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石蒜总生物碱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含量动态变化

刘坤;周守标;张栋

关键词:中国石蒜, 总生物碱, 超声提取, 动态变化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提取中国石蒜(Lycoris chinensis)总生物碱的佳工艺条件,以及不同产地、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总生物碱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中国石蒜总生物碱超声提取工艺,以石蒜碱为标准品,用比色法测定中国石蒜总生物碱含量.结果:料液比和乙醇浓度是影响中国石蒜总生物碱超声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中国石蒜鳞茎总生物碱含量在开花期高,盛叶期含量低,但各个时期总碱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范围在5.2~5.6 mg/g之间;不同产地中国石蒜鳞茎总生物碱含量差异明显(P<0.05),琅琊山居群高,黄山居群低;中国石蒜果实的总生物碱含量高,达9.19 mg/g,其次是花序,叶片中含量低.结论:在超声工作频率为40 KHz时,中国石蒜总生物碱佳超声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0℃,乙醇浓度65%,料液比为1:20,提取时间为2 h.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系物研究

    目的:建立水中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异丙苯、乙苯、苯乙烯8种苯系物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用氮气将水中苯系物吹出,并捕集在吸附管内,加热吸附管,解析出的组分进入气相色谱仪分离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8种苯系物在相应的试验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低检出限为0.0002 mg/L,平均回收率在90.2%~105.6%之间,RSD均小于5.0%.结论:该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灵敏、无污染等优点,适合水中苯系物含量的检测.

    作者:姚浔平;李继革;姚珊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一起布利丹沙门菌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分析

    目的:对某企业食堂发生的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病原菌的检测.方法:参照GB/T4789-2003、<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霍乱防治手册>第五版方法对病人肛拭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13份标本中12份检出布利丹沙门菌.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是由布利丹沙门菌感染引起.

    作者:李岳良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麻痹性贝类毒素细胞检测法的建立

    目的:麻痹性贝类毒素的N-2a细胞检测方法的建立并确定可能的检测限值.方法:使用不同浓度毒素标准品结合藜芦定和乌本苷共同作用对数生长期的N-2a细胞,通过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毒性,确立细胞检测方法的检出限及比较各毒素作用大小,并同步利用小鼠生物法进行验证,通过精确记录小鼠死亡时间,比较各毒素的毒作用大小.结果:麻痹性贝类毒素能明显降低藜芦定和乌本苷的细胞毒性,且具有剂量-反应关系,通过比较得出毒素各成分毒性大小为:neoSTX>STX>dcSTX>GTX1,4>GTX2,3>dcGTX2,3;小鼠生物法的毒作用平均死亡时间为:neoSTX组(6.5 min),GTX1,4组(8.0 min),STX组(9.0 min),dcSTX组(15 min);GTX2,3组和deGTX2,3组未见动物死亡.结论:细胞检测与小鼠生物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所建立的细胞检测法可行,且细胞毒性试验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低检出限值可达到10-9 mol/L剂量水平,其中浓度在10-6~10-8 mol/L间具有较好的线性.

    作者:黄海燕;付英斌;赵昆山;袁建辉;周丽;刘建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清水河县碘缺乏病高危地区人群碘营养现状评价

    目的:为及时掌握碘缺乏病高危人群碘营养现状,评价防治效果.方法:抽取有历史地克病病例的3个乡,每个乡2所小学,每所小学40名8~10岁学生,采集尿样和家中食盐;并用触诊法检查甲状腺.每个乡抽取2个村(居委会),每个村(居委会)采集18~40岁育龄妇女尿样30份、家庭盐样10份.结果:触诊法检查8~10岁儿童247人,甲状腺肿大率为5.6%,尿碘中位数263.81 μg/L.孕妇、哺乳期妇女、育龄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27.81、177.70、218.96 μg/L.非碘盐率为1.29%,合格碘盐食用率97.74%.结论:尿碘中位数及盐碘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儿童触诊甲肿率接近国家标准,说明清水河县重点人群处于适宜碘营养状态.

    作者:张秋霞;王来生;赵妙珍;云秀玲;李晨阳;周振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舟山渔场主要海产品中镉污染现状分析与评价

