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杰
目的: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血清学方法检测HLA-B27,并进行比较.方法:对120例来我院进行HLA-B27检测的可疑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样本采用PCR技术和血清学方法同时检测,并对二者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3例血清学结果阳性者中经PCR-SSP法确认有41例阳性.8例血清学结果可疑经PCR-SSP法确认有6例阳性.69例血清学结果阴性者中经PCR-SSP法确认有67例阴性.结论:PCR-SSP法与血清学方法比较,具有特异性强、快速、简捷、准确性高等优点,适宜大批量操作,对血清学方法有疑问的结果起到确定作用.
作者:刘元明;郝钦芳;张丽萍;段萃娟;杨晓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抗角质蛋白抗体(AKA)和类风湿因子(RF)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来自门诊及住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静脉血清56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角质蛋白抗体,用免疫浊度法测定类风湿因子.结果:5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AKA、RF的阳性率分别为44%、64%,特异性分别是97.0%、82.4%,两种指标间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角质蛋白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类风湿因子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高的敏感性,二者联合检测弥补了单一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不足,因此两者结合对类风湿关节炎更具较高的确诊价值.
作者:王梅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病原学检测,进一步了解本次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参照GB/T 4789-2008,WS 271-2007,WS287-2008,WS/T 9-1996方法[1],分别对剩余食物,食物加工环节涂抹物及粪便肛拭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采集26份标本,其中4份剩余食物标本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2株,20份粪便肛拭标本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5株,2份食物加工环节涂抹物未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29%.
作者:高克勇;何剑锋;叶金奶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象山县周岁内婴儿麻疹流行特征,制定防治对策.方法:对象山县2008年1~6月,周岁内婴儿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周岁内婴儿麻疹发病74例,报告发病率13.96/10万,占2008年1~6月份全县麻疹发病总数的34.01%(74/217).发病主要集中在6~8月龄,其中小于8月龄的有46例,发病大月龄为12个月,小26天.本地周岁内婴儿发病占婴儿发病总数的83.78%(62/74).结论:2008年象山县周岁内婴儿麻疹发生流行是新一轮的发病高峰年,小月龄婴儿易感人群积累增多和8月龄婴儿未及时接种麻苗,是导致小月龄婴儿发生麻疹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后,能控制麻疹流行.
作者:叶众;欧阳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为快速查找食物中毒原因,并预防类似食物性疾病的再次发生.方法:分别对13份剩余食物样品进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在糯米糖饭和凉拌胡豆中分离出的可疑菌株为伤寒沙门菌.结论:根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分析,本次食物中毒是食用受到伤寒沙门菌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作者:刘惠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季节性流感监测,对流感病毒进行抗原性和基因特性分析,及时发现变异病毒和新型毒株,预测流感流行趋势.方法:采用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检测,采用MDCK细胞培养法分离流感病毒.结果:从锦州市2007年~2009年季节性流感监测结果来看,2007年和2008年流感毒株分离率较低,分别为6%和8.2%,而2009年流感毒株分离率相对较高,为11.36%.结论:锦州市2007年和2008年的流感流行主要在秋冬季节,主要以甲型H3和BY型为主;2009年全年均有流感毒株出现,主要以甲型为主,并在季节性流感监测中检测出引起世界大流行的新型毒株甲型H1N1型.
作者:郭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63例ACS患者人院时血清PAPP-A水平,观察3月时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情况.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血清PAPP-A水平截断点,根据该值将患者危险分层,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结果:血清PAPP-A水平危险分层的佳截断点取15.3 mU/L,其敏感性73.68.0%,特异性59.09%.高危组中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为42.42%,而无事件者为57.58%;低危组中分别为16.67%和83.33%.高危组预后情况较低危组更差(P<0.05).结论:血清PAPP-A水平可能是ACS患者有价值的预测指标,对筛选ACS患者中高危患者具有一定使用价值.
