).其中,女性HBsAg携带率高于男性(χ2=20.20,P<0.01).在67名HBsAg感染者中,乙肝大三阳感染率为13.43%.结论:大同铁路地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感染率低于我国普通人群感染率(4.4%~8.0%),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高于站车卫生和食品行业;公共场所、食品行业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
作者:张丽东;孙慧卿;张素芳;宋宏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特异地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以SEA基因作为肠毒素A的检测靶序列,设计荧光定量PCR引物和Taqman探针,优化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浓度和循环条件,评价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并对22株食物中毒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肠毒素A的检测.结果: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25 μl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主要成分浓度分别为Mg2+7.0 mmol/L,dNTP 0.3 mmol/L,引物0.4 μmol/L,探针0.7 μmol/L,TaqDNA聚合酶2.5U.方法可检出低45个拷贝的细菌DNA,特异性和重复性良好.从22株食物中毒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检出肠毒素A阳性菌株6株.结论:荧光定量PCR可快速、准确的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肠毒索A,能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刘渠;廖灵灵;徐亚军;李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食品中的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HPLC-UV测定方法.方法:选择HPLC-UV法测定食品中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理想条件,并测定食品中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含量及加标回收率,作方法学论证.结果: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在0.1~2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8.低检出限为0.1 mg/L,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0.7%(n=6),样品中TBHQ加标回收率为90.0%~91.1%.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可靠,适合基层检验机构成批量样品检测.
作者:郝媛媛;丁轶聪;张岩岩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