    目的:了解舟山渔场主要海产品中镉污染情况,并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2007年至2009年连续三年随机在舟山农贸市场及养殖场所抽取一定数量的舟山渔场海产品为样本,并进行海产品中镉含量的分析与评价.结果:1、舟山渔场主要海产品镉的超标率为11.35%(32/282).2、不同类海产品中镉蓄积量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F=25.301,P<0.001;Scheffe法两两比较:海鱼类一海水软体类(P<0.001)、海鱼类-海藻类(P<0.001)、海水软体类-海水甲壳类(P=0.0019)、海水软体类一海藻类(P=0.0083)、海水甲壳类-海藻类(P<0.00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N-K法两两比较:镉蓄积量总体平均水平大小顺序依次为:海藻类>海水软体类>海水甲壳类/海鱼类.3、不同类海产品中镉食用安全性分析: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海藻类(1.22)>海水软体类(0.64)>海鱼类(0.21)>海水甲壳类(0.07);超标率的X2检验χ2=62.940,P<0.001;超标率的两两比较:海鱼类-海水软体类、海鱼类-海藻类、海水软体类-海水甲壳类、海水软体类-海藻类、海水甲壳类-海藻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不同年份中镉污染分析:蓄积量比较: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H=0.694;spearman相关检验:P:0=974.结论:1、蓄积量评价:海鱼类、海水甲壳类对镉的蓄积量基本相同,处于较低水平;海藻类、海水软体类中镉的蓄积量高于海鱼类、海水甲壳类,海藻类、海水软体类对镉的蓄积作用较强,尤其是海藻类对镉的蓄积作用强.2、食用安全性评价:舟山渔场不同海产品镉污染状况不同.海藻类已经受到镉的轻度污染,而且海水软体类镉的污染指数也达较高水平.3、舟山渔场不同年份海产品镉的蓄积量没有差别.

    作者:张乾通;吴富忠;何佳璐;余新威;王建跃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功能性饮料中游离氨基酸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功能性饮料中游离牛磺酸和赖氨酸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氨基酸分析仪定量测定.结果:同时测定功能性饮料中游离牛磺酸和赖氨酸的含量,牛磺酸和赖氨酸的低检出限都为2 nmol/ml,线性范围都为6~100 nmol/m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7,RSD均小于5%,回收率在98.7%~100.2%.结论:此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切实可行.

    作者:姜荷;王红青;孙岚;林赛君;潘向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直接测定虾类硝基呋喃类残留量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用ELISA方法直接测定虾类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中呋喃唑酮代谢物AOZ.方法:样品直接用ELISA检测试剂直接测定虾类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中呋喃唑酮(Furazolidone)代谢物AOZ.结果:本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回收率在80.0%~9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13.6%.结论:用ELISA检测试剂直接测定虾类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中呋喃唑酮代谢物AOZ,具有准确、简便和快速的优点.

    作者:潘心红;罗晓燕;李军涛;李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杭州市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杭州市工业企业生产性有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方法:对市属494家工业企业的生产作业场所进行调查测定.结果:生产场所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化学毒物类、粉尘类和物理因素,三类有害因素监测点合格率分别为95.30%、80.66%和68.76%.结论:生产性有害因素对职工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治理上要全面考虑,要抓重点企业和重点污染源.

    作者:陈建春;廖云华;张磊;张旭慧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武汉市2009年度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目前武汉市市售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情况.方法:分别在上半年的6月份和下半年的10月份各采样75件,依据GB/T 20361-2006,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孔雀石绿.结果:上半年的孔雀石绿检出率为8.0%,下半年的孔雀石绿没有检出.结论:孔雀石绿的残留情况可能与季节有关.

    作者:肖永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分层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63例ACS患者人院时血清PAPP-A水平,观察3月时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情况.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血清PAPP-A水平截断点,根据该值将患者危险分层,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结果:血清PAPP-A水平危险分层的佳截断点取15.3 mU/L,其敏感性73.68.0%,特异性59.09%.高危组中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为42.42%,而无事件者为57.58%;低危组中分别为16.67%和83.33%.高危组预后情况较低危组更差(P<0.05).结论:血清PAPP-A水平可能是ACS患者有价值的预测指标,对筛选ACS患者中高危患者具有一定使用价值.

    作者:李德柒;周乐;唐少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外排泵MexAB-OprM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的耐药机制及其耐药性与外排泵表达水平关系.方法:PCR法对3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MexB基因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MexAB-OprM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琼脂对倍稀释法进行外排泵抑制剂的抑制试验,观察抗菌药物的MIC变化.结果:联合外排泵抑制剂后,庆大霉素(GEN)和环丙沙星(CIP)MIC值与之前相比大部分有2个折点的变化,有4株Mea的MIC值有4个折点以上的变化,但总体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株多重耐药Pa株中,均存在外排泵MexAB-OprM的高表达,多重耐药菌组外排泵表达量达敏感组的36.5倍.当外排泵抑制剂CCCP浓度为7.5 μg/ml时,庆大霉素(GEN)、环丙沙星(CIP)、四环素(TET)MIC值不变或增加的菌株(≥1MIC组)与MIC值减小的菌株(≤1/2MIC组)的外排泵相对表达量之间有着显著性的差异(P<0.05),而头孢噻肟(CTX)MIC值不变或增加的菌株(≥1MIC组)与MIC值减小的菌株(≤1/2MIC组)的外排泵相对表达量之间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外排泵MexAB-OprM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中起着十分莺要的作用,MexAB-OprM的高表达与多重耐药Pa菌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性有着密切关系,可能起着基础性耐药作用,但其对头孢噻肟的耐药性影响较小.其高表达还与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的耐药有着直接的量的关系,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刘洋;李方去;蒋伟燕;杨爱平;杨锦红;王金文;张颖;赵飞;李向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洛阳市2008年重点食品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调查了解洛阳市2008年重点食品卫生质量状况,掌握今后食品安全监管重点方向,为相关部门对食品卫生安全监管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群众日常消费的重点食品,分县、乡、村三个层面分别随机抽样,按照国家食品卫生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共抽检样品328份,合格296份,合格率为90.24%.其中,豆制品合格率低,为58.54%.结论:部分品种食品质量低劣,存在较严重安全隐患,应加强对这类食品的监督执法力度,以保障食品的食用安全.

