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生素E有效改善实验性慢性胰腺炎的病理形态

宋燕华;夏勇;傅剑云;董向毅;杜勤;陆新良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 大鼠, 维生素E, 抗氧化剂, 动物模型
摘要:目的:观察维生素E对实验性慢性胰腺炎的生化和病理形态影响.方法:SD大鼠共分6组,即模型组、维生素E组和各种对照组(乙醇对照组,含10%乙醇PBS胰管内注射;NS对照组,等体积Ns胰管内注射;假手术组,假手术,胰管内没有注射;正常对照组,没有手术的正常大鼠);维生素E组每日400 mg/kg体重灌胃,其余各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治疗4周.处死大鼠后检测血浆维生素E和过氧化脂质水平、HE和胶原纤维染色观察胰腺病理改变.结果:血浆维生素E浓度在维生素E组明显高于模型组和各对照组(P<0.05),模型组与各对照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过氧化脂质在维生素E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和各对照组(P<0.05),而各对照组又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坏死、局灶萎缩、小叶内和小叶间广泛纤维化、伴炎症细胞浸润,符合人类慢性胰腺炎的病理特征.大鼠胰腺纤维化、腺泡萎缩和炎症细胞浸润在维生素E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维生素E可以有效改善慢性胰腺炎大鼠的病理形态,缓解胰腺纤维化程度,提高血维生素E水平,降低过氧化脂质.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明月镇2002~2006年幼儿园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安图县明月镇各幼儿园的卫生状况,有目的的进行管理及改善.方法:根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及<消毒管理办法>对幼儿园内餐具、用具进行采样、检验、评价.结果:2002~2006年间安图县明月镇幼儿园的消毒平均合格率为65.54%,公办幼儿园比个体的卫生条件要好.结论:应加大力度增加幼儿园的卫生设施,为学龄前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确保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健康.

    作者:董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2009年白银市碘缺乏病高危地区学龄儿童尿碘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白银市碘缺乏病高危地区学龄儿童尿碘水平.方法:在5个县区监测点随机抽取15所小学的8~10岁儿童1060例进行尿样检测.结果:白银碘缺乏病高危地区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MUI)为188.3 μg/L,儿童缺碘率为26.4%,适宜占64.6%,摄入过量为9.0%.结论:白银市碘缺乏病高危地区部分儿童仍处于碘缺乏状态,应提高碘盐覆盖率,继续科学补碘.

    作者:尚立成;王友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猪苓复合多糖含量测定的条件实验

    目的:建立猪苓复合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苯酚-硫酸分光光度法测定猪苓复合多糖中多糖的含量,并对其佳反应条件进行了实验.结果:该方法显示葡萄糖在0.0080~0.064 g/L范围内,葡萄糖质量浓度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平均回收率为98.01%,相对标准偏差(RSD)值为2.17%.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猪苓复合多糖的含量测定.

    作者:乔丽华;贾小燕;刘萍;阎素青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LC-ESI-MS测定人血浆中的姜黄素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姜黄素的LC-ESI-MS测定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SB-C18(2.1×100 mm,3.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溶液(70:30).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检测,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方式进行定量分析,检测离子为m/z 367(姜黄素),m/z 479(内标芍药苷).结果:人血浆中姜黄素浓度在8~2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定量限为8 ng/ml.姜黄素的萃取回收率为81.6%~90.6%,日内及日间RSD都低于10%.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姜黄素的临床血药浓度分析.

    作者:林观样;王贤亲;胡卢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清水河县碘缺乏病高危地区人群碘营养现状评价

    目的:为及时掌握碘缺乏病高危人群碘营养现状,评价防治效果.方法:抽取有历史地克病病例的3个乡,每个乡2所小学,每所小学40名8~10岁学生,采集尿样和家中食盐;并用触诊法检查甲状腺.每个乡抽取2个村(居委会),每个村(居委会)采集18~40岁育龄妇女尿样30份、家庭盐样10份.结果:触诊法检查8~10岁儿童247人,甲状腺肿大率为5.6%,尿碘中位数263.81 μg/L.孕妇、哺乳期妇女、育龄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27.81、177.70、218.96 μg/L.非碘盐率为1.29%,合格碘盐食用率97.74%.结论:尿碘中位数及盐碘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儿童触诊甲肿率接近国家标准,说明清水河县重点人群处于适宜碘营养状态.