作者:李德柒;周乐;唐少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浸泡方法对饮水矿化材料中金属析出的影响.方法:选择不同浸泡温度、时间、不同pH值浸泡液和不同种类浸泡液对矿化材料进行浸泡试验,采用ICP-MS法测定浸泡液中铝、铬、砷的析出量.结果:不同浸泡温度对矿化材料中金属的析出量影响较大,特别是铝的析出;金属析出量随浸泡时间增大而增大,浸泡时间超过18 h后,金属的析出量随着浸泡时间增加变化较小;纯水浸泡矿化材料析出量要比自来水和配制水大.结论:浸泡温度、时间和不同pH值浸泡液对矿化材料中铝、铬、砷的析出有不同程度影响.
作者:连晓文;李敏;梁志洪;郭珍珠;罗振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用分光光度法研究门冬氨酸与2,3-二氯-5,6-二氰-1,4-苯醌(DDQ)的荷移反应.方法:门冬氨酸与DDQ于pH 9.5的三酸缓冲溶液中,60℃水浴中加热15 min,可生成稳定的荷移络合物.结果:荷移络合物的组成比为1:1,λmax=342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3.42×103L/mol·cm,在10~30 μg/ml的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回收率为97.1%~101.7%,相对标准偏差在2.9%以内.结论:应用本方法测定门冬氨酸样品的含量,结果与文献方法一致.
作者:宋秀丽;李省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汉族人群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型分布;探讨该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无亲缘关系的221例汉族人群的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正常对照组104例,胃癌117例).结果:胃癌组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的GG、GA和AA基因型表达频率分别为0.650、0.325和0.026,等位基因G和A频率分别为0.812和0.188;正常对照组基因型表达频率分别为0.798、0.192和0.010,G和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94和0.106;Gin223Arg位点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在对照组和病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7,P<0.05).结论: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汉族人群胃癌相关.
作者:任晓华;蒋波湧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测量不确定度是评定测量水平的指标,是判定测量结果质量的依据,一切测量结果都不可避免地具有不确定度,不确定度是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导致被测量值不能肯定的程度,大肠菌群的检测也不例外.
作者:徐淳行;郑丽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目前武汉市市售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情况.方法:分别在上半年的6月份和下半年的10月份各采样75件,依据GB/T 20361-2006,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孔雀石绿.结果:上半年的孔雀石绿检出率为8.0%,下半年的孔雀石绿没有检出.结论:孔雀石绿的残留情况可能与季节有关.
作者:肖永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白银市碘缺乏病高危地区学龄儿童尿碘水平.方法:在5个县区监测点随机抽取15所小学的8~10岁儿童1060例进行尿样检测.结果:白银碘缺乏病高危地区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MUI)为188.3 μg/L,儿童缺碘率为26.4%,适宜占64.6%,摄入过量为9.0%.结论:白银市碘缺乏病高危地区部分儿童仍处于碘缺乏状态,应提高碘盐覆盖率,继续科学补碘.
作者:尚立成;王友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病毒核酸载量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307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的HBV-LP、HBV-M和HBVDNA,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07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LP含量与HBV DNA拷贝数变化相一致,两者呈正相关(r=0.943);在131份HBeAg阳性血清中,HBV DNA与HBV-LP的阳性率分别为95.42%和93.89%,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176份HBeAg阴性血清中,HBV DNA与HBV-LP的阳性率分别为46.02%和56.2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HBV-LP水平能反映HBV感染者体内HBV复制程度,其灵敏度高于HBeAg,可作为判断HBV复制新的血清学指标.
作者:李小永;温怀凯;陶洪群;张信良;余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维生素E对实验性慢性胰腺炎的生化和病理形态影响.方法:SD大鼠共分6组,即模型组、维生素E组和各种对照组(乙醇对照组,含10%乙醇PBS胰管内注射;NS对照组,等体积Ns胰管内注射;假手术组,假手术,胰管内没有注射;正常对照组,没有手术的正常大鼠);维生素E组每日400 mg/kg体重灌胃,其余各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治疗4周.处死大鼠后检测血浆维生素E和过氧化脂质水平、HE和胶原纤维染色观察胰腺病理改变.结果:血浆维生素E浓度在维生素E组明显高于模型组和各对照组(P<0.05),模型组与各对照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过氧化脂质在维生素E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和各对照组(P<0.05),而各对照组又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坏死、局灶萎缩、小叶内和小叶间广泛纤维化、伴炎症细胞浸润,符合人类慢性胰腺炎的病理特征.大鼠胰腺纤维化、腺泡萎缩和炎症细胞浸润在维生素E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维生素E可以有效改善慢性胰腺炎大鼠的病理形态,缓解胰腺纤维化程度,提高血维生素E水平,降低过氧化脂质.
