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注射器在CT 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朱红珍

关键词:CT, 增强扫描, 高压注射器
摘要:目的 探讨高压注射器的应用,提高造影检查的成功率,减少造影剂的毒副作用.方法 回顾本院630 例运用高压注射器造影检查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①严格掌握适应症的禁忌症;②选择粗、直、富有弹性的血管穿刺,常选用肘正中静脉;③做好碘过敏试验;④造影前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预防过敏;⑤选择计量和速度:成人100ml,速度2.5-3.0ml/s;;⑥做好各种不良反应的应急准备工作,如出现副作用,按常规处理.结果 第一次穿刺成功率96.6%(609/630),增强结果达到诊断要求98%,出现轻度不良反应13 例,中度不良反应4 例,重度不良反应1 例,死亡0 例.结论 充分的预防和准备工作、高度责任心、正确的床前护理,能够提高CT 增强扫描时使用高压注射器的成功率.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新医嘱查对方法在电子医嘱中的应用

    针对电子医嘱管理易出现疏漏的薄弱环节,传统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计算机管理下的医嘱查对,故此我们借鉴呼应查对方法,将医嘱查对方法进行细化,创新了一套新的医嘱查对方法.结果 表明新的查对方法漏洞检出率显著高于传统方法.

    作者:岳昳;张小玲;郭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中医疏肝和胃法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体会(附36例)

    目的 观察以中药疏肝和胃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采集门诊54 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疏肝和胃中药和西药治疗,观察治疗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6.1%,对照组有效率为88.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疏肝和胃是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高文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脐动脉血流检测联合胎心监护对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治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脐动脉血流检测联合胎心监护对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治效果.方法 经临床诊断确定为胎儿宫内窘迫的250 例孕产妇被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5 例,研究组采用脐动脉血流检测联合多普勒脐动脉血流检测,对照组采用单纯胎心监护检测.分别记录两组胎儿的胎心监护及脐动脉血流检出结果,并对比两组结果.结果 两组间胎心异常率无显著差异(P >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胎心异常型明显高于有反应型,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孕产妇经脐动脉血流检测S/D ≥ 3 者明显多于S/D <3 者,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综合应用脐动脉血流检测和胎心监护对于早期诊断胎儿宫内窘迫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可提示临床早作预防,提早治疗,从而减少不良结局的发生.

    作者:刘卫线;周彭玲;张晓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浅谈慢性精神病人住院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目的 探索慢性精神病患者住院健康教育新思维.方法 在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中开展新的健康教育模式.结果 与结论对住院的长期住院患者采用新模式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尹竹芳;汪云芳;文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尿道新膀胱术 (附20例报告)

    目的 探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尿道新膀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 例膀胱癌患者采用膀胱全切除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尿道新膀胱术.结果 随访12 ~ 18 个月,20 例完全可控排尿,其中2 例早期夜间不同程度尿失禁;血清电解质及肾功能正常;静脉肾盂造影及贮尿囊造影均无贮尿囊输尿管返流和肾积水;去带乙状结肠储尿囊术后经尿道自然排尿,尿量>300ml,大尿流率>20ml/s,剩余尿<30ml.结论 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尿道新膀胱具有容量大、压力低、无明显全身营养及代谢紊乱;操作简单,患者生活质量高.无并发症,是一种较理想的尿流改术式.

    作者:许琛;谢群;杨信;曹明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2011 年收治的76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其中男性33 例,年龄在25-69 岁之间,病程为2-8 年,女性43 例,年龄在22-57 岁之间,病程为1-10 年.将76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40 例,对其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对照组患者36 例,对其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康复有较大的帮助.结论: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的效果显著,对于改善患者的病情有较大的改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关欣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外科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外科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09 年5 月至2011 年5 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0 例,在围手术期行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结果:本次研究的40 例患者中,手术均成功完成,无死亡病例,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临床效果满意.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实施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可确保手术成功完成,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韦美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 高压氧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各32 例,高压氧治疗组给以药物治疗外,再给以高压氧治疗,每天1 次,10 次1 疗程.结果高压氧治疗组基本治愈率、显著进步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

    作者:黄莹;陈文荣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中药联合粉刺挤压后药物倒膜术治疗寻常性痤疮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珍珠暗疮片联合粉刺挤压后药物倒膜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 110 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 例皮损处均给予口服复方珍珠暗疮片,每周1 次粉刺挤压药物倒膜术;对照组50 例,口服罗红霉素胶囊,外用本院院内制剂复方硫洗剂;1 个月为1疗程,1 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6% 和52.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 < 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复方珍珠暗疮片联合粉刺挤压后药物倒膜术治疗寻常性痤疮能显著提高疗效,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兰秋;刘兰;吴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手足口病患儿红细胞参数改变及红细胞免疫功能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的血常规红细胞改变特点及对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对手足口病患儿87 例进行血常规检查,观察各血细胞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7 例手足口病样本的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均显著降低.同时统计血清铁水平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红细胞参数表现为小细胞形态的低色素性贫血,与缺铁无相关性.证实手足口病对红细胞形态、变性功能、免疫功能产生严重损害,这与病情恶化互为因果.故关注红细胞参数对预警手足口病的严重程度具有临床意义,而保护红细胞的治疗对手足口病患儿有积极作用.

    作者:金雅;黎淑芬;李满棠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浅谈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新的技术部门不断建立,护理学已成为医学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随着医院分级管理实施,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就目前与80 年代相比,护理管理已有了一定的飞跃,护理管理由零散走向系统,由经验走向科学,然而护理质量的总体水平却未能与护理管理的发展同步提高,护理管理的效应在很大程度上未能完全体现,尚不能满足社会对护理人员越来越高的期望.就目前护理队伍现状分析主要问题:(1)事业思想不稳定;(2)护理人员编制不足;(3)护理队伍知识结构不完善;(4)敬业精神和进取意识不强,导致工作中主动服务意识差.提高护理质量是医院改革中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下面就提高护理质量浅谈一下我的想法.