    作者:张秋霞;王来生;赵妙珍;云秀玲;李晨阳;周振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一起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分析

    2009年7月16日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黄姑街发生了一起食物中毒.35人就餐,15人发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证实本次食物中毒由蜡样芽胞杆菌感染所引起.

    作者:包伟华;兰中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国石蒜总生物碱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含量动态变化

    目的:探讨超声提取中国石蒜(Lycoris chinensis)总生物碱的佳工艺条件,以及不同产地、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总生物碱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中国石蒜总生物碱超声提取工艺,以石蒜碱为标准品,用比色法测定中国石蒜总生物碱含量.结果:料液比和乙醇浓度是影响中国石蒜总生物碱超声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中国石蒜鳞茎总生物碱含量在开花期高,盛叶期含量低,但各个时期总碱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范围在5.2~5.6 mg/g之间;不同产地中国石蒜鳞茎总生物碱含量差异明显(P<0.05),琅琊山居群高,黄山居群低;中国石蒜果实的总生物碱含量高,达9.19 mg/g,其次是花序,叶片中含量低.结论:在超声工作频率为40 KHz时,中国石蒜总生物碱佳超声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0℃,乙醇浓度65%,料液比为1:20,提取时间为2 h.

    作者:刘坤;周守标;张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维生素E有效改善实验性慢性胰腺炎的病理形态

    目的:观察维生素E对实验性慢性胰腺炎的生化和病理形态影响.方法:SD大鼠共分6组,即模型组、维生素E组和各种对照组(乙醇对照组,含10%乙醇PBS胰管内注射;NS对照组,等体积Ns胰管内注射;假手术组,假手术,胰管内没有注射;正常对照组,没有手术的正常大鼠);维生素E组每日400 mg/kg体重灌胃,其余各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治疗4周.处死大鼠后检测血浆维生素E和过氧化脂质水平、HE和胶原纤维染色观察胰腺病理改变.结果:血浆维生素E浓度在维生素E组明显高于模型组和各对照组(P<0.05),模型组与各对照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过氧化脂质在维生素E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和各对照组(P<0.05),而各对照组又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坏死、局灶萎缩、小叶内和小叶间广泛纤维化、伴炎症细胞浸润,符合人类慢性胰腺炎的病理特征.大鼠胰腺纤维化、腺泡萎缩和炎症细胞浸润在维生素E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维生素E可以有效改善慢性胰腺炎大鼠的病理形态,缓解胰腺纤维化程度,提高血维生素E水平,降低过氧化脂质.

    作者:宋燕华;夏勇;傅剑云;董向毅;杜勤;陆新良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HBsAg阴性出国劳务人员血清HBV-DNA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HBsAg阴性出国劳务人员血清HBV-DNA存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09年6月590例经检测HBsAg阴性出国劳务人员的血清HBV-DNA检查资料.结果:590例HBsAg阴性出国劳务人员中,血清标本HBV-DNA阳性率4.9%(29/590);以HBeAb、HBcAb阳性模式人群血清HBV-DNA阳性率高,达20.3%,HBV全阴性的出国劳务人员血清中HBV-DNA阳性率为2.5%.结论:HBsAg阴性人群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血液中存在乙型肝炎病毒(HBV),HBV-DNA检测对减少漏诊,正确评价HBV感染尤为重要.

    作者:陈峰;吴尔翔;何学明;邵亚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检验人员的健康监护调查分析

    目的:为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更加规范的运行,掌握实验室人员的健康监护状况,建立本地区的检验人员健康监护档案.方法:对宿迁市14家实验室50名检验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宿迁市艾滋病实验室检测人员每年进行健康监护的42人,没有的8人.经市筛查中心实验室检测,其中HIV抗体检测阴性50人,阳性0人.HBsAg阴性50人,阳性0人.HCV抗体阴性50人,阳性0人.结论:宿迁市艾滋病实验室检验人员健康监护资料不全,各实验室检验人员本底血清检测项目不全,必须加大管理力度,强化健康监护意识.