作者:宋燕华;夏勇;傅剑云;董向毅;杜勤;陆新良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的耐药机制及其耐药性与外排泵表达水平关系.方法:PCR法对3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MexB基因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MexAB-OprM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琼脂对倍稀释法进行外排泵抑制剂的抑制试验,观察抗菌药物的MIC变化.结果:联合外排泵抑制剂后,庆大霉素(GEN)和环丙沙星(CIP)MIC值与之前相比大部分有2个折点的变化,有4株Mea的MIC值有4个折点以上的变化,但总体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株多重耐药Pa株中,均存在外排泵MexAB-OprM的高表达,多重耐药菌组外排泵表达量达敏感组的36.5倍.当外排泵抑制剂CCCP浓度为7.5 μg/ml时,庆大霉素(GEN)、环丙沙星(CIP)、四环素(TET)MIC值不变或增加的菌株(≥1MIC组)与MIC值减小的菌株(≤1/2MIC组)的外排泵相对表达量之间有着显著性的差异(P<0.05),而头孢噻肟(CTX)MIC值不变或增加的菌株(≥1MIC组)与MIC值减小的菌株(≤1/2MIC组)的外排泵相对表达量之间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外排泵MexAB-OprM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中起着十分莺要的作用,MexAB-OprM的高表达与多重耐药Pa菌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性有着密切关系,可能起着基础性耐药作用,但其对头孢噻肟的耐药性影响较小.其高表达还与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的耐药有着直接的量的关系,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刘洋;李方去;蒋伟燕;杨爱平;杨锦红;王金文;张颖;赵飞;李向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采用稳健统计技术评价全国消毒实验室检测质量.方法:选择碘伏消毒剂作为质控样品,以铜绿假单胞菌ATCCl5442为试验菌株,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中载体定量杀菌试验的要求,通过随机分组对全国31个省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实验室进行了盲样比对,并应用稳健统计技术对各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检测结果全部为满意的实验室20个,占64.52%;全部检测数据384个,满意结果353个,占总数的比例为91.93%.结论:部分消毒实验室检测工作存在质量控制缺陷,稳健统计技术可用于消毒实验室间质量控制评估.
作者:班海群;赵斌秀;马玲;李涛;李新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食品中的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HPLC-UV测定方法.方法:选择HPLC-UV法测定食品中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理想条件,并测定食品中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含量及加标回收率,作方法学论证.结果: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在0.1~2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8.低检出限为0.1 mg/L,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0.7%(n=6),样品中TBHQ加标回收率为90.0%~91.1%.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可靠,适合基层检验机构成批量样品检测.
作者:郝媛媛;丁轶聪;张岩岩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建立酸奶中纳他霉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方法.方法:酸奶样品用乙醇超声波振荡提取,离心后,上清液待测.采用LC-MS/MS测定,色谱柱为C18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水溶液,电喷雾正离子模式电离,质谱多反应选择离子检测(MRM),检测离子对为m/z 666→504和m/z 666→486,其中m/z 666→504为定量离子对,外标法定量.结果:纳他霉素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4,不同水平的回收率为93.4%~101.7%,检出限为10 μg/kg.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
作者:李媛媛;王伟;关树文;李刚;董巧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含铬、蜂胶奶粉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用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依据血糖水平随机分为4组:低剂量组(0.5 g/kg)、中剂量组(1.0 g/kg)、高剂量组(3.0 g/kg)和模型对照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和高剂量组.连续灌胃30 d,测定血糖值.结果:3.0 g/kg剂量组空腹血糖、2 h血糖和血糖曲线下面积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铬、蜂胶奶粉对正常小鼠空腹血糖无明显影响.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含铬、蜂胶奶粉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有降低作用.
作者:王亚东;王海玉;李立;张聪恪;张桂霞;张焱;刘翠娥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