    作者:从恩琴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关节镜下6股腘绳肌腱结合双Rigifix 固定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康复护理

    目的 探讨系统全面的康复护理对6 股腘绳肌腱结合双Rigifix 固定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康复方法和疗效.方法本组21 例,均采用6 股腘绳肌腱结合双Rigifix 固定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围手术期后行全面系统的康复护理.结果 21 例全部随访,平均随访2 年,术后复查结果满意,无1 例出现明显膝关节前方不稳,Lachman 及前抽屉试验均阴性.结论系统全面的康复护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之一.

    作者:张雅真;章亚青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两种调节器在持续静脉滴注思他宁的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不同调节器的应用,寻找一种更适合临床患者持续静脉滴注思他宁的给药方式.方法:对63 例持续静脉滴注思他宁的患者,根据住院号尾数的单双号分为:单数组为输液泵组33 例,双数组为一次性使用可调节输液器(简称调节器)组30 例.观察比较两种不同输液调节器的临床使用效果.结果:发生输液针头堵塞者输液泵组1 例(3%),低于调节器组6 例(20%),P < 0.05 ;5d 内重新留置套管针者输液泵组5 例(15%),明显低于调节器组15 例(50%),P < 0.01.结论:使用输液泵持续静脉滴注思他宁优于一次性使用可调节输液器,在临床中应推广使用,以保证思他宁药物在使用过程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达到佳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徐淑红;陈桂清;谭清华;肖燕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颗粒剂序贯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序贯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20 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序贯治疗为试验组和单用头孢曲松治疗为对照组,每组60 例,试验组使用头孢曲松每日20m g ~ 80m g / kg,分2 次静脉滴注,疗程7d,病情缓解后,转换为口服头孢克肟颗粒剂1.5 ~ 3mg / kg,2 次/d,再治疗7d.对照组单用头孢曲松每日20mg ~ 80mg/kg,分2 次静脉滴注,疗程14 天.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 验组的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00%和78.12%: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0.00%和70.59%.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作者:龙沼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LI-17与肺炎

    白介素17(IL-17)在调解中性粒细胞补充和粒细胞生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IL-17 还是重要的促炎因子可诱导其他细胞因子和组织降解酶的产生,提高一些细胞因子的功能.因此IL-17 扮演着双重角色.本文就IL-17 在肺炎中的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陈媛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应用与评价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50 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5 例),实验组运用冠状动脉搭桥术临床护理路径(CABG-CNP)实施护理方法,对照组仍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结果 患者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对护理整体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5).结论 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临床护理路径(CABG-CNP)提高患者对手术风险的承受力,消除顾虑,更好配合治疗护理,使患者尽早康复,减低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CNP 是近年随整体护理后的新的护理服务模式,它体验了护理的专业价值.

    作者:苏婉婷;孙洁群;梁新杏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原因的分析

    护士工作满意度是指医院的护士对的医院管理制度、文化、薪酬、福利、环境等各方面的综合满意指数.护理管理者的工作重心是如何让临床护士满意,没有满意的护士,就没有安全的护理质量,就没有满意的患者[1].护士工作满意对医院来说至关重要,它决定一个医院能否留住单位宝贵的财富--人才,它更决定一个医院能否可持续地发展,对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影响似无形却有形.我国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中注重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却未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作为工作指标[2].

    作者:刘婕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输卵管阻塞的输卵管宫角植入治疗研究进展

    近年来,有部分研究者采用输卵管宫角植入术治疗输卵管近端阻塞致不孕症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就相关文献报道进行综述如下.1 手术的开展背景输卵管近端阻塞是引起女性不孕的一种盆腔器质性病变,目前该病的治疗方法颇多,主要包括输卵管疏通治疗、手术再通治疗以及辅助生殖技术,这些方法在治疗不孕方面各有优缺点.输卵管疏通治疗包括选择性输卵管造影与再通术,输卵管插管疏通术以及输卵管镜检查和疏通术等[1].在治疗上较早的方法是在放射线照射引导下用cook 管插管复通,但因操作者和患者的个人防护问题而弃用[2];输卵管插管疏通的方法可解除85% 近端输卵管阻塞,但其再阻塞率约为30% [3],且输卵管穿破的风险为3-11% [4].近年,随着腹腔镜设备与术者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公众对腹腔镜微创手术的认可,腹腔镜输卵管宫角植入术已逐渐在全国范围开展,并对不断对术式进行改良,使该手术在某些方面弥补了其他治疗方法的不足之处.

    作者:赖春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

    目的 分析护理安全的诸多隐患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 对护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法律知识教育、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安全质量监控管理,规范工作流程,加强规范化培训.结果 抓好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排除隐患,提高护理质量是医院工作质量水平提高的前提.结论 护理不安全因素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可大限度地消除了护理不安全性,保证全程、全员、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的良好实施,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

    作者:赵超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迁延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运用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迁延性胃炎患者临床效果.策略毕业论文:选取我院从2011 年7 月至2012 年9 月收治的迁延性胃炎患者86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43 例,对照组43 例.两组患者均以整体护理为基础,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策略毕业论文,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有计划、有针对性的采取个性护理方案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程度及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 在迁延性胃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增强了护患之间的关系,保证了良好的护理质量,减少了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比较满意.

    作者:樊芳;陈宜兰;王锦;张静;周祥荣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