    作者:朱伟光;陈尚林;葛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公共场所中央空调系统军团菌污染环节的调查

    目的:探索中央空调系统中各环节军团菌的污染情况和可能的污染环节.方法:对17家商场、车站、宾馆、办公楼、医院等公共场所中央空调系统的冷却塔水、冷凝水、生物膜、淤泥、冷却塔水中原虫、空调送风末端积尘六环节样品进行军团菌检测.结果:80份中央空调系统各环节样品,军团菌总检出率20%,共分离到16株嗜肺军团菌,血清型有Lp1、LP6和Lp9三种.冷却塔水检出率高52.9%,冷凝水检出率5.9%,生物膜检出率20.0%,淤泥检出率12.5%,冷却塔水中原虫检出率20%,空调送风末端积尘中均未检出嗜肺军团菌.88.9%冷却塔水每ml水样中军团数均小于100个.结论:中央空调系统的多个环节存在军团菌污染,受军团菌污染的各环节相互作用,如果不进行定期清洗消毒,将可能增大军团菌传播的危险性.

    作者:胡元玮;徐卸佐;朱淑英;方琼楼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PTTG和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垂体瘤转化基因(PTFG)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与肺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7例NSCLC组织及6例良性病变肺组织中PTTG和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NSCLC组织FITG和PCN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72%和61.4%,在良性病变肺组织中均未检测到两者的表达.上述两种组织之间的PTTG和PCNA蛋白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TTG蛋白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PCNA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癌组织中PTYG和PCNA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06,P=0.005).结论:PTTG和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两基因表达成显著正相关,二者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有协同作用,并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作者:苗淑荣;王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乙肝患者血清中HBV cccDNA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的优化

    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并建立一种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准确检测血清中HBV cccDNA的方法,同时能够消除HBV rcDNA非特异性扩增的干扰.方法:用两步法提取20例乙肝患者血清中的total HBV DNA,分别用荧光PCR试剂盒定量检测HBV DNA和cccDNA.然后通过质粒保护型的DNA酶对提取的DNA模板进行消化处理,使rcDNA得到一定程度的降解后,再分别进行HBV DNA和cccDNA的定量检测.结果:未经过酶消化处理直接定量cccDNA时存在一定的非特异性扩增.这种非特异性扩增在HBV DNA含量>106 copies/ml时比较明显,消化前后cccDNA定量值的对数平均相差1.94.经过酶消化后的定量cccDNA值基本消除了rcDNA非特异性扩增的干扰.结论:通过质粒保护型的DNA酶降解rcDNA后再进行cccDNA检测是一个方便可行的解决cccDNA准确定量问题的方法,非特异性干扰几乎可以完全消除.血清cccDNA与HBeAg及HBV-DNA有关,提示它可能也是HBV复制的血清标志.乙肝患者血清中cccDNA的含量与total HBV DNA含量成正相关.

    作者:江明凤;江培学;陈伟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酸奶中纳他霉素的含量

    目的: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建立酸奶中纳他霉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方法.方法:酸奶样品用乙醇超声波振荡提取,离心后,上清液待测.采用LC-MS/MS测定,色谱柱为C18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水溶液,电喷雾正离子模式电离,质谱多反应选择离子检测(MRM),检测离子对为m/z 666→504和m/z 666→486,其中m/z 666→504为定量离子对,外标法定量.结果:纳他霉素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4,不同水平的回收率为93.4%~101.7%,检出限为10 μg/kg.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

    作者:李媛媛;王伟;关树文;李刚;董巧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一起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调查与思考

    2009年7月21日,宁波市江北区宁波大学双桥一川菜馆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后,我们立即组织人员分赴急诊科和现场进行调查.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病人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证实是因食用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的牛肉引起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乌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大同铁路地区2008年公共卫生从业人员HBsAg携带分析