    作者:张雪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锦州市2007年~2009年季节性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季节性流感监测,对流感病毒进行抗原性和基因特性分析,及时发现变异病毒和新型毒株,预测流感流行趋势.方法:采用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检测,采用MDCK细胞培养法分离流感病毒.结果:从锦州市2007年~2009年季节性流感监测结果来看,2007年和2008年流感毒株分离率较低,分别为6%和8.2%,而2009年流感毒株分离率相对较高,为11.36%.结论:锦州市2007年和2008年的流感流行主要在秋冬季节,主要以甲型H3和BY型为主;2009年全年均有流感毒株出现,主要以甲型为主,并在季节性流感监测中检测出引起世界大流行的新型毒株甲型H1N1型.

    作者:郭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快速现场筛选农药中毒残留物的生物分析技术

    农药是用来保护农作物及其产品,使之免受或少受病虫危害的农业投入品,在保证农作物高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长期大量地使用农药也给人类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已成为环境和食品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作者:卫海燕;邵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如何提高炭疽杆菌检出率

    今年临夏州发生了两起皮肤炭疽疫情,疫点分别在东乡县和临夏县.但检出率差别很大,东乡县没有检出炭疽菌,而在临夏县连续检出3例,在炭疽菌检测过程中,得到了不少体会,下面在如何提高炭疽杆菌的检出率的问题上总结一下:

    作者:刘彩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杭州市三类面制品中铝含量的调查分析

    目的:用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对杭州市内的三类面制品中铝含量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杭州市内的三类面制品进行采样,用干灰化法处理样品,测定其铝含量.结果:检测的三类面制品共88件,铝含量的合格率仅为20.4%(18/88).其中油条样品为58件,铝含量的合格率为3.4%(2/58);馒头样品为21件,铝含量的合格率为57.1%(12/21);发糕样品为9件,铝含量的合格率为44.4%(4/9).结论:样品经干灰化法处理后,无需考虑pH值影响,用铬天青S比色法测定,结果准确,杭州市油条、馒头、发糕这三类面制品含铝量超标严重,需要引起有关部门注意.

    作者:黄闽燕;钟小伶;沈利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探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

    目的:室间质龟评价作为一种实验室质量控制工具,可以帮助实验室通过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检验质量,避免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和法律诉讼.方法:根据专家组调研确定了室间质量评价项目,对参评的实验室人员集中进行培训和现场指导.实施的整个过程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结果:2008年组织2次室间质量评价(EQA)活动及格率:尿液干化学分析液(98.9%、99.0%)>传染性疾病血清学标志物(85.9%、86.1%)>全血细胞计数(38.2%、43.9%)>常规生化(20.9%、23.0%).全血细胞计数约有50%的参评单位不及格,常规生化约有70%的参评单位不及格,针对这些问题找原因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作者:葛君琍;薛海鲸;王丽娜;乔正梅;李宝;林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痰培养规范化操作的临床意义

    痰液的细菌培养是检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主要手段,在临床广泛应用,但由于普遍采用自然咳痰法,痰液标本的质量难以保证;其次呼吸道病原菌繁多和致病机理的复杂;以及临床医生的先用药后培养的不规范操作导致细菌培养不出等等原因,使实验室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作者:倪淑芳;周炜栋;尚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双流县面制食品中铝污染的情况调查

    目的:全面了解双流县面制食品中铝的污染情况,为食品卫生安全监督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双流县面制食品中铝按改进的铬天青S比色法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再依据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面制食品中铝≤100 mg/kg进行判定.结果:抽检的32份面制食品样铝的合格率为68.8%,其中油条的合格率仅为25.0%,白馒头为63.6%,且油条的高检出含量达到991.7 mg/kg,超出标准近10倍.结论:本县面制食品中铝含量超标情况严重,为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力度.

    作者:杨红兵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面粉中痕量溴酸盐离子色谱测定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面粉中痕量溴酸盐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选用Dionex IonPac AS19型分析柱,抑制型电导检测器.EG40淋洗液发生器在线产生KOH淋洗液,进行梯度淋洗,进样体积为250 μl.结果:溴酸盐浓度在5~100 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RSD<5%,检出限为0.70 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0.5%~97.5%.结论:该方法分析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作者:杨合灿;胡亚奇;俎志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