    目的:分析大同铁路地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及分布特点.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结果:大同铁路地区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公共卫生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1.3%,不同行业从业人员HBsAg感染率分别为站车卫生占1.21%、食品行业占1.08%、公共场所占2.13%,经统计学分析,三者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9.31,P<0.01).其中,女性HBsAg携带率高于男性(χ2=20.20,P<0.01).在67名HBsAg感染者中,乙肝大三阳感染率为13.43%.结论:大同铁路地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感染率低于我国普通人群感染率(4.4%~8.0%),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高于站车卫生和食品行业;公共场所、食品行业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

    作者:张丽东;孙慧卿;张素芳;宋宏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肝内胆管癌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的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分析肝内胆管癌和健康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的变化,建立能鉴别肝内胆管癌和健康者血清标志物的诊断模型.方法:收集33例肝内胆管癌和31例健康者的血清,用SELDI-TOF-MS及配套H50(疏水芯片)蛋白质芯片检测蛋白指纹的表达.用Biomarker Patterns Software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建立区分肝内胆管癌和健康者的蛋白质指纹图谱表达模型.结果:在分子量2000~20000范围内,共检测到127个有差异的蛋白峰,其中10个差异有显著性(P<0.01),建立了由2个差异蛋白组成的肝内胆管癌诊断模型,其诊断灵敏度为96.9%(32/33),特异性为96.7(30/31).结论:用SELDI-TOF-MS技术初步建立的区分肝内胆管癌和健康者的蛋白指纹表达模型可以区分肝内胆管癌和健康者,可能为肝内胆管癌的诊断提供新的手段.

    作者:俞颖;谭潘丽;钱丽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血浆BNP-CRP-血小板联合检测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联合检测血浆B钠尿肽(BNP)、C反应蛋白(CRP)和血小板(PET)水平与心功能的分级(NYHA)之间的关系,进行三者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CHF患者86例为一组,分别动态监测其血浆BNP、CRP及PLT水平,并选52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结果: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血浆BNP、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的血小板(PET)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心衰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BNP、CRP与CHF严重程度有关(P<0.01,P<0.05).结论:血浆BNP、CRP、PDW、MPV在CHF患者中明显升高,且升高幅度与病情的严重性相一致,对疗效观察和病情转归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彬;徐冬梅;陈丽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有害残留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食品、药品的安全,尤其是其有害残留物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同时由于世界贸易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我国食品、农产品及中草药的出口不断增大,但与此同时遇到的出口障碍也不断增加,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害残留物含量超标问题.

    作者:谢婷婷;戚爱棣;杨美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白细胞内HBV DNA快速荧光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目的:采用细胞核酸释放剂(Cell nucleic releaser,CNR),建立在同一PCR扩增管内同时进行细胞核酸提取和荧光PCR扩增的白细胞HBV DNA检测技术.方法:白细胞的处理:新鲜抗凝(EI)TA-Na2)全血0.2 ml,破碎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四次,弃净残液,加20 μl白细胞温化剂制备成白细胞悬液.白细胞HBV DNA核酸提取与扩增:取3 μl的CNR和等量的白细胞悬液在PCR扩增管底轻轻吹打混匀,覆盖30 μl无菌石蜡油,37℃,60 s→99℃,7 min→37℃,30 s,直接加入已配制荧光PCR反应液,3000 g/min离心1 min,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采用QiaGen的核酸提取方法作为对照.选择144例血清HBV DNA检测结果大于104IU/ml和131例血清无HBV DNA检出的乙肝患者标本为研究对象,20例非乙肝患者全白细胞作为特异性研究标本.结果:采用融红细胞的方法分离白细胞和CNR分离核酸,无白细胞和核酸丢失之嫌,可对全白细胞内的HBV DNA进行准确定量,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和重复性.与QiaGen核酸提取方法相关性良好(r=0.96),144例血清HBV DNA大于104IU/ml的乙肝患者其白细胞全部大于100 IU/ml,131例血清HBV DNA阴性的乙肝患者有56例(42.7%)白细胞HBV DNA大于100 IU/ml.结论:基于CNR核酸提取方法的全白细胞HBV DNA定量技术,操作简单、且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重复性,可作为研究白细胞内HBV DNA临床意义的检测手段.

    作者:李永利;廖华芳;王雪飞;刘立明;王海滨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